拉丁美洲是中國的一面鏡子,它被“歐洲的文明人”“發現”以后的歷史和實施新自由主義之后遭遇的現實都引起了中國人的關注和思考。《拉丁美洲被切開的血管》一書講述了拉美的近代殖民地歷史過程,揭示出拉美的豐富資源沒有造福拉美人民,而是引來了列強資本,陷拉美人民于禍害之中的事實。拉美各國的政府當局執行對外投靠帝國主義,對內鎮壓人民反抗的反動政策,這種處境中國人民有著切身感受。該書在拉美各國被反動政府當局查禁,卻依然無法阻擋人民對它的厚愛,人民甚至不惜犧牲生命來傳播它。當下新自由主義正在試圖誤導中國走向拉美化道路,所以一切關心中國前途命運的人都應該關注此書,相信每個讀者都會感到強烈的震撼和深刻的驚醒。為了方便廣大讀者朋友交換意見,探討拉丁美洲給予中國的啟示,烏有之鄉書吧于2004年3月14日星期日下午2:30舉辦了開放沙龍活動,邀請到中國社會科學院拉丁美洲研究所研究員索颯女士(著有《豐饒的苦難——拉丁美洲筆記》、《拉丁美洲思想史述略》、《西班牙散記》,為《拉丁美洲被切開的血管》中譯本做序) 來聽取大家的意見,參與大家的交流,受到與會朋友的熱烈歡迎。
應讀者朋友們的邀請,索颯女士首先介紹了《拉丁美洲被切開的血管》一書的基本內容和在中國出版的歷程。該書包括兩部分內容,第一部分的標題是“地球的富有造成人類的貧困”,主要講述拉丁美洲自從被哥倫布們“發現”以后,拉美人民遭遇到了“豐饒的苦難”,血腥和無奈侵蝕著拉美人民的心,繁榮一度興起,資源枯竭之后僅僅留下一片廢墟。第二部分的標題是“發展是遇難者多于航行者的航行”,主要講述拉丁美洲在自由主義的旗幟之下進入“主流現代文明”之后迎來的“和平與發展”,財富在中心城市的少數人中積累,貧窮在廣大人民群眾中積累,整個社會形成了幾近斷裂的二元結構,而少數上層人依附于帝國主義成為買辦階層來掠奪廣大拉美人民則是這個結構的基本功能。該書的序言和跋中都講述了該書在拉丁美洲的命運,反動集團恨之入骨,被剝削被壓迫的人民群眾舍命傳播。該書在中國很早就被翻譯成中文了,可惜當時沒有順利通過審查,后來出版后連翻譯者也沒有想到會在中國引起這么大的反響,這或許是因為中國的命運形同拉美吧。
根據索颯女士介紹,拉丁美洲的很多知識分子都認為,他們很早就進入了我們當下流行的“全球化”進程,而且現在嘗到了“新自由主義”帶來的“幸福災難”。這個全球化其實是資本的全球化,它代表著資本可以自由地在全球追逐自身的增殖,而在根本上損害世界人民的利益,造成嚴重的兩極分化、疾病流行、犯罪不斷、社會動蕩、沖突戰爭等等。新自由主義是帝國主義實施新殖民主義,對第三世界各國人民進行瘋狂掠奪的理論旗幟,是一套極其反動的意識形態,反映帝國主義(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壟斷集團,具體就是大型跨國公司)及其走狗(第三世界各國的賣國買辦集團)的少數人的利益,反對世界各國人民的福利。這些內容,在《全球化的陷阱》和《全球分裂》這兩本書中有生動的論述。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詳細閱讀。
有朋友發言,看過索颯女士的《豐饒的苦難——拉丁美洲筆記》中墨西哥人民在1992年推倒哥倫布的塑像時內心澎湃不已,為拉美人民勇于反抗“歐洲中心論”的西方霸權話語而感到高興。相比之下,他當從國外回到上海時,有一種極其悲哀的感受,發現“上海:1938”的大招牌懸掛在顯眼的位置,背景是一個穿著旗袍顯得暴露的一個1930年代的時髦女性,暗示著現在的上海就是舊中國時期的舊上海,是西方資本家的樂園。整個地說,好象上海仍舊是殖民地,它所彰顯的文化流行著殖民地的心態。這就是“社會主義中國的窗口”?這就是“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人們不免要問。
有朋友談自己的讀后感,認為拉美歷史對中國有著深刻的啟示,既有失敗的教訓又有成功的經驗,更有知識分子的人民立場和神圣責任。拉美是最早接受西方文明的第三世界國家,可是結果至今仍然是慘敗的,雖然它是一些“自由派人士”眼中的“民主國家”,雖然拉美人民享受著一些“自由派人士”眼中的“自由和民主”,具有所謂神圣的“公民權”,可是他們至今依然在苦難中,依然是美國的后院殖民地,是歐美的血源和垃圾場。為什么拉美沒有按照階段論進入發達國家行列呢?智利前總統阿連德說得好:“帝國主義發達,是因為第三世界不發達;第三世界不發達,是因為帝國主義發達?!备咏聦嵳嫦嗟氖恰爸行摹鈬碚摗?、“依附論”,而不是階段論。相應地,擺脫困境的出路就是“脫鉤論”,也即第三世界國家需要擺脫帝國主義控制的國際資本循環體系,走上獨立自主的發展道路,建構平等公正的政治經濟新秩序,在這種情況下,社會主義是值得選取的出路。關于這些內容,可以參見房寧的《現代資本主義發展引論》和韓德強的《碰撞》。在拉美歷史上,有一個很小的國家,位于南美大陸的中心地帶,叫做巴拉圭,曾經在19世紀后期實行過一段獨立自主的發展道路,很快地改善了人民的福利,發展了國家的工業體系。英美帝國主義擔心產生示范效應,于是支持巴西和阿根廷聯合侵略了這個國家。就其發展道路而言,巴拉圭是非常成功的。這是值得我們借鑒的。其實,在我們的毛澤東時代的中國,獨立自主的發展道路也是非常成功的,后來由于政治的需要對那段歷史和那條道路進行了妖魔化宣傳。要認清這段歷史,可以閱讀韓德強先生的《五十年、三十年和二十年》。中國根本上是屬于第三世界的,中國的知識分子理應具備第三世界的立場和視野,可是我們的主流知識精英偏偏緊緊盯住美歐,跟其接軌,宣揚他們的“普世價值”,就這點,中國的知識分子遠遠不如拉丁美洲的知識分子,我們的知識分子應該向拉丁美洲的知識分子學習,選取人民的立場,肩負起神圣的社會責任,成為凈化社會風氣的核心力量。非常不幸,在我國,學術腐敗遠遠甚于官場腐敗,而且二者沆瀣一氣。悲哀??!國將不國矣!
還有朋友指出,有種論調說中國之所以落后貧窮是因為中國人口太多,讀過《拉丁美洲被切開的血管》,面對面對人口不多的拉丁美洲的現狀,這個論調的荒謬不攻自破。不僅人口不是根本原因,而且就其社會制度而言,所謂“民主制度”恰恰可能造就了拉丁美洲的苦難。
最后,索颯女士高聲朗誦了《豐饒的苦難——拉丁美洲筆記》結尾《小記》的內容,表達了一個血性中國知識分子的立場,展現了一個人民戰士的知識分子形象,贏得了人們的熱烈掌聲。活動結束了,人們的思考在繼續,拉丁美洲、新自由主義的樣板、血性知識分子、人民戰士······這些詞匯,在人們的腦際翻涌,中國的前景在人們心頭活現。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