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思潮 > 理想之旅

崔之元思想自傳

崔之元 · 2005-04-11 · 來源:烏有之鄉(xiāng)
收藏( 評論() 字體: / /

思想自傳

崔之元

韓國友人要出版我的文集并力促我寫一“思想自傳”,使我陷入一種兩難境界。一方面,我深感榮幸,十分高興有機會與韓國讀者交流;另一方面,我深感現(xiàn)在不是寫“思想自傳”的時候,因為我的思想遠未成熟。但盛情難卻,我不得不對自己思想的歷程做個簡要回顧。

孔子曰:“四十而不惑”。我剛剛過了四十歲的生日,卻全無“不惑”之感,不免慚愧。唯一可以自我安慰的是訴諸于黑格爾(Georg Wilhelm Hegel, 1770-1831)采用的關于青年期和成熟期的定義:“28-48歲,青年;49-76歲,成熟;77-死亡,老年”。

談到黑格爾,我立刻回想起自己第一篇發(fā)表的文章“歷史唯物主義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核心”。那是在上大學二年級時寫的。但我的專業(yè)并不是哲學,而是“系統(tǒng)工程與應用數(shù)學”。我對哲學和社會科學的興趣是在1980年代初期中國改革的大思潮背景下形成的。當時,對年輕一代的思想形成最有影響的中國哲學家是李澤厚。他是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的研究員。他的“批判哲學的批判-康德述評”一書,使我第一次真正體會到哲學的魅力。恰好我一位中學同學的父親(中央音樂學院教授趙宋光)是李澤厚的好友,使我在中學時就有機會登門求教于李澤厚。當我大學二年級時寫成“歷史唯物主義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核心”時,李澤厚親自將它推薦給“河北大學學報”發(fā)表。韓國讀者也許對我論文的標題感到奇怪。這就得要介紹一下當時中國哲學思想的狀況。

自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以來,來自蘇聯(lián)的正統(tǒng)馬克思主義哲學教科書體系一直以“辯證唯物主義”為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核心,“歷史唯物主義”只不過是“辯證唯物主義”在人類社會中的“應用”。“辯證唯物主義”是包羅萬象的宇宙觀(包括所謂“自然辯證法”)。李澤厚于1979年出版的“批判哲學的批判-康德述評”一書,全面介紹了康德( Immanuel Kant,1724-1804) 的認識論,倫理學和美學。該書隱含地批評了“辯證唯物主義”,認為它是一種“前康德”的思辯形而上學。我的文章試圖把李澤厚的書的含義說得更直白。我強調,“歷史唯物主義”不是“辯證唯物主義”在人類社會中的應用,因為“辯證唯物主義”本身作為包羅萬象的“前康德”的思辯哲學是不能成立的。“歷史唯物主義”是馬克思1845年在巴黎開始研究政治經(jīng)濟學的成果-這是我第一篇論文的主要觀點。它發(fā)表于1982年。

今天回憶起二十一年前的文章,我仍然感到一種興奮。盡管文章的寫法很幼稚,但經(jīng)過中國1980年代的哲學解放過程的人,能夠理解我興奮的原因。從批判“辯證唯物主義”開始,中國哲學界日益興起研究“人道主義”和“異化”問題的熱潮,正統(tǒng)的蘇聯(lián)式馬克思主義哲學逐步退出了哲學舞臺。

李澤厚之引入康德哲學,對中國當代思想的發(fā)展與進步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蘇聯(lián)式馬克思主義哲學教科書宣揚的“辯證唯物主義”是一種膚淺庸俗的唯物主義,似乎兩千年來人類哲學探索的結晶只有兩句話: 物質是第一性的,精神是第二性的。在這一思想體系中,人的主體性,自由和自我意識,沒有理論地位。康德哲學則突出了人的主體性。他認為人的知識并不來自對外部環(huán)境的被動反映,人具有先于經(jīng)驗(a priori)的認知能力。例如,人之所以能感覺到外部客體處于不同位置,是因為人已有了先驗的“空間直覺”。但我今天想強調的是,盡管康德哲學在中國1980年代發(fā)揮了巨大的思想解放作用,黑格爾卻成了 “康德復興”的犧牲品。人們(包括我當時)誤認為黑格爾的哲學體系與“辯證唯物主義”是一脈相承的(只不過顛倒了“物質”與“精神”的關系)。這種對黑格爾的誤解,使我們不能沿著黑格爾的思路去解決康德提出的自由和自我意識的問題,導致中國哲學思想界從1990年代開始日益失去了自主創(chuàng)造性,而成為各種西方“后現(xiàn)代”思潮流派的消費市場。反觀之,1980年代中國的哲學思想?yún)s是和社會的改革運動有機結合的。雖然康德,黑格爾,馬克思也是西方人,但中國思想界對他們的討論已經(jīng)和中國思想在1980年代的發(fā)展融為一體。

我有一個愿望,即在不久的將來寫作一部類似李澤厚的“康德述評”的“黑格爾評述”,把真正的黑格爾的哲學介紹給中國思想界。我將論證,黑格爾哲學是關于“自由及其實現(xiàn)條件”的哲學,它不是“前康德”式的思辯哲學,而是比今日西方流行的主流自由主義和“后現(xiàn)代主義”更為深刻的思想成果。我希望通過對中國實踐和黑格爾“自由哲學”的反思,使中國哲學重新獲得自主創(chuàng)新的力量。

我公開發(fā)表的第二篇文章也是大學時期寫的,題為“顧準‘希臘城邦制度’評述”,發(fā)表于1984年的《讀書》雜志上。顧準是一個中國現(xiàn)代革命史上的傳奇人物。他于1930年代在上海自學成才為中國會計學專家。1937年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后,顧準投身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的革命解放運動。1949年后任上海市第一任財務局和稅務局局長。由于他堅持獨立思考,1957年被打成“右派”,此后一直在逆境中生存,直到1974年去世。在后來1990年代的中國思想界有一段“顧準熱”,顧準被所謂中國“自由派”知識分子尊為偶像。但是1990年代的中國思想界卻只把顧準作為一個符號,而不去繼續(xù)探討顧準提出的深刻問題。實際上,我1984年討論顧準“希臘城邦制度”的文章,是第一篇對顧準思想的探討,被顧準的弟弟收入“希臘城邦制度”再版本作為附錄。

現(xiàn)在回頭來看自己1984年關于顧準的書評, 我感到當時未能注意和強調顧準關于公元前590年梭倫(Solon)民主改革的如下論述:

"雅典內部的動蕩,基本原因在于土地兼并和債務奴役。前面引述亞里士多德《雅典政制》的一段話,說明雅典的土地貴族在周圍富裕的工商業(yè)城市城邦及其豪華的僭主宮廷影響之下,加深了對農民的剝削,而在貴金屬鋳幣逐漸通行的條件下,最有效的剝削方式之一是高利貸。雅典農民祖輩相傳的那一份土地成了債務的抵押品。史家考證當時成為抵押品的土地事實上成為債權人所有,債務人只能保留一種出款贖回的權利。有的債務要以人身為擔保,殘酷的債務奴役制盛行起來了。庫隆暴動到公元前6世紀初期的幾十年間,雅典大概處于經(jīng)濟迅猛發(fā)展時期,雅典從麥加拉手里奪回了薩米拉,麥加拉的僭主政體垮臺了,雅典商人開始到黑海,埃及和塞浦路斯去經(jīng)商,這使得平民對于當時的國內秩序更加覺得不可忍受,而德拉孔的法典也許更加強了高利貸者和貴族的地位。現(xiàn)在真的有平民暴動和僭主出現(xiàn)的危險了,救治的辦法是要找到一個“民選調解官”(Aesymenites)來調停對立的集團的利益,來解決“如何免除債務人的錢債,來重分土地,并根本改革現(xiàn)行的秩序”(普魯塔克Plutrach,《梭倫傳》)的問題。雅典人和因雅典的偉大而所獲甚多的世世代代的人,很幸運地找到了這樣一個人,他就是梭倫”。

顧準這段話實際上說明雅典民主是自耕農民主,這是和西方史學的新成果一致的1。而我的書評過多強調希臘城邦的航海經(jīng)商活動,是簡單化的。我希望中國今日的學者能真正繼續(xù)研究顧準提出的民主理論和民主歷史問題,而不要在“顧準熱”中反倒淡化了顧準的尖銳的問題意識。事實上,雅典民主是自耕農民主的觀點,有助于擴展今日中國農村村民自治選舉(建立在土地改革和土地集體化之上)研究的理論視野。

我在1980 年代還寫過不少文章和一本介紹博弈論的書。但我記憶中印象最深的仍是頭兩篇文章。正如奧古斯丁(Saint Augustine)所說,記憶是個實驗室,我們每人都在這個實驗室里不斷重新認識自己,塑造自己。

提到奧古斯丁,我不免想到韓國是亞洲基督教徒最多的國家,一定有不少讀者熟悉奧古斯丁的《懺悔錄》。《懺悔錄》共十三章。前九章講奧古斯丁受洗禮前的經(jīng)歷,第十章專講“記憶”,是全書的關鍵轉折點,在此之后,奧古斯丁真正進入了對“三位一體”(Trinity)的認識和沉思。

我雖不是基督教徒,但韓國出版社要我寫“思想自傳”卻給了我一個通過回憶來認清自己的思想歷程機會。概括來說,1980年代中國的社會與思想變革,奠定了我人生與學術關懷的基礎;而我1987年去美國芝加哥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和1993年后在麻省理工學院(MIT)任教的經(jīng)歷,使我獲得了許多有益的西方社會科學和哲學的訓練。目前,我正準備回到中國的大學任教。我希望能實現(xiàn)黑格爾所說的自我意識的辯證發(fā)展:既回到原點,又螺旋上升。

值得一提的是,我在芝加哥大學政治學系的兩位主要導師是著名的“分析的馬克思主義”學者Adam Przeworski和 JonElster,通過他們,我也和“分析的馬克思主義”學派的經(jīng)濟學代表John Roemer熟識。“分析的馬克思主義”對傳統(tǒng)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持嚴格的批判態(tài)度。這里我僅舉一個例子。馬克思認為,“剝削”是“剩余價值”的來源。工人受剝削是因為工資所能購買物品中所含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少于工人的整個工作時間。因此,許多正統(tǒng)的馬克思主義者認為,“剝削理論”不是關于“正義”的理論,而是關于“剩余價值”如何形成的“因果理論”。但是,JohnRoemer不同意這種正統(tǒng)的馬克思主義觀點。他證明了“一般商品受剝削定理”(GeneralizedCommodity Exploitation Theorem)。其要點在于:如果接受上述馬克思關于剝削的定義,那么可以證明“鋼”受剝削,“石油” 也受剝削2。因此,“剝削理論” 作為關于“剩余價值”如何形成的“因果理論”是不能成立的。但Roemer強調,“剝削理論”關心的實際上是“正義”的問題,馬克思的問題仍是尖銳的,盡管馬克思和馬克思主義者并沒有提供令人信服的答案。

我至今認為,“分析的馬克思主義”對我的影響是正面的。在本書收入的“制度創(chuàng)新與第二次思想解放”一文中,我將“分析的馬克思主義”與“批判法學”和“新進化論”列為三種對中國下一步改革有啟發(fā)的思潮。該文寫于1994年,后常被認為是中國“新左派”的早期代表作之一。“新左派”之所以“新”,恰在于它對正統(tǒng)馬克思主義的批判態(tài)度。

在1994年后,我的思想的發(fā)展大大超出了“分析的馬克思主義”的視野。我主要注意力放在對西方主流經(jīng)濟學的批判和對經(jīng)濟民主和政治民主的正面研究上。1999年,我出版了“看不見的手的范式的悖論”一書(經(jīng)濟科學出版社,北京),指出有限責任公司,中央銀行和破產(chǎn)重整這三個制度的存在本身,是“看不見的手的范式的悖論”。我對經(jīng)濟民主和政治民主的正面研究的初步心得,發(fā)表于2002年在杭州的一次會議論文上。由于這篇論文反映了我當前的主要思路,同時有助于者了解本書中的其它論文,我把這篇名為"小資產(chǎn)階級宣言"的論文的頭兩節(jié)引述如下:

“一個幽靈,小資產(chǎn)階級社會主義的幽靈,在中國和世界徘徊。 為什么?因為在世界各地,無論是馬克思主義,還是社會民主主義,都已經(jīng)失去了它的政治和思想動力,而對于新自由主義的幻滅也在日漸滋長。 中國當前的制度安排不容易理解,而從小資產(chǎn)階級社會主義的理論來看卻能從一團亂麻中理出一些頭緒來。更重要的是,社會主義不應使工人階級的無產(chǎn)階級地位永久化,于是小資產(chǎn)階級普遍化似乎成了未來的希望3。 小資產(chǎn)階級社會主義的經(jīng)濟目標是通過改革和轉變現(xiàn)存的金融市場體制來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小資產(chǎn)階級社會主義的政治目標是建立“經(jīng)濟民主與政治民主”。 小資產(chǎn)階級社會主義有著深厚的傳統(tǒng),其中的最重要的思想家有蒲魯東(Proudhon),穆勒(J.S. Mill),西爾沃•格塞爾(Silvio Gesell),費爾南•布勞代爾(Fernand Braudel),詹姆士•米德(James Meade),詹姆士•喬伊斯(James Joyce),費孝通,和羅伯特•昂格爾(Roberto Unger)。毛澤東也在潛意識中深受小資產(chǎn)階級社會主義影響。 本文所用的“小資產(chǎn)階級”一詞包括農民,這是與國內目前流行的“中產(chǎn)階級”的不同處。 但我所說的“小資產(chǎn)階級社會主義”可以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聯(lián)系起來。中國革命和建設, 特別是經(jīng)濟體制改革以來的政策,實際上包含“小資產(chǎn)階級社會主義”的實踐與創(chuàng)新,但至今未能予以正面的理論解釋。

蒲魯東和中國的土地所有制

洛克認為“土地私有制起源于優(yōu)先占有”。皮埃爾-約瑟夫•蒲魯東向洛克的理論提出挑戰(zhàn),強調人口的增長使得不可能每個人都有私有土地財產(chǎn)。蒲魯東說:“從生存的實際看來,每一個人都有占有的權利。為了生活,他必須具有用于耕作的、據(jù)此進行勞動的生產(chǎn)資料。另一方面,因為占有者的數(shù)量是隨著出生和死亡情況而不斷變化的,它遵循以下規(guī)律:每個勞動者可能要求的生產(chǎn)資料的數(shù)量隨著占有者的數(shù)量而變化。因此,占有始終是從屬于人口的。最后,因為占有物從未保持固定,占有物從來就不可能變成財產(chǎn)……所有的人都有平等占有的權利。占有的數(shù)量并不依據(jù)個人的意志,而是依據(jù)空間和人口數(shù)量的變化情況而定,故財產(chǎn)不可能存在。”4

蒲魯東的意思是,如果土地私有制意味著所有者的無限期控制,那么它和人口的變化是矛盾的。因此,土地私有制,如果理解為適用于每個人的普遍權利5,是不可能存在的6。換句話說 私人土地所有意味著部分所有者對其無限期的控制,那么它就不能適應人口的變化,也因此私人土地所有就不可能成為每個人的普遍權利。如果私人土地所有制適應人口的變化,它就不是所有者無限期控制意義上的私有制。值得注意的是,中國今天的土地所有制證明了蒲魯東的這個洞察力。

中國農村的土地既不是國家所有,也不是個人所有,而是村莊集體所有。現(xiàn)行的制度可以稱之為農業(yè)土地租賃(30年)的家庭承包責任制。一個家庭得到多少租賃的土地,這是和家庭的人口數(shù)量一致的。村莊的每個成員,不管年齡和性別,都可以分得相等的土地。土地由村民委員會租給家庭,在80年代早期租期是5年,1984年延長到15年,1993年延長到30年。因為家庭的人口隨著時間過去,婚嫁的進進出出,出生和死亡,而不斷變化,村民通常每3年對土地的租期進行小的調整,每5年進行大的調整。

相當一部分西方左翼人士錯誤地認為中國在放棄人民公社以后,“農村”已經(jīng)“恢復了”“資本主義的生產(chǎn)關系”。實際上,中國的農村土地所有制是一種蒲魯東式的小資產(chǎn)階級社會主義,并帶有它的希望和內在矛盾。

我國目前正在加緊研究制定《農村土地承包法》,試圖在鞏固家庭承包制的基礎上促進規(guī)模經(jīng)營,加速城市化。 這是小資產(chǎn)階級社會主義的偉大實驗。因為小資產(chǎn)階級社會主義的核心理想之一就是在不剝奪農民的前提下實現(xiàn)社會化大生產(chǎn)。這也是中國實踐對馬克思主義正統(tǒng)農業(yè)觀的突破。

由于馬克思誤認為英國的今天就是其他國家的明天,他斷定產(chǎn)業(yè)無產(chǎn)階級將日益成為人口的大多數(shù)。但考茨基1899年寫作《農業(yè)問題》一書時的最大難題,就是馬克思這一預言在歐洲大陸沒有實現(xiàn),農民、手工業(yè)者和職員等非產(chǎn)業(yè)工人階級仍是人口大多數(shù)。馬克思對農民問題的忽視(如《哥達綱領批判》中反對“人民國家”一詞,因德國“人民”仍多為“農民”),對德國社會民主黨日后在戰(zhàn)略策略上的失敗直接影響。

例如,十九世紀末德國社會民主黨面臨著如何爭取德國南部的貧農和中農的問題。1895年的“法蘭克福代表大會”決定建立一個社會民主黨的“農業(yè)委員會”,倍倍爾、李卜克內西等著名領導人是該委員會的成員。但是,考茨基卻堅持認為“一個在資本主義生產(chǎn)方式之內的社會民主黨的農業(yè)綱領是荒謬的”,因為資本主義生產(chǎn)方式必然要把小農排除掉。考茨基還說,恩格斯支持他的觀點。由于恩格斯的權威,“農業(yè)委員會”中德國南部社會民主黨人和倍倍爾的意見被壓制了。因此,德國社會民主黨的農業(yè)政策基本上是等待資本主義大農場吃掉小農,而反對利用“資產(chǎn)階級國家”幫助小農。

穆勒和“現(xiàn)代企業(yè)制度”的系譜學

在當前中國經(jīng)濟改革中,建立“現(xiàn)代企業(yè)制度”是一個經(jīng)常使用的詞語。然而,幾乎沒有人注意到小資產(chǎn)階級社會主義竟然處于“現(xiàn)代企業(yè)制度”的系譜學的核心。實際上,小資產(chǎn)階級社會主義者穆勒(J. S. Mill),卻是提出“現(xiàn)代企業(yè)制度”的一個主要特征——股東的有限責任——的關鍵人物。

出于對他同時代的工人合作社發(fā)展的關心,約翰•斯圖亞特•穆勒開始研究有限責任問題。他首先分析了合伙企業(yè)(partnership)中所謂的“兩合”(en-commandite)形式。在英國,這種特殊的合伙企業(yè)形式有眾多的支持者,其中基督教社會主義者是最為引人注目的。根據(jù)這種組織形式,積極的合伙人堅持把責任和其職責聯(lián)系起來,承擔無限的責任。而“昏昏欲睡的”合伙者則承擔有限的責任,因為他們不對企業(yè)的經(jīng)營負責。約翰•斯圖亞特•穆勒鼓吹這種合伙企業(yè)形式,因為它可以允許工人組成協(xié)會“來從事他們所熟悉的商業(yè)活動”,它也同樣允許“富人貸款給窮人”,因為富人在此是“昏昏欲睡的”承擔有限責任的合伙者。穆勒指出:

“沒有人能邏輯一致地譴責這些合伙關系,因為這就如同說沒有人可以憑借錢從事商業(yè)活動。換句話說,在商業(yè)和工業(yè)發(fā)展到現(xiàn)在這個階段,否定勞動者的合伙制,就是主張商業(yè)利潤應該整個地被那些有時間積累的,或者有好運氣繼承資產(chǎn)的人所壟斷,很明顯是荒謬可笑的”。 1850年,穆勒在英國國會中產(chǎn)階級和工人階級儲蓄投資特別委員會上作證。他建議為股東建立一種承擔一般有限責任的公司制度,因為它可以促使財富更加自由地借貸,以支持窮人的事業(yè)。而窮人由于有機會把他們的儲蓄投資于生產(chǎn)者或消費者合作社,也從中得益,而不必擔心無限責任的傾家蕩產(chǎn)的風險。由于穆勒和其他小資產(chǎn)階級社會主義者的努力,英國國會通過了《1855年企業(yè)一般有限責任法案》。

有限責任的系譜幾乎為當代經(jīng)濟學家所遺忘。重申這經(jīng)濟史上被遺忘的一章的意義在于強調“現(xiàn)代企業(yè)制度”并不必然是資本主義的。如果股東僅僅具有“有限的責任”,這意味著他們作為“私人業(yè)主”并不承擔期望要他們承擔的全部風險,因此他們并不能享有公司全部的利潤7。換言之,股東并不是唯一的風險承受者。職工的僅與公司掛鉤的人力資本也在經(jīng)受風險。此外,股東可以通過讓不同的公司分享其有價證券來使他們的股權多樣化,但是單個的工人卻不能同時在幾個公司工作。據(jù)此可以說,職工的人力資本由于缺乏多樣化將承擔更大的風險。這就為我們理解中國農村工業(yè)廣泛開展的制度革新——“股份合作制”——開啟了大門。”

最后,我衷心感謝本書的韓國譯者和出版者的辛勤工作。我也熱切期待著韓國讀者的批評指正。近幾年來,韓國電視劇在中國十分流行,對中韓文化交流貢獻極大。我雖不敢奢望本書能象電視劇那樣流行,但我相信中韓兩國知識界的相互了解和合作,前途廣闊。

1 可見 Ellen Wood, "Peasants-Citizen and Slave: The Foundations of AthenianDemocracy", Verso, 1988

2 John Roemer, "A General Theory of Exploitation and Class", Harvard UniversityPress, 1982.

3 馬克思和恩格斯在他們的《共產(chǎn)黨宣言》中對小資產(chǎn)階級的滅亡做了著名的預言:“在現(xiàn)代文明已經(jīng)發(fā)展的國家里,形成了一個新的小資產(chǎn)階級,它搖擺于無產(chǎn)階級和資產(chǎn)階級之間,并且作為資產(chǎn)階級社會的補充部分不斷地重新組成。但是,這一階級的成員經(jīng)常被競爭拋到無產(chǎn)階級隊伍里去,而且,隨著大工業(yè)的發(fā)展,他們甚至覺察到,他們很快就會失去他們作為現(xiàn)代社會中一個獨立部分的地位”(參見《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297頁,人民出版社,1995年)。然而,他們的預言并沒有實現(xiàn)。小資產(chǎn)階級在數(shù)量上一直增長。

4 蒲魯東,《什么是所有權》,第82-83頁。

5 根據(jù)H.L.A.哈特對“特殊的權利”和“一般的權利”的區(qū)別,杰里米•沃爾德倫(JeremyWaldron )在“以私有制主張為基礎的一般權利”和“以私有制主張為基礎的特殊權利”之間做出了區(qū)分。正如他指出的,蒲魯東在反對“以私有制主張為基礎的一般權利”上是成功的。

6 “蒲魯東策略”可以用他自己的話概括為:“以財產(chǎn)名義提出的每一個主張,不管它是什么,總是并且必然指向平等,那就是說,指向財產(chǎn)的否定”(蒲魯東,《什么是所有權》,第66頁)。

7 這正是亞當•斯密在其名著《國富論》中反對股東有限責任的原因之一。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烏有之鄉(xiāng)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wǎng)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wǎng)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wǎng)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xiāng) 責任編輯:heji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xiāng)網(wǎng)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tài)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胡錫進硬懟平原公子,這釋放了什么信號?
  2. 李克勤|“深切緬懷毛主席,您永遠的學生王光美”:劉少奇的妻子晚年的說法做法意味深長
  3. 郭松民 | 也說“滬爺撐起一片天”
  4. 改開以來民間“順口溜”拾穗(一)
  5. 美國加州大火燒出了房地產(chǎn)金融騙局
  6. 選擇題:到底誰讓老百姓吃飽了飯
  7. 臥龍大橋擴寬:南陽人民的恥辱!
  8. 奴顏婢膝的學生與急眼了的老師
  9. 研究和評價“文革”,是否應該跳出個人恩怨、得失的小圈子?
  10. 否定前三十年,就是在否定偉大領袖毛主席!
  1. “深水區(qū)”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2.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3.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xù)集?
  4.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fā)現(xiàn)的時候已經(jīng)怨聲載道了!
  5. 張勤德|廣大民眾在“總危機爆發(fā)期”的新覺醒 ——試答多位好友尖銳和有價值的提問
  6. 到底誰“封建”?
  7. 兩個草包經(jīng)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8.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9.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chǎn)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10. 掩耳盜鈴及其他
  1.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2.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3.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4.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5. 歷數(shù)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6.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7. 陳中華: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沒革命的必要
  8.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zhàn)士,敢于戰(zhàn)斗,善于戰(zhàn)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他不是群眾
  1. 車間主任焦裕祿
  2. 地圖未開疆,后院先失火
  3. 張勤德|廣大民眾在“總危機爆發(fā)期”的新覺醒 ——試答多位好友尖銳和有價值的提問
  4.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5. 何滌宙:一位長征功臣的歷史湮沒之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xù)集?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亚洲无玛中文字幕久久婷婷 | 亚洲视频在线视频 | 久久国产中文字幕 | 一本色道综合久久加勒比 | 你懂的网站亚洲欧美另类在线 | 日韩一区二区三免费高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