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地區于泮池同志追思會會議紀要
“歲歲重陽,今又重陽”。2010年10月16日的重陽節是昆明地區令人敬重的于泮池于老去世一個月零兩天的日子。這一天,130余名來自各條戰線的各民族各界代表齊聚一堂,共同追思我們這位優秀的戰友、同志,紀念這位清醒堅定的共產黨人、毛主席的忠誠戰士、有勇有謀的革命干將;并決心繼承于老遺志,堅決捍衛和宣傳毛澤東思想,維護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為人類最為壯麗的事業而奮斗到底。
首先由于老的親密戰友,82歲高齡的李教授代表追思會籌備組發言。她還在住院,是特地從醫院趕過來的。她說,于泮池同志就在去世前幾天,在生命垂危的時候,依然拖著虛弱的身軀廢寢忘食、舍生忘死的為籌備毛主席逝世34周年紀念會和紅歌會四處奔波籌資、策劃,他為了捍衛毛澤東思想,為了捍衛無產階級革命事業,為了全身心地投入到反貪污、反賣國、反復辟的革命洪流中去,以最頑強的毅力與死神搏斗,深深震撼著她的心靈。于泮池同志永遠是她學習的榜樣,她從于泮池同志的革命生死觀悟出了一個道理——什么是“偉大”?在理想失落的時候,在沒有人談論理想的時候,在許多人不再為理想奮斗的時候,于泮池同志依然執著的為理想而獻身,他執著地履行著自己入黨時的誓言:“為實現共產主義,解放全人類而奮斗終生”。
李教授深情的說,今天我們紀念于泮池同志,懷念于泮池同志,就要化悲痛為力量,要真誠地繼承他的革命遺志,牢記他臨終時囑咐我們的遺言,并將之付諸革命實踐。因此我們必須要像毛主席那樣把“讀書學習”作為我們日常生活的主要內容,堅持不懈地學習學習再學習;必須要堅持毛澤東思想,必須要“以愚公移山的精神,武裝自己,宣傳群眾”。
于泮池同志的兒子于鑒代表于老的家屬向追思會致辭。他說父親只是一個平凡的人,如果沒有共產主義,如果沒有毛主席,他是不會走上今天這樣一條道路的。對于兒女,他是關懷備至的父親;對朋友和同志,他是一個充滿熱情的人;對于青年來說,他既是老師又是朋友。于鑒介紹說,于老早在給他們的遺囑中就規定,離開人世時,仍穿著平時喜愛穿著的便(舊)服,不發訃告,不急于告知親朋好友,切勿舉行遺體告別儀式。他的原則就是簡單和簡樸。
于老生病住院的兩年主要是在解放軍昆明總醫院,在兩年間,這里既是于老治療的地方,又是于老戰斗的地方。醫院特意派出政治部主任到會,向這位軍隊衛生界的老前輩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緊接著,大會宣讀了毛澤東旗幟網和烏有之鄉給于泮池同志的唁文。兩個網站都高度評價了于泮池同志的一生,高度肯定了于泮池同志在云南的特殊作用。而這一切都源于他的革命精神,源于他對毛澤東思想、對革命事業的無限忠誠,源于他有勇有謀、踏實苦干、雷厲風行、忘我工作、舍生往死的精神。
大會宣讀于老9月3日晚留下的對同志們的最后囑托:“1.毛主席是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偉大的英雄人物,毛澤東時代是中華民族最光輝燦爛的時代;2.黨內野心家、陰謀家、賣國賊、復辟狂,他們的出現給中華民族帶來的災難是空前絕后的;3.我堅信黨向民同志的三句話:有了毛主席和毛澤東思想,才有了我們的一切;丟掉了毛澤東思想,必將失去我們的一切;要想奪回我們失去的一切只有依靠毛澤東思想。修正主義上臺就是復辟資本主義,正如毛主席所說,他們的日子是不會好過也不會長久的,歷史一定會按照毛主席所說的發展;4.希望同志們不要被目前的假象所迷惑,一定要斗爭到底,最后還是兩句話,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p>
接下來由于泮池同志的忘年交小曹向與會者介紹于老的生平事跡。
追思會進入主題發言階段。
第一位發言的是于老的親密戰友,某中學的退休教師。他說,他與于老一起從事繼續革命的工作已經有十多年了。30多年來,中國社會發生了巨大的轉變,黨內的叛徒,與帝國主義勾結在一起,成了漢奸賣國賊,他們竭盡全力的推行私有化,對人民進行資產階級專政,工人農民再吃二遍苦受二茬罪。許多普通老干部的思想和行為也隨之發生了變化。但是,于老對毛澤東思想的信仰不變,對社會主義的忠誠不變,對實現共產主義的信心不變,對帝、修、反、走資派做斗爭的戰士本色不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黃?!本癫蛔?,繼續革命的意志堅定不變。他說,于老的矢志不移、不動搖不彷徨,體現了我們民族最為寶貴的精神;毛澤東思想、真正的社會主義在中國遭到巨大的挫折而沒有徹底消失,就是由于有千千萬萬個于泮池的存在。中華民族歷經磨難沒有滅亡,就是因為始終存在著不少胸懷“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仁人志士。這就是民族的脊梁!
第二位發言的是某幼兒園的園長無言8888888。她深情的說,她最后見于老的時候,于老還在輕輕的囑咐我們要為國家民族為理想奮斗,在輕輕的告訴隨行的80后真實的毛澤東,在輕輕的說著未盡的事業。于老微弱的聲音中有一股無比的堅強之力,那是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勇士之聲,那是凜然奉公舍我其誰的強者之音,那是一曲為理想獻身為民族視死如歸的慷慨悲歌。于老拖著病體,忘我工作,完全忘記自己是個需要別人照顧的老人,是個需要醫生照顧的危重病人。于老的一顆心里只有國家、民族、責任,只有下一代。從前,只在小說中讀過的為理想獻身,為民族為國家嘔心瀝血的英雄活就生生的站在面前,飽經風霜,腰板挺直,猶如傲然挺立山巔的雪松。她為祖國還有這樣一群為人民服務的人而驕傲,她為祖國還有這樣一群為理想奮斗終身的革命者而驕傲,她為還有幸與真正的毛主席的戰士共同戰斗而驕傲。
第三位發言的是退休工人老張。老張深情回顧了追隨于老宣傳毛澤東思想的這兩年。最后他說,許多離休干部都不想革命了,他們都忙著及時享受生活或者利用在職時培植的修正主義死黨,為其子女,為其親屬,為其好友拉關系,撈錢財,跑官要官,安插親信死黨,垂簾重要人事安排和重大工程項目的拍板,買官賣官,撈夠了錢就忙著為其子孫后代定居國外??捎诶舷氲降氖亲鎳那巴?,社會主義的命運,資本主義在中國復辟的問題,勞動人民重新受壓迫剝削的問題,毛主席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開創的無產階級革命事業是否后繼有人的問題。他說,我們要繼續宣傳和貫徹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繼續宣傳和捍衛毛主席革命路線,把于老未竟的無產階級革命事業進行到底!
第四位發言的是于老生前好友、省委黨校的王教授。他說,于泮池同志只是一名普通干部,但他參加革命60多年來,始終忠于毛主席,毛澤東思想和毛主席革命路線,尤其近30年,一直堅定地高舉毛澤東思想偉大旗幟,與修正主義集團及其復辟資本主義的道行逆流進行不屈不撓的斗爭。他說我們要學習于泮池同志無限忠于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共產主義事業的崇高信仰,學習他堅忍不拔和敢于斗爭的大無畏革命精神,學習他無私奉獻的高尚品德,學習他重視培養年輕人的工作方法,學習他顧全大局的高風亮節。
第五位發言的是云南某高校的教授。他說于老就是白求恩、張思德式的人物,他是當之無愧的毛主席的好學生、好戰士。
第六位發言的于泮池同志的親密戰友趙老。他說,于老這些年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他積極組織各種紀念活動,使活動范圍越來越廣,規模越來越大,尤其紀念毛主席的活動越來越深入人心;他親自帶領有關同志到全國各地去參觀考察,深受鼓舞;他還利用各種手段,如爬山、旅游、座談等教育大學生和社會青年,使他們茁壯成長,使無產階級革命事業后繼有人;他在重病期間積極發動組織唱紅歌、戶外紀念毛主席活動。
談到現實的斗爭時,趙老說,我們應該認真刻苦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帶著現實問題去學,力求讀懂弄通,尤其需要在斗私批修,清除自己的非無產階級思想上下功夫;我們應該遵照毛主席的教導,敢于斗爭,善于斗爭,有理有利有節,樹立堅強的革命信念;我們應該腳踏實地,像于泮池同志那樣,投身到保衛毛主席的革命路線,保衛社會主義公有制,保衛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利的斗爭中去,我們要深入工農,聯系群眾,為共產主義事業英勇奮斗,直至勝利。
第七位發言的是知青代表。她是通過文章和于老認識的,自此每次都參加于老組織的各種活動。她說針對現在的靡靡之音,就是需要毛澤東時代氣壯山河的歌曲,我們要永遠高唱毛澤東時代的頌歌,繼承于老的遺志,用文藝將毛澤東思想宣傳到底。
第八位發言的是小馬,他的題目是獻給戰斗到最后的老人。他說,于老在晚年不顧年事已高和重病在身,振臂高呼:時代需要毛澤東,于老的行為和精神感動了不少同齡人,感動了不少商人,感動了不少青年人。于老讓自己真正知道了人類的精神何在,進步力量的源泉在哪里。于老將永遠活在每一個跟他接觸、被他感動的同志的心中,他永遠活在每一個只要有一般的社會常識、不愿再走回頭路的人的心中!
第九位發言的是小楊。他說,于老一貫關心和愛護青年,他很喜歡與青年交朋友。于老最關心青年在想什么,學什么。于老總是教導青年要關心國家大事,不能只為了自己而活著。在09年春節期間,他們沿著西南聯大師生從長沙步行入滇的路線騎行。在年初二那天,病中的于老想辦法給他們發了一封賀電,信中提到,“社會實踐是最好的老師,人民群眾是最好的老師”,他希望青年不光是從形式上更要從實質上走聞一多為代表的師生當年走過的路。而正如于老所期望,一個月的騎行生活,最令這些青年震動的恰是在偏遠山村一天的調查。
小楊說,于老不光這樣要求青年,他首先要求的是自己。于老很鄙視周圍許多老干部的生活態度,盡管其中有部分還是于老的好友,他認為他們活著只為兩個目的:保命、保錢,他們早就忘卻了自己早年的理想和誓詞;于老也很瞧不起靠藥物延續生命只會在病床上哼哼的人,他不止一次說過,如果哪一天自己思維不清楚,不能做什么事的時候,他會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正是在這樣的生死觀下,于老重病的兩年間光大型的系列活動就組織了六組。有好幾組活動,于老都說這活動是我這輩子最后一件事了;可是,每當活動結束,只要自認為精力允許,他都會仔細謀劃下一組活動。這一切,都源于于老對現實之痛和對人民之愛。
小楊還給大家念了在中國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的三十年間于老寫給自己的話:81年寫給自己的座右銘——“努力爭取永做一名堅持馬列,熱愛生活,忠誠堅定,剛毅正直,不計個人名利,不計個人恩怨,有政治頭腦,有真才實學和勤奮為人民服務的革命戰士”;97年制作的名片背面的一段話——“我們一定要珍惜生命,極力將自己有限生命的主要活動,始終同革命導師和人民領袖毛澤東同志開創與未竟的人類最為壯麗的事業,緊密地聯系在一起”;09年重病期間寫給子女的遺囑——“回首和反思從我參軍而走上革命道路的六十多年中,自認為在前兩個革命階段基本跟上了時代的步伐;而在后一個時代的逆流中,也基本保持了清醒與堅定。一生中雖無光輝業績和重大壯舉,但對共產主義和人民的解放事業始終保持了極大的熱情,對毛澤東思想和毛主席革命路線始終堅持了無限的忠誠。因而,自認為此生基本上可以‘不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為碌碌無為而羞恥?!?/p>
毛主席的好戰士,于老生前肝膽相照的戰友袁庾華同志也特意從外地趕到昆明,參加此次追思會。他說,于老真正做到了“生命不息,戰斗不止”,而這正是毛澤東時代做人的最高境界。張宏良老師致今天追思會的唁信稱于老是無產階級革命家,于老是當之無愧的。最早在云南發起紀念毛主席活動的是于老,云南也成了全國群眾性紀念毛主席較早也較有影響力的城市,08年辛子陵特意點幾個紀念毛主席的城市,昆明就是其中之一,這是我們的驕傲?!傲沂炕仨鴳ξ浚嫫熳杂泻髞砣恕保∮诶系母锩駥⒂肋h和我們戰斗在一起!袁庾華同志簡短有力擲地有聲的發言贏得了與會者一陣陣熱烈的掌聲。
會議進入自由發言階段。于老病危期間的護工楊阿姨、老干部、革命造反派、工人、知青、青年學生都紛紛發言。他們都表達了對于老的思念及對未來的堅定信心。
最后,與會同志高唱《國際歌》,追思會圓滿結束。
于老的去世是云南的一個巨大損失。但是我們都相信,我們會牢記于老的囑托,會以他為榜樣——毫無私利,忠勇無畏,堅決斗爭,舍生忘死,沿著毛主席所開創的道路奮勇向前。我們相信,在我們共同的努力下,云南必將出現一個嶄新的火紅局面。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