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000 篇文章
“對照、對比、研究”讀書方法是毛澤東保持一生的一種獨特的讀書方法。筆者知道,直到晚年的歲月,毛澤東還常用這種方法讀《隨園詩話》、《讀(隨園詩話)札記》、讀種種楹聯、讀中國文學史、讀《二十四史》、讀《紅樓夢》、讀《水滸傳》、讀《聊齋志異》等中國古典小說呢。 所謂“對照、對比、研究”讀書法,就是在讀書過程中常常將同一個內容的不同作者、
2024-06-13
互動:29
魯迅 魯迅是中國革命的先驅者,同樣他也是很多中國老一輩革命家的重要引路人。 毛主席作為我國的開國領袖,他自然也對魯迅崇敬有加。雖然毛主席從來沒有見到過魯迅,但是毛主席卻經常提起他,魯迅也經常提起毛主席。 就像毛主席所說的那句“我跟魯迅的心是相通的”那樣,魯迅其實也同樣跟毛主席神交已久。 講到毛主席跟魯迅之間的聯系,最早還要從毛主席在北大當
2024-06-12
互動:266
第47章 “農業生產是農村中壓倒一切的工作,農村中的其它工作都 是圍繞著農業生產而為它服務的。凡是以妨礙農民進行生產 的所謂工作任務和工作方法,都必須避免。” 話說1953年3月1日,斯大林在他的住所得了腦溢血癥,摔倒在地板上,失去了知覺。 據數十年后解密的檔案說,正在開會的馬林科夫、貝利亞、莫洛托夫、赫魯曉夫等人得到斯大林患病的消息后,誰也沒有
2024-06-12
互動:224
編者按:1.不能對帝國主義投降,對帝國主義投降的唯一后果就是秋后算賬,妄想學習陳獨秀的機會主義路線,必然遭遇失敗。要有斗爭的本錢,以斗爭求團結。 2.放棄武裝斗爭的議會道路之所謂機會主義路線,所面臨的失敗和毀滅的必然而然的,沒有槍桿子,何來的無產階級政權桿子? 互聯網中向來不缺少這么一種說法:法國的戰斗部隊向戴高樂與美帝國主義投降,希共向政府軍繳槍,意共放棄斗爭轉向議
2024-06-12
互動:87
編者按:1.要解決農業生產的分散,就需要農業機器和合作化。而要增加農業機器,就必須平衡好與重工業發展的關系。這是解決糧食問題的經濟政策,而要正確有效地施行有益于無產階級的經濟政策,不被反動勢力破壞歪曲,以階級斗爭為綱是前提。 2.要真正保護勞動農民的利益,工業化與集體化是必然的,也因此富農與代表其利益的黨內右傾分子會想方設法地反對為工業化進行的糧食收購,歸根到底還
2024-06-12
互動:22
這是一段真實的故事。之所以說"一段",是因為這段故事是那段歷史的又一佐證。 1958年夏的一天,毛主席乘坐專列外出考察。 來源: 簡史檔案館 在途經山東時,他看著窗外一望無際的田野和村莊,突然轉頭對身邊的衛士長李銀橋說:"通知停車,我要下去一趟!" 李銀橋一聽有點懵:此次出行計劃并沒有山東,為什么要突然停車呢? 他以為自己聽錯了,便問:"主席,您有什么事嗎?" 仍去凝望窗
2024-06-12
互動:259
1917年,就讀于湖南省立第一師范的毛澤東與好友蕭子升相約進行了一次歷時一月有余的游學,這是毛澤東求學期間耗時最長、成效最好的一次調查研究。他們走過田間地壟、商鎮小村,訪遍鄉賢商戶、農民挑夫,真實地感受了中國基層的鄉情民意,對中國的前途有了更為深切的思考。 一、竹杖草履游學路,詩文佳對解肚憂 毛澤東認為一個人學識的提高不能僅僅靠讀書,還要靠社會調查和社會實踐
2024-06-11
互動:55
1960年2月5日,毛澤東同志在閱讀《政治經濟學教科書》時評論說:“規律自身不能說明自身。規律存在于歷史發展的過程中。應當從歷史發展過程的分析中來發現和證明規律。不從歷史發展過程的分析下手,規律是說不清楚的。”[1]毛主席的話很深刻。規律不能解釋規律,現象也不能解釋現象。歷史才能解釋規律,本質才能解釋現象。本質也只能體現在歷史之中。1967年6月27日,毛澤東對
2024-06-11
互動:95
1 我們現在對鄭成功推崇備至,基本都來自他擊敗荷蘭殖民者,收復臺灣。但在明清變革之際,鄭成功并不是一個成功的人,甚至可以說,他是在一系列決策失誤,走投無路的情況下,才做出收復臺灣的決定。 要說鄭成功,我們得從其父鄭芝龍說起。 公元1604年,鄭芝龍生于福建泉州府南安縣,因為兄弟眾多家庭貧困,鄭芝龍在18歲的時候,便到澳門投奔舅舅黃程,學習經商之道。 正是在澳門,鄭芝龍初
2024-06-11
互動:109
1959年3月,世界和平理事會理事杜波伊斯博士訪問中國時,向教員提了一個問題: “為什么中國人不那么害怕戰爭?” 教員回答道: “如果帝國主義一定要發動戰爭,你害怕有什么用呢?你怕也好,不怕也好,戰爭反正到來,你越是害怕,戰爭也許還會來得早一些。 因此,我們有兩條:第一條,堅決反對戰爭;第二條,如果帝國主義一定要打仗,我們就同它打。把問題這樣想透了,就不害怕了。
2024-06-11
互動:173
1962年1月11日“七千人大會”在北京召開。規定各省由省、市、縣三級黨委書記參加。 我當時被下放到四川省梁平擔任縣委第一書記,因而也參加了會議。四川參加會議的人住前門飯店,我和萬縣地委書記燕漢民同志住一個房間。 明朗(1917―2006),時任四川省梁平縣委第一書記 大會首先由劉少奇作報告,總結“大躍進”以來的經驗教訓。 劉少奇的口頭報
2024-06-11
互動:126
原中央副主席李德生臨終前講話: “我已有多次,面對毛主席紀念堂,面對人民英雄紀念碑,我感慨萬千,只有默默無語,心靈流血。 毛主席操勞一生,犧牲了一切,連個正確評價都沒能得到,他被私利者拋棄了,一個強盛黨,強盛人民,強盛國家民族的精神基礎,被為了私欲喪失良心的人無情的甩進了馬里亞納海溝,如何不計歷史見證者的人心靈流血? 用常規俗理要求毛主席,毛主席的缺點太多了,他
2024-06-11
互動:328
青年毛澤東于湖南省立第四師范讀書時曾保存下部分課堂筆記,這些課堂筆記一共有47頁,其中前11頁都是毛澤東用工整的小楷抄錄的屈原《離騷》和《九歌》全詩。在《離騷》正文的天頭部分,毛澤東還對各節內容進行了概括。其謄抄工整娟秀,雍容平和,有晉唐遺風,是今人不可多得的小楷佳作。 湖南是戰國時楚國舊地,也是屈原行吟之地,更是其殉難之所。湖湘文化的鐘靈毓秀,孕育了屈原,也孕育了
2024-06-11
互動:27
幾十年來,公知極右派們總是拼命指責前三十年極其貧窮落后,人們一直“吃不飽餓肚子”,過著“食不果腹,衣不蔽體”的牛馬不如的生活。有的哭訴前三十年從來沒有吃飽過,長年吃糠咽菜,甚至吃草根樹皮,有時連草根樹皮也吃光了,就吃煤吃觀音土。等等,等等。我一直感到很奇怪,你們長年累月餓肚子,而且是幾十年都吃不飽餓肚子,怎么沒有餓死呢?你們不是說餓死了幾千萬人嗎?你們
2024-06-11
互動:198
毛澤東一生嗜好讀書,《楚辭》是他最喜歡讀的古籍之一,而其中屈原的作品更是他常讀的。毛澤東一生多次談到屈原。 毛澤東初讀屈原作品的時間,一般認為是在1913年入湖南省立第四師范(次年合并到第一師范)讀書時。根據之一,是毛澤東在這一階段學習期間留有課堂筆記《講堂錄》,在這本筆記前11頁手抄了《離騷》、《九歌》全文。不過,筆者總覺得以楷書手抄《離騷》至少要花兩三個小
2024-06-11
互動:28
甘溪紅軍烈士紀念碑位于貴州省石阡縣甘溪鎮,始建于1966年, 之后又進行了多次修繕和改建。紀念碑坐北朝南,高9.8米,分為塔基、塔座和塔身3個部分。塔身正面鐫刻著蕭克題寫的“甘溪死難烈士永垂不朽”10個大字;塔基正面刻有《甘溪紅軍烈士紀念碑修建紀事》,簡要講述了紀念碑修建和修繕的目的和過程。塔座正面和左右兩側面都有刻字。其中,左右兩側面分別鐫刻著老紅軍李
2024-06-10
互動:22
本文發表于《參考消息》1976年2月7日第4版,作者是蔣彝,原載于香港《七十年代》二月號刊,題為《啞行者訪華歸來話今昔》。 原編者按:蔣彝教授,原籍江西九江,現年七十二歲。曾在倫敦、牛津、哥倫比亞等著名大學講學三十多年,是美籍華人教授中最享盛名者之一。并以“啞行者”之名,先后寫了十二本包括倫敦、紐約、巴黎、舊金山、日本等地的畫記。此外,還著有“中國繪畫
2024-06-10
互動:68
毛澤東一生嗜好讀書,《楚辭》是他最喜歡讀的古籍之一,而其中屈原的作品更是他常讀的。毛澤東一生多次談到屈原。 毛澤東初讀屈原作品的時間,一般認為是在1913年入湖南省立第四師范(次年合并到第一師范)讀書時。根據之一,是毛澤東在這一階段學習期間留有課堂筆記《講堂錄》,在這本筆記前11頁手抄了《離騷》、《九歌》全文。不過,筆者總覺得以楷書手抄《離騷》至少要花兩三個小時,這
2024-06-10
互動:48
這些年,有這樣一些高干,他們逢會必講“堅定捍衛‘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但是,你問他什么是“兩個確立”?他結結巴巴;你問他什么是“兩個維護”,他吞吞吐吐;你問他什么是“四個意識”和“四個自信”,他答不上來。 但是,你私下里
2024-06-10
互動:126
第46章 “費了那么大的力量修支流水庫,還達不到控制洪水的目的,那為什么 不在這個總口子上卡起來,畢其功于一役,就先修這個三峽水庫。” 話說1953年2月21日晨,毛澤東為人民海軍題詞,他寫的是: 為了反對帝國主義的侵略,我們一定要建立強大的海軍。 毛澤東 1953年2月21日 上午9點,毛澤東同兩條艦上的海軍戰士合了影,有個戰士自言自語地說: “如果每
2024-06-09
互動:217
2024-06-09
互動:146
簡單回應一下這個質疑。 1958年,毛主席在河南路經停留、實地考察、召開會議,加起來有三次: 第一次是1958年1月初毛主席到南方開會路過鄭州,聽取了時任河南省委第二書記吳芝圃關于農業生產規劃的匯報; 第二次是1958年8月6日-8日,毛主席到河南新鄉七里營人民公社、長葛縣宗寨農業社、商丘縣道口鄉黃樓村等地實地考察; 第三次是1958年11月,在毛主席倡導下召開的第一
2024-06-09
互動:444
聽聞張文茂老師病逝的消息,深感悲痛。張文茂老師關于人民公社歷史的研究視角獨特、價值極高,筆者之前的幾篇介紹毛時代社隊企業、農村工業化歷史的文章,都受過他的啟發和教誨。斯人已逝,筆者忽然想起張文茂老師生前反復念叨的一個問題:“1974年我國糧食人均超過三百公斤,歷史意義重大,足以反駁‘崩潰的邊緣’之類的虛假宣傳,(毛澤東時代的)歷史可以暫時被忽視、抹黑,但是后
2024-06-08
互動:351
原載:《九州大學新聞》第699號,1976年9月25日 作者:九州大學新聞部 譯者:張三 原編者按:1976年春天,日本方面派出了全國青年學生友好訪華團,這個訪華團如同當年絡繹不絕的日本訪華團一樣,參觀了我國多地。這些大學生們特別訪問了我國的南京師范學院,同那里的黨政負責同志與工農兵青年學生見了面。來自九州大學的部分同學也參與了這次訪華之旅。他們回到學校后,主辦了一次報告
2024-06-08
互動:30
知青上山下鄉是在中國特定歷史發展階段出現的特殊歷史現象,在對其研究和評價的問題上,見解不同,觀點各異,實屬正常現象。近些年來,由于多方面原因的影響,也出現了一些較為模糊的認識,這里略舉幾例。 一、以片斷歷史來否定全部歷史 中國知青上山下鄉,起始于20世紀50年代中期,興起于60年代初期,高潮于60年代末期,調整于70年代后期,結束于80年代初期,大致經歷了前后27年時間,基本貫穿于
2024-06-08
互動:63
前按:因為美國的挑釁,中美關系近幾年出了些問題,制裁與反制裁事件較多,某些人,一看到國內有人提出反制美國,就高呼“義和團再現”。這是什么意思呢?簡單點講,就是把“義和團”等同于“愚昧”扣帽子。面對這種聲音,我想再次就“義和團”做一次辯護,讓更多人了解相對真實、全面的義和團。我們需要和平,但不能乞和,更不能跪和。有奸必反,有敵必抗。
2024-06-08
互動:138
每年高考作文題目都會成為網絡輿論討論的熱點。多年以來,很多考生為了能在語文作文中取得高分,不惜嘗試使用寫作模版,甚至強背優秀范文,堆砌一眾優美的詞匯,頗有些為賦奇文強說愁的意思。其實越是這樣,越難寫出有靈氣的文章。為了給考生們在寫作方法上提供一些參考,特此從熊向暉所著《我的情報與外交生涯》摘編本文,以饗讀者。一 1960年,應我國工、青、婦等全國性人民團體分別邀請
2024-06-08
互動:69
一段時間以來,網絡上一些人瘋狂地刮起了一股譏諷“基礎論”的妖風。那些人把所謂的“基礎論”當成如獲至寶,以為找到了全盤否定前30年的一切成就的有力神器,對前30年喪心病狂地進行肆無忌憚地全面否定。但是,事實勝于雄辯,在鐵錚錚的事實面前,只要有點良知的人,不能不承認那是一個客觀存在。是任何人也否定不了的。也許有人總會有一天良心發現自己是喪失良知的
2024-06-08
互動:116
大輅始于椎輪,奮斗必有犧牲。在我軍篳路藍縷的創建初期,有這樣一個人:他早年敏而好學,長大后為尋求淑世救國的真理而遠赴他鄉,堅定地走上了革命道路,為我軍第一塊根據地的創立建下不朽功勛,惜其過早犧牲,以致悠悠青史,其名甚微,就連其故鄉之人也大多“幾乎沒有聽說過”他。然而,薪盡火傳,無論是莽莽秦嶺的空間阻隔還是泱泱漢水的時光流逝,我們都沒有理由讓他的英名和功績逝于流
2024-06-08
互動:74
但凡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末已經記事的朋友,一定還記得那年天空下彩雨的事。 確切地說,那年天空下的是彩紙——紅的、綠的、黃的、藍的、白的,飄飄灑灑。 具體來說,那年天空下的是有關偉人夫人的傳言:她的頭發是假的、乳房是假的、屁股是假的,她腐化墜落經常看黃色錄像,還深夜打電話召面首侍寢…… 那紛紛揚揚的傳言,無疑使偉人夫人在人們心目中的形象榱
2024-06-08
互動:564
從1850年到1864年,轟轟烈烈的太平天國運動源起于廣西。強大的太平軍在洪秀全、楊秀清等人的指揮下,橫掃大半個中國,將舊式農民戰爭推向了頂峰。 太平天國運動,經歷了從貶低、否定到肯定的過程。直到今天,我們的歷史教科書仍將其稱為一場偉大的農民革命運動。 在辛亥革命前,滿清朝廷以及其御用文人,一直在否定、貶低太平天國。 他們為太平軍安上“粵賊”、&l
2024-06-08
互動:86
實地到毛主席戰斗工作過的地方走走,是我從年輕時就一直有的想法。退休以后,在研究寫作《毛澤東精神》專著中,我的這種想法愈發變的熾烈,而且也由一般走走發悟到了沐浴毛澤東精神洗禮的自我意識定位。為此,我專門去了毛主席的故鄉韶山,去了毛主席戰斗工作過的西柏坡、延安、古田等地方。還有諸多的未到之處,也還一直在盤算著安排時間。不無巧合,閆樹軍同志盛情邀我并組織安排包明、劉
2024-06-08
互動:36
第45章 “我們共產黨領導農民完成土改,是為了滿足農民對土地 的要求,考慮的是農民的根本利益。” 話說1953年2月18日,已經連續下了幾天大雪的武漢三鎮迎來了第一個晴天。這一天是初五,武漢三鎮非常熱鬧,有耍獅子的,有玩龍燈的。 這天早上,毛澤東聽了李先念的匯報。李先念談到黃石市和華中鋼鐵公司幾年來的發展和民主改革的情況。毛澤東對此很有興趣,表示將要
2024-06-07
互動:217
很多人說,中國人民志愿軍能在朝鮮戰爭打平美軍,靠的是不怕死的精神。 在這種說法的引導下,還冒出了很多志愿軍靠人海戰術取勝的謠言。 戰士不怕死,確實很重要,但并不是戰爭勝負的決定性因素。 如果不怕死就能打贏戰爭,義和團是能打贏八國聯軍的。 這么一發炸彈在你的陣地上爆炸之后,你怕不怕死,很重要么? 一堆不會動彈的碎片,即便再不怕死,你的敵人也不會給予絲毫關注。
2024-06-07
互動:83
又到一年的高考季。 2024年高考報考人數再創新高,突破了1300萬,這對“山河四省”(河南河北山東山西)的考生而言是更加不利的消息。 去年高考結束以后,“山河大學”的概念突然在網上流行,看似在玩“梗”,實際上反映了“山河四省”學子對獲得更加公平的高等教育資源的渴望。 不僅僅是山河四省,而是中西部絕大部分地區高等教育資源
2024-06-07
互動:95
戈爾巴喬夫到底是不是內鬼?蘇聯解體后,他曾說過一句話:“蘇聯解體,我一生目標實現!” 很久沒談蘇聯歷史的事,有朋友問我,戈爾巴喬夫死了,但始終不理解,他到底什么時候被美國滲透的?他自掘蘇聯墳墓后,甚至始終沒有愧疚感,到底有什么樣的原因? 其實這個問題之前討論過,如果從美國滲透的角度看,有一定原因,但還有其他方面的因素,戈爾巴喬夫推翻蘇聯是他心中一個長遠計劃,可以
2024-06-07
互動:57
鴉片戰爭正是由猶太資本在背后推動,鼓動英國政府對華發動的。鴉片戰爭是猶太兩大家族收買英國議員,取得多數議員支持,從而取得了英國對華鴉片戰爭的開戰權。目的就是要打開中國門戶,在中國合法賣鴉片。猶太資本通過所推動的鴉片戰爭,由此大量奪取中國財富。當時的1848年,猶太人本杰明·迪斯雷利(1868年和1874年兩度擔任英國首相,唯一英國猶太人首相,曾與猶太羅斯柴爾德家族合作
2024-06-07
互動:48
女民兵,1940年,徐肖冰 攝 山東沾化,著名的“冬棗之鄉”,西依渤海,位于魯北平原的徒駭河下游地區。 抗戰初期,沾化的情況跟山東其他地區沒什么區別。國民黨的縣政府和縣黨部望風而逃,各路雜牌部隊以抗日為名,一哄而起,官匪勾結,競相擴充地盤,勒索百姓,廣大人民群眾處于水深火熱之中。 直到共產黨在沾化誕生并扎根,組織群眾,拉起武裝,沾化人民終于在黑暗中看到光明。 1
2024-06-07
互動:34
(一)出發 1966年11月初,在青海西寧青大師院附中上初一的我,感冒病愈后在學校門口見到同學李建,之前不久李建和我吊在學校大鐵門上,一邊在開合間享受著轉輪一樣的蕩悠,一邊莊嚴籌劃組織了一個由我起名叫“永遠革命”的戰斗隊,這個組織除了我和李建,還有一位瘦小的同學安生榮。 安生榮家在學校所在的蘇家河灣,是當地農村土著,我雖家在部隊大院,但幾個月前才從千里外的戈壁
2024-06-06
互動:168
已經過去快三十年了,但開國上將李聚奎的音容笑貌依然時時在我眼前浮現。這位被稱作“將圣”的紅軍戰將,一生戰功卓著。作為他麾下的一名老兵,他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他那句帶著濃重湖南口音的口頭禪:“共產黨員,除了追求信仰之外,應該別無所求。” 為了他的這句話,他用了畢生的實踐。人們或許記得毛主席那首《漁家傲·反第一次大“圍剿”》中的
2024-06-06
互動:112
陽光明媚的一天…… 蘇德戰爭,蘇軍兵敗如山倒!!!希特勒的匪軍勢如破竹,好幾次用“閃電戰”狠狠地把蘇軍一大片一大片的打趴啦!!! 叼著煙斗、留著大胡子的約瑟夫大叔,也就是正在經歷著大失敗的斯大林,心急如焚,怕日本鬼子也背后插刀。他老人家高喊:“救——命——吶!!!” 1941年9月8日,中共中央書記處給慈祥而又敬愛的季米特
2024-06-06
互動:66
第44章 “多數農民是愿意走社會主義道路的,因為這是一條 由窮變富的道路,關鍵是我們領導采取什么態度。” 話說1953年2月15日,正是農歷正月初二,毛澤東準備乘專列南下視察。對于向社會主義過渡問題,他感覺還需要下去作些調查,聽聽地方和基層干部的意見,也向下面一定范圍的干部通通氣,做些宣傳,這就是他此次南下的目的。 跟隨毛澤東南下的領導人有楊尚昆、羅瑞
2024-06-05
互動:217
第一:公社實行三級所有(生產隊、生產大隊、公社)、隊為基礎,生產隊主要負責農業生產、生產大隊負責對各個生產隊的管理,公社負責政治上的大規模民主、軍事上的民兵戰略實施、農業上的完整產業鏈(加工、種子管理、流通)維持、工業上的公社工業企業創辦、社會保障方面的就業和醫療教育住房養育保障等等。隨著工農業生產力的發展,從低級到高級,從生產隊所有到大隊所有,從大隊所共有到社所
2024-06-05
互動:101
今天是紀念抗大建校88周年,也是紀念抗大二分校校長孫毅老前輩誕辰120周年的研討活動,我講兩個故事、一個觀點。 第一個故事,來自抗大最早學員的回憶,是毛主席在抗大的講話。 1936年6月,抗大在陜北安定縣(今子長縣)瓦窯堡鎮的一個舊廟里開學,過了不長時間,因為國民黨軍來打,搬遷到保安。幾十年后,前輩們回憶那段歷史時,許多事情可能記不清了,但對毛主席的講話卻都記憶猶新。 毛主
2024-06-05
互動:59
上一期文章《歷史光影(2)——國民黨的報紙是如何報導淮海戰役的?》發表后,得到了廣大網友的好評,以及一些果粉的惱兇成怒。 既然他那么喜歡看國民黨反動派“連戰連捷的新聞”,所以我連夜更新了一期,來看一下1948年的國民黨反動派是如何報導遼沈戰役的。 當時間進入1948年,全國各個戰場的解放軍已經逐步轉入反攻,不過此時,就算最樂觀的革命者,估計也想不到解
2024-06-05
互動:125
1999年10月1日,軍旗獵獵,步伐鏗鏘。當第二炮兵4個導彈方隊通過天安門廣場的時候,龍的威嚴和力量也展示在世界面前。中國于20世紀年代中期決定研制戰略彈道導彈,從仿制液體燃料近程彈道導彈起步,相繼研制成功液體燃料中近程、中程、中遠程洲際彈道導彈和固體燃料彈道導彈,并陸續裝備部隊。 彈道導彈的定義是用來打擊敵方政治經濟中心、軍事和工業基地、飛機場、核武器庫、交通樞
2024-06-05
互動:45
第43章 “‘公私一律平等納稅’的口號違背了七屆二中全會的決議。修正稅制 事先沒有報告中央,可是找資本家商量了,把資本家看得比黨中央還重。 這個新稅制得到資本家叫好,是‘右傾機會主義’的錯誤。” 話說1952年12月24日,第一屆全國政協常委會舉行第43次會議。周恩來受中共中央委托向會議提議,由全國政協向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建議,&l
2024-06-04
互動:236
2003年7月16日,一位老人在北京隕落的消息不脛而走,紛紛見諸報端,引來如潮哀惋和追思。她就是91歲高齡被人們溫情地稱為“鄧媽媽”的鄧六金。她一生傳奇,她的丈夫是開國功勛、曾任國務院內務部長的曾山,長子是前國家副主席曾慶紅。鄧六金曾在苦難的革命歲月中顛沛流離,從入黨、長征、戰爭到解放,她邁著鏗鏘的步伐一路走來,但她的偉績還不止這些,還憑著對兒童保育事業的堅守
2024-06-04
互動:123
1 我們在《曲沃代翼》和《楚莊王》里不止一次的說過,一個強大國家最大的危機不是外敵入侵,而是內部黨爭。 其實歷朝歷代的衰亡,都有這樣的特點。 西晉的“八王之亂”導致中原淪喪,東海王司馬越的幕府成員,在江南建立東晉,仍然不能消除黨爭的影響,無法全力北伐。北宋的“靖康之變”以后,康王趙構和流亡群臣建立南宋,但南人和北人之爭,極大消耗了南宋的國
2024-06-04
互動: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