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引用原始檔案說話,是說假話,不完整引用原始檔案說話,也是說假話,而且會給讀者造成對檔案的錯誤理解。筆者非常敬佩的一位軍史作家講過,研究歷史,必須注意“系統、全面、關聯”。黨史研究離開了這三個詞,就等于離開了實事求是、離開了真理。下面我以平型關戰役毛主席領導的、林彪指揮的中共八路軍115師殲敵人數、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毛主席對民族資產階級的態度問題、防修反修探索實踐中先鋒隊領導問題三個案例來說明完整、全面呈現歷史文獻的重要性。
一、平型關戰役中毛主席領導的、林彪指揮的中共八路軍115師殲敵人數考證
關于平型關戰役殲敵人數的爭議的引起,來自日本軍隊的戰報。據日軍方面的戰報記載,日軍在平型關一戰中死亡加失蹤只有165人、負傷75人,總計傷亡僅僅240人。由于中途島海戰這樣的大敗仗都能被日本官方吹捧成大勝,日本的戰報無疑是不能完全相信的。那么我們怎么分析平型關戰役日軍傷亡呢?就要用中日雙方迄今為止能查到的關于平型關戰役的盡可能多的歷史文獻,相對全面的呈現平型關戰役的歷史。
日本方面的資料,例如原《每日新聞》隨軍記者益川的《大陸舞臺上的中日死戰》、日軍《第十一聯隊戰史》中關于平型關戰役的記載內容。平型關戰役,林彪指揮的115師包圍、殲滅的是日軍的一個汽車隊和一個大車隊,一個是日軍的輜重隊、一個是日軍還不成熟的摩托化部隊,無一不是打的日軍的薄弱環節。雷公打豆腐、專揀軟的捏,這是毛主席的常用戰術——林彪在軍事上不愧是主席的得意弟子。據日本歷史資料顯示,僅這兩路日軍的傷亡,就已經達到了“九百人以上”(《從日本史料看平型關之戰日軍被殲人數》)。日軍第十一聯隊、第二十一聯隊、第四十二聯隊等部隊曾試圖挽救兩支日軍,但是他們遭到了我中共軍隊的阻擊,被迫撤退。這些日軍無疑也遭到了一定傷亡。這樣計算下來,平型關戰役殲敵一千并不是一個夸張的數字。
中國方面的資料記載就更明確了。《毛澤東年譜》明確記載:“八路軍第一一五師主力在平型關東北公路兩側山地,伏擊日軍精銳坂垣師團第二十一旅團一部,殲滅日軍一千多人”(《毛澤東年譜(1893~1949)》1937年,四十四歲。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閻錫山給蔣介石的電報稱:“林師及七十三師一部,向敵左側背挺進,占領蔡家峪,將平型關通靈邱之汽車路截斷,敵機械部隊及重兵器均不能退走。已獲敵汽車五十余輛,均滿載軍用品。現已將平型關正面之敵約千余人解決,團城口之敵包圍在一深溝中,已令迅速解決,以免逃逸。查敵系鈴木兵團,配合蒙古軍。”(《閻錫山關于第一一五師平型關作戰告捷致蔣介石電》)無疑,平型關戰役,中共軍隊殲敵一千,是共產黨和國民黨都承認的。
綜上所述,我們如果系統、全面、相對完整的呈現歷史文獻,就能發現中共軍隊在平型關戰役殲敵一千才是歷史真相。
二、完整、準確呈現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之后毛主席對民族資產階級的態度
逄先知老前輩是筆者非常敬佩的史學家,他寫的《偉大旗幟:毛澤東和毛澤東思想》,我已經仔細、一字一句的拜讀完了全部內容,確實受益匪淺。但是,逄老講:“他(毛主席。——引者注)當時就講,我們的國營企業做衣服一個袖子長一個袖子短,這怎么行?東來順的涮羊肉不好吃了,還有什么社會主義優越性?他說,要設立對立面,用私營企業跟國營企業來競爭。”(《偉大旗幟:毛澤東和毛澤東思想》:《在毛澤東生平和思想研討會閉幕會上的講話》)這句話容易讓人誤以為毛主席說的發展一些資本主義為的只是用這些來和國營企業競爭、誤以為毛主席歸根結底不想消滅私有制。不是逄老引用的文獻不真實,而是不完整。
實際上,毛主席說要發展一些私營企業,是他根據當時中國生產力水平極端落后、中共政權急需集中人力物力財力重點發展國防工業導致輕工業、食品加工業發展不夠充分的客觀事實做出的減輕政權投資壓力、方便政權重點發展國防工業的必要考慮。主席當時說:“當然要看條件,只要有原料,有銷路,就可以搞。現在國營、合營企業不能滿足社會需要,如果有原料,國家投資又有困難,社會有需要,私人可以開廠。這樣定息也有出路。重慶的低質產品旺季不合規格,淡季合規格了,是因為旺季社會需要太大,供應不足。供應不足是長期的,是好現象,是因為購買力增長。”(《毛澤東文集》:《同民建和工商聯負責人的談話》)可見,主席的意思很清楚——由于國家投資有困難,社會還有需要,私人才可以開廠,如果國家的投資沒有困難、社會需要可以充分保障,就不需要私人開廠。這是主席根據中國當時實際情況做出的戰略考慮,是主席提出“私人可以開廠”的最根本前提。而通過國營企業和私營企業比賽來增強國營企業的輕工業、食品加工業經營能力,僅僅是主席減輕國家壓力的戰略考慮的“附屬目標”。
還應該注意的是,主席歸根結底是想消滅私有制的。主席說:“定息拿多長的時間?這個問題,應當說八大已經解決了。七年之病,三年之艾。原則是要解決問題,時間服從原則。”(《毛澤東文集》:《同民建和工商聯負責人的談話》)可見,主席認為,八大講民族資產階級拿的定息早晚要取消,不過要考慮保持一時期的問題。主席說:“共產黨不想在這上面省幾個錢,要說服工人,向他們說明定息的時間長比短好。可以虎頭蛇尾,七年虎頭,五年蛇尾,到第三個五年計劃。如果還需要延長,到第四個五年計劃還可以拖下去。”(《毛澤東文集》:《同民建和工商聯負責人的談話》)可見,主席認為定息取消的時間可以延長,這樣有利于社會穩定,不過定息早晚還是要取消的。
綜上所述,一方面,如逄老所說,主席提出設私營工廠,確實有鍛煉國營企業競爭能力的考慮,不過另一方面、最重要的一方面,是主席為了減輕國家投資壓力,而且主席歸根結底還是想消滅私有制的。
三、關于防修反修斗爭中黨的領導的問題
這里要強調的是,毛主席從來沒有取消黨的領導,他在探索防修反修的道路的過程中,始終堅持的是在先鋒隊出現部分變質的情況下發動群眾在斗爭中鍛煉出新的先鋒骨干力量,從而使紅色力量彌補領導層的空缺,也就是“部分地改造我們的國家機器。”(《毛澤東年譜(1949~1976)》1967年,七十四歲。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為了預防黨內變質力量的相互保護,主席認為需要“公開地、全面地、由下而上地來揭發我們的黑暗面”(《毛澤東年譜(1949~1976)》1967年,七十四歲。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這些都和取消先鋒隊毫無關系。
防修反修的嚴格的綱領性、規范性文件顯示,防修反修必須“在以毛澤東同志為首的黨中央領導下”(一九六六年八月九日《人民日報》)。文件還指出嚴格規定:“要用文斗,不用武斗”“確有證據的殺人、放火、放毒、破壞、盜竊國家機密等現行反革命分子,應當依法處理”“不許用任何借口,去挑動群眾斗爭群眾”(一九六六年八月九日《人民日報》)。我們完整的、全面的閱讀這一文件,就能知道:第一,防修反修不是無領導的,而是有領導的——領導者、代表人民行使權力的就是毛主席為首的黨中央;第二,對于違法分子,必須依法處理,而最終執法者無疑也是最高領導者,也就是毛主席為首的黨中央。這些就是“只能是群眾自己解放自己,不能采用任何包辦代替的辦法”(一九六六年八月九日《人民日報》)的前提。可見,群眾自己解放自己,必須是不能殺人、不能放火、不能放毒、不能破壞和盜竊國家機密的自己解放自己,而黨的領導作用,則在對一切違反嚴格規定的分子進行依法處理、打擊破壞群眾自己解放自己進程的別有用心勢力中體現。
這些內容無疑也是可以用事實佐證的:一旦出現違反防修反修的十六條嚴格規定的現象的時候,起領導全局作用的毛主席為首的黨中央就會指示絕對服從黨的領導的人民軍隊對這些現象進行制止,盡可能為群眾自己解放自己保駕護航。如果主席真的認為要“取消先鋒隊”,為什么主席批準的十六條嚴格規定還強調了必須在黨中央的領導之下呢?如果主席真的認為要取消先鋒隊,怎么會保留黨中央絕對領導、指揮的人民軍隊呢?無疑,我們全面閱讀十六條嚴格規定,就足以得出這一結論:毛主席的思路,就是以十六條為嚴格規定來進行防修反修的實踐,而實踐的過程中,毛主席為首的黨中央是保證十六條規定嚴格執行的“司令部”,而人民軍隊則是聽黨指揮、執行毛主席為首的黨中央關于維護十六條嚴格規定的各項政策、為群眾斗爭保駕護航的定海神針、鋼鐵長城。
探索防修反修的道路,無疑是史無前例的,總結經驗教訓是必要的,但是我們不能脫離實事求是的態度、把毛主席做的對的也說成錯的、把毛主席本來沒有犯過的錯誤也非要說成毛主席的“錯誤”,更不能否定毛主席預防黨的變質、預防社會主義社會變質的防修反修理論的正確性。正如李慎明所說:“在中國共產黨的歷代領袖中,毛澤東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與中國實際相結合,十分敏銳地借鑒蘇聯黨靜悄悄地改變顏色的深刻教訓,是最為重視解決跳出治亂興衰歷史周期率問題的第一人。他及時提出無產階級奪取政權后如何確保黨永不變質的戰略思想,并努力艱辛實踐。至于在艱難探索如何實現黨永不變質這一根本性的戰略思想中所出現的失誤甚至錯誤,我們亦必須實事求是加以重視,并切實改正。但決不能由此否定毛澤東關于黨永不變質戰略思想的本身。”(李慎明:《關于正確評價毛澤東方法論研究》)
綜上所述,只有完整、全面呈現歷史文獻,才能真正做到還原歷史真相。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