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歷史 > 歷史視野

基辛格逝世為何在拉美遇冷

成曉葉 · 2025-04-03 · 來源:烏有之鄉
收藏( 評論() 字體: / /
多年來,美國對拉美的戰略充斥著干涉色彩,霸權屬性也極為明顯,拉美國家的權益與自主性因此遭受嚴峻威脅,一些區域首領和媒體不免對他產生不滿。因此,一些拉美國家領導人及地區媒體一直對基辛格持有負面就不令人感到奇怪了,也正是如今對他去世冷淡回應的原因之一。

  基辛格作為美國20世紀中葉外交政策的核心參與者之一,在拉美本應留下深刻印記,但其去世后,拉丁美洲卻異常平靜,缺乏“蓋棺論定”般的褒獎之聲,反倒是智利總統博里奇這類拉美領導人對他表達了濃烈的負面情感,究其原因,拉美許多民眾與美國某些媒體對他在20世紀70年代于拉美策動政變,扶持軍政府的行徑記憶猶新,這種關聯讓他在拉美口碑不佳。如美國當時在阿根廷、智利,巴西等國為推翻民選社會主義政黨和阻止巴西人口增長秘密實施“隱蔽行動”,不惜投入巨資扶持迎合自身利益的軍政府上臺,后者通過政變掌權后大肆打壓政治異見者,導致拉美數萬普通民眾傷亡或失蹤;基辛格為洛克菲勒基金會起草《國家安全研究備忘錄第200號》,目的是防止人口膨脹威脅到美國在南美的主導地位,文件出臺后,數十萬巴西中青年女性被實施長期絕育措施。

  基辛格與智利

  近代國際關系中,美國外交政策始終面臨諸多爭議,尤其是其雙重標準的做法備受指摘。以智利為例,當時間回溯到1973年,時任政策設計者的基辛格在智利政變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同年,智利民選總統阿連德被軍事政變推翻,而美國秘密支持了這一軍事政變,并在隨后又暗中支持了智利獨裁總統皮諾切特的上臺。對基辛格來說,拉丁美洲不僅是全球地緣戰略棋盤上的一塊棋子,更是美國的“戰略后院”,如果智利的阿連德順利執政,對于美國而言最大的風險是社會主義通過民主選舉上臺執政,而這種模式可能會拓展到歐洲國家形成多米諾骨牌效應。1970年阿連德當選后,基辛格“設計”出阻止阿連德繼續掌權的一系列破壞性行動,例如企圖綁架陸軍總司令雷內·施奈德將軍,暗中支持智利軍事政變等。首先,美國支持智利政變的行為引發了廣泛的道德和倫理爭議。作為一個自稱民主的國家,美國一直以推動民主、人權和自由等價值觀而自詡。然而,在智利的案例中,美國策動軍事政變并幫助獨裁者上臺,這與其所倡導的價值觀相矛盾。這種矛盾行徑無疑削弱了國際社會對美國的信任與道義權威。其次,美國支持智利政變的原因可以歸結為其自身地緣政治和安全考慮。在兩極對抗的冷戰架構下美蘇博弈促使美國強化對拉美地區事務的介入強度,智利政變便是防范左翼普及化的手段之一,其根本意圖在于避免社會主義力量擴展到南美洲更多地區。美國認為,通過支持皮諾切特上臺,可以確保智利成為一個親美國的政權,有利于美國確保在該地區的利益。美國的行動在某種程度上勾勒出一種現實主義國際關系理論的框架,這一理論認為國家利益應凌駕于道德倫理的權威之上,并不以道義作為核心決策標準,在這一理論框架下,美國支持智利政變可以被解釋為追求國家利益的一種行為。如果智利出現左翼政權,可能對美國在該地區的影響力和利益造成不利影響,因此美國選擇支持反對派勢力以維護自身的地緣政治利益。總的來說,基辛格一方面在這一地區推廣民主政治,另一方面卻在智利政變事件中支持獨裁政權。從道義和倫理角度來看,這種雙重標準損害了美國的道義權威。

  基辛格與阿根廷

  1976年至1983年期間,阿根廷軍政府對內實施了一系列鎮壓行動,歷史上被稱為“骯臟戰爭”。該戰爭的目標是清除政府認為的"激進"和"恐怖主義"勢力,但實際上導致了大規模的人權侵犯和大屠殺。在這場戰爭中,成千上萬的阿根廷公民被非法拘留、折磨、殺害或失蹤,其中大部分是持不同政見的學生、工會活動家、記者和其他政治異見者。這場戰爭造成了阿根廷社會的沉重創傷,此后成為國內外人權組織廣泛譴責的對象。基辛格作為時任美國國務卿,既是美國外交政策的制定者,也是其執行者之一。他在阿根廷“骯臟戰爭”期間,對阿根廷軍政府實施的迫害行動給予默許和支持。雖然他在公開場合對此事進行了否認和辯護,但根據解密的資料和證據,可以看出基辛格對阿根廷軍政府的鎮壓行動是知情并默許的。同時,他對鎮壓行動沒有進行任何明確的譴責和制止。他的行為直接漠視了阿根廷人民的權利和自由,給阿根廷軍政府的迫害行動提供了政治上的背書和保護,使這場戰爭能夠在國際上繼續進行而免受明確的譴責和制裁,基辛格這般支持舉動實際上對美國外交政策道德及合法性形成沖擊。作為一個自詡為人權捍衛者和國際秩序維護者的國家,美國在支持阿根廷軍政府的行為上失去了道義和正義的立場。這種雙重標準不僅削弱了美國在國際社會的道義聲望,也讓其他專制政權得以借此為自己的迫害行動尋求合理化的借口。

  基辛格與巴西人口控制計劃

  基辛格被認為是巴西“人口清除計劃”的關鍵推手,他在《國家安全研究備忘錄第200號》的制定過程中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該備忘錄明確提出了減少第三世界國家人口以及剝奪其礦石和原材料的戰略目標。備忘錄的起草者為洛克菲勒基金會,基辛格負責撰寫工作,因此該備忘錄也被稱為《基辛格報告》。這份機密備忘錄當時被提交給了美國國防部長、農業部長、副國務卿和中央情報局局長等高級官員。

  秘密計劃迅速付諸行動后,對十三個核心目標國家造成了難以忽視的重大沖擊,由此引發的社會劇變持續蔓延長達三十年時間。多數國家對這些變化似乎尚無充分察覺,以巴西為例,巴西政府驚訝地發現,在14至55歲的女性群體里,接受永久絕育手術的比例大約達44%,遠超巴西政府先前的預估。在上世紀70年代中期該項目初期階段,這類手術主要集中在年齡偏大的女性群體,絕育手術由多種機構實施,如國際計劃生育聯盟,美國開拓者基金會,自愿外科避孕手術聯合會以及國際家庭健康組織等均有參與,值得一提的是,這些計劃全都得到了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的支持與指導,該機構則是由美國國務院管轄。

  基辛格在《國家安全研究備忘錄第200號》中提到巴西的獨特地位,特別指出巴西作為南美人口最多的國家在計劃中的重要性,巴西也因此被列為十三個國家之一。按照初步預測,巴西的人口將在2000年超過美國。這種現象在后續25年間或將使其影響力擴大至拉丁美洲地區及全球,從長遠視角分析,甚至對美國的主導優勢可能存在潛在挑戰。

  毫無疑問,基辛格的上述政治立場及其做法是導致拉美地區對其逝世反應冷淡的重要原因之一。他作為當時的美國政府的高級官員,代表著美國的利益和政策。

  多年來,美國對拉美的戰略充斥著干涉色彩,霸權屬性也極為明顯,拉美國家的權益與自主性因此遭受嚴峻威脅,一些區域首領和媒體不免對他產生不滿。因此,一些拉美國家領導人及地區媒體一直對基辛格持有負面就不令人感到奇怪了,也正是如今對他去世冷淡回應的原因之一。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焦桐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反腐,反到哪里去了?
  2. 鐵穆臻|周恩來同志在遵義會議中,并沒有起決定作用
  3. 馬斯克為何辭職,他在怕什么
  4. 要高度警惕李氏買辦集團的“金蟬脫殼”
  5. 蔡正元掩耳盜鈴!
  6. 張志坤|當代中國政治安全的挑戰來自哪里
  7. 警示錄 | 名稱未改,魂魄已散
  8. 董必武為何稱“諜王”
  9. 飛龍在天,直擊蒼穹——必須打贏的一場戰爭!
  10. 李克勤|偉人:孤獨,而不孤單?
  1. 毛澤東時代終結了剝削,為何今天它又回來了?
  2. 郭建波|毛澤東嚴厲批評中央文革小組的原因分析
  3. 消費貸:字字吃人,刀刀見血
  4. 立人民碑為念,市場化的公墓應該壽終正寢了
  5. 反腐,反到哪里去了?
  6. 天天學習未必趕得上主席:究竟為何望塵莫及?
  7. “招商銀行人均薪酬降至60萬元以內”沖上熱搜,人們在關心什么?
  8. 準備跌得粉碎,導師心境緣何如此蒼涼
  9. 珍寶島自衛還擊戰
  10. 鐵穆臻|周恩來同志在遵義會議中,并沒有起決定作用
  1. 毛主席的光輝不可磨滅,正確性終將被承認!
  2. 從李光耀到設計師對李嘉誠的評價
  3. 被掩蓋的真相:當年到底是誰重手懲罰遼寧號航母功臣?
  4. 毛澤東時代終結了剝削,為何今天它又回來了?
  5. 李克勤 |“九一三事件”后毛主席將《“五七一”工程紀要》公布的做法需要深悟
  6. 保留一點良心吧, 別再欺騙老百姓了
  7. 說說長沙事件
  8. 歷史文獻:張春橋||整風運動的講話
  9. 明海|對當下一些設計師的五個批判
  10. 教員與WG大起底(節選)
  1. 珍寶島自衛還擊戰
  2. 日本:被特朗普捅了“最狠一刀”
  3. 毛澤東時代終結了剝削,為何今天它又回來了?
  4. 陳云:“要講真理,不要講面子”
  5. 加沙罕見爆發反哈馬斯示威:哈馬斯滾出去!
  6. 毛澤東時代終結了剝削,為何今天它又回來了?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五月婷婷亚洲综合色色 | 亚洲日韩r级在线观看 | 日韩国产欧美亚洲精品一二三区 | 亚洲天堂在线视频观看综合网 | 偷拍激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性爱在线免费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