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是偉大的科學家,也不是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她是個小人物,她是閃閃發光的小人物,她在自己的崗位默默奉獻著,她熱愛自己的工作,她熱愛自己的家庭,她愛自己的孩子和丈夫,為了集體和國家利益,她愿意犧牲個人的一切利益去換取更加崇高的集體利益。
一.從前是牛馬:
向秀麗,1933年5月13日,出生在一個非常貧困的工人家庭里, 1938年廣州淪陷前夕,5歲的她隨家人逃難到肇慶,9歲就給地主當婢女,11歲就靠做童工過活,十二歲進火柴廠給資本家當童工。
二.翻身做主人:
1948年,年僅15歲的向秀麗到廣州和平藥廠做包裝工,1952年,區黨委派工作組進廠,發動工人,準備建立工會,向秀麗在工作組同志的幫助下,提高了認識,第一個提出入會要求。她入會后,又積極發動廠里的工人入會。在擔任和平藥廠基層工會組織員和女工委員后,她努力克服文化水平低的困難,勤奮學習,勤懇工作,經常同工人談心,了解工人困難和意見,及時向組織反映予以解決,成為了廠里工人的貼心人。她堅持向英雄模范人物學習,并積極爭取加入團的組織,曾寫道:“不管什么雨暴風狂,山高水險,都要跟著紅旗前進,沖破困難。”
她在工會組織的幫助、鼓勵下,提高了工作信心,在"五反"運動中積極參加斗爭。"五反"后,不法資本家消極對待生產,工廠原料缺乏,工人生活受到威脅,開展工作有困難,向秀麗這時曾有過消極想法,但在黨和工會組織的幫助下,她大膽地向群眾揭發不法資本家的陰謀,同職工一起設法開展增產節約運動,使工廠生產恢復正常。
解放初期,資本家怕工人,工人背后有工會,工會后面有共產黨,共產黨后面有人民軍隊、人民公安、人民警察、人民政府做堅強后盾。 共產黨與人民一心一意,工人、工人階級真正感到自己是當家作主的主人。
三.積極向上:
1954年11月27日,向秀麗在入團志愿書“為什么要求入團”一欄,向秀麗寫道:
“解放前由于在反動派統治底下,我的思想被模糊了,故此在過去一般人都認為工人無前途的,正如解放初期,工人正在黨的正確領導下組織起來,參加工會時,工會負責人親到我做征求入會時,當時我是(原文為“系”,下同)漠不關心地不敢參加工會。但自從經過五反運動、民主改革運動一連串的政治學習之后,我對政治的認識提高一些,覺得我是一個工人,工人與黨是分不開的,青年團是在黨的正確領導下建立起來,為著要使我對政治能有更好的認識,故要求入團。”
1954年11月,向秀麗被批準為一名光榮的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團員。入團后,她更加努力為黨工作,熱情為工人辦事,工人都稱贊她“薄待自己,關心別人”。1958年10月,向秀麗被批準成為中國共產黨預備黨員。(何月馨 文物擷英·云欣賞——1954年向秀麗的入團志愿書 中國婦女兒童博物館2024-07-18 )
四.舍生取義:
1954年,向秀麗加入團組織、1958年10月,申請要求加入共產黨組織。并多次被評為先進工作者。
1958年12月31日當天晚上,正在車間忙碌的向秀麗看到同事蔡秋梅無法自己一個人將20公斤重的無水酒精倒入量筒里。熱心腸的向秀麗當即想搭把手,幫著蔡秋梅把無水酒精一起倒進量筒里。 就在她們一起倒第三杯的時候,瓶子忽然傾斜,失去了平衡的圓底瓶子滾落到地上,里面的無水酒精灑了一地,也順勢濺到了向秀麗的身上。
酒精向四周流去,因受附近制藥用的正在燃燒的10個煤爐熱輻射,酒精迅速燃燒起來。如不及時救熄,將會引起不遠處60多公斤易燃易爆的金屬鈉爆炸。一旦金屬鈉爆炸將引起整個廠區及附近居民區的重大火災。此時,向秀麗毅然決然側身臥地,用自己弱小身軀截住燃燒酒精的蔓延,與烈焰展開殊死搏斗,最終避免了一場惡性爆炸事故的發生。
而向秀麗就被大火嚴重燒傷,燒傷面積達67%,其中二、三度燒傷占65%。她在醫院休克了三天三夜,醒來后的第一句話就是問工廠的損失和同事們的安全情況。但最后仍然因傷勢嚴重而犧牲,終年僅有25歲。
五.精神永存:
1959年1月18日,中共廣州市中區委員會舉行隆重的追悼大會;中共廣州中區委員會追認她為中共正式黨員,廣州市人民政府批準向秀麗為革命烈士。何濟公藥廠所在地的行政街改名為秀麗街。
《人民日報》、《中國青年報》紛紛報道向秀麗的感人事跡。當時的中央首長和省、市領導林伯渠、董必武、陳毅、郭沫若和陶鑄、朱光、王德、區夢覺等為向秀麗寫詩題詞。
林伯渠在詩中寫道:
"磊落光明向秀麗,扶危定傾爭毫厘;一身正比泰山重,風格如斯世所師。"
向秀麗舍身救火的事跡,持續被引用及傳揚,例如跳橡皮筋時的歌謠,"向秀麗,頂呱呱,雄雄烈火也不怕,英勇犧牲為國家。"京韻大鼓曲目"黨的好女兒向秀麗"。
1982年8月,廣州市人民政府將下九路何濟公藥廠的樓宇命名為"秀麗樓",讓她的高尚精神世代相傳。
2009年,在建國60周年的"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評選活動中,向秀麗被評為“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
2019年9月25日,向秀麗獲"最美奮斗者"個人稱號。
“向秀麗精神”是社會主義國家愛崗敬業每一位工人的濃縮,是各行各業人士熱愛工作、無私奉獻的象征。我們身邊有無數的“向秀麗們”,他們是默默耕耘的億萬工人農民。他們吃的是草而擠出的是牛奶羊奶。
六.后繼有人:
向秀麗犧牲時,她兒子年僅一歲半。現如今,她的兒子已經長大成人年過半百,用自己的言行弘揚和踐行著母親的精神。向秀麗同志的兒子名叫崔定邦,失去母親之時,崔定邦尚且年幼無知。
長大后的崔定邦多次聽到過人們對母親的贊揚,感到無比的自豪。他深知母親留給他的是多么寶貴的精神財富,這將是永不磨滅的。
每當崔定邦遇到磨難的時候,總會想起敢于同大火拼搏的母親,每每想起母親的舍生取義,想起母親的奮不顧身,崔定邦就會有無限的力量和信心。
多年以來,崔定邦一直致力于傳播“向秀麗精神”,嚴格要求自己的同時也希望母親的精神能夠幫助更多的人拿起勇氣、度過難關。(救火英雄向秀麗舍身救火,犧牲時兒子不到兩歲,如今現狀如何2025-02-28 )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