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張春橋獄中家書》。
1992年1月21日給小妹、小徐的信節錄。
信中提到人們對蘇聯解體不理解。這確實是一個大問題,各國、各階級、各政治集團作出了不同的理解。有歡欣鼓舞的,有悲觀失望的,有先高興后憂慮的。我們不必跟著別人跑,應當站在無產階級立場上看問題。不要只看現象,而應當看本質。
早在赫魯曉夫上臺以后,我們黨就指出:赫集團的上臺,是資產階級上臺。這不是亂戴帽子,而是事實。是他們自已宣布蘇聯是“全民國家”、蘇共是“全民黨”,就是說,他們已經不是無產階級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了。雖然他們沒有改變名稱。但是一個國家、一個黨對內壓迫無產階級和各民族勞動人民,對外搞大國霸權主義,這哪里還有什么社會主義呢?
早在六、七十年代,我們就公開稱呼它們是打著社會主義旗號的帝國主義國家了。我還記得,在人大會堂的國宴上,每當我們一講“社會帝國主義”這個詞,蘇聯大使及其追隨者就慌忙從餐桌上站起來,邊吃邊退場的狼狽相。
戈爾巴喬夫、葉利欽不過是扮演了赫魯曉夫五世、六世的角色,全面地公開地實行反動的資產階級專政罷了。
據說,莫斯科、列寧格勒這些城市,小汽車仍然很擁擠,夜總會還是通宵達旦,高價商店里什么都有,俄國資產階級的生活依然十分方便,受苦的是千百萬工人農民以及下層干部、小知識分子,一旦失業那就更慘了。蘇聯人民上了當,受了騙。
我覺得葉里欽這個人很可愛,他公開講反對共產主義,雷厲風行地搞私有化,搞市場經濟,不像戈爾巴喬夫那樣羞羞答答,拖泥帶水,明明是搞資本主義,卻打著蘇聯、蘇共、“人道的民主的社會主義”這類旗號。葉利欽的可愛之處,就是他能夠擦亮蘇聯人民的眼睛,啟發人民的覺悟。當然,他的真面目還是掩飾起來的,不然早就被識破了。
1999年11月20日給維維的信節錄。
蘇共、蘇聯亡黨亡國的原因,各國各個政治派別做出了各種分析。有人說是經濟沒搞好,有的說不該與美國爭霸。我以為,從根本上說,是蘇聯內部階級斗爭的結果。
十月革命推翻了資產階級政權,但是新建立的無產階級政權不但處在外國資產階級的包圍中,而且處在國內資產階級包圍中。正如列寧所說,資產階級被我們從前門趕出去,又從后門回來了。蘇維埃機關里充滿資產階級分子。無產階級培養出來的干部,一到崗位就陷入資產階級包圍中。城市如此,農村也如此。小生產每日每時產生著資本主義和資產階級——列寧是從親身感受中堅持這個馬克思主義原理的。本來就占少數的無產階級真能經得起這樣眾多的資產階級分子的浸泡?
是不是只有亡黨亡國路一條?不是。列寧在世時,條件極其復雜,布爾什維克始終沒有忘記階級斗爭。斯大林也不是完全放棄階級斗爭,而是把注意力放在與外部勢力斗爭,國內一出事就說這是外國間諜、特務,而不注意國內的階級矛盾。他的肅反擴大化,多抓了反革命,又采取殺頭政策,這是我們都知道的;而他長期不承認蘇聯內部有矛盾,不重視政治思想領域的階級斗爭,或者注意了某些事件,又沒有區別兩類矛盾,把許多思想問題當作政治問題,把中間勢力推到敵對陣營,也有人指出過。我以為,他長期不重視“小生產每日每時地”這條原理,以為自己培養的都是無產階級戰士,都是為蘇維埃而斗爭,實際上人家早就站在資產階級一邊去了,以至二十大赫魯曉夫就代表國內外資產階級,站在蘇共的講壇上發表反共演說,人們想反也無力反對了。無產階級認識這些問題不容易。但是,既然世界在矛盾中發展,階級斗爭在繼續,赫魯曉夫的后代總有一天要垮臺的。不然,馬克思主義就真的不靈了。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