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小慶按:《五星閃耀中國——我們回到新中國的故事》(Five stars over China:The story of Our returned to new China)1953年5月在加拿大多倫多出版。全書468頁。
作者文月華(Mary Austin Endicott,1897-1967)1925年從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畢業后,追隨丈夫文幼章先生(James Endicott,1899-1993)來到中國,直到1947年,在中國生活了25年。她1947年與丈夫一道回到加拿大。1952年,應中國世界和平委員會主席(Chairman of the Chinese Committee for World Peace) 郭沫若同志的邀請,與丈夫一道來華訪問4個月。這本書記錄了她此次重回中國的所見所聞所思。
在華期間,文月華走訪了工廠,農村,學校,醫院,政府機關,宗教場所,采訪了工人、農民,國家領導人,政府官員,中小學教師,資本家,牧師,主教,大學教授,科研人員,在華工作的外國人,等等。圍繞土地改革,城市工商業改革,援朝戰爭,科學研究,婦女解放,醫療保健,防治傳染病,三反五反運動,掃盲,教育普及,稅收,水利建設,思想改造,宗教政策等許多問題,介紹了實際狀況,進行了討論。
文月華1952年春訪問南京期間會見了吳貽芳博士。文月華在書中記錄:“我們早上八點前就要離開南京。雖然時間很早,吳貽芳博士還是來和我們道別。她作為金陵大學(后并入南京大學)副校長工作十分繁忙,仍抽出時間與我們共度了一個上午,第二天晚上又回來與我們共進晚餐。”
吳貽芳(1893-1985)于1928年在美國密西根大學獲得生物學博士學位,當年就回國接任金陵女子大學校長職務,擔任該校校長23年。1951年金陵女子大學并入金陵大學,她擔任金陵大學副校長。抗日戰爭期間,她曾是國民政府的國民參政會核心成員。40年代,宋美齡、張治中曾先后動員她出任教育部長,被她拒絕。1956年和1981年,她曾兩度擔任江蘇省副省長。
1952年,文月華與吳貽芳雖然多次見面,但仍然感到言猶未盡,約好繼續以書面方式接受文月華的采訪。1952年6月13日,吳貽芳如約寫信回答了文月華提出的問題。
親愛的恩迪科特(Endicott,文家英文姓氏)一家:
各位參觀了淮河工程,想必對這項工程的規模和建成后將給人民帶來的福祉有所了解。
我想給大家講一個我去年春天聽到的充滿人情味的故事。一位教授在訪問該地區時,看到一位農民的妻子興高采烈地準備繳納季節性的農業稅。當他看到她把大量的小麥收成裝進袋子時,他問她:“你只剩下這么多收成,如果發生意外,你需要更多的小麥,你會怎么做?”“沒關系,”她立即回答,“毛主席會照顧我們的需要。”
金陵大學副校長、曾任金陵女子學院院長多年的吳貽芳博士,
在我們離開南京時向我們告別。
那么,為什么老百姓對政府會有這種感覺呢?這種自發的信心不是宣傳造成的,也不是因為那位婦女得到了土地,這個地區的土地改革因為洪水而被推遲了。原因很簡單,就是在政府的幫助下,她度過了剛剛過去的嚴冬并種出了小麥。村里的共產黨員一直和他們在一起,與他們分享一切。他們知道每個家庭的實際需要,公糧已經分發給有需要的人。沒有救濟品被隨意丟棄,也沒有一粒糧食被偷走。政府官員如此誠實和如此分享,農民們從未見過。他們怎么能不完全信任以毛主席為首的新政府呢?而且,如果沒有這個政府,小麥根本就不會大豐收。
讓我來告訴你這項工作是如何進行的。1950年洪水過后,政府實施了一項明智而有效的政策。它提供了種子和其他必要的工具,并呼吁農民合作工作。一旦清理出一塊土地,就動員他們開始種植,而不必等待每個人自己的地塊晾干。這樣既沒有浪費時間,也沒有浪費一分土地。農民們看到了他們所期望的相互幫助的價值。因此,當獲得了三十年來最好的小麥收成時,他們非常高興。為了表示感激,他們因此將他們的第一批產品貢獻給了政府。
這讓我想起毛主席在黨員下鄉前對他們的指示。他說,黨員的首要任務是關心群眾的利益,做到了“私糧救民”,自然就會“公糧救國”。這種關心群眾切身利益的考慮是政府制定政策的基礎,自然會引起全國人民的積極響應。
我希望能夠向你們介紹去年(1951年10月1日)國慶節時人民的高漲熱情和歡欣鼓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短短兩年后,我們激動地從官方報告和個人故事中讀到工業、通訊、農業、商業和教育等不同領域取得的令人難以置信的成就。例如,以南京為例——整個城市彌漫著一種新的歡慶氣氛。國慶前夕,9月30日,我去了市中心的公共廣場,那里的景象令人興奮不已。大人和小孩歡聲笑語,沿著大街漫步,欣賞燈光和裝飾。所有商店都開門營業,生意興隆。我買了一些東西,和店主聊天。他們為自己的生意紅火而高興,并確信未來的日子會更好。他們告訴我,農民們正在大量購買布料做新衣服,還買了以前買不起的熱水瓶和手電筒。
讓我舉一個農民增收的例子。茉莉花(以茉莉花茶而聞名)曾經是當地的特產,但溫室在日本占領期間被摧毀。這些農民獲得了政府貸款,修復溫室、獲得新植物和其他設施來改善他們的工作。此外,他們組織了合作社,取消了“中間商”。結果是他們的生意比1937年日本侵略之前好得多。
對于城市中的企業和小企業,政府提供了各種援助,幫助他們開辦或擴大工廠。解放后不到兩年,南京工商協會去年夏天就舉辦了一次地方產品展銷會。許多交易都是與來自上海、天津和其他城市的代理商進行的。例如,鴨子經銷商忙于完成著名的“南京鹽水鴨”的大訂單。
節日慶祝活動最重要和最特別的特色是這些商人自己展示的各種商業和工業的非法行為。你可能會問,他們是自愿地披露這些欺騙客戶的可恥方式,還是被迫這樣做?不,都不是。這樣做,是因為他們已經認識到他們以前的做法是錯誤的,清除這些做法將有助于誠實的商人獲得合理合法的利潤。這個展覽對參觀者進行了有效的教育,并幫助人們認識到已經發生的根本變化。
一些更惡劣的做法,比如投機,在投機者汲取了慘痛教訓后,便停止了。這是1949年冬天一群米商的經歷。他們購買了大量的米,囤積到農歷新年之后。囤積導致米從市場上消失,價格上漲。政府糧食公司引進了新的供應商,并安排了一些商店成為零售商。一些零售商履行了協議,但其他零售商則與囤積者聯手,米很快就又從市場上消失了。政府糧食公司執行堅持滿足人民需求的政策,引進了另一批供應商,并開設了自己的銷售攤位。
政府從投機商人手中奪走了生意。然而,人們知道了真相很高興,這些投機商人得到了教訓。人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意識到,他們可以依靠政府來維持最基本食品的穩定價格。
過去兩年,基本糧食產量大幅增加。這要歸功于政府的各種幫助。北京最近發出的命令可以作為例證。去年冬天降雪稀少,人們擔心來年夏天可能會出現干旱。因此,中央人民政府在二月份指示農業局幫助農民做好克服可能出現的干旱的準備。這項指示得到有效執行,因為農民們全力配合這項計劃。從這些措施中,全國人民逐漸認識到政府所有政策的基本原則:即最大多數人的長遠福祉高于一切。
我們基督徒一直宣揚服務的理想,卻從未認真實踐過。《圣經·雅各書》2章15、16節提出了一個問題。莫法特(Moffatt)將其翻譯如下:“假設兄弟或是姐妹赤身露體,又缺了日用的飲食,你們中間有人對他們說,‘平平安安地去吧!愿你們穿得暖吃得飽’,卻不給他們身體所需用的,這有什么益處呢?”在中國,我們很高興支持一個竭盡全力照顧人民需要的政府。
我們的政府不僅關心滿足眼前的需求,還關心從根本上消除貧困和苦難的根源。許多地方和國家項目都已經實施,以改善物質條件,使人們能夠得以工作來改善生活。數億人有生以來第一次感受到安全感,因此這場革命對他們來說意味著真正擺脫了貧困。
解放不僅意味著身體上的安全,也意味著地位的提高,意味著所有人都平等。我在各種會議上都看到,普通百姓、工廠工人、農民或家庭主婦站起來,自信地講述自己的故事:某種生產方法的改進,一畝地的糧食產量的增加,或者他們為朝鮮志愿軍制作了多少布鞋底。我和他們交談過,發現他們既不膽怯也不自大,而是充滿自尊,相信他們正在為建立中國的新秩序做出自己的貢獻。
我聽過最感人的故事,是關于一個偏遠村莊的窮苦老農民。在土改期間的一次公眾集會上,他聽了幾位同階層的人發言,突然走出來,顫抖著說:“我做夢也沒有想到有一天,連我都能說出心里話來。”幾百年來,在封建壓迫下被壓抑的聲音,終于被釋放了。
說到群眾大會,讓我想起解放初期,我曾對“群眾運動”和“激烈斗爭”這種新方法心存畏懼。直到一次次運動中,我才逐漸明白了群眾大會的意義和必要性。最近,我們大學參加了全國機關“反貪污、反官僚、反浪費”運動;參與了工商界“反行賄、反偷稅”運動。
在任何國家,這些弊端早已受到人民的譴責,有時還受到政府的禁止。但歷史上從來沒有一個政府敢于像毛主席這樣堅決徹底地呼吁清除這些弊端。這是因為在他領導下的人民政府實行為人民服務的政策,不謀取私利,全國人民都積極響應,把這些舊制度的弊端從社會中清除出去。
政府官員從自身做起,徹底清理了一批干部,無論是高級干部還是小職員,一律給予相應處罰,其中也有少數共產黨員,處理方式也一視同仁。
我們原本以為在教育和文化機構中不會出現這樣的腐敗現象,但當發現腐敗對大學教職員工的影響如此嚴重時,我們感到非常痛苦。他們意識到自己造成的嚴重損害,并公開承認了自己的過錯。他們中的大多數人都真誠悔改,并表示決心開始新的、干凈的生活。
這項運動在工商企業中成功實施,導致上千種商品的價格平均下降了7%,這在以前被認為是不可能的事情,現在真的實現了。
這一切清楚地表明,當人民和政府真正齊心協力,共同努力消除過去的社會弊病時,奇跡是可以實現的。現在我們大家團結一致,共同努力建立中國的新秩序。
吳貽芳
金陵大學,南京
1952年6月13日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