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3月4日下午,毛主席聽取手工業管理局匯報。
在匯報到手工業改造速度時,毛主席說:我覺得慢了一點,一九五五年底以前只組織了二百萬人。今年頭兩個月就發展了三百萬人,今年基本上可以搞完,這很好。手工業的總產值,你們設想在三個五年計劃期間平均每年增長百分之十點九,似乎低一點。
在匯報到組織鐵、木業合作社為農業生產服務,下鄉修理農具的時候,毛主席說:這個辦法很好,農民一定歡迎。中國手工業幾千年來就有這樣做的。組織合作社以后,提高了技術,就能更好地為農民服務。
在匯報到手工業改造高潮中,修理和服務行業集中生產,撤點過多,群眾不滿的時候,毛主席說:糟糕!現在怎么辦?“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在匯報到手工業勞動生產率和手工業合作社半機械化、機械化的時候,毛主席說:手工業生產的勞動生產率,同半機械化、機械化生產比較,最高最低相差達三十多倍。把勞動生產率作一個比較就清楚了,手工業要向半機械化、機械化方向發展,勞動生產率必須提高。
在匯報到行業安排、產品分類時,毛主席說:你們都是做好事的,吃的、穿的、用的都有,還有工藝美術品,還有烤鴨子可以技術出口。有些服務性行業,串街游鄉,修修補補。這些人跑的地方多,見識很廣。提醒你們手工業中許多好東西,不要搞掉了。王麻子、張小泉的刀剪一萬年也不要搞掉了。我們民族好的東西,搞掉了的,一定都要來一個恢復,而且要搞得更好一些。
在匯報到提高工藝美術品和保護民間老藝人時,毛主席說:這些辦法很好,趕快搞,要搞快一些。開辦學院,召集會議,給予名藝人學術頭銜。楊士惠(象牙雕刻藝術家,當時任北京市象牙雕刻生產合作社主任)是搞象牙雕刻的,實際上他是很高明的藝術家。
在匯報到要求將手工業的供產銷納人國家計劃時,毛主席說:手工業產值占全國工業總產值四分之一,手工業這樣大,應當納人國家計劃。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