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北京市體育局公布2025年財政預算信息,這引發了網友的廣泛熱議。
預算信息的附件中提到,本年度的優秀運動員訓練比賽保障經費為4814.8萬元,集訓人數≥2人,目標是“力爭入圍2026年米蘭冬奧會并取得優異成績”。
此項為計劃單列,其他運動員都歸在“冬季運動項目訓練比賽”:組建22支北京市冰雪運動隊,完成該年度訓練任務和全國錦標賽、冠軍賽及國際世界杯、世錦賽等國際比賽任務;總額7000萬。
由此可見,我國奧運健兒在賽場上的每一塊獎牌背后,不僅凝聚了很多人的心血,更凝聚了“真金白銀”。
對比而言,全民健身方面的預算投入就顯得“稍遜一籌”:青少年體育綜合業務經費109.9萬元,青少年三大球賽事活動375.2萬元,青少年體質健康普及250.5萬元,青少年體育交流活動98.1萬元,全民健身賽事活動相關經費334.5萬元,全民健身場地設施公共服務等相關經費項目548.5萬元……
這樣的資金配置背后,貫穿的其實就是“錦標主義”思想。
錦標主義的確可以推動競技水平提升,凝聚社會共識與民族自豪感,但其所帶來的負面影響也不容忽視:一是異化體育本質,運動員為追求成績而超負荷訓練、傷病不斷;二是價值觀單一化,將“成功”簡化為獎牌數量,忽視體育對人格塑造、團隊協作等綜合價值的培養;三是造成資源分配失衡,在“唯成績論”導向下,資源過度向少數精英項目傾斜,導致群眾體育、基層設施建設投入不足。
與錦標主義形成對比的是,筆者在中小學參加體育活動的時候,時常聽老師提到的一個口號——“友誼第一,比賽第二”。
“友誼第一,比賽第二”這句話最初是由毛主席提出的。
1969年毛主席在湖北武漢東湖客舍調研期間,觀看了中央警衛團一中隊與空降兵部隊的籃球比賽。
因為主席來了,警衛團的戰士更渴望贏球,爭球十分激烈,當時球已經在對方手里了,有的戰士卻硬生生的非要把球奪回來。賽球結束后,中央警衛團的戰士贏了。主席站起來,也沒有鼓掌,一聲不響地離開了球場。
毛主席回到賓館后,對警衛團團長張耀祠說:“從北京來的同志要謙虛,你們到哪里去人家都尊重你們,人家把你們當成客人尊重,你們不要驕傲。打球,不要老想贏人家嘛!友誼第一,比賽第二嘛!要講友誼、講團結啊!要有風格,要謙讓。”
就這樣,毛主席的“友誼第一,比賽第二”這句話就傳了出來,成了家喻戶曉的口號,與此同時,群眾也開始了對“錦標主義”的反思。
1971年3月,第31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在日本名古屋舉行。當時,中國乒乓球隊已躋身世界一流強隊行列,受到了日本乒協的熱烈邀請。
中國代表團出征前夕,周總理兩次接見代表團全體成員,并同大家講:“根據毛主席的思想,明確地提出了‘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方針。”
至此,“友誼第一,比賽第二”這句口號就正式開始與“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普及與提高相結合”一起,作為我國發展人民體育運動的三大方針。
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對于“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提法出現了一些質疑的聲音。之后,在正式出版的《體育理論》教材中,刪掉了“體育方針”一節。
1980年8月,上海隊與烏拉圭大學足球隊的比賽中,上海隊隊員報復性地踢打客隊隊員,有人認為“奮勇還擊,打得好”。就此,《體育報》專門進行了討論,討論中自然而然地涉及到了“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問題。
1982年2月1日,國家體委主任李夢華在談到做好國際體育工作時指出:“運動隊在各種比賽中一定要努力爭取創造優異成績,擴大我國影響……一切國際體育活動都要做好友誼工作,但‘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口號可不再多提”。
從此以后,“友誼第一,比賽第二”從官方的報刊雜志等正式宣傳中,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不過,這個口號至今還在民間有著廣泛的影響力,深深烙印在中國善良民眾的骨子里,成為一句口頭禪。
“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口號雖然因為種種原因不再出現在公開場合,但它的歷史功績是不可磨滅的,不僅體現在體育運動實踐(特別是群眾性體育活動)中,也體現在70年代的教育思想中,造就了那個年代人人平等、尊重他人、互幫互助的集體主義氛圍和和諧社會關系。
筆者在網上看到了1973年的一篇老課文,題目是《決賽》,這篇課文最先被收入1973年的北京市小學課本第五冊,寫的是兩名小學生在百米決賽中,一名同學不小心摔倒,另一名同學放棄競爭來熱心幫助。
全文如下:
1973年12月,上海市小學教材出版,在三年級第一學期課本也收錄了這篇課本,只是將最后兩段進行了刪改:
“在筆直的跑道上,洪小強和王志堅肩并肩飛跑,運動場上突然爆發起一陣熱烈的掌聲。”
而今的孩子們從記事起就要生活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成了家長的座右銘。錦標主義同樣深深影響了教育領域,造成了教育資源向精英傾斜的現象。
面對教育內卷的現狀,毛澤東時代的教育思想仍然有著重大的價值和借鑒意義。
當然,“友誼第一,比賽第二”并不是說那時的教育就完全不顧及教育質量和教學成績,而是更注重學生身心健康的培養。別忘了,與“友誼第一,比賽第二”口號一起列入體育三大方針的還有一個辯證統一的口號“普及與提高相結合”!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