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層窗戶紙,是需要戰場指揮員來捅破的。
捅破了,就代表著戰場指揮員對統帥部的意圖有了完全的理解和把握;捅不破,統帥部就還需要與戰場指揮員繼續進行溝通。而劉陳鄧對于戰役下一階段重點發展方向指向徐蚌線的意圖,就意味著他們已經敏銳地覺察到了“斬斷敵人中樞”的重大意義。
現在該輪到隔了一級的華東野戰軍首長來捅破這層窗戶紙了。
粟裕來捅這層窗戶紙了——捅得“膽大包天”,卻也“戰戰兢兢”。
據時任華東野戰軍副參謀長的張震回憶,7日當夜,粟張二人經漏夜探討并熟慮后,于次日辰時致電軍委,明確提出“抑留徐州劉峙集團,將其殲滅于長江以北”的建議(華野參謀長陳士榘當時正率前指在一線指揮)。
這個電報非常重要,有必要全文引出:
軍委、陳、鄧并報華東局、中原局:
甲、由于近來全國各地戰場的不斷勝利,尤其是東北的偉大勝利與完全解放,促成戰局的急劇大變化。在此情況下,蔣匪有采取下述兩種方針可能:
第一,以現在江北之部隊再加上由葫蘆島撤退之部隊,繼續在江北與我周旋,以爭取時間,加強其沿江及江南及華南防御。
第二,立即放棄徐、蚌、信陽、兩淮等地,將江北部隊撤守沿江迅速鞏固江防,防我南渡,而爭取時間整理其部隊,以圖與我分江而治,候機反攻。
乙、蔣匪如采取第一方針,使我在江北仍有大量殲敵的機會。如果能在江北大量殲敵,則造成今后波江的更有利條件,且在我大軍渡江之后,在蘇、浙、皖、贛、閩各省不至有大的戰斗(如在江北大量殲滅了敵人,則嚴重的戰斗要在華南才有打的),也不至使上述各省受戰爭之更大破壞,使我軍于解放后,容易恢復。但如此,對江北及華北各老解放區的負擔,仍將加重,又為不利。
如果蔣匪即采取第二方針,可以大大減輕我江北及華北各解放區的負擔,使這些解放區迅速得到恢復,但我今后渡江要困難一些(困難仍完全可能克服),并于渡江之時在蘇、浙、皖、贛各省尚須進行一些嚴重的戰斗和部分的拉鋸戰,且在江南大量殲敵的條件亦較江北差一些,這又是不利的一面。
丙、我們不知各老解放區對戰爭尚能支持到如何程度,如果尚可能作較大的支持的話,則以迫使敵人實現第一方針為更有利。如果認為迫使敵人采取第一方針是對的,則我們在此次戰役于殲滅黃兵團之后,不必以主力向兩淮進攻(新海敵主力已西撤),而以主力轉向徐固線進擊,抑留敵人于徐州及其周圍,爾后分別削弱與逐漸殲滅之(或殲孫兵團),或殲黃維兵團),同時以主力一部進入淮南截斷浦蚌鐵道,錯亂敵人部署與孤守徐、蚌各點敵人。為此,在戰役第一階段之同時,應即以一部破壞徐蚌段鐵路,以阻延敵人南運。管見是否有當,請即電示。
粟張
齊辰[1]
無論從任何角度看,粟張這個深思熟慮后的電報都不能不給予一個高分甚至滿分!這當間的全局意識和戰略視野,主動精神和進取思維,躍然紙上!這的確是從九月會議所制定的“南線戰略”出發去設想的南線決戰的進程,而且也是粟裕等人自提出淮海戰役計劃(小“淮海”)后,第一次完全從戰略角度,向軍委表達的意見。
粟裕、張震這個在深思熟慮后對戰役前景的“勾勒”,與此間國民黨軍方面因那個“五心不定”的“決心”而表現出來的頹喪之勢,有著相當密切的因果關系:從某種意義上說,這個潛在醞釀已久的“決戰”決心,是被“徐州集團要逃跑”的動向所觸發和刺激出來的!——同日9時30分,粟裕、陳士榘、張震致電華野山東兵團譚震林、王建安并告軍委及陳毅、鄧小平:判斷徐州集團“敵均有南撤企圖”[2]并作出派隊堵截的臨機處置。當晚21時,陳鄧也致電粟陳張,通報中野主力進展情況并指出:“蔣賊究竟只撤退邱、劉兩部,還是整個放棄徐州(包括黃、李、馮),不日即可判明,應加注意,你們所得情況望即告”,“如判明蔣既系整個南撤,設防淮河時,如有可能,你們能派[部]隊舉行拔越追擊,迅速進至淮南路東。”[3]
陳鄧與粟張想到了一起——都要抑留劉峙集團于長江甚至淮河以北以圖之。
粟張這個建議中的“戰戰兢兢”體現在電文中的“丙”項:
丙、我們不知各老解放區對戰爭尚能支持到如何程度……
這是實話!這個“決戰”的動靜兒太大了,需要調動和協調的各山頭各山寨人力物力財力資源的動作也太大了,不光是粟陳張定不下盤子,劉陳鄧也定不下這個盤子,這個有可能需要“傾家蕩產”卻更有可能得到豐厚回報的“一棰子買賣”,只能由最高統帥部——中央軍委來定盤子!
注釋
[1]《粟裕、張震關于敵可能采取的方針及我之對策致中央軍委等電(1948年11月7日)》,《淮海戰役綜述·文獻·大事記·圖表》(中國人民解放軍歷史資料叢書編審委會員)第117頁~第118頁,解放軍出版社1989年12月第1版。
[2]《孤立徐州截斷敵南撤退路(1948年11月7日)》,《粟裕文選㈡》第615~第617頁,軍事科學出版社2004年9月第1版。
[3]《陳毅、鄧小平關于注意判明徐敵動向致粟裕、譚震林等(1948年11月8日)》,《淮海戰役綜述·文獻·大事記·圖表》(中國人民解放軍歷史資料叢書編審委會員)第119頁,解放軍出版社1989年12月第1版。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