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勤(jixuie)題記:我在給MBA上《領導、問題與危機管理》這門課時,選的參考書是尼克松寫的《領袖們》。我相信這本書再過若干年也會照樣有參考價值的,肯定會比大多數被稱作“教科書”更值得閱讀。尼克松在這本書里,描述、評論了20世紀他見過的所有國家的首腦級人物,而他在這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因為他見過的這一級別的人物最多。中國國共兩黨的領袖蔣介石和毛主席他都直接打過交道,他的評價是我大約在1981年第一次在武漢圖書館讀到此書(當時作為內部發行)時,最感興趣的內容。他講到蔣介石在他面前是有點緊張的,然而在毛主席面前,我們可以從后來的視頻看出,他自己倒是略顯緊張的,至少他對毛主席是畢恭畢敬的。
看得出來,尼克松剛開始還是有點拘謹(緊張)的
毛主席說我們共同的朋友蔣委員長可不歡迎我們握手——這句話既帶有玩笑,又寓意深刻——臺灣問題是中國的內部事務——是毛主席的談話方式讓他放松下來
在和毛主席握手告別時,他的感情表達是真誠的
毛主席的坦率,讓素以坦率著稱的美國人感到自愧不如。
毛主席的認真——專心傾聽人說話,讓美國客人心悅誠服。
《人民日報》當時稱毛主席和尼克松總統的談話是“認真、坦率”,估計是周總理概括的,總理陪同尼克松總統從毛主席書房里出來后,賓主喜笑顏開,談笑風生,可見尼克松總統對毛主席會見他有多滿意。
誰有這樣的本事,讓美國總統尼克松,讓素以老謀深算著稱的基辛格博士這么放松?
這樣的人,難道不值得你尊敬嗎?
中國人民和一部分美國人民崇拜他,有什么奇怪的呢?
01
毛主席為尼克松總統減壓
基辛格說過,毛主席會見誰,何時會見,事先不一定都約定好的。尼克松總統抵達北京是1972年2月21日中午,毛主席了解到他來中國遇到美國國內的壓力——有人說他是“打著白旗”來中國的。因此毛主席決定尼克松總統一到北京就會見他,這樣顯得對這位客人的重視。
另外在交談中,毛主席說尼克松“不在打倒之列”,基辛格也是。
毛主席是為什么要說這個?
因為尼克松也擔心毛主席會把平常中國輿論宣傳的話語,當著面說出來——這樣他很尷尬——不知怎么回答。
他從北京機場到釣魚臺國賓館沿途還看見那些標語。
可是,毛主席那么一說,他就明白了——這次談話是一個變化的節點,此前中國人做的一切都不掩飾,你現在來了,我們還是以禮相待。
無疑,這大大減輕了尼克松的壓力,他深深感覺毛主席和蔣介石,由器而道,由道而器大不一樣。
1953年尼克松作為美國副總統訪問過中國臺灣,見過臺灣的“總統”蔣介石。
蔣介石一身戎裝,本想顯示出軍人的威嚴,可是從照片看,老蔣倒像尼克松的保鏢。
蔣介石在道層面的思想意識,是資產階級的那一套,在器層面的行為習慣上又帶有濃厚的封建帝王色彩。
而毛主席則超越了過去一切落后的封建文化和資本主義文化,也超越了蘇聯斯大林搞的還不是很成熟的社會主義文化,對此,尼克松深悟其道。
尼克松的確在某種程度上,給這個世界,包括一部分中國作了一個啟蒙教育——毛澤東文化中“遇強不弱”的啟蒙教育。
有些人,你跟他講毛主席的東西,他聽不進去,可你說美國總統尼克松對毛主席如何尊敬,他還真不吱聲了——這真是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
02
蔣介石倒是有一點自知之明:
比某些人強
蔣介石比20世紀初的那些軍閥要強,但在毛主席面前,就差的太遠了,在道層面的思想意識上有著本質區別。對蔣介石這個人,毛主席十分了解,抗日戰爭時期,毛主席用統一戰線的方法團結蔣介石,可謂千古絕唱,后來“炮擊金門”,蔣介石也心知肚明。1950年毛主席首次訪問蘇聯時,經過幾番較量,斯大林最終還是同意和新中國簽訂一份新條約——《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1945年8月蔣介石政府曾經和蘇聯簽訂過一份《中蘇友好同盟條約》,這份條約嚴重損害了中國主權和利益,蔣介石還是接受了,但新中國成立后,毛主席對那個條約是堅決不接受的,這樣才會有重新簽訂的新條約。對這份新條約的簽訂,蔣介石曾經發出贊嘆,并且自愧不如毛主席。在電視劇里,有這樣的藝術再現。無疑,蔣介石的說法是說得通的,蔣介石對毛主席這樣的道器變通,態度還是不錯的,宋美齡當時也十分欣賞老蔣的這一做法。
承認強者的人,自己也不弱。
只有那些心虛的人,才會鴨子死了嘴硬——死不認錯。
毛主席對蔣介石的某些優點,如堅守臺灣屬于中國這一原則,還是很欣賞的。
蔣介石的確比某些人要強。
03
尼克松會后悔訪華嗎?
2024年網上突然冒出這個說法——尼克松在1994年臨終前卻坦言訪華這一高光時刻讓他非常后悔,他認為自己推動中美歷史性的建交實際上是創造了一個科學怪物。
絕大多數人對此不屑一顧。
為什么?
尼克松一直到晚年寫的書《角斗場上》、《只爭朝夕》,都是對他訪問中國津津樂道的。
在尼克松圖書館,有一群20世紀大國領袖人物的塑像,丘吉爾、赫魯曉夫以及幾位美國總統都是站著的,唯獨毛主席和周總理是坐著在那里談話。
這說明什么?
如果尼克松這一輩子沒有訪華,沒有和毛主席會見,他的人生價值會大打折扣。
在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有各式各樣的造謠公司,到了網絡時代生意依然興隆。
這里再說說美國總統第幾任,不是指第幾屆,相當于第幾位。
美國總統從華盛頓算起,他是第一任總統(總統任期兩屆:1789年04月30日——1793年03月04日;1793年03月04日——1797年03月04日)。
德懷特·戴維·艾森豪威爾(Dwight David Eisenhower,1890年10月14日-1969年3月28日,享年七十九歲),他是美國第34任總統(第42屆總統:1953 年1月20日--1957年1月20日;連任為第43屆總統: 1957年1月20日--1961年1月20日) ,
尼克松是20世紀極為特別的一位政治家,在美國第34任總統艾森豪威爾兩屆內任副總統,自己又親自擔任過第37任總統(第二屆連任內辭職,副總統福特擔任第38任總統)。
我負責說一句,一直到尼克松逝世前夕,美國在任總統都把他當作制定對華政策的首席顧問。
不得不強調一點,布什總統——老布什總統,曾經多次否決“取消對華貿易最惠國”議案,這個老布什在尼克松政府里擔任過要職,他屬于比較明智的那類美國政要。
那個時候尼克松說了一句話,意思是20年后,也許是中國來考慮是否給美國最惠國待遇了。
尼克松、老布什、蔣介石都屬于資本主義的政治人物,他們經常講些真話,比某些只會刷兩面派的人物強。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