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正在創造前所未有的教育制度
參考消息:1968年1月19日
眉題:斯特朗在美《國民前衛》周刊發表文章文章正文:
【本刊訊】香港《大公報》十六日譯載美國《國民前衛》周刊十三日發表的美女作家斯特朗的一篇文章,摘要如下:
教育革命的新方案的各種各樣試驗,目前正在中國各地出現。
在一年半以前開始的中國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中,學生批判了當權派,現在他們回到學校去了。
他們面臨著的工作任務還是一年前存在的那樣,即:創造一個前所未有的、為人們所未曾知道的社會主義教育??墒且恍┲笇缘脑瓌t已經被列舉出來了,它們會使得西方一些職業教育家大吃一驚,而使西方學生為之大樂。
在中國認為理所當然或者無需詳述細節的事情,往往是西方讀者所最感興趣的。例如在上海以土本工程著名的同濟大學的教育改革漫長過程中,沒有加以報道的是這個擁有七千學生的大學在斗倒校長后,改由一個由四十五位成員組成的“革命委員會”管理行政,其中三十五人是學生,革委會主席是一個二十三歲的學生。如果不是在中國,這個消息可能成為頭條新聞。這些學生,在過去的一年中,學到了許多政治課程。
中國的多數學校在一九六六年停了課。學生們用步行或者搭乘火車在各地進行“長征”。他們一致認為在這一年的串連活動中,比任何在校的一年受到了更多的教育。
當許多學校在去年夏天復課的時候。學生的性質發生了變化。他們變成了充滿信心,敢作敢為,遇事有主張,并且迫切地就他們所受的根源于封建時代的、以考試作為查考學業的方法的教育制度發出各種批評。這種教育制度在一世紀以前曾因接受一部分西方思想而發生變化,之后,又從蘇聯拾掇一些東西加以拼湊。即使在全國解放之后,中國的學校還得依靠“資產階級知識分子”來擔任教師;他們的背后受到一向同毛澤東思想對抗的高級政府官員的撐腰。
毛澤東主席明確地指出,教育是為了制造一批騎在人民頭上的高等人士的主張,乃是錯誤的。他認為教育的任務在于縮短腦力勞動者同體力勞動者中間的距離,而不是擴大這個距離。教育應當導致整個一代的人適宜于社會主義制度,使得工人、農民、解放軍戰士和知識分子都發展成為兼學各樣東西的人,具有工人階級的思想,并且用科學和文化武裝自己。
上述的說法意味著什么,可以在下列的新實驗中具體地看出來。在上海的同濟大學,一些學生向我解釋說,直到文化大革命之前,這個學校還是在“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統治之下,他們誣蔑一些從工人階級出身的學生是“愚蠢”的,而提拔另一些將來能夠在事業上替教授和學校添上光彩的學生。他們替外國建筑物捧場,教學生研究倫敦的法院、柏替林和華盛頓的政府大廈、巴黎圣母院的建筑。“他們不教我們學習泥水和木匠的工藝,而是要我們成為
‘大藝術家’;不是要我們成為普通的工人,而是要我們充當‘樂隊的指揮’。”
去年七月同濟大學復課鬧革命時,學生們要求從基本上改革教育制度。他們挑選一百個同學組成“調查隊”,去上海周圍的工廠和建筑工地訪問,找工人、農民和建筑人員討論研究什么形式的教育才是他們所需要的。在八、九兩個月,他們就是這樣地進行調查研究的。
同濟大學現在已經組成“五·七公社”,以紀念毛澤東主席關于教育改革的指示。這個大學同一個設計單位、一個建筑施工單位聯合在一起,同時負擔起講授、設計、實際施工的工作。以前需要五年至六年完成的課程,現在壓縮到三年學完,其間還按照自愿原則讓學生們從事體力勞動。
上海市第六中學擁有從十二歲到十九歲的二千名學生,位于工廠區。這個學校的教育改革方案的特點在于它同一個小學聯合起來,把兩校原來需要十二年才能完成的學校教育,消除掉重復的課程,能夠以九年的時間學完。這樣一來,從六歲到十五歲的學生,便能完成“普通教育”了,之后,學生離開學校去工廠或農場參加兩足年的全部時間勞動,或先后在工廠、農場各勞動一年。于是,根據這個學生的在校成績和在參加勞動時同伴們給予他的評定,作出對于他的將來發展的安排。他有可能升學,接受專業教育。許多學校的教育改革方案建議在上述的九年學校教育完成后,規定學生接著接受兩年的全時間就業勞動。
在討論到教改的詳細辦法時,學生們說:有一些課程是無需考試的,另有一些課程應準在考試時攜帶參考書??偟恼f來,應該考學生的推理能力,而不是考記憶力。
學生們說,解決世界觀的問題,要比講解技術問題更為重要。他們批評一個同學的行為。這個同學的母親是汽車司機。有一天下雨了,她去學校給兒子送傘。這個同學對另一學生說,送傘的人是他的“鄰居”。
學生們一致指出:“用這種態度對待勞動,是在我們思想上必須加以根除的東西。”
這是文化大革命產生的因素,導致了中國的新教育制度的創制。現有的教育改革方案是試驗性的,但是已經出現的氣勢,引起了人們的希望。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