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國上將陳錫聯身經百戰,出生入死,身先士卒,智勇兼備。他一生善于打硬仗、惡仗、苦仗;經常以少勝多,以弱克強。尤其是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他在廣闊的華北大地進行了一系列驚心動魄的戰役戰斗,留下了一個個為世人廣為傳頌的動人故事。
夜襲陽明堡
盧溝橋事變后,抗日戰爭全面爆發。隨即,陜北紅軍主力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下轄第115、120、129三個師。其中,陳錫聯任129師769團團長,全團計2900余人。改編完成以后,1937年9月6日,第129師在陜西三原縣的石橋鎮舉行了隆重的抗日誓師大會。之后,陳錫聯率769團從韓城縣芝川鎮東渡黃河,向山西挺進。
陳錫聯率部于10月16日進抵代縣以南滹沱河東岸的蘇龍口鎮、劉家莊地區。此時,忻口方向的國民黨守軍正與南犯日軍激戰。隆隆的炮聲不斷從南邊傳來,大批涂有太陽標記的日軍飛機接二連三地轟鳴著從滹沱河西岸低空飛過。從飛機往返的高度和聲音來看,陳錫聯斷定河西不遠可能有日軍的飛機場。于是找當地的老鄉一問,在隔河十來里外的陽明堡鎮南面果然有日軍的一個機場。
陳錫聯親自帶人到現場作了偵察,發現機場里共有飛機24架,成3列停放,每列8架。白天起飛去忻口、太原轟炸,晚上全部返回機場。守衛部隊大部分住在陽明堡鎮,機場里只有一小股警衛部隊和地勤人員約200人左右,集結在機場北端。機場防御工事粗糙,僅有一些簡單的掩體和隱蔽部。日軍雖然對進入機場的各個路口警戒很嚴,盤查很細,但對機場周圍卻疏于戒備。
陳錫聯回到駐地,立即召集團黨委成員開會。經過認真研究,決定以夜襲的方式突入機場,擊毀敵機!具體作戰部署是:以第3營為突擊隊,隱蔽進入,襲擊機場;以第1營破壞崞縣至陽明堡之間的公路和橋梁,襲擾、牽制、阻擊崞縣可能增援之敵;以第2營(欠第7連)為預備隊負責接應,團追擊炮連在滹沱河東岸占領陣地,直接支援第3營戰斗。臨戰前,又派第3營營長趙崇德、教導員潘壽財帶領排以上干部,到機場附近進行現場偵察,具體研究打飛機的戰斗動作。
◆1940年5月,陳錫聯任129師385旅旅長,在百團大戰前作戰斗動員。
10月19日夜,陳錫聯指揮各營向預定地區開進。第3營在夜色的掩護下,悄悄涉過滹沱河,迅速逼近機場。趙崇德營長率11連隱蔽摸進機場并迅速投入戰斗。10連進入機場后向機場警衛部隊接近時,被其發覺,該連即以勇猛動作將日軍警衛部隊壓制在掩蔽部內,11連在10連掩護下,果敢地撲向日軍機群。剎那間,爆炸聲四起,火光沖天,一架架飛機頓時被炸成廢鐵。日軍警衛部隊遭火力封堵后,一面依托工事還擊,一面組織殘兵反撲,突擊隊與日軍在機群間展開肉搏,雙方各有傷亡。待駐守陽明堡的日軍聞訊出動,趕來增援時,被濃煙和烈火所籠罩的機場,只剩下了一堆飛機殘骸。第3營已按預定方案撤出戰斗。
這次戰斗,從進入機場到戰斗結束,整個襲擊過程用了不到一個小時,干脆利落地將24架敵機全部擊毀,并斃傷日軍100余人。戰后,朱德、劉伯承等首長看到陳錫聯發來的電報,非常高興,連聲稱贊769團打得漂亮。為此,769團受到八路軍總部的通電嘉獎。
陽明堡戰斗勝利的喜訊很快傳遍了太行山,當地人民編了一首歌來贊揚八路軍的這一英雄事跡:“萬里長城萬里長,雁門關下古戰場。陽明堡里一把火,多少飛機一掃光。”
八路軍的勝利在全國引起巨大反響,但是國民黨一直表示懷疑,他們根本不相信憑八路軍的武器裝備能夠擊毀日軍的飛機。后經派飛機到陽明堡進行偵察,清楚地看到機場上一堆堆等待清理的飛機殘骸,這才不得不對八路軍刮目相看。遂即在他們所控制的報紙一角上作了簡短報道:“南京20日電:我軍在晉北突襲陽明堡并炸毀敵機24架之消息,此間關系方面亦接得消息,業經證實云。”同時,蔣介石也頒發嘉獎令,給八路軍第769團發獎金。
威震響堂鋪
1938年3月下旬,日軍由晉東南和呂梁山區,繼續向晉西黃河各渡口進犯,戰線也逐漸拉長,運輸補給任務繁重。為擾亂日軍的進攻計劃,劉鄧首長決心在邯(鄲)長(治)公路響堂鋪一帶再搞一次大的伏擊。戰斗由徐向前副師長直接指揮。
響堂鋪是邯長大道上的一個小村鎮,屬涉縣管轄。這一段公路鑲嵌在峽谷之中,彎彎曲曲,長約30華里。公路以南是高山峻嶺,多懸崖峭壁,海拔有1400多米,不易攀登,公路以北為起伏高地,多谷口雨裂,便于隱蔽和出擊,峽谷底部是河灘,射擊區域開闊,是理想的伏擊戰場。
戰斗前,鄧小平、徐向前親自到陳錫聯的部隊檢查準備工作,并參加了干部會議和黨的活躍分子會議,作了戰斗動員。鄧小平風趣地對大家說,上次神頭嶺戰斗,讓你們佯攻黎城,你們還對師里有意見,說光啃骨頭,沒有吃上肉。這次可是塊大肥肉,可得下勁吃喲!他的話,把大家引得哄堂大笑。
3月30日黃昏,陳錫聯率部由黎城縣的廟上村、馬家峪地區出發,沿著陡峭崎嶇的山間小道疾行幾十里,于午夜前悄悄進入響堂鋪東北楊家山預伏地區。次日上午8時,日軍兩個汽車中隊及掩護部隊170余人,由黎城經東陽關鎮進入響堂鋪地區。180余輛汽車足足拉了10余華里,活像一條緩緩蠕動的長蛇。9時許,車隊進入八路軍伏擊地區。771團將前面100余輛車放過,使其進入陳錫聯部隊的伏擊地帶。此時徐向前副師長一聲號令,所有伏擊部隊一齊開火。769團特務連首先擊毀了先頭車輛,堵死了日軍去路。車隊后尾被友鄰第771團斬斷,日軍慌不擇路,車輛互相碰撞,有的滾下山溝,有的撞上山崖,亂作一團。車上護送的日本兵,有的隨車摔死,有的被擊斃。殘敵跳下汽車,躲在車下進行頑抗。陳錫聯的部隊沖上公路與敵人拼殺。特務連連長朱作昭帶領全連與敵展開白刃格斗,5班班長袁開忠與敵人展開肉搏,用手卡敵人的脖子,用嘴咬敵人的耳朵。有一股敵人向公路一側小高地奔去,企圖搶占有利地形,9連連長劉海山帶領兩個排迅猛撲過去,先敵占領山頭,組織猛烈火力將敵壓回公路。在八路軍強大的攻勢下,僅用了兩個小時,便將日軍400余人全部殲滅,焚毀汽車180余輛,繳獲各種槍130余支,機槍10余挺,迫擊炮4門,還有大批軍用物資。
在戰斗進行之際,涉縣的日軍乘6輛汽車傾巢出援,剛到椿樹嶺就被769團1營打退,并擊毀汽車1輛。黎城和東陽關鎮的日軍出動步、騎兵400余人,企圖解響堂鋪敵人之危,也被第772團擊潰。
響堂鋪戰斗結束后,陳錫聯用繳獲的日軍武器裝備了部隊,大大提高了部隊的作戰能力。
大破白晉路
1940年春天,日軍在華北開始實施以“鐵路為主、公路為鏈、碉堡為鎖”的所謂“囚籠政策”,調集了數以千噸計的物資,從河北、山東抓了大量民工,開始修筑白晉鐵路。這條計劃中的鐵路,北從太谷縣白圭鎮起,南到晉城止,一旦修成,它就會把太行山區分割開來,對晉東南抗日根據地形成嚴重的威脅。為了粉碎日軍的陰謀,劉鄧首長決定發起白晉戰役。
此時陳錫聯擔任385旅旅長。他的任務是破擊祁縣來遠鎮——武鄉——權店段,并攻打來遠鎮,奪取日偽軍用于修路的大批炸藥。受領任務后,陳錫聯到達現場進行詳細偵察,發現情況有變:日偽軍已將大批炸藥從來遠鎮轉運至南關。陳錫聯當即改變戰斗部署,將攻擊重點改為南關。南關位于來遠、權店之間,地處祁縣、武鄉、平遙三縣交界的峽谷里,可以說是白晉鐵路北段的瓶頸。日軍非常重視南關,在此駐有一個加強中隊,另有部分偽軍協助,約200余人守衛。
◆1941年8月,陳錫聯(前左)與八路軍第385旅部分指戰員在繳獲的戰利品前。
陳錫聯將打南關的任務交給了第769團。戰斗發起前,陳錫聯仍像每次戰斗那樣,深入虎穴,了解情況,看個究竟。他帶著幾個參謀人員,有的扮成商人,有的扮成農民,裝成互不認識的同路人,緊隨一位兩面“維持”的維持會長,騙過日軍的崗哨,進入了南關。他把南關鎮的地形、主要通道、守軍營房、地堡分布結構,甚至槍眼的射向等都了解得清清楚楚。
在返回路上,陳錫聯針對南關地堡密布、層層設防、封鎖溝縱橫、鐵絲網交叉等特點,在腦海里就形成了一個“打虎掏心”、內外夾擊的作戰方案。一回到駐地,他馬上召集參戰部隊指揮員和參謀人員開會,詳細部署作戰任務。由于情況了解得很細,因此作戰任務部署得也很具體,甚至連哪個班封鎖哪個路口,什么火候端掉軍火庫,都交待得清清楚楚,使參戰部隊每個人都了然于胸。
5月5日夜,第769團第3營秘密摸入鎮內,由內向外打,第1營由外向內攻,第2營配合1營作戰。戰斗非常順利,當夜就解決戰斗。守軍一個中隊大部分被殲,繳獲炸藥千余箱,解放修路工人2000余名。陳錫聯動員群眾把繳獲的炸藥全部運回根據地,為后來參加百團大戰打下了重要的物資基礎。
戰后,129師在榆社召開營以上干部大會。劉伯承師長在會上作了《對大破白晉鐵路的戰術總結》報告。他在報告中表揚了385旅“破毀鐵路及資產最多,消滅日軍及擊毀軍用品最多,解放被押工人也是最多。這些當然不是偶然的,其在戰術上值得發揚的就是‘英勇的機動’,那就是要靠指揮員切合時機的調動,特別是勇于消滅敵人的調動”。
扼守獅垴山
根據北方局黎城會議精神和師部命令,385旅部隊于6月7日在榆社縣講堂地區進行了整編,隨后陳錫聯率部參加百團大戰。
戰役初始階段,陳錫聯按照劉鄧首長的命令,率385旅主力,擔負控制陽泉西南之獅垴山,阻擊陽泉出犯或由平定、遼縣回援正太線的日軍,保障師主力破擊作戰順利實施的任務。
獅垴山,雄踞陽泉西南,地形十分險要。8月20日正太鐵路破擊戰役發起,385旅第14團一舉進占獅垴山,卡住了正太路西段的咽喉,阻斷了陽泉日軍對破擊部隊實施側后攻擊的通道。8月21日凌晨,日軍向獅垴山高地發起猛烈反撲。第14團依托工事沉著應戰,待日軍沖到陣地前十幾米時,各種火器一齊開火,打退了日軍的進攻。戰斗中,陳錫聯率機關部分同志上了獅垴山,直接指揮戰斗。戰至10時許,日軍停止了進攻。陳錫聯對14團的領導說:“敵人從正面攻不下來,可能要從側翼迂回。你們在這里堅守,我到側翼去看看。”陳錫聯帶人來到獅垴山右側的西峪掌,這一帶地勢較平緩,易攻難守,是個薄弱部位。陳錫聯剛到西峪掌,就發現日軍100余人正偷偷摸上來,陳錫聯忙派人通知769團部隊跑步上山,同時組織隨行的同志與日軍進行戰斗。
由于日軍人多,陳錫聯兵少力薄,西峪掌左側陣地很快被突破,一股日軍已沖上山梁。在這緊要關頭,接到陳錫聯命令的769團第1、3營火速上山,并立即投入戰斗,與沖上山梁的日軍展開白刃格斗,終于把日軍壓了下去。陳錫聯命令769團第1、3營一定要守住西峪掌,保障獅垴山頂峰14團的側翼安全。從23日開始,陽泉日軍在飛機大炮的支援下先后糾集數百至上千人輪番向我軍進攻。385旅阻擊部隊,在強敵進攻、秋雨連綿、缺糧斷鹽的惡劣環境下,頑強固守,并利用炮火間隙搶修加固工事。當日軍炮擊和飛機轟炸時,部隊除留少數人監視外,其余依托工事分散隱蔽;當日軍攻到陣地前50米處時,則集中火力和大量手榴彈予以殺傷,繼而躍出塹壕,與之展開白刃格斗。如此浴血奮戰堅守陣地6個晝夜,殲滅日軍400余人,勝利完成了扼守獅垴山的任務,有力地保障了師主力破路任務的順利進行,受到了彭德懷副總司令和129師首長的表彰。
剿滅偽司令
1941年上半年,根據上級指示,陳錫聯率部在涉縣、武安一帶進行機動作戰和整訓。8月底率部參加邢(臺)沙(河)永(年)戰役。此役,陳錫聯的主要任務是打擊消滅盤踞在該地區的偽“剿共”第二路軍司令高德林部。
高德林原是國民黨第29軍的一個團長,當了漢奸后,在日軍的豢養下,霸占煤礦,榨取民脂民膏,自設兵工廠,制造武器,招兵買馬,擴充武裝,其手下有三個團及特務營、軍教隊、礦警隊等共3500余人,裝備有機關槍、迫擊炮、高射機槍等火器,并修筑了以公司窯為核心,以三王莊、申莊、秦莊、毛村等為重點的防御體系,其碉堡既高又大,比百團大戰日軍的據點還堅固數倍。這個大漢奸自恃兵強馬壯,死心塌地為日軍賣命,處處與八路軍為敵。因此,陳錫聯決心消滅這條走狗。在涉縣西達城召開的有各團領導參加的作戰會上,陳錫聯認真分析了敵我情形,指出:盡管高德林死心塌地效忠日軍,欺騙蒙蔽其部屬,但是從根本上講,中日矛盾是主要矛盾,其部下的廣大官兵,反共成見不深,動搖情緒相當普遍。因此,在作戰中一定要堅持軍事打擊和政治爭取相結合的雙管齊下的方針,少打槍,多喊話,曉以大義,以最小的代價換取最大的勝利。在戰術部署和兵力使用上,陳錫聯決定采取“迂回包圍、穿插分割、中心開花、各個擊破”的戰術,重點打擊高德林的嫡系部隊,對其他據點則以政治攻勢為主。
陳錫聯指揮769團主力經過一夜激戰,摧毀了高德林部的防御體系,殲滅大部分敵人,解放了近千名礦工,繳獲了高德林用來制造武器的兵工廠。在攻擊公司窯的同時,第13、14團分別包圍了三王莊、申莊、秦莊、毛村等據點,團領導親自向守敵喊話,并組織部隊和參戰民兵吶喊助威。擔任守備的偽軍早就對高德林的歧視和壓制心懷不滿,士氣消沉。此刻一聽到八路軍的喊話,紛紛繳械投降,高德林的老巢被徹底摧毀。戰斗結束后,陳錫聯組織人員將在公司窯繳獲的兵工廠設備拆的拆、卸的卸,肩挑背馱運到了太行山根據地,建起了自己的兵工廠,造出了第一批“朱德式”步槍。八路軍供給部長楊立三高興地說:“三八五旅繳獲敵人一座兵工廠,為抗戰立了一大功。”
遇險武安城
1942年8月,日軍開始實施秋季“掃蕩”,千方百計地尋找陳錫聯及其385旅的行蹤,妄圖一舉消滅八路軍主力。一天拂曉,日軍一個大隊,悄悄地繞過385旅部隊外圍的警戒,直撲陳錫聯和旅部所在地——武安縣的一個村子。當日軍來到村邊,被擔任警戒的旅特務連發現,馬上與日軍交火。驟響的激烈槍聲把陳錫聯驚醒,他立即組織直屬隊將村里老百姓往村后的山溝里轉移。待全村群眾安全轉移后,陳錫聯才最后離開村子上了山。在山梁上,陳錫聯用望遠鏡向村子里觀察,看到日軍將大炮一排一排地擺在場院里。他判斷日軍就要開始進攻了,就令通信員通知部隊趕到前面的小山梁埋伏起來。隨后,他招呼身邊的人員說:“來來來,咱們打撲克。”警衛人員擔心首長的安全,讓他轉移到后面。陳錫聯風趣地說:“鬼子找的就是我,我走了,不夠意思。”說完,拉著幾個人席地而坐,打起了撲克。一盤還沒打完,日軍的大炮開始轟炸,山上的樹被炮彈攔腰打斷,樹葉、樹枝、木屑、泥土飛濺到撲克牌上,幾個人要收起撲克牌,陳錫聯伸手攔住:“莫慌,打完這盤再說。”一盤打完,陳錫聯起身朝前面的小山梁觀察,只見日軍分成幾路,一個個挺直身子端著槍,大模大樣地走了過來。待日軍接近小山梁,陳錫聯一揮手,信號槍“啪!啪!”兩聲,埋伏在小山梁的部隊從隱蔽處一躍而起,機槍、步槍一齊開火,手榴彈一顆顆地在日軍中開花,剛才還不可一世的日軍連滾帶爬地逃回村內。
中午,日軍又一次發起進攻。這次日軍沒有挺直身子,而是彎腰弓背,頭上的鋼盔在太陽照射下閃閃發亮。當日軍從小山梁上剛露頭,四周山梁上各種火器一齊射擊,第二次進攻又被打退了。到了下午5時左右,日軍的炮又打開了,聽到炮聲,陳錫聯說:“鬼子要溜了,他們不敢在外面過夜,這是在打‘起身炮’哩!”果然,日軍打了一陣炮后全部退走了,陳錫聯令部隊朝日軍退走的方向射擊,說:“送鬼子歸巢!” 陳錫聯返回村子,警衛員叫他進屋去休息,他卻拉下一塊門板,一頭放在臺階上,一頭放在地上,兩腿一翹躺下了,對警衛員說:“好家伙,你想把我這個首長害死啊!”看到警衛員莫名其妙的樣子,陳錫聯哈哈大笑道:“快通知部隊,一律不準進屋,不準喝水、吃東西,讓衛生隊來檢查,看鬼子放毒沒有?”警衛員恍然大悟,忙把衛生隊找來,經過詳細檢查確認沒有放毒后,部隊才回屋內休息。
此后,1943年8月,陳錫聯奉命到延安中央黨校學習。劉伯承元帥評價陳錫聯:“是四方面軍中最優秀一流的干部。”徐向前元帥評價:“陳錫聯是四軍中優秀的”,“抗戰中能打機動,政治軍事都較好,黨的工作好,在作戰上功績大。”1946年6月,陳錫聯率部出擊隴海、轉戰魯西南。從此,他離開了生活和戰斗了八年多的華北大地,開始了新的革命征程。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