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歷史 > 歷史視野

舌尖上的淮海戰役,吃上看國共兩軍勝敗

黨人碑 · 2024-12-21 · 來源:黨人碑
收藏( 評論() 字體: / /

  

 

  原注:1948年11月,徐州,“國軍”李彌將軍和他的兩位副官在吃晚餐。

  這是一張美國《生活》雜志記者馬克·考夫曼拍攝的淮海戰役戰地照片,照片中除了兩名勤務兵外,坐著吃飯的,(左起)分別是“國軍”十三兵團司令李彌,副司令趙季平,參謀長吳家鈺。

  三位“國軍”將軍的飯菜相當豐盛,七菜一湯,葷素搭配,雖然沒有酒水,卻有美國駱駝牌香煙,甚至餐桌上還有那個年月極少見的餐巾紙,飯后還有香蕉作為甜點,。

  餐巾紙完全是高級進口美國貨,原因我寫王耀武那篇講過。香蕉別看發黑,實際上應該是南京空運過來的臺灣香蕉,只是低溫條件下氧化了,在那個年代的這個季節里,絕對是稀罕物。  

 

  原注:1948年11月,徐州。國軍將軍李彌和兩位副官在晚餐后討論戰略。

  別看李彌吃得津津有味,飯后還不忘用牙簽剔牙,但第12兵團司令官黃維可就樂不起來了,他在給蔣介石的電報中哀嚎:

  “連日來空投糧彈與預定數量,糧不及八分之一,彈不及三分之一,現全軍官兵日食稀飯,一頓不飽,枵腹作戰,影響士氣至巨。”

  更要命的是,伴隨著雨雪,西伯利亞冷空氣來了。

  “1948年12月24日 星期五 大雪 西北風 寒

  昨日《中國時報》載:氣象報告,西伯利亞寒流南襲,23日黃河流域中上流域雨雪,24日長江下流域雨雪,俟寒流重心過后,天氣當轉晴,東北晴。  

 

  原注:1948年11月,徐州,“國軍”炊事兵

  飯后風雪又開始,已修出小路又被雪覆蓋,飯于大雪中煮熟,于大雪中食之,頂雪進食不易,而冒雪炊飯更難。“

  以上文字出自徐夕夫日記,他是國民黨徐州“剿總”直轄部隊輜汽第二十四團一營副官。

  此時,淮海戰役已經進入第三階段,黃百韜、黃維兵團相繼被殲后,杜聿明、邱清泉、李彌兵團,也將迎來他們的最終命運。

  從12月16日起,陳官莊(今屬河南永城)包圍圈里基本已經斷草絕糧。國民黨空軍的空投完全是杯水車薪,盡管“國防部聯勤總部”,調動了空軍的兩個空運大隊,并租用中國、中央、陳納德三個航空公司的運輸機參加,調動所有水陸交通工具、車輛、人力,將所需物資日夜不停運往南京大校場機場備投,聯勤總部有關署司,空總及國防部第三、四廳各方面直接、間接為空投服務的估計有數萬人之多。  

 

  原注:1948年,北平,交通部民用航空局直轄空運隊的飛機在運輸戰略物資。

  徐州“剿總”副參謀長文強算了筆賬:

  “只就投糧一項來說,當時在陳官莊包圍圈中約有官兵三十萬人,就空投一日的最大量來計算,也只夠十萬人一日所需,仍有二十萬人沒有吃的。如果平均分給三十萬人來吃,就只夠每天每人吃一頓。”

  當然不會“平均分給”了,別說嫡系和雜牌了,嫡系內部也矛盾重重,勢同水火。

  李彌也算了筆賬,發現自己部隊兩周所領到的空投糧,還不夠兩天吃的,這就不禁讓他懷疑,是不是“剿總”副司令兼前進指揮所主任杜聿明對邱清泉的二兵團有私心?

  按理說,這三位都算是何應欽系統的。  

 

  原注:1948年12月,蚌埠,抽煙的女“國軍”在前線

  但杜聿明和邱清泉的關系明顯更近,杜聿明是邱清泉的老長官,二兵團的基本部隊五軍,又是杜聿明的起家部隊。基于這種特殊人事關系,李彌有理由懷疑,是不是杜聿明暗中使壞,故意針對他?把十三兵團安排的距離機場較遠,才導致的無散糧可搶,所得糧食較少。

  李彌在捕風捉影,庸人自擾嗎?

  我《大眾日報》記者,在采訪被解放過來的十三兵團、十六兵團、聯勤總部第三分監部等單位基層官兵的時候,問起:“南京不是用飛機空投嗎?”

  他們嘆了幾口氣說:“別做大夢吧!總共空投了七八包米,還都給杜聿明、邱清泉拿去了,其他的機關部隊哪個分到一粒的!”

  更添亂的是,空投由二兵團所屬七十四軍電臺指揮,又被指責不公,盡將糧食投到該軍駐地。  

 

  原注:1948年11月,徐州,“國軍”前線炮兵陣地的清晨,兩位機槍手,他們穿著單薄的棉衣,點燃秸稈烤火以抵御寒冷。

  敢情嫡系分親疏,親里還要再分親疏,無限分裂。

  大家紛紛打電報,向蔣介石告御狀,蔣介石也沒辦法,只能要求杜聿明:“特加注意,分配數量必須公平,不致我內部因此不睦,尤希嚴格控制,統一均分,以示公允。”

  杜聿明被搞得沒辦法,只好報請蔣介石,既然兩個兵團鬧不團結,那就請空軍分別投送,并命令七十四軍電臺移到空投場指揮。

  問題是運力完全跟不上,再加上天氣惡劣造成空投困難,解放軍的槍炮又逼得國民黨空軍不敢低飛,許多空投物品未能按照預定計劃投在空投場所,甚至有不少飄到解放軍陣地上去了。  

 

  原注:1948年12月,蚌埠,“國軍”士兵肩挑背扛向淮河北岸移動,以解救被百萬供軍圍困的“國軍”

  更別說國民黨內部貪污腐敗的老問題,有權有勢的巧取豪奪,大量空投的糧食、罐頭和大餅,淪入私人之手,成為囤積居奇,投機倒把的利器。基層官兵吃不上飯,上面當官的,卻有人拿大餅買女中學生當“臨時太太”,夜夜作新郎,拿軍糧換金銀珠寶,倒騰美金的。一線戰斗員吃不到空投食品,餓得不少投奔解放軍的,等作為解放戰士帶著解放軍沖進來,卻發現有人吃吃喝喝不過癮,還要隨軍京劇團,全套行頭扮上,唱《貴妃醉酒》、《白蛇傳》,給他們助興取樂。

  越來越多的國民黨軍基層官兵,逐漸認清了反動軍隊的實質,選擇站到人民一邊去,這其中就包括從陳官莊出來的七十四軍軍部參謀處少校康子龍。

  康子龍,安徽蒙城人,畢業于黃埔16期(湖北武岡二分校),畢業后分發七十四軍。參加過抗戰,又參加了反人民的內戰,縱然七十四軍是國民黨的王牌主力,也幾次被殲幾次重建,早就沒有任何銳氣可言了,更別說形勢比人強,現實教育人了。  

 

  原注:1948年11月,徐州,“國軍”在城外的一處村莊,迫擊炮炮兵陣地。

  有一次,康子龍從楊寨(今屬河南永城陳官莊鄉)的七十四軍軍部,到陳官莊的二兵團部送急件。

  二兵團下轄部隊眾多,雖然看似嚴陣以待,周圍柵欄、戰壕、掩體堡壘林立,但實際上人心早就散了,隊伍帶不住了。

  康子龍沿途看見各部散兵,有搶老百姓糧的,有扒墳掘棺的,一片烏煙瘴氣。夜晚,當兵的鉆地洞,太太小姐把美制卡車翻過來當“洋房”,汽車輪胎當柴燒。開始還能搞點南京空投來的大餅、罐頭。包圍圈越來越縮小,空投的飛機低飛怕挨打,飛高了又投不準,落在包圍圈外,很多人為弄到一點吃的東西丟了命,多是各部士兵為爭奪食物而互相殘殺,但為了活命,空投時還是前仆后繼地去搶。  

 

  原注:1948年11月,徐州,“國軍”將領在研究作戰策略。

  七十四軍軍長邱維達,在描述當時的慘景,曾說:

  “我在觀察所見到過,甲搶到一塊大餅(因為當時投的是大餅)來不及吃,會被乙一槍打倒,乙將餅轉奪過來,還來不及送到嘴內,又會被丙一槍打倒,再把乙手上的餅轉奪過去。如此循環不斷地你奪我爭,為著一塊大餅,犧牲幾條命或幾十條命。當時戰壕內流傳著這樣一些話語:‘見了飛機亂哄哄,甩了槍桿打沖鋒,不要生命要大餅,求得一時飽腹中。’”

  多少年后,康子龍還記得親眼得見的一幕:

  一個身穿呢子軍裝的十六兵團的上校團長,用金戒指換當兵的一小袋餅干吃。  

 

  原注:1948年,蚌埠,曹老集,“國軍”防御工事,鐵絲網圍繞的碉堡。

  因為孫元良兵團建制垮了,孫元良又是著名的“飛將軍”,大家知道這家伙一定會扔下部隊,自己開溜,所以完全是等死狀態,于是軍官與士兵形同路人,各不相顧了,覆滅是早晚的事。

  即便遠在南京的情報部門,對此也心知肚明。國防部二廳廳長侯騰密報蔣介石,說:

  “默察我大軍被圍兼旬有余,空投斷絕,官兵饑寒交迫,牛馬、樹皮、草根均已殺吃殆盡,房屋、桌器、衣被等作柴燒。此戰局之嚴重,不在四面受敵而為饑餓,任何鼓勵士氣之法,均因現實問題不能打破而無效。日來各部士兵逃亡日眾,干部不能掌握,如再繼續數日,則匪對我之‘久困自斃’之計得中,殊令人戚(疾)首痛心。”

  26歲的康子龍,論出身,絕非國民黨反動派的基本盤。  

 

  原注:1948年12月,蚌埠,“國軍”Hu Su將軍在前線。

  家里世代為農,勉強供他讀書,6歲時母親去世,更加劇了貧困化。眼見初小要讀完了,再讀高小,家里實在供不起了,12歲的康子龍一咬牙一跺腳,干脆一個人,千里迢迢,跑到武漢,找舅舅想辦法。

  康子龍的舅舅是國民黨炮兵部隊的獨立營營長,當時國民政府軍委會在武昌搞了個“委員長武漢行營陸軍整理處”,按照火炮種類整編了國軍的炮兵部隊。炮兵是當時的高科技單位,所以油水足,收入不錯,舅舅有能力也有意愿,幫助這個外甥繼續讀書。

  在舅舅的資助下,康子龍到私立武昌安徽旅鄂中學讀書,但他并不是個書呆子,盧溝橋事變后,他和同學們一起上街,聲援29軍,要求抗日到底!

  1939年,康子龍毅然投筆從戎,報考中央軍官學校。  

 

  “國軍”炊事兵

  康子龍的初心是愛國救國,可是參加國民黨軍后,看到和經歷到的,跟自己的初心完全是滿擰。特別是如今風雪陳官莊,他還年輕,還有希望,可以奮力掙脫牢籠,去爭取新生。

  此時,康子龍的內心深處還在掙扎,畢竟他是中央軍出身,有很強的正統觀念。孟良崮戰役時,就被解放軍俘虜過,解放軍的政策當時也深有感觸,盡管解放軍努力爭取他留下來,可他還是義無反顧,拿了路費,回到重建的七十四軍。幾年下來,直到在陳官莊,一位同事的橫死,讓他下定最后的決心,徹底跟反動派決裂。

  那天上午,康子龍和軍部的兩位朋友,一位姓曾的中校軍法官,一位姓王的副官,餓壞了,準備到包圍圈外面,蹲守空投物資,找點吃的。  

 

  “國軍”炊事兵

  可是剛出來,只聽“叭、叭”兩聲槍響,康子龍趕緊臥倒,回頭一看,軍法官捂著肚子,疼得滿地打滾。趕緊把傷者拽到安全位置,肚子上被打了一個洞。不過卻沒有貫穿傷,子彈打進去,還留在腹部,也不流血。只見老曾臉色煞白,氣喘急促。

  大家平常關系不錯,康子龍和王副官還想找醫生,看看老曾是啥情況,趕緊搶救啊!

  問題是如今“各不相顧”,哪里去找醫生,更談何手術?

  即便抬到野戰醫院,僥幸救過來,那里更是妥妥的阿鼻地獄。沒有吃的,更沒有藥品,只要不是高級軍官,中下級軍官、士兵抬進去就是自生自滅的狀態。  

 

  淮海戰役中的“國軍”基層官兵

  眼看著老曾,很快就呼吸低微,閉上了眼睛,躺在雪地上不動,他死了。

  這種情況,我問了醫生朋友,說很可能是被打中肚子里的腹主動脈,血都流到腹腔里去了,當然不出血了。腹主動脈是位于腹部靠近脊柱的一條大動脈,更是人體腹部最粗的一根血管,一旦破裂,如不及時處理,死亡率極高。沒有得到醫治,等于是流干血,活活疼死了。

  雖然康子龍不知道這些,但老曾的死,顯然是深深刺激了他本已緊繃的神經。這么下去,難逃如此下場。不想成為蔣介石集團的陪葬品,就要出去,找解放軍,投誠去!

  1948年12月14日,康子龍決心已下,不能坐以待斃。  

 

  火車站前休息的“國軍”軍官

  多少年前,康子龍還記得那天,他在回憶文章中說:“這是我一生中難以忘懷的日子。”

  早就聽人說:“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處處不留爺,爺去投八路!”可真要自己投八路了,康子龍的內心還是有些緊張的,畢竟他投得有點晚了,不過早晚終究是要做出這個抉擇,跟舊我做了斷,走向新生的。

  想到這些,康子龍坦然了,換上便衣,不慌不忙,出了司令部,又走出包圍圈。因為是參謀處人員,對出入包圍圈信號、每晚口令,都是掌握的。

  這天晚上,他假借外出了解情況,混出防線。九十點鐘的時候,向西北約行500米遠,遇到我軍設在左寨(今屬陳官莊鄉)的一個連哨。  

 

  我們對待放下武器之蔣軍官兵,是來者歡迎,去者歡送

  經過簡單的盤查審問后,康子龍被帶到連部。他要求吃點東西,再見更高一級的首長。這個連的晚飯是豬肉餡包子,指導員就從籠屜里,拿了兩個熱氣騰騰的大肉包子,給康子龍吃。

  指導員還連連說對不起,我們吃過飯了,籠屜里還有幾個肉包子,存著留給隨時從那邊過來的,所以口感肯定不如飯點上的,多多擔待,過來就好,過來就是同志,就是自己人了。

  大包子,一個比拳頭還大,肥白油潤,一咬一兜油,滿口肉香,久違的味道,上次吃到,還是多少天前,在徐州的館子里。餓了多少天,能吃不能吃的都吃了,如今吃上解放軍的大肉包子,讓康子龍感動得熱淚盈眶,覺得就沖這個,他投誠解放軍的選擇,就沒有錯!

  隨后,康子龍被送到師部,這支部隊是解放軍蘇北兵團二縱六師。  

 

  過去種種猶如昨日死,今日種種猶如今日生

  到達師部,天已大亮,又該吃早飯了。

  一位干部跟康子龍一起吃了飯,早飯是花卷饃、白菜細粉湯。倆人邊吃邊聊,這位干部也不拿康子龍當外人,康子龍講了包圍圈里的大致情況。

  飯后,康子龍又被送到蘇北兵團部。

  這里的兩位參謀非常客氣,拿康子龍仿佛不是對面的敵人,而是歸隊的戰友,康子龍大受感動,詳細交代了包圍圈內,他所知道的兵力配備、出入信號、使用口令等情況。

  這種坦誠反過來也感染了解放軍,一位參謀說:“你可會繪圖?”  

 

  解放戰士炮兵觀測員蔣林在教老戰士測距

  康子龍笑笑,說:“我是黃埔軍校畢業的,能不會繪圖嗎?”

  對方找來圖紙,康子龍認認真真把包圍圈里,國民黨軍各部隊的首腦機關所在位置,重火器的位置,還有兵力大致部署,都在圖上繪成標好。最后還不忘檢查,沒有遺漏,才最后交卷。

  直到淮海戰役勝利結束,康子龍都在兵團部里和兩位參謀一起生活,同吃同住同工作,簡直是編外參謀。人身自由也有保證,并得到充分尊重,洗澡、散步或到附近游玩,說一聲就行,根本沒人跟著、攔著。

  在兵團部,康子龍特別留心這里的伙食,從首長到戰士,包括自己和兩位參謀,吃的都是高梁面、胡蘿卜菜。  

 

  淮海戰役中,華野戰軍某團指揮員在戰地研究作戰方案。

  從“國軍”到解放軍,從基層一線連隊到兵團部,兩軍大相徑庭,這讓康子龍非常不解,他問兩位參謀:“你們前沿士兵吃肉包子、白面饃,師里吃粉條、花卷,你們大機關反而吃雜面、胡蘿卜、辣椒?”

  是啊,難怪康子龍想不通,“國軍”那邊,官越大吃的越好,越是脫離一線吃的越好,基層官兵吃什么呢?

  李彌兵團八軍二三七師七〇九團一營六連列兵宋慶懷說:

  “我們開始幾天是搶老百姓的雞子吃,后來就吃小狗、小貓、牛、驢子,最近已在殺吃自己部隊的騾馬。有許多弟兄用銅盆、瓦盆、鍋就在田野里點起火來燒煮山芋、黃豆,半生不熟就吃光了。有些自己不會動手的弟兄和傷兵等,一天只吃到一頓山芋,有些傷兵動作慢了,只搶到一塊。”  

 

  淮海戰役支前民工張鳳禮的《民工服務證》

  當然,都到如此田地,僅僅是吃喝上就能看到勝負了,國民黨內上上下下心知肚明,甚至包圍圈里的死硬派邱清泉都鼓勵基層放下槍,過去吃喝了。眼瞅著淮海戰役就要出結果了,可國民黨的中央社還在吹大牛:

  “給養多賴空投補給,于氣候惡劣之時,常多日未能獲得補給,有時每日僅得薄粥一餐,以官兵同甘苦,且彈藥補充無缺,斗志始終堅強。反之,‘匪’方以連朝雨雪載途,天寒地凍,‘匪’軍衣單被薄,糧食供應不繼,見‘國軍’時獲空投補給,每日攜械向我投誠者數以百計。近日氣候轉晴,我空軍連日出動,空投糧彈,轟射‘匪’陣,‘匪’士氣益見低落,國軍于獲得充分補給后,即將主動攻擊,以脫離‘匪’圍攻。舒參謀長(舒適存,徐州‘剿總’前進指揮所參謀長)復稱:‘總統’元旦文告在戰地已獲良好反響,‘總統’文告實對作戰目的作一明確說明,前方戰士為戰為和,將唯命是從,決不致以和謠頻傳而影響士氣。舒氏將在京作較長時日之逗留,與空軍有關方面就陸空聯絡,及空投補給問題,謀取更密切之配合,以發揮最大戰果。”  

 

  淮海戰役支前民工張鳳禮的一等功獎狀

  好笑不好笑?《中央日報》的文人和他們背后的袞袞諸公,再罔顧事實,死鴨子嘴硬,可前線將士,心里明鏡似的,這套嘴把式,能唬住誰?寫這些和授意寫這些的人,自己信嗎?

  這樣的“文宣”只會適得其反,反倒是對面解放軍大喇叭里,毛澤東同志親自撰寫的《敦促杜聿明等投降書》,更直擊人心,讓“國軍”上下肝顫不已。

  當然說得好,不如做得好,解放軍基層指戰員流血犧牲,在一線浴血奮戰,怎么慰勞他們呢?

  在中央軍委“亥篠電”中,針對華東野戰軍領導機關提出,對參戰部隊進行慰問,每人五包香煙,半斤豬肉,舉行會餐,中央覺得你們的建議非常好,但是太小氣了!雙節將至,華野、中野參戰部隊,特別是前線人員,都很辛苦,所以要搞就搞大的。華野、中野都要慰問,前線待遇還要提高,吃得好也是戰斗力,香煙五包不變,豬肉變成每人一斤,而且考慮很細致,不吸煙的同志,也不能讓人家吃虧,可以換成等價獎勵。  

 

  所以,吃喝可不是小問題,中國人古來就講“民以食為天”,打仗更是如此,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孫子講“上下同欲者勝”,怎么讓上下同欲,就是個大問題了。

  有的吃,而且吃得好,吃得飽,更要保基層,重一線,這就是我黨我軍那時的作風。井岡山上,毛委員、朱軍長就在提倡“有鹽同咸、無鹽同淡”,共產黨不是國民黨,糊弄基層,糊弄群眾,最終糊弄的是自己,好話說盡,壞事做絕,最后坑的只能是自己。

  淮海戰場上,從反動陣營加入到人民陣營,康子龍敏銳地發現了小問題后面的大問題。一位參謀同志聽完哈哈大笑,這些問題在共產黨這邊,壓根就不是問題,他告訴康子龍:“這正同你們相反,國民黨軍隊,官越大,機關越大越吃好的,所以我們才打勝仗啊!”  

 

  1948年冬,民工運送彈藥支援淮海戰役

  淮海戰役勝利結束后的一天,一位參謀對康子龍說:“我們準備給你足夠的路費,放你回蒙城原籍。”

  但是此時的康子龍,卻不想回家,更不想去找“國軍”歸隊了,他說:“我不想回家,跟著你們干,行不行?”

  康子龍再也不想走了,他想參加解放軍,在這樣的隊伍里,才有干勁,有方向,有希望。

  一位參謀說:“有個機會,三野軍政干部學校就在附近,我打個電話問問。”  

 

  淮海戰役中,支援人民解放軍作戰的民兵擔架隊準備出發。

  隨后,來了一位叫張玉清的同志,自稱是“指導員”。后來康子龍參加軍政干校后,張玉清就是他所在中隊的指導員。指導員要求康子龍寫個詳細的自傳,說:“從八歲開始寫到現在,上學、入軍校,在國民黨部隊工作,有什么寫什么,不要隱瞞!”

  很快自傳就寫好交上去了,兩天后指導員又來了,還帶來了一套解放軍的新軍裝,請康子龍抓緊到干校報到,并告訴他:“根據你的軍階,按政策是不能收留你的,上級首長認為你有較高的軍事素養,又有一定的文化,決定吸收你參加干校,希望你好好學習,將來為人民服務!”

  含著激動的熱淚,康子龍換上解放軍的黃粗布軍裝,穿上黃粗布皮底鞋,戴上黃粗布八角帽,心里感到特別舒暢,向見證自己新生的三位同志——兩位參謀和張指導員,敬了個軍禮,高高興興地隨著南下大軍的洪流,走上革命大道!  

 

  1948年冬,淮海戰役期間,渤海區擔架民工趕赴前線。

  問題來了,為什么解放軍能做到“官兵一致”,能做到政策向基層傾斜,能充分保證有吃有喝,而且一線戰斗員都有大肉包子吃呢?

  我想把這個問題,留給大家作為一道思考題。

  再或者,將來我會通過其他角度,用基層革命者、支前群眾,甚至是“國軍”官兵、外國記者的親身經歷、所見所聞,來回答這個問題。  

 

  “淮海戰役的勝利是人民群眾用小車推出來的!”  

  又:謹以此文,獻給淮海戰役中的我軍指戰員和支前群眾。  

  上次寫抗美援朝的支前民工,我就發現了一個規律:除了繼續享受“艮?”待遇外,民工果然沒有捅蘸價值和資本價值,所以那篇無論是閱讀、轉發量,還是“搭尚”都少的出奇。不過,我覺得不能因為他們“價值”不高,就沒有人去關注,因為陳毅同志說過上面那句話。  

  我不是唱高調,體制外慣燒冷灶的我,也唱不起高調,但我總想做點什么,盡我作為歷史學人的一點擔當。  

  人民是歷史的主體,歷史是人民創造的。歷史的擔當,說到底就是對人民的擔當。  

  但是我得生活,宮中昊“達裳”是我的唯一來源,所以只能在此再次,多多拜托了!  

  如果這篇還行,那我爭取下周,寫寫支前民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只能說爭取,因為實在不抱啥希望,誰讓咱也沒有捅蘸價值和資本價值,不符合憑泰金主的主流價值觀呢?  

  好了,做飯去,熬了稀飯,蒸了花卷,炒個蒜苗炒雞蛋、燒個白菜豆腐,然后看父母,接孩子……  

  2024年12月19日19:44于鄭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蝸牛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當狗不易,不宜當狗
  2. 社會“新四害”,已嚴重影響老百姓生活,很多人還未察覺
  3. 李強:中國城市農民工的絕對剝奪現象
  4. 未去過大慶大寨,難道毛主席就憑二手材料發出號召?
  5. 偉大的領袖和導師毛澤東主席追悼大會悼詞
  6. 痛批!那些“刪掉毛主席的紅歌”!
  7. 真不要臉!這么明目張膽
  8. “暴露人民”還是“歌頌人民”?(二者必居其一)
  9. 那場無產階級文化革命在經濟戰線的斗爭是什么?
  10. 澤連斯基離間計失敗,朝鮮無愧于俄羅斯!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4.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5. 他不是群眾
  6.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7. 為了活下去,越來越多的人上街擺攤,但也難以為繼
  8. 爪分國有資產是對人民的背叛,是強盜式的對人民血汗的掠奪,必須受到人民的審判
  9. 我來和你解釋一下為何富人要往美國跑
  10. 莫言對英烈犧牲意義的歪曲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我為什么不再唱《年輕的朋友來相會》?
  3. 寧波這起事件,荒誕到讓人不敢相信!
  4. 【燃燒】誰把老實人逼瘋了?年輕人的憤怒之火怎么燃起來的
  5. 分清偉人與設計師的五個策略
  6. 鶴崗市公安局局長會場指揮10余警察抓捕副局長
  7. 1964年,主席與少奇從分歧到沖突
  8. 誰敢說愿意回到毛澤東時代?
  9. 王泰俊:黨建以掙大錢為目的,就是政治投機
  10. 富得流油,跌得粉碎
  1. 活著的一等功
  2. 嚴肅點,不要笑,中國大蒜為何會威脅美國安全?
  3. 相約12月26日,共赴韶山!
  4. 莫言對英烈犧牲意義的歪曲
  5. 為了活下去,越來越多的人上街擺攤,但也難以為繼
  6. 他不是群眾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性色a∨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中文精品欧美无线码一区 中文字幕乱偷电影 | 午夜福利理论片高清在线观看 | 偷自拍亚洲综合在线不卡 | 亚洲国产欧美日本视频 | 亚洲中文aⅴ中文字幕每天被 | 天天在线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