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歷史 > 歷史視野

研究東北解放戰爭必須注意的四個尖銳問題

鐵穆臻 · 2024-12-20 · 來源:毛著和毛時代史Maoism研究
收藏( 評論() 字體: / /
過分吹噓陳明仁軍事能力,就是歷史虛無主義!

  一、進軍東北是毛主席為首的中共中央軍委獨立自主做出的戰略決策!

  關于打通紅軍主力和東北的聯系,毛主席早就在抗日戰爭初期開始規劃了。七七事變爆發后的第九天,毛主席、朱老總就迅速致電彭德懷、任弼時,指示“以二十七軍、二十八軍、三十二軍及騎兵團共三千余人,編成一游擊師派去,活動于熱、察、冀間,而多派紅大干部隨去,擴大義勇軍運動。”(《毛澤東軍事文集》(第二卷):《關于紅軍編制及準備》)這就接近了東北地區,方便了我軍進軍東北。這是我們獨立自主的決策。

  1938年2月8日,毛主席提出在熱河、河北交界的霧靈山一帶發展新的游擊區,他指出“這是敵人的遠后方,東面策應東北抗日聯軍,南面策應晉察冀,北面與蒙古接近,西面與綏遠聯系,在天下有變的時候,這個地區可以首先得到國際的援助。” (《毛澤東年譜(1893—1949)》:1938年, 四十五歲)毛主席做的這個決策,為我軍能進軍東北提供了重要的戰略保障。

  我軍進軍東北、打通和東北聯系,根本不是所謂的“二戰以后蘇聯建議下”才決定的,而是1937年以來毛主席為首的中央軍委早就獨立做出的正確決策。

  1945年8月20日,毛主席就指出:“我方除李運昌率三個大團深入遼寧,冀東冀察兩區各有一部深入熱河之外,中央決定從山東調兩個團(萬毅支隊在內),冀魯豫調一個團,冀中調一個團,共四個團,歸萬毅率領開赴東三省。山東之兩團限電到十天內準備完畢,即行出發,經河北會合冀魯豫及冀中之兩團,開至熱河邊境待命。每團官兵不得少于一千五百。必須明確宣布去東三省之任務(乘紅軍占領東北期間和國民黨爭奪東北)。必須配備必要之地方工作干部。三處所集中之東北干部亦望交萬毅帶去。必須有良好之紀律。配備及出動情形望告。另由陜甘寧邊區配備一個團,晉綏軍區配備三個團,中央配備一個干部團,共五個團,由呂正操林楓率領開東三省。以上告知萬毅,但勿在報上發表。”(《毛澤東軍事文集》(第三卷):《抽九個團赴東三省》)可見,毛主席的決策是非常迅速、及時的。請注意,那時沒有任何國際的“建議通知”。毛主席的這一正確決策更是獨立自主的。

  “9月14日 蘇聯后貝加爾湖前線總司令羅季翁·雅科夫列維奇·馬林諾夫斯基元帥的代表貝魯羅索夫中校和曾克林乘蘇聯軍用飛機到達延安。貝魯羅索夫中校向朱德轉達馬林諾夫斯基的口頭通知:蔣介石軍隊與八路軍進入東北,應按照特別規定的時間;蘇聯紅軍退出東北之前,蔣軍及八路軍均不得進入東北;八路軍的個別部隊已到遼寧省沈陽市、大連市、吉林省長春市、熱河省平泉縣(今屬河北省)等地,請朱總司令命令各部隊退出蘇聯紅軍占領的地區;蘇聯紅軍統帥部轉告朱總司令,紅軍不久即行撤退,我們不干涉中國內政,中國內部問題由中國自行解決。”(《彭真年譜》)可見,蘇聯派代表找我們講的是機會均等,不是支持我們完全占據——而且他們來的時候還比毛主席的決策晚了將近一個月。

  正是主席的這樣精準科學的決策的有效貫徹,我們才能迅速攻入東北。蘇聯方面說了機會均等,老蔣自己在大西南躲著,我們中共軍隊離得近,老早就在距離東北很近的南大門守著,老蔣能怪誰呢?

  二、不要過分夸大蘇軍在東北留給我們的“日式裝備”的數量!

  早在解放戰爭初期,毛主席就提出——蘇聯根本當時沒有也不適合給我們公開的、大規模的直接物質援助。華西列夫斯基為代表的蘇修爪牙以及當代洋奴白癡往往夸大蘇聯的援助量,實際上它們在詆毀我們獨立自主、艱苦創業的革命先輩。

  1946年7月20日,毛主席在《以自衛戰爭粉碎蔣介石的進攻》就指出:“我黨我軍正準備一切,粉碎蔣介石的進攻,借此以爭取和平。蔣介石雖有美國援助,但是人心不順,士氣不高,經濟困難。我們雖無外國援助,但是人心歸向,士氣高漲,經濟亦有辦法。因此,我們是能夠戰勝蔣介石的。全黨對此應當有充分的信心。”(《毛澤東選集》(第四卷):《以自衛戰爭粉碎蔣介石的進攻》)可見,那時我們沒有所謂的大規模國外“援助”。再例如,1946年10月25日,毛主席致電東北:“你們的估計是正確的,中美反動派消滅解放區的政策不會改變。我黨同志絕不要幻想恩賜和平,只在大量殲滅敵軍有生力量,粉碎敵人多次進攻并使解放區獲得發展之后,暫時休戰才有可能。在全國與東北均是敵強我弱,為改變此種形勢起見,必須準備長期艱苦斗爭。”(《毛澤東文集》(第四卷):《敵強我弱必須準備長期斗爭》)可見,當時就是敵強我弱,就是差距懸殊。

  筆者非常佩服的一位軍史作家講過,中國共產黨的戰爭史,90%都是敵強我弱、以弱勝強!要知道,美國大規模、直接援助了蔣介石50億。而且,東北我黨根據地政權和蘇方做的生意,是我們用大量他們所需要的農產品與其進行的公正平等的等價交換——這并不是共產國際解散之前的有限但是還有存在的無償援助!我們一點不欠他們的。更要注意的是,我們在大決戰以后得到的援助資金的總數,也遠遠不能和美帝援助蔣介石的50億美元相比。

  過分鼓吹蘇軍留下的關東軍裝備的作用,簡直就是詆毀我們的前輩。華西列夫斯基在中蘇關系惡化的時候發謠言鼓吹他們在東北“援助”了我們很多“日式裝備”,而且故意夸大了他們留給我們的關東軍裝備數字——實際上是蘇聯和華西列夫斯基當時極端的不要臉!經過嚴格詳細考證來看,“總計中共軍隊通過蘇軍直接或間接獲得的日軍裝備應有步騎槍30萬支左右、各種炮1600多門(含迫擊炮、擲彈筒)、坦克20輛左右。”“即使中共從蘇軍處獲得的日軍武器彈藥,在運輸中也有遺失現象,李運昌部奉命將沈陽獲得的武器運往錦州時,由于擔任運輸任務的新部隊在國民黨軍到來之前即發生叛變和逃亡,大部武器在運送過程中遺失。”(李長林:《關東軍武器流向略考》)抗日戰爭剛結束,中共當時有127萬軍隊,蘇聯撤軍,東北我軍拿的關東軍裝備頂多上述這些。要知道,這些剛開始占全國我軍裝備總數的1/4都不到。

  總之,解放戰爭初期敵我差距懸殊是客觀事實。正如劉振起老師所說:“其時,國民黨軍隊總兵力為430萬人,其中正規軍248個師(旅)200萬人;而共產黨軍隊總兵力為127萬人,其中野戰軍60萬人。國共兩黨的兵力對比是3.4:1。從武器裝備看,差距就更為懸殊。共產黨軍隊的武器裝備,主要是抗日戰爭繳獲的日偽軍的輕武器和為數很少的火炮,飛機、坦克、大口徑火炮、艦艇都沒有,軍用車輛也很少,而軍工生產,月只能生產迫擊炮2門,15挺機槍、千支步槍和為數很少的迫擊炮彈和步槍子彈。相反,國民黨軍隊的武器裝備則是世界上頭等先進的,基本是美式、德式武器裝備,加之在受降中又接收了侵華日軍100多萬人的現代化武器裝備,所以,國民黨軍隊的飛機、坦克、火炮、艦艇、車輛等現代化武器裝備齊全,還控制著全部的現代工業和軍工生產。”(劉振起:《偉大的戰略智慧——毛澤東破解蔣介石發動內戰危局》)

  即使有些洋奴分子為了過分夸大所謂的蘇聯作用、過分夸大關東軍留下的那些日寇裝備作用、把日式裝備吹的比美式裝備還高,并列舉了再多士兵回憶,也是幾乎毫無意義的。個別的親歷者的回憶從來都不是信史,這些回憶只是作者的自己一家之言、片面感受。例如徐帥寫的回憶錄中關于西路軍問題的回憶,就有很多完全不符合歷史事實錯誤,而且完全不符合黨中央的決議!還要注意,蔣匪軍的日式裝備也遠遠多于我軍!

  三、“二戰四平”在戰略上的正確性和“二戰四平”的重大戰略成果

  1946年4月12日,毛主席就致電林彪:“同意林真子電,以集中力量殲滅敵人為主,不以固守城市為主,并須統籌全局,作長期打算。”(《毛澤東年譜》(1893—1949),1946年,五十三歲。)反對以固守城市為主,堅持殲滅敵人有生力量。4月13日,毛主席致電林彪并告彭真:“馬歇爾有于文日動身來華說。馬到華后東北可能停戰,國方必于數日內盡力攻奪四平、本溪。望注意在可能條件下擊退其進攻,守住四平本溪,以利談判。”(《毛澤東年譜》(1893—1949),1946年,五十三歲。)可見,毛主席講的是在可能條件下擊退其進攻,并沒有說在不可能條件下也要堅守。

  得知東北民主聯軍占領長春消息后,毛主席致電東北局:“我應力爭保持長春于我手中,如我能在四平地區大量殲滅頑軍,此種可能性是有的。但目前尚難作最后決定,須看斗爭結果如何而定。在未作最后決定前,你們應作長期保持計劃。”(《毛澤東年譜》(1893—1949),1946年,五十三歲。)可見,毛主席保持著相當的理智:他只是講了在四平有大量殲敵的可能性,還指出不能做死守四平的最后決定,而且給了前線將領充分的自主發揮權。

  之后,毛主席說過“于必要時把長春變為馬德里”(《毛澤東年譜》(1893—1949),1946年,五十三歲。)可見主席說的是必要時才可以在長春這樣做,不必要的時候就不能這樣做。絲毫沒有非要死守四平或非要死守長春的意思。

  關于在四平阻擊敵人一段時間的目標,毛主席在他給林彪的電報中寫的清清楚楚:“東北戰爭,中外矚目。蔣介石已拒絕馬歇爾、民盟和我黨三方同意之停戰方案,堅持要打到長春。因此,我們必須在四平、本溪兩處堅持有奮戰,將兩處頑軍打得精疲力竭,消耗其兵力,挫折其銳氣,使其以六個月時間調集的兵力、武器、彈藥,受到最大消耗,來不及補充,我則因取得長、哈,兵力資材可以源源補充,那時便可能求得有利于我之和平。”(《毛澤東年譜》(1893—1949),1946年,五十三歲。)看到這句話,我不說一句毛主席萬歲,我就真的感覺不公正。

  看看,毛主席講的多好!為什么在四平阻擊敵人一段時間?為的是消耗敵人的精力,挫折敵人的銳氣,這樣就方便我軍向北爭取資源發展自身實力,進而占據主動。雖然毛主席這時還有占領長春的設想,但是他在四平阻擊敵人以消磨敵人精力、挫折敵人銳氣、為我軍戰略轉移提供有利條件的決策,無疑是完全正確的。

  1946年5月6日,毛主席致電蕭華并告林彪,指出:“本溪雖失,你們牽制敵人甚多,這就是勝利。望鼓勵各旅繼續在本溪周圍阻擊敵人,并派部襲擊敵之來路,務使新六軍、五十二軍不能北上為要。”(《毛澤東年譜》(1893—1949),1946年,五十三歲。)看看,毛主席堅持在四平阻擊一段時間,為的是牽制敵人、打擊敵人的銳氣,為我軍戰略轉移創造有利條件。

  如果不按毛主席說的做,不在四平削弱敵人銳氣、消磨敵人精力,敵人一鼓作氣北上,對我們來說更危險。正是因為我軍在四平沉重打擊了杜聿明的囂張氣焰,蔣匪軍的銳氣大大消耗,我們才相對順利的實現了向北轉移,蔣匪軍也比較疲憊不堪、精力被嚴重消耗,難以長驅直入了。

  5月19日,毛主席致電林彪并告彭真:“(一)四平我軍堅守一個月,抗擊敵軍十個師,表現了人民軍隊高度頑強英勇精神,這一斗爭是有歷史意義的。(二)如果你覺得繼續死守四平已不可能時,便應主動地放棄四平,以一部在正面遲滯敵人,主力撤至兩翼休整,準備由陣地戰轉變為運動戰。(三)如果采取此項方針,我軍必能從目前的被動與不利地位轉變到主動與有利地位,而敵則愈前進愈分散,糧彈愈困難,其力量必減弱下來。(四)長春以南鐵路應迅速徹底破壞。”(《毛澤東年譜》(1893—1949),1946年,五十三歲。)27日,毛主席起草的致各戰略區的電報中又指出:“東北四平街之所以能久守,主要是因敵未料我軍有防線,故逐次增兵,便于為我各個擊破,使敵遭受我軍重大打擊。故四平防御戰為一時特殊條件所致,不能成為我一般的作戰方針。”(《毛澤東年譜》(1893—1949),1946年,五十三歲。)毛主席說得清清楚楚——守四平不可能的話就應該主動撤出來。我軍在四平也確實給了敵人重大打擊,為我軍順利轉移提供了重要條件。

  也是這一天,毛主席致電林彪:“四平退出,我兵力獲得自由使用,頑占領面積愈大,補給線愈長,將愈困難”“鑒于在敵北進以前未能破壞沈陽四平段鐵路,使我吃了大虧,現應動員一切力量晝夜不停徹底破壞長春至四平段鐵路”。(《毛澤東年譜》(1893—1949),1946年,五十三歲。)可見,毛主席堅持給敵軍困難局面火上澆油——本來在四平阻擊敵人已經給了敵人比較嚴重的銳氣打擊,導致敵人疲憊和被動,而敵人盲目以占領城市為目標以及北進,戰線更加拉長,更加陷入了被動局面。上述內容可見,關于四平之戰,毛主席的決策也是基本正確的。

  四、不得過分神化屢戰屢敗的陳明仁,更不得淡化、貶低林彪指揮東北我軍多次打敗陳明仁所率蔣匪軍的輝煌戰績!

  對于林彪在建國后的問題,毛主席在世的時候已經做出了最公正的結論。但是,我們絕對不能貶低林彪的軍事能力和林彪指揮東北我軍取得的一系列輝煌戰績、過分吹捧蔣匪軍官兵!否則我們就是歷史虛無主義者、就是蔣賊余孽的幫兇。黃克誠說:“據我了解,林彪的確有指揮作戰的能力。他生前我是這么說,他死了以后我還是這么說。有人說林彪不會打仗,這不是歷史唯物主義的態度,不符合歷史事實。”“帶十萬人進去,帶一百多萬人回來,建立了東北那么大的解放區。當然這不是林彪一個人的功勞,這是整個東北局和東北部隊指戰員和東北人民的功勞,但是林彪是主要領導人,也不能抹煞這一點。不然外國人會說我們寫歷史不顧歷史事實。”(黃克誠:《對〈中國大百科全書〉“林彪”條釋文的意見》)黃老這句話,無疑堅持了客觀公正!

  《黃克誠傳》精彩記錄了我軍在二戰四平的時候打敗陳明仁的光輝歷史:“國民黨軍向四平發動進攻的另一路是第七十一軍。該敵第八十七師于4月10日進至四平西南之金家屯,企圖經八面城迂回四平。根據東總命令,第三師獨立旅第三團節節抗擊,誘敵深入,掩護第八旅、第十旅和山東第一師、第七縱隊等部隊迅速西移至大洼、金山堡一帶設伏。林彪決定在此集中兵力,給敵人以殲滅性打擊。”“4月15日中午,國民黨軍第八十七師進至大洼以南一帶,東距新一軍約25公里,進入東北民主聯軍的伏擊圈。山東第一師,新四軍第三師第十、第八旅和獨立旅第一、第二團,第七縱隊3個團,共14個團的兵力,將國民黨軍第七十一軍第八十七師壓縮至大洼以南的十幾個村子里,分割包圍,激戰至次日晨,共殲國民黨軍第八十七師4400余人,師長黃炎率殘部南逃。此役共繳獲汽車30余輛,各種炮 31門,機槍 136挺,步槍1200余支,以及大量軍用物資,給剛進入東北的國民黨軍第七十一軍以沉重打擊。”(《黃克誠傳》:《第十七章、在四平保衛戰前后》)第七十一軍是陳明仁指揮的蔣匪軍,87師是陳明仁指揮的71軍的一部。陳明仁剛到東北,就遭到了東北我軍的殲滅性打擊,損失了大量有生力量。

  這是林彪指揮東北我軍第一次打敗陳明仁所率領的蔣匪軍的經典戰役。林彪指揮東北我軍殲滅陳明仁指揮的第71軍第87師匪部4400余匪軍的主要過程中展現的敏銳、果斷,以及他對于戰機的精準把握,都顯示了他確實是杰出的軍事家。

  還要知道,1947年3月8日,東北民主聯軍第5師曾將陳明仁的第88師后方掩護部隊262團一個營殲滅,并乘勝將該師5個連1300人包圍并全部殲滅。林彪命令全面追擊88師,第二天,第88師主力被包圍。87師同樣也遭到第2縱和第6縱的攻擊被消滅一部。從這時起,陳明仁的71軍三個師中有兩個師被林彪殲滅了大量有生力量。1947年夏季攻勢之中,東北民主聯軍攻擊懷德的時候,林彪又一次采用圍點打援的戰術吸引蔣匪軍前來。結果陳明仁再次上當,71軍兩個師進入大黑林子。林彪立刻命令第1縱全部、第2縱第5師對這兩個師發起攻擊,戰斗僅僅12個小時,71軍兩個師就被全部消滅,88師師長韓增棟被擊斃。至此,陳明仁1946年帶到東北的3個師都被林彪指揮我東北民主聯軍挨個收拾了。

  陳明仁在東北期間,林彪指揮的東北我軍至少連續四次殲滅了陳明仁大量有生力量。所以,林彪指揮的東北我軍和陳明仁所率蔣匪軍的勝負比例至少是“4:1”——這足以證明林彪指揮的東北我軍指戰員軍事能力遠遠高于多次被我軍打敗的陳明仁。還要知道的是,第三次四平戰役,也就是夏季攻勢后期的“四平戰斗,自14日總攻開始,至26日經13日激戰,我軍俘斃傷敵3萬余人,我傷亡13000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史料選編》第2輯第1冊。)陳明仁所率蔣匪軍損失數量遠遠多于我軍。更要注意的是,“總的來說,我軍的夏季攻勢是有效果的。在50天戰斗中共殲敵8萬人,收復縣城42座(其中6座被敵軍重占)。徹底粉碎了國民黨軍隊分割東南西北滿及冀熱遼根據地的態勢,使解放區聯成了一片。國民黨軍隊只能重點防守中長鐵路上的9座大城市,活動范圍大大縮小。”(劉統:《決戰東北》)這才是夏季攻勢的“九個指頭”!早在夏季攻勢之前的三下江南四保臨江之戰,杜聿明就基本陷入被動,被林彪、肖勁光打得落花流水、暈頭轉向。夏季攻勢的結果,就是林彪指揮的東北我軍打敗杜聿明。

  陳明仁多次上鉤、屢屢中計,軍事能力可見一斑。別說和我軍“戰神”級指戰員林彪、粟裕、彭德懷、劉伯承相比,即使是“李木匠”,都要比陳明仁聰明的多。如果李先念同志也像陳明仁一樣容易頻繁中計上鉤,中原突圍就不可能取得成功了,中原我軍就真的全軍覆沒了。過分吹噓陳明仁軍事能力,就是歷史虛無主義!

  小結:

  第一,我軍進軍東北、打通主力和東北地區聯系,是主席領導下我黨獨立自主的決策。

  第二,解放戰爭初期,我軍接收了一批關東軍裝備,但非常有限,并不占多數,敵強我弱的事實并沒有改變。

  第三,四平之戰,主席的決策基本上堅持了實事求是,我軍也基本實現了主席的戰略目標。

  第四,林彪指揮東北我軍多次打敗了陳明仁,消滅了陳明仁率領的蔣匪軍的大量有生力量。

  這才是真實歷史!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蝸牛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美國在敘利亞剎車失靈,中東舞臺即將更換主角
  2. 美國的保險巨頭被殺,中國的保險沒人干了
  3. “服服帖帖生孩子”?21世紀了,還有人這么想?
  4. 涉案超30億!這個貪官終于被判死刑了!
  5. 雙石|毛澤東“依造船情況為斷”有“敗筆”之嫌
  6. 未去過大慶大寨,難道毛主席就憑二手材料發出號召?
  7. 井岡山觀心|如何看待擦邊行為
  8. 井岡山觀心|專家“怎么能讓女大學生們老老實實、服服帖帖地生孩子”。毛主席:知識分子是最無知識的
  9. 張志坤|時令不好 風雪來得早——評特朗普的“中美聯合”對華新攻勢
  10. 活著的一等功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4.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5. 他不是群眾
  6.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7. 為了活下去,越來越多的人上街擺攤,但也難以為繼
  8. 爪分國有資產是對人民的背叛,是強盜式的對人民血汗的掠奪,必須受到人民的審判
  9. 我來和你解釋一下為何富人要往美國跑
  10. 莫言對英烈犧牲意義的歪曲
  1. 我為什么不再唱《年輕的朋友來相會》?
  2. 寧波這起事件,荒誕到讓人不敢相信!
  3. 【燃燒】誰把老實人逼瘋了?年輕人的憤怒之火怎么燃起來的
  4. 分清偉人與設計師的五個策略
  5.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6. 鶴崗市公安局局長會場指揮10余警察抓捕副局長
  7. 這個社會可能已經癱瘓了
  8. 1964年,主席與少奇從分歧到沖突
  9. 誰敢說愿意回到毛澤東時代?
  10. 富得流油,跌得粉碎
  1. 活著的一等功
  2. 嚴肅點,不要笑,中國大蒜為何會威脅美國安全?
  3. 相約12月26日,共赴韶山!
  4. 莫言對英烈犧牲意義的歪曲
  5. 為了活下去,越來越多的人上街擺攤,但也難以為繼
  6. 他不是群眾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天天爽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精品伊人久久精品伊人 | 亚洲国产国语高清在线网址 | 日本黄线在线视频免费看 | 中文字幕亚洲第一精品 | 亚洲中文精品乱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