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歷史 > 歷史視野

林彪1942年代表毛主席與蔣介石談判內情

江幸福 · 2024-11-14 · 來源:紅色文化網
收藏( 評論() 字體: / /

 

1940年春,林彪(中)與周恩來(右二)等在八路軍駐重慶辦事處

形勢復雜,周恩來提議由林彪代替毛澤東面見蔣介石

1940年底至1941年初,國民黨頑固派陰謀策劃了第二次反共高潮,國共兩黨關系陷入低谷。國共關系不和,對抗戰極為不利,也使蔣介石的形象、聲譽受到損害。為了改變不利局面,1942年7月21日,蔣介石約見駐重慶的共產黨領導人周恩來,表示要改善國共兩黨關系,以利抗戰。周恩來當即將蔣介石的意見報告了中共中央。

1942年8月14日,蔣介石再次約見周恩來,告知一星期后他將去西安,希望能在西安與毛澤東見面。

當天,周恩來給毛澤東發電報,轉告了蔣介石的意見,并提出兩條建議:一、以林彪為代表,在西安見蔣介石;二、要求蔣介石帶周恩來到西安,然后周去延安,再偕一人(林彪或其他負責人)回西安見蔣介石。

8月19日,毛澤東給周恩來復電說:“依目前局勢,我似應見蔣。”

周恩來接到毛澤東的電報后,覺得形勢比較復雜,兩黨的關系沒有根本的改變,毛澤東目前還不宜與蔣介石見面。于是,他又給毛澤東去電,說毛澤東與蔣介石直接會談,“似嫌略早”,可由林彪或朱德先打開談判之門,如蔣介石約林彪或朱德到重慶,也可答應,以便打開局面,轉換空氣。一俟具體談判有眉目,毛澤東可到重慶與蔣會談。

當時,周恩來一再提議由林彪作為毛澤東的代表去見蔣介石,是因為林彪是蔣介石的學生,又系影響頗大的抗戰名將,再加上他回國后在烏魯木齊、蘭州、西安做的統戰工作頗有成效和影響,由他見蔣介石比較有利。另外,周恩來考慮還摸不清蔣介石要見毛澤東的底細,而毛澤東是黨和軍隊的一把手,擔心毛澤東到重慶后安全難有保障,故力主毛澤東暫不出面。

8月22日,中共中央召開政治局會議,專門討論毛澤東與蔣介石會談的問題,會議決定先派林彪去見蔣介石,然后根據談判的情況,再定毛澤東是否與蔣介石見面。

1942年9月初,中共中央接到國民黨的函件,稱林彪近日可到西安與蔣介石見面。此時,林彪已從西安回到延安。中央立即通知林彪,代表毛澤東赴西安面見蔣介石。

9月14日,林彪與助手伍云甫在國民黨駐延安聯絡參謀周勵武的陪同下,乘車前往西安。由于路不好走,汽車又老出故障,林彪一行在途中走了三四天才到達西安。林彪到達西安后,蔣介石因有急事已經走了。他走時,給西安行營留了話:林彪到后,叫其到重慶面談。

9月17日,林彪給毛澤東發電,告知蔣介石已走,并詢問他是否到重慶去。9月18日,毛澤東給林彪回電,囑他在西安等待,并利用此機會與各界多交談,然后再赴重慶見蔣介石。林彪遵照毛澤東的指示,在西安住了下來。這期間,他與國民黨的一些高級將領,如張治中、李宗仁、胡宗南、范漢杰等人數度交談,宣傳中共的抗日方針及與國民黨合作的意義。

1942年10月7日,林彪帶著伍云甫到達重慶。

林彪此次到重慶,蔣介石較為重視,而且還抱有幻想,希望林彪的思想能在他的戰時首都有所轉變。蔣介石還專門指示戴笠、康澤、唐縱、滕杰等從黃埔軍校畢業的大特務,要他們做好林彪在重慶期間的監視、接待工作。其方法是:表面要熱情,暗中要監視,在思想上要多對林彪施加影響。

1942年10月16日晚,戴笠根據蔣介石的指示,召集滕杰、康澤、唐縱等在重慶漱廬開會并聚餐,專門商討如何對林彪加強“影響”的問題。

這天晚上,他們商定第二天晚由康澤、滕杰二人以同學的名義作東,宴請林彪、周恩來。

10月17日,康澤、滕杰、唐縱等以同學的名義專程去看林彪,并請林彪吃飯。

林彪與滕杰從黃埔軍校畢業后,從未見過面。今天滕杰去看他,他感到很意外。滕杰向林彪介紹了康澤、唐縱后,笑瞇瞇地說:“你一路辛苦了,今晚由我和康將軍請你及周先生的客。”林彪爽快地答應了。

晚上,林彪、周恩來、伍云甫等如約來到漱廬。國民黨方面除了上面提到的3人外,還有特務頭目鄭介民等人參加。

林彪在蘇聯待了4年。蔣介石的心腹唐縱很想了解林彪在蘇聯4年的情況。宴會還未開始,唐縱問林彪:“聽說你在蘇聯住了多年,是養傷還是學習?”

對這個問題,林彪早已準備了對詞:“我在蘇聯主要是治傷,傷有了好轉后,便主動向蘇聯方面要求學習機械理論方面的知識,以備將來建設國家之用。蘇方根據我的要求,安排我到莫斯科一所大學旁聽機械化方面的課程。”

“哦……”唐縱感到再不好問了。晚上回家后,他在日記中寫道:“據林說在蘇聯學習機械化。”

其實,林彪在蘇聯從未學習機械化,而是研究古今中外的軍事理論、蘇德戰爭以及學習俄文。他還經常到蘇聯伏龍芝軍事學院去聽課,參加軍事學術討論會,有時也考察、訪問蘇聯的一些部隊、工廠、集體農莊。他在蘇聯研讀的軍事理論,使他的眼界大開,軍事水平大有長進。

在宴席上,雙方都談黃埔軍校的往事,而且談得甚為熱鬧。據唐縱在日記中記載,林彪除談了黃埔軍校的一些往事外,還著重談了國家建設的問題。林彪說:中國地大物博,資源豐富,如果不是戰爭,建設國家的條件比其他任何國家都好,只要全國上下一心,人民團結一致,中國是很有希望的。

林彪還對他們說:中國共產黨對國共合作甚有誠意,對蔣介石領導抗戰,也是擁護的。現在最要緊的是兩黨要加強團結,不能搞摩擦,也不能搞內戰。團結搞好了,就可贏得抗戰的勝利。蘇聯的工業和農業機械化在迅速發展,軍事現代化的步伐也很快。過去,中國的農民拿菜刀、土槍可以造反,現在就不行了。要贏得戰爭的勝利,非得有飛機、大炮不可,而要造飛機大炮,就必須大搞工業,建設好國家,國家有一個和平的環境,才能造得出機器、飛機、大炮。

林彪的這番言論,不左不右,國民黨的大特務們挑不出什么毛病。因此,這次宴會的氣氛,頗為融洽。

第二天,唐縱就將宴請林彪的情況向蔣介石作了匯報。蔣介石聽了,對唐縱說:“你們這樣做好,叫雨農(戴笠)也請請他。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人的思想隨著環境的變化,也易發生變化。張國燾在中共干了那么多年,地位那么高,最后也變了,說不定林彪也會變的。我的學生中,林彪的軍事才干是非常突出的,你們對他在重慶的活動,應多加注意。有重要情況,要及時告訴我。”

據伍云甫日記記載,林彪到重慶后,活動比較多,除國民黨一些要人不斷來看他外,他也常出去看望國民黨要人、同學、熟人,有時,也去游覽朝天門、歌樂山等風景名勝。

抗戰時期林彪與毛澤東在延安合影

林彪與蔣介石的第一次會談不歡而散

1942年10月12日,曾家巖50號周公館接到國民黨方面的通知:蔣介石于13日會見林彪,請中共方面做好準備。

10月13日,林彪、周恩來在張治中的陪同下,進入曾家巖德安里101號蔣介石的辦公室。林彪看見蔣介石,走向前叫道:“校長,你好”

蔣介石握住林彪的手說:“林彪,你是我的學生,我歡迎你到重慶來。”

雙方坐下后,林彪對蔣介石說:“毛澤東先生本擬親自來見校長,因身體有病,行動不便,無法前來,待恢復了健康后,再來重慶與你會晤。”

林彪話音一落,蔣介石連忙問;“你這次來渝,潤之先生有何意見轉告我?”

林彪說:“我們接到校長的電報后,毛先生即提到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上作了專門討論,還約我商談數次。毛先生托我轉給委員長的意見主要有三點:抗戰建國、國內統一團結及對校長的期望。”接著,林彪將上述三點意見一一轉告了蔣介石。

談到國共團結問題,林彪記起毛澤東的囑咐,想多談幾句,便說:“毛先生要我轉告校長,為了贏得抗戰的勝利,國共兩黨應彼此接近,彼此相容,彼此打成一片。這三個彼此,已成為我黨的普遍共識,也寫進了公開發表的宣言,并已成為全黨所一致遵從的、不可動搖的行動準則。這一原則,不但現在不能動搖、違背,將來也是如此。我們對校長個人也是如此,不但現在擁護,將來也必擁護。”

蔣介石對這段話很感興趣。他問林彪:“是真擁護,還是假擁護?”

“當然是真擁護。”

周恩來接過話說:“委員長領導全國抗戰,我們是堅決擁護的。對此點,我們今天當面對委員長這樣講,在我黨的會議及廣大人民群眾中,也是這樣講的。”

“那好!”蔣介石面帶笑容點頭稱是。

林彪又說:“國共兩黨的分歧問題,外傳主要有兩點:一是主義,二是黨的問題。實際上,這兩點皆可趨于一致,因為共產主義、三民主義均具有一個共同理想:天下為公,世界大同。我認為,只要國共兩黨不采取主觀主義、教條主義,而能認識救國之需要,趨于救國之目的,自然能達到一致。”

對林彪談的這一點,蔣介石不贊同。他馬上攔住說:“共產主義不適合中國國情,它與三民主義完全是兩碼事,怎么能趨于一致呢?”

林彪說:“我們共產黨人是這樣認為的。”

蔣介石皺著眉頭說:“你們看法不對。”

林彪接著講:“我們黨的名稱雖為共產黨,實際上是個救國救民的政黨。過去我們黨制定的十大綱領,其核心就是外求民族獨立,內求民權平等和自由民主。這一步實現了,我們黨在現階段的目的就達到了。至于將來的社會條件如何,是否需要社會革命,那是將來的問題,也許我們這一代人看不到。”

“你們共產黨人提倡和信仰的共產主義,不大切合中國的實際,也可以說是幻想。”

林彪反駁說:“不是幻想。我認為共產主義與三民主義沒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如果國共兩黨真正做到彼此接近,彼此相容,彼此打成一片,也許將來兩黨可以合二為一。”

“你們共產黨喜歡搞階級斗爭,國民黨怎么能與你們合二為一呢?”

對蔣介石的這句話,林彪反駁說:“共產黨是代表廣大工農群眾利益的政黨,對違背工農階級利益,歧視、壓迫工農階級的任何人,任何團體,共產黨均堅決反對。其實,共產黨強調的階級斗爭,是維護大多數人民的利益,反對極少數特權階層謀取不正當的利益。在目前,共產黨就是團結一切愛國政黨、團體和廣大人民,反對、打擊日本帝國主義。”

對林彪的這段話,蔣介石頗為不快。由于是國共兩黨的會談,蔣介石心里雖有意見,又不好發作。

林彪繼續說:“我們希望今后國共能長期真誠合作。但是,我們也要指出的是:有些人對共產黨看不慣,總想挑起內戰,消滅異己。中國的現實又不允許發生內戰。哪個黨派挑起內戰,必會遭到全國人民的共同反對。人民一反對,挑起內戰者就必然失敗。”

坐在蔣介石身邊的張治中不時朝林彪、蔣介石的臉上瞧,周恩來也在觀蔣介石的臉色。他們都發現,蔣介石很不高興了。

林彪不管蔣介石高興不高興,繼續說道:“我們黨雖然反對國共打內戰,但話又說回來,我們不怕內戰。中國地域遼闊,多山,多森林,又多湖泊,如內戰實在難以避免,我們可以利用遼闊的地域和空間與之周旋。此處不能固守,他處可以防御;平原不能抵抗,山地可以持久。我們在任何環境、條件下,均能自給自足,也能織布、產糧食,就是在山地,也有南瓜、包谷可吃。任何困難,都難不倒我們共產黨人;任何力量,都摧不垮我們的人民軍隊。我講這些,目的是使校長知道,對于政黨分歧及黨派問題,不是用軍事手段所能解決的,而要通過相互信任、協商、談判的辦法??傊?,無論就中國的社會、地理、經濟、軍事務方面論,我黨均希望中國從此能統一團結,而不可再發生內戰……”

林彪講的這段話,是毛澤東要林彪講給蔣介石聽的,盡管話頗刺耳,他又不得不說。

林彪的話還未講完,蔣介石就不停地看手表——他不想再聽下去了。

周恩來看出氣氛不好,示意林彪不要再講了。這樣,林彪與蔣介石的第一次會談,在不愉快中結束。

10月16日,應林彪、周恩來再次舉行會談的要求,蔣介石派張治中前往參加。

會談中,林彪、周恩來向國民黨方面提出了“三停三發”(停止全國性的軍事進攻,停止政治壓迫,停止對《新華日報》的限制、打壓;對共產黨領導的抗日軍隊發餉、發彈、發藥)的要求,遭到張治中拒絕。雙方沒談多久就結束了。

1943年6月底,林彪(左)與周恩來離開重慶返回延安前合影

林彪與蔣介石的第二次交談令蔣火冒三丈

在延安的毛澤東,對林彪的重慶之行十分關注。

為使林彪的重慶之行有所收獲,他于12月1日親自給蔣介石寫了一函,函中說:

前承寵召,適梁微恙,故派林彪同志晉謁,嗣后如有垂詢,敬乞隨時示知,自當趨轅聆教。鄭委員延卓兄來延宣布中央德意,惠及災黎,軍民同感,此間近情已具告鄭兄,托其轉陳,以備采擇。

毛澤東的這封信,不久到了蔣介石手中。蔣介石仔細研究了毛澤東的信后,看出中國共產黨有誠意與他合作抗戰。他決定再找個機會與林彪、周恩來談談。

1942年12月14日,林彪接到國民黨方面的通知:蔣介石于16日與他舉行第二次會談。

16日,林彪、周恩來在張治中的陪同下來到蔣介石官邸——曾家巖德安里101號。

與上次見蔣一樣,林彪仍稱蔣介石為“校長”。雙方坐下后,蔣介石問:“這次到重慶來,見了一些同學吧?”

林彪說:“見了幾個。”

蔣介石說:“你的那些同學,都很聽我的話。”

林彪聽出了蔣的話外之音,隨口應道:“我知道。”

蔣介石又問:“在重慶生活習慣嗎?”

“感謝校長關心,還習慣。”

林彪答完,蔣介石抬手看了一下表,說:“你們有些什么想法和要求,談談吧。”.

林彪掏出原先擬定的幾條“要點”,首先講了要統一不要分裂,要團結不要內戰的問題。

蔣介石聽后說:“對統一及團結的問題,我們國民黨是有誠意的;不是政治手段,希望兩黨能真正團結。大家統一在政令、軍令下工作?,F在要求全國各政治團體集中起來,所有問題均應得到解決,并要整個解決,很快的解決,而且越快越好,不要拖拖沓沓的零碎解決。你們要的藥品也可以解決。我可以負責地告訴你們,只要我在這個位子上,只要我活一天,就決不會讓你們共產黨吃虧的。我相信共產黨是愛國的政黨,中共領導人是有思想的,是國家的人才,而國家是愛惜人才的。只要你們為國家效力,政府會依才使用。”

對蔣介石的上述言論,林彪只聽沒有反駁。接著,他向蔣介石提出了第十八集團軍的編制、人數、駐地、軍隊干部的使用等問題。蔣介石沒有馬上表態,而是對林彪說:“這些問題,涉及全局,待我通盤考慮后,再答復你們。”

顯然,蔣介石不同意林彪的要求。

林彪接著提出了邊區政府與國民政府的關系問題。蔣介石說:“這個問題,我還沒有考慮好,國民政府也未作研究。”

隨后,林彪提出了恢復新四軍番號的問題。

林彪在此時提出此問題,實際上是當面批評蔣介石,惹得蔣介石十分惱火:“新四軍一不抗日,二系叛軍,我已下令取消了番號,還談它干什么?”

林彪說:“新四軍是真正的抗日軍隊,皖南事變是政府的一個錯誤。此事一日不明,日久終要明。我黨為了壯大抗日隊伍,增強中國的抗戰實力,已于1941年1月20日宣布了重建新四軍的命令,并任命陳毅為代理軍長,劉少奇為政治委員,其部隊也有好幾個師。新四軍既要抗日,就必須有合法的名分。因此,請委員長允許恢復新四軍的番號。”

蔣介石再也忍不住了,氣憤地說:“林彪,你是我的學生,學生應尊敬老師!”

“你是我的校長,我當然應尊敬。”

蔣介石余怒未消:“你們既然一再表示擁護政府和我,現在又來提被取消了番號的新四軍,在報紙、文章中也屢講新四軍的問題,這是擁護我嗎?你們一面喊擁護我,一面又要做我反對的事情,這是不行的。我明白地告訴你:新四軍與藥品不同,承認新四軍,等于不承認政府;要恢復新四軍,就不是真正擁護我。今天再不要提新四軍,”

林彪申辯說:“擁護校長與提新四軍,完全不是一回事。我們擁護校長,是擁護校長領導我們抗日。新四軍是一支抗日部隊,被錯誤地取消番號,我們要求校長恢復,這就是擁護校長嘛!”

“林彪,你不能這樣對我講話!”蔣介石火冒三丈。

這次談判,又毫無結果。

毛澤東怕夜長夢多,催促林彪早日返回延安

林彪、周恩來將第二次與蔣會談的情況電告毛澤東后,毛澤東馬上以中央書記處的名義給他們回電,告知下次與蔣介石會談,可提出如下四條要求:

一、在蔣承認中共合法條件下,可同意國民黨到邊區及敵后辦黨;二、軍隊編為4個軍12個師,包括新四軍在內;三、邊區改行政區,人員、地境不動;四、黃河以南部隊北移,目前只做準備,不能實行移動。此乃完全為事實所限制,絕對無法移動。

林彪、周恩來接到毛澤東的電報后,立即作了研究,并于12月24日在張公館與張治中舉行了約1個小時的會談。“四條要求”遭到國民黨方面拒絕,會談仍未取得任何結果。

由于與蔣介石的談判毫無進展,周恩來考慮甚多。林彪從蘇聯回國后,對改善兩黨關系雖然起了很重要的作用,而到重慶與蔣介石談判卻一直無什么進展,這對國共合作及抗戰是不利的。林彪到重慶的時間已不短了,應該利用他“抗日名將”的身份,爭取與蔣介石談出一點成果來。

基于上述考慮,1943年1月21日,周恩來以個人名義致電毛澤東,說將向國民黨方面提出兩條意見,以結束這次曠日持久的談判:其一,說明我方“四條”與國民黨方面精神相合,只軍隊數目和移動時間有距離,如不同意,要他們提方案,由林彪帶回延安;其二,向他們要方案。2月8日,周恩來收到毛澤東復電,同意他提的第一條意見。過了幾天,毛澤東考慮林彪到重慶談判頗不易,如果雙方一點也不讓步,此次談判將毫無結果。為了顯示中國共產黨的誠意,中共中央決定以退為進,再作進一步的讓步。

3月28日,林彪、周恩來與國民黨的參謀總長何應欽會面。雙方一坐下,何應欽就講國共摩擦問題,并將摩擦的責任都推到共產黨一方,對國共談判的問題基本未提。

林彪看出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現時根本沒有談判的誠意,便向何應欽提出要回延安去,并希望在離開重慶前與蔣介石再見一次面。談完之后,林彪還向何應欽提出,希望國民黨方面發給他返回延安的“護照”。

何應欽當即表態說:“此事將由張治中將軍答復你們。”

林彪在重慶的談判沒有取得任何進展,毛澤東頗感失望。3月30日,他致電林彪和周恩來,提出周恩來回,林彪留下,或周、林均回,但仍需向蔣介石提出見一面。蔣如不見,則林彪獨回延安,留在八路軍辦事處和新華日報社的工作人員愈少愈好。

時間一晃到了6月份。6月4日,張治中約林彪、周恩來會面。見面后,張治中說:“何應欽總長講,前方摩擦正在繼續,談判須擱一擱。談判期間出亂子不好。”

周恩來知道,這是蔣介石的意思,絕不是何應欽的意見。他鄭重地向張治中指出:“談判暫擱是我們意料之中的事,但談判中蔣介石委員長所提的原則,我們都已接受,而我方所提四點,僅在時間、數目上與你們有點距離,現蔣委員長要擱一擱,我們決定林彪回延安,如要談可再來。”

當天,張治中將林彪要回延安的情況告訴了蔣介石。蔣介石覺得,林彪來重慶的時間不短了,雖然兩黨此次未談出什么結果,還是應該見見他。

6月7日,蔣介石在曾家巖德安里103號宋美齡住所會見了林彪、周恩來。

林彪說:“來重慶的這段時間,承蒙校長多次接見、教誨,收獲甚大。政府的各位長官也對我厚愛,熱情招待,非常感激。”

蔣介石點了一下頭,轉向周恩來問道:“周先生也回去嗎?”周恩來說:“我們一起走。”

蔣介石裝出一副既同情而又無奈的樣子說:“其實,政府是真心實意地想與你們合作以爭取抗戰的勝利,但有些事情又不能如愿。這次我們的意見未統一,下次再談吧。”

林彪深知蔣介石的為人與用心,而且他心里更清楚,此次未與國民黨達成任何協議,癥結也在蔣介石身上。他對蔣介石說:“我來重慶這段時間,感覺我們兩黨的分歧其實并不大,如果雙方真有誠意,是能達成一個協議的。問題是國民黨方面缺乏誠意,不能坐下來對條款進行認真的討論。直到今天,我們還未見到國民黨方面的任何方案,只是在口頭上提出要我們放棄軍隊、邊區,致使談判難以順利進行。我們的意見是,下次談判時,雙方應有誠意,否則,就不好談了。”

蔣介石聽了林彪的這番話,心中很不高興,臉色也變了。由于是告別性的會面,他忍著沒有發火,說:“回去后,代我向潤之先生問好。”

這樣,蔣介石與林彪的第三次會談結束了。

林彪、周恩來離開后,蔣介石為自己以前的設想未能實現也感到惋惜:林彪是個軍事奇才,國民黨陣營的黃埔弟子中,沒有這樣的將才。對林彪這樣的人,還應繼續施加“影響”,使林彪能與政府更接近,對他有感情。他立即叫人去通知戴笠、唐縱、康澤、滕杰等黃埔出身的特務頭子,要他們趕在林彪回延安之前,再宴請林幾次,并與他好好談談。

1943年6月14日,張治中設下宴席為林彪、周恩來餞行,并請何應欽、戴笠、康澤、唐縱等人作陪。

此時,毛澤東對林彪回延安的事情十分牽掛。他怕夜長夢多,發生意外,希望林彪早日回延安。6月15日,他給林彪、周恩來發來一電:

何時動身?盼7月1日前趕到延安,共商七七宣言。成都、西安兩地勿耽擱,一則求速,一則避嫌。

林彪接到毛澤東的電報后,便與周恩來加緊做回延安的準備工作。

當時,在重慶的中共工作人員甚多,而延安的醫藥等物品特別缺乏,林彪、周恩來既要安排、組織撤回延安的人員,又要購置物品;既要布置下一段的工作任務,又要會見來訪的各界人士。因而,回延安的前一段時間,他與周恩來忙得不可開交。

6月28日,林彪與周恩來及鄧穎超、方方、孔原、伍云甫等百余人,分乘5輛大卡車,從重慶八路軍辦事處出發,登上了回延安的征途。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焦桐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魏?。赫撁珴蓶|晚年
  2. 1996年,新一代“買辦”,閃亮登場!
  3. 陳曾明:學生都腐敗了,國家民族還有未來嗎?
  4. 小平的自述原文摘錄(值得仔細品讀)
  5. 居心叵測、飲鴆止渴的化債辦法
  6. 連裝都不裝了,誰敢有意見直接上手打,何止是恐怖?
  7. 郭松民 | 就張藝謀的“無語”說兩句
  8. 歷史文獻 |一個美國 專家對劉鄧反動路線的控訴——美國寒春同志的發言
  9. 明德先生的追問
  10. 評鄭開大道騎行:被剝奪青春的大學生們,正在享受虛假“青春”的感覺
  1. 史上第一次,美國大選把公知干沉默了!
  2. 他果然被罷免了全國人大代表!
  3. 從佩奇案看如今官場性交易者
  4. 魏?。赫撁珴蓶|晚年
  5. 包容不是縱容,誰把無知的人捧得那么高?
  6. 李克勤|呂玉蘭一口氣提出10個真問題:私有制環境下能出那樣多的英雄模范嗎?
  7. 張志坤|歡迎特朗普回歸,這也許是件大好事
  8. 1996年,新一代“買辦”,閃亮登場!
  9. 政說心語 | 前30年“到了崩潰的邊緣”或“倒退了幾十年”是真相還是謊言?
  10. 關于地方債化解的兩個看法
  1. 多次辱罵偉大的人民領袖毛主席的人,竟然被任仲夷說“堅持真理,堅持黨性,堅持斗爭,寧死不屈”,并被遼寧省委追認為“烈士”! 改革開放后,任何一個人如果公然對國家領導人進行那樣的謾罵,會不會被判刑?會不會被評為“烈士”? 這個由讀者來判斷。 這也是為張志新平反、追認其為“烈士”的“任仲夷”們以及他們的后臺們必須要回答的問題。 就是在可以公開批評根據領導人的美帝,一個美國公民大喊“絞死拜登”、“
  2. 再這么搞下去,老百姓還能信什么?
  3. 英雄已去世,毒蛇卻高升!
  4. 毛新宇將軍回答“新京報”記者提出的問題,必須那樣慎之又慎!
  5. 被審判的戚本禹、造反派五大領袖等人,誰“拒不認罪”?誰“認罪態度好”
  6. 小莊:分配問題不解決,刺激又能起多少作用呢?
  7. 延遲退休后的滑稽,東北人早就提前批了
  8. 說說喀山大會上“金磚幣”被攪黃
  9. 當前各階級分析和任務
  10. 背叛信仰,出賣工農,引狼入室,前進就是倒退!
  1. 毛澤東給一位普通女工的回信
  2. 史上第一次,美國大選把公知干沉默了!
  3. 魏?。赫撁珴蓶|晚年
  4. 翟玉忠:中華政治文明的源頭——《尚書》
  5. 特朗普政府依然會對我發動金融戰
  6. 居心叵測、飲鴆止渴的化債辦法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色婷婷免费精品视频 | 中文字幕特黄一级日本 | 亚洲AV秘一区二区色 | 日本欧美亚洲精品在线观看 | 开心五月激情中文在线观看 | 五月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