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軸這些年最大的貢獻就是引爆了幾個大地雷。這些年,把聲名顯赫的農民企業家炸得面目全非;把資本運作第一高手、大老板顧雛軍炸得體無完膚;把洋鬼子炸得開膛破肚;把形形色色的資本家炸得原形畢露。這就是襄軸這些年對工人階級、對歷史最大的貢獻。
直到目前為止,軸承廠還是國家控股。軸承廠把改制從頭到尾走下來了,這是很少見的。很多企業在承包的時候就垮了,到三角債的時候又垮了很多。許多企業半路就垮了,而襄軸是從頭走到尾走到現在還沒垮。為什么沒垮?不是說它有多能,而是市委、市政府或省委、省政府四次賣廠都沒賣成。為什么?不是人家不想賣,而是買家耍陰謀詭計。賣了四次廠,每次都是賣給名人,但都沒賣成。
第一次是賣給魯冠球。魯冠球大家都知道,是民營企業家“勞動模范”。企業界最高的榮譽、最多的榮譽都被他占了。魯冠球第一次要兼并我們廠時,打了6000萬定金到我們廠里,他要買我們軸承廠。那時候職工聽說賣給魯冠球,魯冠球是生產軸承的,我們也是生產軸承的,工人可以不改行了,全廠的職工皆大歡喜,就幫他清理資產,結果魯冠球搞清楚了我們廠的銷售網點、技術實力、技術儲備等情況后,就不買了。他撤資了,他摸清楚你底細之后就不買了。
第二次賣給了全國資本運作第一高手,科學家出身的資本家顧雛軍。顧雛軍是格林柯爾的創始人,就是在空調中使用氟利昂替代品的那個家伙。顧雛軍買我們廠之后,他公開說,襄軸缺的不是錢,襄軸缺的是民營精神和民營文化。所以他買下襄軸之后,錢卻遲遲不到位。但是,他一接手襄軸,就要求軸承廠的領導干部學習他布置那幾本書,美國西點軍校編的《不折不扣》、《絕對服從》之類的書。領導干部要學這幾本書,學完了之后考試上崗。工人要學他編的“七反七要”,總共幾十條。一句話,要相信資本家。工人的前途、工人的生活是資本家給的,要絕對的服從資本家。他對軸承廠的工人就搞這種宣傳教育。但是好景不長,他碰上了郎咸平。郎咸平用他的手術刀,一層一層地把顧雛軍解剖了,說他是空手套白狼。后來,顧雛軍被判了十年有期徒刑,前兩年放出來了。
第三次又賣給了美國企業天勝集團。天勝集團的規模連襄軸的一半都沒有,它的生產規模很小,但是它有龐大的海外銷售網點。襄樊市政府看中的就是這一點,所以把軸承廠賣給他們。他們許諾把他們的生產基地搬到襄樊來,把他們的辦公總部搬到襄樊來,并且答應給襄陽軸承廠投資。結果過了半年,他們一分錢沒投,一個廠也沒搬到襄樊來,后來就雙方就鬧崩了。為什么呢?股市上傳出來的消息是,因為某某條款達不成協議,最后雙方談崩了,收購無效。后來有人透露原因:同樣一套軸承,我們廠自己拿出去賣能賣五塊錢,襄軸通過他拿出去賣四塊錢,被他賺了一塊錢。我們被他兼并,我們還吃虧了。所以襄樊市政府不同意,又落空了。
第四次賣廠,也不賣給資本家了,而是賣給國營企業了,賣給了三環集團。三環集團是國家控股集團,也是湖北省的汽車軸承公司,它的上市公司名字叫三環集團。當時也不是賣給他,因為都是國營企業,是劃撥給他們,把相同的固定資產劃撥給他們。但是有個條件,省國資委要求三年之內三環集團必須給襄軸劃撥三個億,用來給襄軸更新設備。他們一年的利潤才不到100萬,卻要他三年拿出三個億。沒辦法,他們為了買襄軸,把上市公司的殼子賣了,賣完拿錢交給省國資委,省國資委就把襄軸劃撥到三環集團了。這就是第四次賣廠。
更精彩的是第五次賣廠。后來三環集團也連續虧損,沒辦法了,準備把它的母公司和子公司打個包,總共100多億出售。結果,武漢市有一家企業金凰股份,做金銀珠寶的金凰股份,看中了三環,包括我們襄軸一起,它拿了200個億來買。當時金凰股份拿不出現金,就拿了80噸黃金在銀行抵押了200億來買三環,包括襄軸一起買。
結果前兩年疫情的時候,銀行的資金周轉不過來,辦事效率很低。金凰賬到期了拿不出現錢,結果幾家信托公司、幾家銀行要收他的黃金,因為他有80噸黃金在銀行里抵押著。當時貸款的時候,80噸黃金入銀行的庫的時候是驗收過的,全部是真家伙。但是金凰違約了,要沒收它80噸黃金的時候,把倉庫門打開一驗收,80噸黃金全部是假的。
當時金凰股份還是在美國上市的,在我們國家黃金首飾行業里排在前幾名,結果鬧出這么大的丑聞。我寫了一本小說,寫了四次賣廠,但是第五次沒有寫,因為那是后事。很多人跟我說,老魯啊,你應該把金凰股份參與的第五次賣廠寫上去。我說太多了,有第五次,還會有第六次、第七次,說不定一次比一次精彩。我說算了,就不寫了,因為我年紀也不小了,七十多歲了,以后的事真說不著,或許還會有六次、七次賣廠,一次比一次精彩!
我們廠這些年最大的貢獻是什么?我認為就是引爆了幾個大地雷。這些年,把聲名顯赫的農民企業家魯冠球炸得面目全非;把資本運作第一高手、科學家出身的大老板顧雛軍炸得體無完膚;把洋鬼子炸得開膛破肚;把形形色色的資本家炸得原形畢露。我覺這就是我們襄軸這些年,對工人階級、對歷史最大的貢獻。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