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繼光,四川中江人,1931年出生,1951年3月參軍入朝,中國人民志愿軍第15軍45師135團2營營部通信員。1952年10月上甘嶺戰役中,他跟隨營參謀長到6連指揮戰斗。6連經過激戰,先后攻下了597.9高地山坡上的6號、5號和4號陣地,19日凌晨開始攻取零號陣地。這時6連能繼續戰斗的只有連長、指導員等5人,黃繼光主動要求投入戰斗,被當場任命為6班班長。他帶領兩名戰士,攜帶手雷向零號陣地的敵人地堡躍進。途中,兩名戰士中彈傷亡,黃繼光也身負重傷,他繼續匍匐接近地堡,奮力投出手雷。爆炸的硝煙籠罩住地堡,后面的攻擊部隊發起沖鋒,但地堡只被炸塌一角,敵機槍又在瘋狂地掃射。黃繼光憑著堅強的意志爬到地堡前,張開雙臂撲向機槍射孔,用胸膛擋住了子彈,以生命為部隊掃清了奪取主峰的障礙。中國人民志愿軍總部給他追記特等功,追授“特級英雄”稱號;朝鮮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追授他“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稱號和“金星獎章”、“一級國旗勛章”。
毛主席與黃繼光的母親鄧芳芝親切交談
黃繼光奮不顧身的英勇行為,是我軍指戰員大無畏革命英雄主義氣概的突出表現。在抗美援朝中,涌現了許多黃繼光式的志愿軍英雄,比較著名的如下:
許家朋,安徽績溪人,1931年出生,1951年5月入伍,1952年9月入朝參戰,中國人民志愿軍第23軍67師200團3營9連戰士。1953年7月6日,在夏季反擊作戰中,許家朋參加突擊排攻擊漣川西北石峴洞北山的美軍陣地。當突擊排連續突破敵人3道鐵絲網、突到高地附近炸毀多個地堡時,一座暗堡擋住了去路,突擊隊傷亡不斷增加。許家朋見狀抱起炸藥包向暗堡沖去,中彈負傷后堅持匍匐前進到暗堡跟前,但因炸藥包被雨淋受潮無法爆破,他就奮力撲向暗堡的機槍射孔,雙手抓住機槍架,胸脯緊緊抵住機槍口擋住了子彈,使我攻擊部隊得以迅速沖鋒攻占石峴洞北山主峰,全殲守敵100多人。中國人民志愿軍總部給許家朋追記特等功,追授“一級戰斗英雄”稱號;朝鮮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授予他“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稱號和“一級國旗勛章”、“金星獎章”。
李家發,安徽南陵人,1934年出生,1951年6月參軍入朝,中國人民志愿軍第67軍199師595團1連戰士。1953年7月13日參加金城反擊戰轎巖山戰斗時,他先后炸開一道鐵絲網和一座地堡,身負重傷,最后用胸膛擋住另一座地堡的機槍射孔,為戰友們打開沖鋒的通道。李家發被中國人民志愿軍總部追記特等功,追授“一級戰斗英雄”稱號;朝鮮最高人民會議常務委員會授予他“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稱號及“一級國旗勛章”、“金星獎章”。
龍世昌,貴州松桃縣人,1928年出生,1950年6月入伍,1951年4月入朝參戰,中國人民志愿軍第15軍45師134團3營8連戰士。1952年10月19日,在攻打597.5高地主峰的戰斗中,他主動要求參加爆破組,炸掉敵人兩個小地堡后,戰友犧牲,他自己負傷,仍堅持爬向最后一個大地堡,把爆破筒塞進射擊孔并用胸膛頂住,與敵人同歸于盡,為戰友們掃清了前進的障礙。中國人民志愿軍總部給他追記特等功,追授“二級戰斗英雄”稱號。
陳開茂,蔡朝興,同是四川安縣人,1950年11月同時入伍,1951年3月同時入朝參戰,同為中國人民志愿軍第60軍179師535團9連1排3班戰士。1953年1月5日,在東線魚隱山前沿陣地據守的9連,奉命與兄弟連隊一起攻襲敵軍所占的無名高地。進攻中,陳開茂主動前去炸掉敵人暗堡,但因暗堡槍眼窄小,他所攜帶的兩顆手榴彈都未能投進去,他身負重傷,毅然在雪地上翻滾到暗堡前,站起來撲過去,用胸膛堵住了敵人的槍眼。正當我軍指戰員沖過去時,敵人的機槍又響起來。蔡朝興立刻沖上去,高喊著“同志們,為陳開茂報仇,沖啊”,也用胸膛堵住了敵人的槍眼。他們用身體掩護戰友們沖鋒,保障了戰斗的勝利。中國人民志愿軍總部給陳開茂追記特等功,追授“二級戰斗英雄”稱號;給蔡朝興追記一等功,追授“二級戰斗英雄”稱號。
趙永旺,山西左云人,1949年入伍,1951年3月入朝參戰,中國人民志愿軍第60軍180師540團1營2連班長。1953年2月12日,在金化郡漁云里以南高地對敵進行牽制性的反擊戰中,他率領全班戰士英勇地突破敵軍幾道鐵絲網,在彈藥打光、身體多處負傷的情況下,他毅然撲向敵軍地堡,用胸膛堵住敵人的槍口,為部隊打開前進的道路。中國人民志愿軍總部給他追記一等功,追授“二級戰斗英雄”稱號。
李曙荷,湖南湘潭人,1926年出生,1949年4月入伍,1952年9月入朝參戰,中國人民志愿軍第24軍72師215團7連副排長。1953年7月13日,在金城戰役攻打注字洞南山的戰斗中,他帶領9班擔任突擊任務,消滅兩個班的敵軍,敵地堡群以機槍封鎖了我軍前進道路,在全班戰士相繼傷亡、自己右臂被打斷的情況下,他爬到最后一個地堡前,用身體堵住敵人的槍眼,保障了后續部隊攻上陣地。中國人民志愿軍總部給他追記一等功,追授“二級戰斗英雄”稱號。
……
《志愿軍第十五軍抗美援朝戰史》曾提到:“上甘嶺戰役中,危急時刻……舍身炸敵地堡、堵敵槍眼等成為普遍現象”,以致有部隊指揮員不得不下令:不到萬不得已的情況下任何人都不能用身體堵敵槍眼和射孔!(參看:帶你解讀上甘嶺戰役的5個制勝密碼!)志愿軍戰士們舍生忘死奪取勝利的高貴戰斗意志,真是撼天動地,充分彰顯了毛澤東主席概括指出的人民軍隊的偉大高貴的精神:“這個軍隊具有一往無前的精神,它要壓倒一切敵人,而決不被敵人所屈服。”(《論聯合政府》)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