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10月1日,天安門上的毛澤東主席、朱德總司令和周恩來總理
火炬煌煌,金鼓鏘鏘,
她秧歌,你皮黃,讓我新詩獨唱,
說什么“蔣家天下陳家黨”?呸!
到今朝,只有人民力量。
別忘!別忘!
十五年前,二萬五千里長征路上。
這是民主人士,時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務院副總理黃炎培,在1949年12月26日寫的一首詩,叫《一九四九年除夕》。
對于過去的一年,黃炎培悲喜交加。
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誕生,冉冉升起的紅旗是烈士鮮血染成的,這其中就包括黃炎培的次子黃競武烈士。上海5月27日,上海全境解放。5月17日,黃競武為保護為保護國家財產不被偷運到臺灣而壯烈犧牲。6月2日,黃競武等13位革命志士的遺體,在南市車站路國民黨國防部保密局監獄中被發現。
黃炎培在兒子遺像照片后的題詞
人們對眼前的慘狀震驚了——
黃競武被五花大綁,頭纏布套,指甲全被剝落,小腿斷缺,一目被挖,血肉模糊,現場慘不忍睹。
由此可見,在反動派的黑獄中,作為民主黨派的地下黨員(原民主同盟上海市支部召集人、民主建國會上海常務干事),黃競武和共產黨員一樣堅貞不屈。所以地下黨員李正文同志代表組織,所致悼詞中,說:
“黃競武同志雖然不是共產黨員,但他堅貞不屈的表現,完全夠得上一個布爾什維克的標準!”
向群眾脫帽致意的毛澤東、劉少奇、朱德
“除舊迎新”是中國人的老傳統,在1949年結束,迎來1950年的時間節點上,所有中國人民都對未來的“新中國第一年”充滿期待。
“影林村的房屋變新了,街道整齊了,干凈了,周圍的樹木長起來;田野里轟隆轟隆響著拖拉機,無線電播送著音樂,人們穿了新衣服跳舞,歌聲從四面八方傳來……”
一位叫方紀的年輕人,為今天的我們,記錄下新中國第一年的開局瞬間,文章題目叫《讓生活更美好吧》。
1950年,我們年輕的人民共和國,到處都洋溢著一派欣欣向榮的氣象。新社會、新政府、新生活、新天地,一切都是全新的,除了人民的敵人,所有中國人民無不希望,“讓生活更美好吧”!
國慶典禮上的群眾和標語
1950年1月1日,新中國成立后的第一個元旦,《人民日報》發表了題為《完成勝利,鞏固勝利,迎接1950年元旦》的社論,指出:
“1949年,中國人民取得了中國歷史上空前未有的偉大勝利,而在1950年,則將全部完成并鞏固這個勝利。”
就在同一天,中斷12年之久的京漢、粵漢兩大鐵路全線通車,加上1949年11月7日恢復的隴海鐵路,中國的鐵路網重新連成一片。
新生的人民共和國猶如一個呱呱墜地的嬰兒,響亮的初啼,蘊涵著未來發展的無限可能和巨大潛力。然而美帝國主義為首的反動派,及其豢養的國民黨殘余勢力,妄圖把新中國扼殺在搖籃里,把剛剛翻身做主人的四萬萬中國人民重新打回萬劫不復的舊社會。
1949年12月,唐山機車廠修復的蒸汽機車命名為“新天津解放號”
蔣介石還是有些本錢的,臺澎金馬之外,海南島和舟山群島、萬山群島等沿海島嶼還在其掌握中。大陸上遺留著國民黨潰散的武裝土匪約200萬,反動黨團骨干分子60萬,各種特務分子60萬,還有舊社會遺留下來眾多的地主、惡霸、反動會道門頭子、幫會頭子以及地痞流氓、慣盜、慣竊分子,他們不甘心自己的失敗,進行垂死掙扎,猖狂地進行各種犯罪活動。
1950年2月5日,負責改編國民黨起義部隊的我一七八師政治部主任朱向離同志,即將出任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位駐外武官,剛剛接到調令,還沒回成都,走到距離成都不到10公里的龍潭寺,遭遇土匪,他和警衛班全體戰士,壯烈犧牲,無一幸免。
當救援部隊趕到, 根據20位烈士的忠骸受損情況和事后抓獲土匪的口供,我們才知道:當朱向離同志身負重傷后,匪徒們剝下他的衣服,用燒開的沸水,澆燙他的傷口。還用刀子把他的耳朵和鼻子,一個一個地割下來,最后又破腹挖出心、肝,身上的傷口竟有24處。而其他19位烈士,也都遭到了匪徒的殘害,有的被用開水煮死,有的被活埋。
剿匪部隊戰士在涪陵縣城街頭宣傳解放軍政策
龍潭寺一聲槍響,整個川渝地區的反動勢力群起而動,僅第一周7天時間內,叛匪人數已達40萬人槍。我軍解放成都,也不過減員495人,而叛亂第一周,就犧牲干部戰士995人。至于整個西南地區,上半年被匪特圍攻,乃至攻陷的縣城就有一百座以上。再放大到全國范圍,1950年1月到10月之間,全國共爆發以顛覆新政權為目的的反革命暴亂816起。
各路牛鬼蛇神的目標,不單是駐地的軍政負責人,它們甚至瞄準了毛澤東,要在1950年10月1日的國慶節上,炮轟天安門,把新中國第一代領導核心給一鍋端!
美國中央情報局趁著北平解放前夕,把一門82毫米迫擊炮、若干枚炮彈和其他軍火,借口救濟物資給運進城,兩個意大利人,一個日本人、一個法國人、一個德國人參與其中,他們背后則是長期擔任駐華武官,曾率迪克西使團常駐過延安的包瑞德上校。
意大利籍、美國戰略情報局(中央情報局的前身)間諜李安東
美帝國主義扼殺新中國的企圖,并不僅限于在華代理人策劃實施的刺殺,它不但占領了中國臺灣,還把戰火燃到了鴨綠江邊,甚至多次侵入中國領空,向多座中國沿邊城市投擲重磅炸彈,向漁船、公共汽車、火車、救護車掃射,打死打傷中國人民無數。
作為世界上經濟、軍事最強大的帝國主義國家,美國佬就是這么欺負人,1950年美國的鋼產量是我們的146倍,工農業總產值是我們的28倍,當年入侵中國是八國聯軍,如今是十六國聯軍,趕上五胡十六國了!
但是我們新生的人民共和國,不是清末,不是民國,更不是兩晉。
1950年,人民解放軍不但相繼解放了海南島,萬山群島和舟山群島,進軍了西藏,而且中國人民志愿軍雄赳赳氣昂昂跨過了鴨綠江。
中國人民志愿軍跨過鴨綠江,黎民 攝
10月25日,兩水洞地區,志愿軍第四十軍一一八師三五四團以攔頭、截尾、斬腰戰法,分路出擊,在三五三團配合下,殲滅南朝鮮李偽軍第六師二團三營(配屬1個炮兵中隊)。斃、俘偽軍484人,斃俘美軍顧問各1人。
這是志愿軍出國第一仗,也是抗美援朝戰爭第一次戰役的開始。
消息傳來,毛澤東同志給志愿軍發去賀電:
“慶祝你們的初戰勝利!”
打響了抗美援朝第一仗,震驚了全世界,一個剛滿周歲,滿目瘡痍的新國家,一個農業國,敢于跟工業國,而且是世界頭號強國叫板,相當于嬰兒跟拳王對壘,舍我取誰,天下誰人還敢有如此氣魄?
云山之戰中,被志愿軍俘虜的美軍
在1950年最后的兩個月里,中國人民志愿軍發起了兩次戰役,殲敵5.1萬人,收復了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三八線以北的大部領土,扭轉了戰局。
如果穿越到當年,你能想到嗎?
12年前,中國的首都丟了,被敵人屠城了,第二年“戰時首都”武漢也丟了,可12年后的1950年,我們為了保家衛國,幫助朝鮮人民收復了他們的首都。在1950年結束第三天,我們又解放漢城。
然而,也請朋友們記住——
1950年,我們在朝鮮戰場上,傷亡了4.07萬人,他們都是 “最可愛的人”。這其中,既包括農民的兒子楊根思烈士,也包括領袖的兒子毛岸英烈士。
發起沖鋒的志愿軍戰士
習近平同志說:
“經此一戰,中國人民粉碎了侵略者陳兵國門、進而將新中國扼殺在搖籃之中的圖謀,帝國主義再也不敢作出武力進犯新中國的嘗試,新中國真正站穩了腳跟。”
與此同時,國內的剿匪斗爭也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
1950年,毛澤東同志三下剿匪令,提出:
“各地都應把剿匪當作當前一切工作中的頭等任務,集中全力,限期完成,徹底肅清境內的一切匪患。”
張貼剿匪宣傳單:土匪不肅清,大軍不收兵
在匪患最嚴重的西南地區,西南軍區政委鄧小平提出了“一元化”領導的剿匪新思路:
“在我們部隊擔負剿滅土匪任務的同時,也把剿匪任務交給各地所有真正貧苦的人民群眾,使剿匪也成為他們自己的事,使他們開始懂得我們共產黨和人民解放軍,懂得我黨我軍的剿匪斗爭,懂得剿滅土匪最終是為了他們這些廣大的貧苦農民群眾謀幸福。”
用今天的話說,小平同志的意思就是變“要我干”為“我要干”,這大大調動了人民群眾的積極性。
從1950年開始,三年時間,全國大股匪患基本肅清,共斃傷俘土匪和爭取土匪投降自新260余萬人。到1965年,又殲滅零散隱蔽流竄的土匪達4萬多人。至此,士匪在新中國的大地上基本消除,千年匪患得以消逝。
群眾為剿匪部隊積極帶路
同時消失的還有黑社會,這也是幾千年中國歷史上前所未有的紀錄。
1950年,新中國第一年的答卷,并不只有戰場上的勝利,在經濟恢復、社會重構,完成民主革命遺留任務方面,中國共產黨照樣有不凡的成績。
國內外反動派曾預言:“共產黨只會打仗,不會管理經濟;共產黨搞政治可以打一百分,但搞經濟恐怕及不了格。”
事實又如何呢?
新中國經濟第一仗,打的就是糧食調運,農業國還缺糧食嗎?
上海解放
一則因為戰亂造成減產和饑荒,缺口本身就大;二則因為交通還沒有完全恢復,舊中國這方面欠債又多,糧食從主產區運到最需要的消費性大城市,并不容易;最主要的則是因為上海這樣的“國際大都市”和天津、廣州這樣的沿海大城市,長期依賴糧食進口,吃“洋米洋面”。但在美蔣封鎖海面后,外商就無法向上海等地運銷糧食了。抗日戰爭以前,中國進囗糧食最高一年達40億斤,最少時也有4億斤。1950年,政府原打算購米4億斤,但最后外貿部門只進口了1.34億斤。
于是打通鐵路網線就成為當務之急,可大家想過沒有,舊中國給我們留下了多少鐵路?
從1876年(光緒二年)中國有了第一條鐵路,15公里的淞滬輕便鐵路開始,到1949年,73年時間里,全國包括臺灣共有鐵路長度2萬多公里,而能夠維持通車的僅有1萬公里,而且沒有一條線能完全通車。同時期,蘇聯有鐵路11.7萬公里美國36萬公里,法國4萬多公里,英、德都是3萬余公里,日本近2萬公里,連印度都有5.6萬公里。
搶修鐵路橋的鐵道兵部隊
共產黨說到做到,1950年之前,大陸上的主要鐵路干線都已基本修復,并連接成一個整體,光枕木就用了571萬根,等于繞赤道七圈半。此外還開工了成渝線等幾條鐵路。蜀道難難于上青天,四川在解放前沒有鋪上一根鐵軌。
1950年6月15日,成渝線正式開工修筑,這是新中國成立后修建的第一條鐵路干線。“人民自己的鐵路自己修”,為保路運動流血流淚的四川人民激動了,當鋪路需要129萬根枕木時,沿途農民砍了自家的樹,年輕人拿出準備制作新婚家具的木料,老人獻出了做壽棺的木材,其中不乏香樟木和紫檀木,這些高級木料,可是很多人不要報酬,扛來就走,繼續投入到筑路大軍中去。
一位叫方樹云的建設者,回憶說:
“每天早上天剛發亮,我們就起床了。晚上大家都自覺留下來加班。沒有鞋子,就打光腳;沒有工具,就手工鑿石頭開隧道。50多公斤的擔子挑起來就跑,好像有使不完的力氣!”
成渝鐵路通車典禮現場
恢復國民經濟的工作千頭萬緒,應該從何著手?周恩來總理經過反復權衡,在做好全面安排的基礎上,確定把水利和鐵路作為工作的重點。
由于戰爭,中國4.2萬公里堤防,已經基本沒有完好的了。這其中最要緊的就是淮河,自宋金戰爭以來,756年間,兩年半就準有一次大洪水。1938年蔣介石挖開花園口,黃河再次破壞淮河水系,造就了豫皖蘇3省44縣市5.4萬平方公里的黃泛區,人民苦不堪言。
為此,1950年7到9月間,毛主席連下四個批示給周總理,要求早日根治淮河水害,并以此為契機,“一定要把水害一條條地治下去,變水害為水利。”
治淮工程啟動之時,中國人民志愿軍正在朝鮮苦戰。盡管國家財政十分吃緊,但黨和政府仍想方設法,在當年11月即撥出治淮工程款原糧4.5億斤、小麥2000萬斤,以確保治淮工程的按時開工。
沿淮群眾積極參與治淮工程
豫皖蘇3省80萬民工和工程技術人員日夜奮戰,為了運輸治淮物資,無數的群眾像當年支援淮海戰役,不分晝夜,人不停步,車不停運,船不停航。
國民黨高級將領出身的水利部部長傅作義,像當年的陳毅同志一樣,被群眾所感動,他說:
“歷史上沒有一個政府,曾經把一個政令、一個運動、一個治水的工作,深入普遍到這樣家喻戶曉的程度,這是一個空前的組織力量。依靠共產黨的領導,人民政府是深深地扎根在每一個角落、每一塊土地、每一個人心的深處,因此人民政府的力量是不可搖撼的偉大。有了毛主席和共產黨,我們不僅能夠治好淮河,更能夠做好一切應該做好的事情。”
解放軍積極參與建設,學習機械操縱技術
新中國第一年,處處用錢,處處捉襟見肘,怎么辦?
1950年3月,我國開始建立高度集中的財政管理體制,簡單說就是集中力量辦大事,真是神效啊!從抗戰直到1950年的惡性通脹,在四個月內,被終結了。要知道此前,1937年7月到1949年5月,國民黨曾經創造了4300天,法幣增發1756億倍的世界紀錄。
劉少奇同志對此有高度評價,他說:
“這是全國最大多數人民的利益。這是除開人民解放軍在前線上的勝利以外,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以來為人民所做的一件最大的工作。這是任何反動政府都做不到的,只有真正的人民政府才能做到。”
新中國成立前夕發行的第一套人民幣
人民政府愛人民,土地是無地少地的中國貧苦農民幾千年來望眼欲穿,而始終沒有得到的東西,中國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孫中山先生在1924年就提出“耕者有其田”的夢想,然而國民黨反動派背叛了孫中山的革命理想,更加劇了土地兼并。占農村人口約90%的貧雇農和中農,只占全國可耕地面積的20到30%;占農村人口10%的地主和富農,卻占有可耕地面積的70到80%,嚴重阻礙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新中國成立時,全國有三分之二的土地還在地主手里,1950年6月30日公布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終結了兩千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將7億畝土地,相當于兩個英國國土的面積,正式交還到人民手中。我國農村的土地占有關系發生了根本變化,占農村人口92.1%的貧農、中農,占有全部耕地的91.4%;原來占農村人口7.9%的地主、富農,只占有全部耕地的8.6%。
1950年冬,浙江省杭縣臨平區展開了轟轟烈烈的土地改革運動
廣大農民的生產積極性空前高漲,江西革命老區的農民分得土地后,向毛主席寫信報告土改的結果,他們說:
“我們有了這命根子,一定要勤勞耕種,努力把生產搞好,爭取我們的生活迅速改善。”
土改不單改善了農民生活,提高了土地產量,更讓農民的精神面貌為之一新,國家副主席宋慶齡考察東北土改發現:
“農民在思想上已經獲得解放,他們渴求知識與文化,這已經是一個啟蒙及進步的時代。隨著這個時代的前進,生活及思想方面古舊與阻礙進步的習慣就會受到尖銳的打擊。”
演出間隙,在后臺學寫字的劇團演員
教育再也不是少數人的特權,人民政府把受教育的權利真正交給了廣大人民群眾,尤其是普通勞動者,讓勞苦大眾上得起學,念得起書。1950年2月20日,教育部明確提出“各級教育要向工農勞動人民開門。”
為什么要向勞動人民開門呢?
以湖北省英山縣為例:解放前也搞過各種“民眾教育”,但形式大于內容,文盲依然大量存在。據1950年開始掃盲時的調查:解放前夕,全縣青壯年總數為99000人,非文盲只有9800,文盲卻有88200,非盲率僅占青壯年總數的9.9%。
1950年12月,英山縣人民政府提出利用冬季農閑,開展掃盲教育,要“從無到有,由少到多,由點到面,穩步前進,逐步提高,在發展中鞏固,在鞏固基礎上求發展。”全縣七個區中,以兩個區為實驗區,組織兩千農民集中學習,其余五個區有二分之一的村開始辦教學點,六千人參加學習。
祖孫掃盲互助組
1950年,禁毒工作也迅速在全國展開,2月24日政務院發布施行《關于嚴禁鴉片煙毒的通令》,向危害中國人民百年的毒品宣戰!
鴉片戰爭拉開了中國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序幕,“大煙鬼”曾經是中國城市鄉村的一道普遍存在的丑惡的“風景線”。建國前后全國販賣毒品者不少于50萬人,吸毒者有兩千萬人,占當時總人口的4.4%,西南地區甚至達到8%。
尤其在貴州,不但貴州軍閥王家烈的部隊是“雙槍兵”,紅軍長征路過貴州,發現貴州的青年男子幾乎全都抽鴉片,如果不準抽鴉片者加入紅軍,那么“擴紅”就是空話。于是不得不一度采取靈活政策,允許先加入紅軍,在新兵連逐步幫他們戒煙。
但這是在反動派治下的舊中國,新中國成立的第一年,人民政府就要為百年煙毒,開始畫上了句號。
鹽津縣禁毒大會
1950年開始開展的禁毒工作與鎮反、禁娼等社會改造運動相結合,與土地改革相配套,根除了罌粟種植。民國時代普遍一兩鴉片換一石,也就120斤大米的行市,到了此時連一斤大米都沒人敢要。以鴉片產地聞名于世,產量居全國之首的西南數省,僅用一年的時間就基本禁絕了鴉片種植。
1950年,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創造的奇跡還有很多很多。無論是大到國家關系,還是小到百姓的日常起居,中國人民都實實在在地感到新舊社會的兩重天,感到中國社會的巨大變遷。
當然,這僅僅是個開場白,讓帝國主義扼殺新中國在搖籃里的癡心妄想,徹底見鬼去吧!
1950年10月1日,閱兵戰士身穿50式軍服
1950年10月1日,國家副主席宋慶齡激情洋溢地寫道:
“1950年10月1日是一個除舊布新的信號日。它顯示著人民共和國第一年的完成和第二年的開始。它從此結束了第一年的歷史任務,準備向著更加壯麗的目標前進。因此,我們應將新中國第一年的意義深刻地寫在歷史中。”
毛澤東同志有詞《浣溪沙·和柳亞子先生》為證——
長夜難明赤縣天,百年魔怪舞蹁躚,人民五億不團圓。
一唱雄雞天下白,萬方樂奏有于闐,詩人興會更無前。
走過天安門,接受檢閱的少先隊員方陣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