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的7月,依附于不同帝國主義勢力的中國軍閥們剛剛經歷了一場上百萬人參戰的曠日持久的地盤爭奪戰,坐穩了頭把交椅的蔣介石立刻親任總司令,糾集30萬精良部隊,開始了對蘇區紅軍的第三次大規模“圍剿”。
彼時的中國,半壁山河已經被軍閥混戰打得支離破碎、遍體鱗傷,到處是饑餓的流民和橫行的土匪,加之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殘酷壓榨,人民正處于無盡的痛苦和迷茫中。
在當時,幾乎沒有中國人注意到:在侵略者的故土,一群有識之士已經給中國人民拉響了戰爭的警報。
日本共產黨在其機關報《赤旗》上,對日本帝國主義準備擴大侵略中國戰爭的陰謀作出了大膽的揭露。1931年7月6日,《赤旗》報更是發表了一篇題為《起來向日本帝國主義的戰爭準備作斗爭》的文章,號召日本的工農群眾“不出一分錢的軍費!不送一個人去當兵!工人和貧農拒絕擔負為三井、三菱、住友等大金融資本家的利益而進行的帝國主義強盜戰爭的一切租稅和兵役!”
1931年7月-8月,就在蔣介石對蘇區紅軍大打出手的時候,日本的無產階級卻迎著軍國主義的刺刀和槍炮,勇敢地走上了街頭,為了使中國的無產階級免于遭受侵略者的殘害,東京、大阪等地的工廠、農村開展起了聲勢浩大的反戰集會、反戰罷工以及反戰示威。
“九·一八”事變爆發的第二天,一邊是日本所有的資產階級報紙都在鼓噪“暴虐的中國兵炸毀了柳條溝滿鐵鐵橋,襲擊了我駐防軍”,掩蓋日本帝國主義的戰爭罪行,并幫助它們作戰爭動員,另一邊是中國的“元首”蔣介石給張學良下達了“不抵抗”的命令。
而同樣是在9月19日這天,日本共產黨立刻發表了一篇宣言向日本人民說明實情,并號召日本人民起來反對帝國主義日本的戰爭,宣言寫道:
“帝國主義日本的軍隊已經把沈陽占領了。日本帝國主義資產階極已經完成了占領滿蒙的第一步……這不是別的,這就是準備好的反對中國和日本勞動人民的反動的挑釁。……先進攻滿洲,再進攻整個中國,再進攻蘇聯,這就是日本帝國主義——遠東反動的急先鋒的侵略日程。”
日本工會全國協議會的機關報《勞動新聞》也以《鐵路破壞的真相暴露,日本帝國主義卑鄙的真面目》為題,揭露了“柳條溝事件”的真相。
1931年9月底到10月初,從東京橫濱的軍工廠到東京電車公司、變電所、纖維工廠、煙草工廠……都出現了反戰傳單,左翼工會召開了反戰集會,工人們喊出了“打倒日本帝國主義”、“退出滿洲和中國”、“用軍費救濟失業者”等口號。此后,很多工廠相繼發生了反對戰爭的大規模罷工。
在日本共產黨和工農群眾的感召下,知識分子和青年學生也積極地活動起來了,1932年東京帝國大學的一千多名學生舉行了反戰示威。
由于日本共產黨的積極活動,日本陸、海軍中也建立起了黨的組織,他們在陸軍內部出版了《士兵之友》報,在海軍內部出版了《高墻》報以及《告兵士書》的小冊子。
1932年初,日本帝國主義進攻上海時,險些發生了軍隊內部嘩變;三百多名士兵以“革命士兵委員會”的名義在上海虹口附近組織了機會,散發反戰宣言,最終有六百多名士兵因為反對戰爭被押解回國、受到野蠻迫害。
被派到遼寧撫順煤礦的三百多名士兵,為了反對日本帝國主義掀起了暴動,經過激烈的戰斗,被趕來鎮壓的日本旅團全部殲滅,壯烈犧牲。
駐扎在哈爾濱滿洲里附近的姬路第十師團的一個中隊的兩百多名士兵,遭到日本陸軍和飛機的包圍,士兵們拿起武器迎戰,最后高呼著“從中國退出”、“反對干涉蘇聯”等口號英勇犧牲……
許多大學的師生和小學教師,因思想進步或進行反戰斗爭,而遭到反動政府的逮捕和迫害,許多小學甚至一度因為教師大部甚至全部被捕而停課,就連很多小學生在學校當局對兒童進行思想檢查時,也勇敢地提出來反對侵略戰爭的回答。
日本反動政府對日本共產黨的打擊從1931年6月就已經開始,并隨著反戰事件的接連出現而不斷變本加厲,陸續有很多黨員被逮捕和公審。日本共產黨領導人物之一的市川正一把法庭變成了講壇,勇敢地向日本群眾進行反戰演說。
由于黨員們在法庭上所表現的堅貞不屈、英勇斗爭的精神,反動政府不僅沒有達到卑鄙目的,反而使群眾更加同情日本共產黨。日本的共產主義者獲得了廣大群眾的擁護,并在東京及其它地方舉行了示威游行,高喊“即時釋放共產主義者”、“反對侵略戰爭”、“從滿洲即時撤兵”、“共產黨萬歲”等口號。
這種情況讓日本反動政府變得更加歇斯底里,1932年10月以后,在日本全國范圍內開始了更大規模的抓捕,許多優秀的共產黨員在日本反動政府的殘酷迫害下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其中就有日本著名左翼作家、《蟹工船》的作者、日共黨員小林多喜二。
但是,由于日本軍國主義者接二連三地殘酷鎮壓了日共及一切進步力量,加之受到國際修正主義思潮影響的日本社會民主主義政黨——社會民眾黨公然支持侵略戰爭,煽動民族排外主義,并通過它們控制的工會破壞工人運動和反戰斗爭,最終將日本變成了一座法西斯的兵營和監獄,走上了擴大侵略戰爭的道路,直到戰敗投降。
不過,九一八事變后,那些為了中國人民、為了反對日本軍國主義侵略中國而英勇犧牲的日本友人和同志們,仍然值得我們銘記和緬懷。
他們英勇無畏的表現,進一步印證了1941 年 5 月毛主席為日本工農學校寫下的親筆題詞中提出的觀點:
“中國人民與日本人民是一致的,只有一個敵人,就是日本軍國主義與中國的民族敗類!”
注:日本工農學校是野坂參三(日本共產黨領導人之一),于1940年10月向毛主席提議成立的專門教育改造日軍俘虜的學校。從1941年到1945年,先后有幾百名日軍戰俘在延安日本工農學校得到思想轉化和素質提高,很多戰俘經過改造,主要要求參加了八路軍、新四軍以及日本人在華的反戰組織,奮戰在抗日戰爭的前線,至少有三十多人為了中國人民的民族解放事業獻出了生命。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