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戈歷史評說5——
五評赫魯曉夫的秘密報告
金戈鐵馬
同志們大家好,我是金戈鐵馬,金戈歷史評說進行了四評,今天是第五評,我們五評赫魯曉夫的秘密報告,引證秘密報告的補充資料。
同志們:為了詳細分析赫魯曉夫的秘密報告,我們參閱了大量的文獻資料:如《斯大林文集》、《聯共(布)黨史簡明教程》、《毛澤東文集》、《朱可夫元帥戰爭回憶錄》、《赫魯曉夫——同時代人的回憶》等著作,還得到一些報刊資料的引證。
如中華讀書報胡海的:赫魯曉夫為何報復斯大林一文中提到:
1996年,前蘇聯克格勃保衛總局副局長達庫恰耶夫中將出版了名為《莫斯科、克里姆林宮和警衛部隊》的回憶錄。該書引用了蘇共二十大召開前不久赫魯曉夫在小范圍說過的一段話:“列寧曾為哥哥報復了沙皇全家,我也要為兒子報復斯大林,盡管他已經死了,我也非要讓他嘗到我的厲害不可”。
在赫魯曉夫執政的年代,有相當一批斯大林時期的蘇聯高層領導人被撤換、監禁甚至槍決,斯大林本人也被赫魯曉夫在蘇二十大上點名批判后掘墓移尸。據最近俄羅斯出版的一些書報透露,赫魯曉夫之所以用如此手段對待斯大林及其同事,除了政治上的原因外,還有因兒子問題與斯大林結下的怨恨。
《莫斯科晚報》把赫魯曉夫兒子的命運寫成了懸案,可事實卻并非如此。今年2月17日,俄《獨立報》發表了前蘇聯克格勃第二總局第一副局長、退役少將瓦季姆·烏季洛夫即將出版的回憶錄中的有關章節,闡述了列昂尼德后來的命運。
這位將軍寫道,當得知赫魯曉夫的兒子落入德軍之手后,幾乎所有的人都認為,列昂尼德飛到德軍陣地上無非有兩種可能:或是他自愿投敵,或是因機械故障迫降。列昂尼德是第二名落入敵手的蘇共政治局委員的兒子,另一名是斯大林的兒子雅可夫·朱加施維里。湊巧的是,兩人分別都是斯大林和赫魯曉夫第一次婚姻所生的兒子。
弄清列昂尼德的身份后,大喜過望的德軍決定利用他搞一場宣傳戰,以瓦解蘇軍的斗志。眾所周知,德軍同樣的企圖在雅可夫身上遭到了失敗,雅可夫寧死不屈,堅決拒絕與德軍合作,可赫魯曉夫的兒子列昂尼德卻卑躬屈膝地投降了敵人,成了法西斯德國宣傳戰中的王牌。
斯大林得知這一情況后異常震怒。他下令要不惜一切代價把赫魯曉夫的兒子從德軍手里綁架出來并送到莫斯科審判。
當時能執行這一任務的是阿巴庫莫夫上將指揮的軍事諜報部隊,但這支部隊的活動范圍只限于當時被德軍占領的蘇聯境內,如果德國人把赫魯曉夫的兒子送到德國或波蘭境內,這支部隊就無能為力了。于是,斯大林的命令同時下給了巴維爾·蘇達普拉多夫中將。這位將軍當時領導著幾名特別善于搞越境綁架和暗殺活動的前沙皇軍官。這些沙皇軍官曾成功地遠涉重洋,跑到南美刺殺了當時被稱為“人民公敵”的托洛茨基。但最后到底是誰執行了斯大林的命令,由于當事人均已作古而無法考證了。不過在巴維爾將軍去世前不久,本書的作者曾就此拜訪過他。巴維爾只是含糊地表示,他手下的人“可能”參加了綁架行動,但拒絕透露詳情。這位將軍認為,比起赫魯曉夫給國家帶來的損失,赫魯曉夫兒子的故事及赫氏為此報復政治局委員們行為是如此的微不足道,根本不值一提。
總之,無論是誰的功勞,斯大林的命令得到了不折不扣的貫徹。赫魯曉夫的兒子被從德軍手中綁架了出來并由后方游擊隊弄了一架飛機送到了莫斯科。由阿巴庫莫夫上將反間諜部隊在敵后搜集到的有關列昂尼德變節投敵的材料也一并被送到了莫斯科。莫斯科軍區軍事法庭據此判處列昂尼德死刑,定于近日內執行槍決。
得知兒子被押解回莫斯科后,赫魯曉夫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短短的幾天里,他幾次三番地向貝利亞、謝洛夫及斯大林本人求情,讓大家寬恕他的兒子。當得知軍事法庭的判決后,赫魯曉夫甚至不顧一切地要求召開政治局全會,想撤消軍事法庭的判決。斯大林出人意料地同意了赫魯曉夫的提議,召開了蘇共歷史上這次最荒誕不經的政治局會議。
會議開始前,阿巴庫莫夫上將送來了列昂尼德的案卷材料及軍事法庭的判決書,隨后便退出了會場。會上率先發言的是蘇共政治局候補委員、紅軍政治總局局長、莫斯科州委兼市委書記謝爾巴科夫。他在發言中堅持必須做到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能因父親的名望而寬恕兒子的罪行,同時又以相同的罪名去懲罰其他人,那樣就無法向人民交待。謝爾巴科夫最后贊同維持原判。
第二個發言的是貝利亞,作為秘密警察首腦,他對列昂尼德在基輔和古比雪夫所犯的罪行了如指掌。貝利亞向會議歷數了列昂尼德的罪行后強調,赫魯曉夫的兒子已被饒恕過兩次了。
眾所周知,在這種令人難堪的議題前,最初的發言能起到引導方向的作用。果然,馬林科夫、卡岡諾維奇、莫洛托夫等人在隨后的發言中都紛紛表示贊同上述意見,維持原判。
最后發言的是斯大林,他以嚴峻的語調說:“尼基塔·謝爾蓋耶維奇(注:這是赫魯曉夫的名及父名,俄國人這樣稱呼別人時表示尊敬或莊重)應當站穩立場,同意同志們的意見。如果這樣的事發生在我兒子身上,作為父親,我會懷著深深的痛苦接受這一公正的判決!”
斯大林一錘定音,赫魯曉夫的兒子這次終于沒能保住性命。赫魯曉夫對斯大林等人的怨恨也由此而生。
斯大林逝世后不久,赫魯曉夫掌握了大權,凡是參與過處理他兒子的人都遭到了厄運。
赫魯曉夫上臺的第二天,就下令取消了莫斯科的謝爾巴科夫區,為謝爾巴科夫逝世而建的紀念碑石座也被鏟平,鋪上了瀝青。謝爾巴科夫的名字在赫魯曉夫執政時期不準任何人提起。
貝利亞未經審判就以劊子手和國際間諜的罪名被處決,至今沒有人見過偵查記錄和法庭判決。
阿巴庫莫夫上將在赫魯曉夫上臺前就以“敵人和壞分子的同謀”罪被逮捕。赫魯曉夫上臺時已查明是冤案,正準備釋放,但赫魯曉夫不予批準。這位將軍后來終于被列入“列寧格勒案件”中而被判處槍決。
巴維爾將軍被莫名其妙地逮捕,判了15年徒刑。
馬林科夫、卡岡諾維奇、莫洛托夫被宣布為反黨集團成員而遭到流放。
斯大林本人則在蘇共二十大上被赫魯曉夫宣布為
1996年,前蘇聯克格勃保衛總局副局長達庫恰耶夫中將出版了名為《莫斯科、克里姆林宮和警衛部隊》的回憶錄。該書引用了蘇共二十大召開前不久赫魯曉夫在小范圍說過的一段話:“列寧曾為哥哥報復了沙皇全家,我也要為兒子報復斯大林,盡管他已經死了,我也非要讓他嘗到我的厲害不可”。
歷史證明,赫魯曉夫沒有食言。
另外據中青在線-青年參考介紹赫魯曉夫批斯大林可能出于公報私仇。這些我們在文字版中介紹。
1.赫魯曉夫之子好喝酒
俄《論據與事實》周刊最近的連載文章披露,“報仇”一說還得從蘇聯遭納粹德國入侵初期說起。
斯捷潘-米高揚是蘇聯政治局委員阿納斯塔斯-伊萬諾維奇-米高揚的長子。斯捷潘回憶:“偉大的衛國戰爭初期,我正在古比雪夫(今已更名為薩馬拉)醫院接受治療,因此認識了一名也在療傷的上尉——赫魯曉夫的兒子列昂尼德-赫魯曉夫。在此后的3個月里,我和他幾乎每天都能見面。”
按照斯捷潘-米高揚的說法,列昂尼德是個善良的好同志,遺憾的是他喜歡喝酒,經常在旅館里喝酒打發時光。
他接著回憶道:“盡管我幾乎滴酒不沾,但也經常泡在那里。此外包括一些姑娘在內,還有其他客人也在那兒。列昂尼德經常喝醉,但從不胡鬧。相反,他醉后變得更加善良,而且很快就會睡著。”
2.誤殺戰友被送上前線
由于當時的戰局對蘇聯非常不利,一些主要藝術團體也和很多重要機關一起,從莫斯科轉移到了古比雪夫。因此,斯捷潘-米高揚和列昂尼德-赫魯曉夫有機會結識兩名舞蹈演員——年輕漂亮的瓦麗婭-彼得羅夫娜和麗莎-奧斯特羅格拉茨卡婭,并且和她們成了好朋友……
斯捷潘說:“后來我離開了古比雪夫,悲劇就是那時候發生的。我先是從列昂尼德的一個朋友處得知此事,這個故事后來又得到瓦麗婭-彼得羅夫娜的證實。按照他們的說法,有個從前線回來的水兵參加了他們的集會。當時大家都已喝得‘很高’了,聊天期間有人說列昂尼德是個神槍手,那個水兵不服氣,就頂著酒瓶子讓列昂尼德用手槍打。”
列昂尼德拒絕了很久,但最終還是開了槍,一槍打掉了瓶嘴兒。可水兵認為這還不夠,強調要正中瓶子。列昂尼德又開了一槍,這回打中的卻是水兵的腦袋。按照當時處罰空軍官兵的一貫做法,他被判8年徒刑并被送上前線。列昂尼德改學駕駛殲擊機,之后不等腿傷痊愈就上了前線。
臨行前他曾到過莫斯科,并且和斯捷潘見了一面。不過后者當時并不知道誤傷的事,列昂尼德也沒有說起。
后來,斯捷潘聽檢察機關的一些熟人說,“8年徒刑、送上前線”的判決太輕了。按照他們的說法,戰時發生類似的流血事件,罪犯應被判處死刑。如果沒有國家最高領導層的干預,列昂尼德可能不會受到寬大處理。
3.曾開汽車“搶”美女
和米高揚相比,瓦麗婭-彼得羅夫娜對此事所知也不少,她后來成為蘇共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莫斯科市委書記亞歷山大-謝爾巴科夫的大兒媳。
她回憶說:“那時正值衛國戰爭時期。我還只是個20歲的舞蹈演員,隨劇團轉移到古比雪夫,并在1941年底至 1942年初結識了也在那里的斯捷潘-米高揚和列昂尼德-赫魯曉夫。盡管是可怕的戰爭期間,但劇團的活動從1941年 10月起一直沒停過——每天上午彩排,晚上演出。但只要一有閑暇時間,我們就聚在一起。”
回憶起和斯捷潘、列昂尼德的相識經歷,瓦麗婭說:“一切從斯捷潘-米高揚看到我在舞臺上的演出開始。當然,他很喜歡我,所以想和我認識。他經常來看演出,看我在《唐-吉訶德》里跳吉格舞。斯捷潘認識奧莉佳-瓦西里耶夫娜-列佩申斯卡婭(蘇聯著名舞蹈演員),就請她幫忙和我認識,但是什么也沒有得到。”
“后來有一次,我正在去涅克拉索夫大街食堂的路上,一輛汽車突然在身邊停了下來,一個人從車上跳下,把我拉了上去,汽車隨后疾馳而去……坐在車里的正是斯捷潘?米高揚和列昂尼德-赫魯曉夫,而等待我的是和他們——兩位蘇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兒子令人難以置信的相識。”
在瓦麗婭看來,斯捷潘和列昂尼德都非常有意思。后來,瓦麗婭又把他們介紹給好友麗莎-奧斯特羅格拉茨卡婭,于是她們就經常見面——那時麗莎和斯捷潘是一對,她則和列昂尼德是一對。”
瓦麗婭回憶說:“列昂尼德和斯捷潘喜歡開車拉著我們兜風。當1942年的春天來臨時,他們開始帶著我們到城外郊游。我們喜歡到森林中玩。列昂尼德有一把手槍,我們經常拿來練射擊——他和斯捷潘把小木板拋向空中,我們就用手槍射它們。我的射擊水平很高,能夠打中這些小木板:芭蕾舞學校有軍事科目,我還曾因此獲得‘伏羅希洛夫射擊手’紀念章。”
瓦麗婭強調:“斯捷潘幾乎滴酒不沾,列昂尼德雖然安靜、平和,卻喜歡喝酒。不過,我從未見過他喝多,從來沒有!可是,有關他經常喝得大醉的說法卻聽得實在太多。列昂尼德有個朋友叫彼佳,他當時住在旅館里。彼佳在酒廠工作,他帶了很多瓶過來,經常用它們招待我們。”
“當斯捷潘-米高揚和麗莎-奧斯特羅格拉茨卡婭去了莫斯科后,列昂尼德和馬戲團表演馬術的女演員建立了聯系。此后,我們的關系發生了變化,我和他再也不見面了。”
瓦麗婭說,后來,列昂尼德打死了人,“再后來,有人告訴我列昂尼德去了莫斯科,結果被父親送上前線,并且犧牲了。”
4.成了德軍的俘虜
事實上,列昂尼德并不是犧牲在前線,事情的經過要更加復雜。《莫斯科晚報》曾在
當列昂尼德在古比雪夫又犯罪后,赫魯曉夫請求斯大林饒恕他的兒子,斯大林答應了。時值戰爭初期,列昂尼德戴罪上了前線,但他沒在懲戒營當士兵,而是當上了飛行員。在第一次戰斗中,列昂尼德駕駛的殲擊機遠離長機,向德軍的方向飛去——他失蹤了。
后來,列昂尼德當了德軍的俘虜,并向敵人妥協,成了納粹德國宣傳戰中的王牌。
為此,期大林下了死命令:要不惜代價把列昂尼德從德國人手里弄回來,送到莫斯科。蘇聯的反間諜機構“除奸隊” 通過各種努力,終于將列昂尼德“偷”了出來,送到莫斯科。
根據“除奸隊”收集到的列昂尼德的犯罪事實,莫斯科軍區軍事法庭判處列昂尼德死刑。
5、赫魯曉夫向斯大林下跪
對此,赫魯曉夫的心情可想而知。有人說,他曾央求期大林、貝利亞等領導人從寬處理。
曾擔任國家安全委員會(克格勃)第九局(該局負責蘇聯最高領導人警衛工作)副局長的米哈伊爾?多庫恰耶夫,透露了一些相關細節。
多庫恰耶夫回憶說:“戰爭期間,赫魯曉夫有一次從前線打電話給斯大林,堅持請斯大林接見他。得到同意之后,赫魯曉夫飛到莫斯科,斯大林接見了他。在斯大林的私人秘書波斯克廖貝舍夫離開房間后,赫魯曉夫提出請求。
“據說,赫魯曉夫開始哭泣,接著號啕大哭,說兒子錯了,應受到嚴懲,只是不要槍斃……但斯大林說:‘在這種情況下我什么忙也幫不上。’赫魯曉夫雙膝跪地,爬到斯大林腳邊,后者沒料到這一舉動,也有些驚慌失措。
“斯大林往后退,赫魯曉夫也跪爬著跟上去,哭著請求給兒子減刑。斯大林要赫魯曉夫站起來,并伸手去拉他,但赫魯曉夫已失去控制。無奈之下,斯大林只好叫波斯克廖貝舍夫和警衛人員。他們沖進辦公室,結果見到了令人難堪的一幕。”
在警衛人員和醫生幫赫魯曉夫恢復神智時,他嘴里還反復念叨著:“原諒我兒子,別槍斃他……”
6.政治局開會決定
另據俄羅斯《祖國歷史》雙月刊2007年5期報道,曾任克格勃第二總局第一副局長的退役少將瓦吉姆-烏季洛夫也透露了一些相關情況。
在軍事法庭對列昂尼德作出判決后,赫魯曉夫又向政治局的各位領導人求情,要求召開政治局會議,討論重新判決。
在會上,“除奸隊”負責人阿巴庫莫夫介紹了列昂尼德的犯罪事實和軍事法庭的判決。接著,莫斯科市委書記謝爾巴科夫第一個發言。他強調,在法律面前必須人人平等。他說:“如果當官者的兒子犯了罪就能得到寬恕,我們怎么向人民交代?”謝爾巴科夫主張維持原判。通常情況下,這種會議中,第一個人的發言至關重要。
貝利亞接著發言,他提到列昂尼德在基輔和古比雪夫的犯罪事實。他說,列昂尼德已被饒恕了兩次。隨后,其他人也發表看法,一致同意維持原判。
最后,斯大林說:“應該堅持并同意大家的意見。如果這種事發生在我兒子身上,我也會懷著一個父親深深的悲痛接受這個公正的判決。”會后不久,列昂尼德就被處死了。
7.在斯大林死后復仇
在赫魯曉夫上臺前,阿巴庫莫夫上將因涉嫌一起假案被關進監獄。后來事情真相大白,其他人都被釋放了,只有阿巴庫莫夫在赫魯曉夫的干預下仍未獲釋。后來他被作為另一假案“列寧格勒案件”的要犯處決了。
“報仇說”還有一個旁證。1996年,曾任克格勃保衛總局副局長的達庫恰耶夫中將曾透露,在蘇共20大召開前不久赫魯曉夫對親信說:“盡管斯大林已是具僵尸,我也要為兒子報仇。”
同志們:歷史是現實的一面鏡子,看看今天我們的一伙無良公知和小人的所作所為吧,他們在我們的偉大領袖毛主席逝世后,用同樣的手法造謠誣陷毛主席和毛主席時代,攻擊毛主席領導的偉大革命實踐,鼓吹歷史虛無主義,我們必須徹底揭穿這伙右派公知小人的丑惡嘴臉!
謝謝聆聽,下期待續,再見!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