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伯拉罕·林肯(西元1809-1865 )是“美國”第十六任“總統(tǒng)”。若干年前,“泰晤士報”搞了一個對“美國”歷任“總統(tǒng)”的“排名”活動,把林肯評為“最偉大總統(tǒng)”之第一位。據參加了這個“排名”活動的“洛杉磯時報記者”克里斯·艾爾斯表示:“他是我們評判小組中最沒有異議的偉大總統(tǒng)人選。”
在“最偉大總統(tǒng)”中排第一位,堪稱“最偉大”之“最”了,可見林肯其人在西方昂撒群類政治、經濟、學術等領域上層“精英”心目中的重要地位。那么,他為啥如此重要呢?
從相關報道透露的信息可知,“評判小組”對林肯的“評判”大致是:他具有“正直、仁慈和堅強的個性”,“領導了拯救聯(lián)邦和結束奴隸制度”,云云。這一套說辭是我們中國人在學生時代學習世界“歷史”時就耳熟能詳?shù)模雭砀?ldquo;美國”乃至西方的“歷史”敘述中的主流說法。
林肯的個性是否“正直”?想來“美國”的“歷史”書是這么寫的,無法確信;是否“堅強”?從當年他出頭領導發(fā)起“美國”北方對南方的入侵來看,顯然算是“堅強”的;是否“仁慈”?對這個,現(xiàn)在的我們也無法確認。
對于林肯的“仁慈”,事實顯示了另外一面。據現(xiàn)在可見的許多資料顯示,在當年“美國”南北內戰(zhàn)中,北方“聯(lián)邦”軍隊曾進行過極為殘酷的“總體戰(zhàn)”——這“總體戰(zhàn)”說白了,就是北方“聯(lián)邦”軍隊攻入南方后進行了肆無忌憚的燒、殺、搶、掠,南方“邦聯(lián)”首都、弗吉尼亞州首府里士滿以及亞特蘭大等南方大城市都化為一片焦土。北方“聯(lián)邦”軍隊指揮官謝爾曼當年曾有著名的命令:“我們不僅攻擊敵對軍隊,也攻擊敵對人民,我們要讓南方的老人、青年、窮漢和富翁都體驗到戰(zhàn)爭的嚴酷可怕,”“要讓南方未來的幾代人不敢訴諸于戰(zhàn)爭。”為此,謝爾曼和當時北方“聯(lián)邦”軍隊的總司令格蘭特(后當過“美國”第十八任“總統(tǒng)”)被南方人斥為“魔鬼將軍”,至今猶然。對于謝爾曼與格蘭特率領北方“聯(lián)邦”大兵對同類進行的大規(guī)模殘忍屠殺,作為北方“聯(lián)邦”總統(tǒng)、軍隊最高統(tǒng)帥的林肯顯然至少是知情與首肯的,這或許是西人意識里“仁慈”的構成部分之一?
不知是誰從“美國”引入的說法告訴我們,當年林肯頒布了“解放黑人奴隸宣言”,“解放黑奴”是他領導發(fā)起對南方入侵的主要原因。不過,許多材料卻表明,當年南方十一州宣布退出原本是自愿組成的“聯(lián)邦”,要成立獨立的“邦聯(lián)”,對此種現(xiàn)在“美國”經常對別國推廣的“民族自決”、“自由民主人權”的做法,西元1861年3月林肯發(fā)表總統(tǒng)就職演說時表示“堅決反對”,聲稱:“從憲法和法律角度看,聯(lián)邦是不可分解的。”西元1862年8月22日,在給《紐約論壇報》編輯格瑞萊的信中林肯寫道:“我的最高目標是拯救聯(lián)邦,既不是保存奴隸制度,亦非摧毀奴隸制度。如果不解放一個奴隸就能保存聯(lián)邦,我就一個不解放;如果解放全部奴隸就能保存聯(lián)邦,我就全部解放;如果解放一部份奴隸不解放其他奴隸就能保存聯(lián)邦,我也照辦。”原來,當年北方入侵南方的唯一目標就是“保存聯(lián)邦”,黑人奴隸的“自由”和“人權”對于林肯等北方權貴來說只是個可以運用的手段。看來當時林肯們是認為“如果解放全部奴隸就能保存聯(lián)邦”的,所以搞了那個“解放黑人奴隸宣言”。
當年林肯為代表的北方為什么非要“保存聯(lián)邦”而不許南方獨立?很簡單,失去南方,就意味著失去北方賴以發(fā)展的糧食、棉花和大量黑人奴隸等等資源,北方資本權貴的利益就將大大受損。
當年林肯為了北方資本權貴的利益,出頭領導北方對南方入侵,以要“保存聯(lián)邦”不要“自由、人權”的“堅強”意志拯救了“美洲聯(lián)邦”,這才是當年“美國南北戰(zhàn)爭”的實質,是林肯得以在“最偉大總統(tǒng)”中排第一位的主要原因。對此,我們現(xiàn)在的“世界歷史”書籍和大、中、小學教科書中的“世界歷史”單元說明白了嗎?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xiāng)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