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歷史 > 歷史視野

教員的手一指,菩薩兵就越過了千山萬水

溫伯陵 · 2024-08-06 · 來源:溫伯陵|微信公眾號
收藏( 評論() 字體: / /

  1

  上篇文章聊了《人民軍隊的武器進化史》,這篇再來聊聊解放軍進藏的事,從一個小的角度看看教員的地緣戰(zhàn)略、解放軍的戰(zhàn)術布置、以及新中國收復國際勢力干涉地區(qū)的節(jié)奏。

  山西東南部的長治、晉城地區(qū),因為地勢高昂,古人便以“地極高,與天為黨”的寓意,命名為“上黨”。

  在亂世爭霸的時候,哪方勢力得到上黨,便能通過“太行八陘”中的滏口陘、白陘、太行陘,威脅河北、山東、河南的安全。除此之外,山西汾河流域的臨汾、太原也在上黨的兵鋒之下。

  居一隅而俯瞰晉冀魯豫,就是上黨的地理優(yōu)勢。

  戰(zhàn)國時期,秦、趙爆發(fā)的長平之戰(zhàn),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爭奪上黨,爭奪定鼎中原的戰(zhàn)略主動權。

  而在整個亞洲東部的范圍內(nèi),青藏高原也有類似的地理優(yōu)勢。

  僅從地勢高低來看,青藏高原的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周圍的四川平均海拔2598米、甘肅河西走廊的平均海拔1500米、新疆的平均海拔不足1000米,恒河平原的平均海拔最低,僅有10米。

  可以說,青藏高原就是亞洲東部的上黨,哪個國家擁有青藏高原,就擁有了亞洲東部的戰(zhàn)略主動權。

  早在唐朝初期,吐蕃的松贊干布就不斷侵擾四川、甘肅等地,并迎娶唐朝的文成公主和尼泊爾的尺尊公主,利用青藏高原的地理優(yōu)勢為吐蕃爭取利益。

  百余年后,吐蕃趁唐朝爆發(fā)安史之亂的機會,逐漸吞并了大片唐朝國土,把東至陜西鳳翔、西至新疆蔥嶺、北至內(nèi)蒙古額濟納、南至喜馬拉雅山的土地都納入治下。

  這是吐蕃的極盛時期,也是青藏高原對中國威脅最大的歷史階段。

  到了明朝成立以后,朱元璋鑒于吐蕃侵唐的教訓,以及明朝經(jīng)略西北的需求,做了兩手準備。

  其一是命使者深入青藏高原,招撫元朝冊封的帝師、法王等實力派。

  在明朝的招撫下,公元1373年2月,烏斯藏攝帝師喃加巴藏卜抵達應天(南京),被朱元璋冊封為熾盛佛寶國師,他舉薦的60人,朱元璋也分別授予官職。

  隨后,朱元璋設立朵甘指揮使司、烏斯藏指揮使司、兩個宣慰使司、一個元帥府、四個招討使司、十三個萬戶府、四個千戶所,用來封賞喃加巴藏卜等實力派。

  朵甘指揮使司的轄地,大致是青海、四川西部。

  烏斯藏指揮使司,即西藏。

  朱元璋設立這兩個指揮使司,其實就是以“眾建諸侯少其力”的手段,拆分青藏高原,用陜西和四川制朵甘、用朵甘制烏斯藏。

  其二是武力征討。

  公元1377年,朵甘和烏斯藏的一些部落酋長不安分,經(jīng)常搶劫朝貢明朝的使者,于是朱元璋命征西將軍鄧愈、副將沐英統(tǒng)兵西征,一路追至昆侖山,斬殺并俘虜萬余人,繳獲牛羊馬十余萬頭,號稱“西略川藏,耀兵昆侖。”

  次年,沐英繼任征西將軍,統(tǒng)帥副將王弼和藍玉再次西征,“拓地數(shù)千里,俘男女二萬,雜畜二十余萬。”

  經(jīng)過這一番文攻武略,朱元璋基本把青藏高原納入治下。

  清朝初期,康熙、雍正、乾隆把這一治藏策略發(fā)揮到極致。

  公元1720年,為了削弱準噶爾汗國的實力,康熙皇帝命定西將軍噶爾弼、副將岳鐘琪統(tǒng)兵進入拉薩,清朝開始實控西藏。

  公元1723年,年羹堯和岳鐘琪平定青海叛亂,次年,雍正皇帝設立青海辦事大臣。公元1728年,雍正皇帝設立西藏辦事大臣,和達賴喇嘛、班禪額爾德尼共同處理西藏事務。

  青海和西藏,正式成為清朝的實際領土。

  公元1751年,乾隆皇帝設立噶廈制度,以“三俗一僧”等四位噶倫,負責西藏的日常行政事務,但每件政務都需呈送駐藏大臣和達賴喇嘛,經(jīng)批準后才能施行。

  公元1785年,乾隆皇帝創(chuàng)立“金瓶掣簽”制度,規(guī)定活佛轉世必須朝廷批準,未經(jīng)批準不能擅自轉世。

  乾隆皇帝的兩項制度,給清朝用政、教兩種方式治理西藏,鋪平道路。

  從歷史的層面來看,中國王朝很早就認識到西藏的重要性,付出巨大的代價,把西藏帶入中華民族大家庭。經(jīng)過長達四百年的探索,明清兩朝也摸索出一套治理西藏的可行辦法。

  所以,西藏是中國自古以來不可分割的領土,西藏是中國國防不可缺失的一環(huán),這兩點是毫無疑問的。

  2

  中國需要西藏,其實對于印度來說,印度也需要西藏。

  僅僅是平均海拔4000米和10米的數(shù)字對比,就能證明,西藏就是印度的天險門戶。

  如果不能控制西藏,恒河平原就沒有安全可言,印度就像失去燕云十六州的北宋一樣,時刻提心吊膽。

  而一旦奪取西藏,印度便能和遼國威脅北宋一樣,隨時威脅中國內(nèi)地的安全,確立印度對中國的戰(zhàn)略主動權。

  在這樣的背景下,英國殖民印度以后,便開始征服緬甸、馬六甲海峽、伊朗、阿富汗等地,建立起橫跨東南亞、波斯灣的英屬印度。

  鞏固了印度的基本盤,英國又向西藏滲透,并于1904年入侵拉薩。清朝為了不得罪英國,被迫簽訂了《中英續(xù)訂藏印條約》,承諾不允許其他國家進入西藏,英國為照顧清朝的面子,則承諾不正式侵占西藏。

  雖然兩國罷兵言和,但清朝沒有能力驅逐英軍,這份條約,事實上承認了西藏是英國的勢力范圍。

  英國殖民者進入西藏,又引起西藏內(nèi)部勢力的分化。

  1923年,九世班禪和十三世達賴喇嘛爆發(fā)沖突,九世班禪感覺人身安全沒有保證,便離開日喀則的扎什倫布寺,經(jīng)甘肅逃往內(nèi)蒙古,隨后到了北京,和民國大總統(tǒng)曹錕會面,得到中央政府的承認。

  此后,九世班禪游歷了山東、南京、上海、杭州、甘肅等地,并接受南京國民政府授予的“西陲宣化使”職務,1937年12月在青海玉樹圓寂。

  長達15年的流亡生涯,以及和達賴喇嘛的矛盾,決定了班禪親近中國中央政府的立場。

  相較而言,常年留守拉薩的達賴喇嘛和噶廈政府,和英國殖民者的感情更深,在西藏的世俗利益更重。無論是保護世俗利益,還是決定西藏的走向,他們都更愿意追隨英國殖民者。

  以上的國際大氣候和西藏小氣候,引發(fā)了新中國成立初期的一些歷史大事件。

  1949年7月,解放軍第一野戰(zhàn)軍經(jīng)過“扶郿戰(zhàn)役”,基本解放陜西,兵鋒直指蘭州。

  聽到這個消息,達賴喇嘛和噶廈政府擔心解放軍進藏,便驅逐了南京國民政府的駐藏代表,開始謀求所謂的“西藏DL”,并向印度討要武器裝備,武裝訓練了一部分藏軍。

  而十世班禪聽聞解放軍西進,立即派人到西寧打探消息,得知我黨有“宗教信仰自由、尊重少數(shù)民族風俗”的政策以后,十世班禪親自到西寧,和青海省政府副主席廖漢生見面,表示愿意接受中國共產(chǎn)黨的領導,歡迎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藏。

  10月1日,教員登上北京天安門城樓,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達賴喇嘛和噶廈政府,繼續(xù)在錯誤的道路上狂奔,他們分別向英國、美國、新中國發(fā)電,表達了堅決維護獨立的態(tài)度,要對解放軍進藏部隊做出毫無保留的抵抗。

  這種態(tài)度,其實就是出賣祖國的利益,以帶領西藏倒向英美為條件,換取英美向新中國施壓,進而維護他們統(tǒng)治西藏的政治權利、盤剝農(nóng)奴的經(jīng)濟利益。

  十世班禪則緊跟時事,給教員和朱老總發(fā)去賀電。

  新中國剛剛成立,事務非常繁重,但教員和朱老總仍然抽出時間,斟字酌句的給十世班禪復電。十世班禪非常高興,認為這是教員和朱老總代表中央人民政府,承認了他的合法地位。

  經(jīng)此一事,十世班禪感覺自己做對了,更堅定的站在新中國一邊。

  事情走到這一步,新中國要解放西藏,就不像明清一樣簡單了。

  一方面,達賴喇嘛和噶廈政府以英美為靠山,新中國要解放西藏,就必須尋求蘇聯(lián)的支持。

  于是在1950年1月,教員訪蘇期間和斯大林提議,把蘇聯(lián)援助的空軍團交給劉伯承,用來解放西藏。斯大林同意了教員解放西藏的意見,但空軍團是否調(diào)到西南,還需要再商議。

  西藏的海拔高,藏軍的實力弱,能否用到空軍還不一定,所以教員沒有在空軍團的問題上糾纏。在他看來,斯大林支持新中國解放西藏,新中國在外交層面不是孤立無援,足夠了。

  另一方面,既然達賴喇嘛和噶廈政府投靠英美,那么他們能走到哪一步,英美是否直接出兵,都是未知數(shù)。一旦他們宣布“西藏DL”,并得到以英美為首的資本主義陣營的承認,再想解放西藏就麻煩了。

  新中國必須速戰(zhàn)速決,在他們造成“獨立”的事實以前,派解放軍進駐西藏,造成解放西藏的既定事實,才能在這場博弈中占據(jù)上風。

  總而言之,解放西藏不僅是新中國的內(nèi)部矛盾、鞏固國防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更是美蘇爭霸的一部分、社會主義陣營和資本主義陣營博弈的一部分、百年來中國反抗殖民壓迫的一部分。

  3

  盡管解放西藏的核心要求是“快”,但教員并沒有一味求快,而是極力創(chuàng)造各種有利條件,保持自己的節(jié)奏感,穩(wěn)中求快。

  自從斯大林表態(tài)支持新中國解放西藏,1950年1月2日,教員就在莫斯科發(fā)出指示——以西南局和第二野戰(zhàn)軍(西南軍區(qū))為主、西北局和第一野戰(zhàn)軍(西北軍區(qū))為輔,準備進軍西藏。

  根據(jù)教員的命令,半月后,西南局決定以駐四川的第18軍、駐云南的第14軍42師126團執(zhí)行進藏任務,并成立中國共產(chǎn)黨西藏工作委員會,第18軍軍長張國華為書記、政委譚冠三為副書記。

  這是在軍事上積極備戰(zhàn)。

  1950年5月,教員又給西南局做出指示:“只要西藏方面準許人民解放軍進入西藏,我們方面則可承認西藏的政治制度,連同達賴的地位在內(nèi),以及現(xiàn)有的武裝力量、風俗習慣概不變更,并一律加以保護。”

  次月,西南局擬定了針對西藏的十條政策,包括西藏人民團結起來回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大家庭、實行區(qū)域自治、宗教信仰自由、政治制度不變、西藏人民提出要求時再進行社會改革等等。

  這是在政治上爭取和平解決。

  不疾不徐、先禮后兵是教員的一貫風格。

  原本“和平解決”是代價最小的一種方式,但西南局派出代表赴拉薩談判的時候,西藏的噶廈政府殺害了前去聯(lián)絡的工作人員,阻斷了“和平解決”這條路,然后把三分之二的藏軍調(diào)到昌都,共計8000人。

  曲靖是云南的門戶,漢中是四川的門戶,潼關是陜西的門戶,同樣的道理,昌都就是西藏的門戶要地。

  噶廈政府把藏軍主力調(diào)往昌都,顯然是不接受和平談判,要武力對抗新中國。

  既然如此,教員便放棄和平談判,命令進藏部隊專心備戰(zhàn),以武力解決問題。

  西藏的自然條件惡劣,社會環(huán)境復雜,備戰(zhàn)要解決的問題非常多。在這個過程中,教員沒有一句催促,而且要什么給什么,盡最大的努力滿足進藏部隊的精神、物資需求。

  說起來大家可能不信,進藏部隊的第一個困難,其實是恐懼心理。

  第18軍源自抗戰(zhàn)時期的晉冀魯豫根據(jù)地,參加過千里躍進大別山、淮海戰(zhàn)役、渡江戰(zhàn)役、衡寶戰(zhàn)役、成都戰(zhàn)役,全軍共2.96萬人。

  但就是這么一支轉戰(zhàn)千里無敵手的部隊,解放成都以后,普遍滋生了享樂思想,不愿意再過苦日子,現(xiàn)在聽聞要進藏,很多官兵都有抵觸情緒。而且對于內(nèi)地來說,西藏一直籠罩著神秘色彩,部隊官兵不知從哪聽到一些神神叨叨的謠言,內(nèi)心有些恐懼,害怕進藏。

  部隊出現(xiàn)這樣的情緒,是不可能進藏的,于是張國華和譚冠三做了三件事——

  1、教員在七屆二中全會上提出,“務必使同志們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張國華和譚冠三就用“兩個務必”教育全軍官兵,要求他們服從中央的指示。

  2、評選渡江以來的模范功臣,借此激發(fā)全軍官兵的英雄主義氣概,鼓勵他們再立新功。

  3、在誓師大會上,張國華背著年僅三歲的女兒上臺,表態(tài)要帶著女兒一起進藏,生則同生,死則同死。譚冠三則說:“這次出征,如果我為國捐軀了,請同志們一定把我埋在西藏。”

  聽完張國華和譚冠三的話,全軍感動不已。

  正是通過這三件事,第18軍官兵才消除畏難情緒,決心進藏,為新中國再立新功。

  進藏部隊的第二個困難,是對西藏很陌生,不知進藏工作從何處著手。

  針對這個問題,張國華和譚冠三成立了政策研究室,號召全軍官兵學藏文和藏語,并邀請熟悉西藏的人士舉行座談,得到任何有用的內(nèi)容,都要總結成文,向全軍官兵宣傳。

  為了更全面的了解西藏,他們還成立先遣支隊,奔赴甘孜、巴塘等地,調(diào)研西藏的政治、經(jīng)濟、地理等情況,調(diào)研結果同樣要總結成文,向全軍官兵做宣傳。

  就這樣,不到半年時間,第18軍官兵就對西藏有了基本的了解。

  在這樣的基礎上,張國華和譚冠三又帶領官兵進行了雪地戰(zhàn)斗、森林戰(zhàn)斗、騾馬保護、高原疾病防治等訓練,為進藏做了充分的技術準備。

  進藏部隊的第三個困難,是交通不便。

  那時進藏的起點是雅安,但因為國民政府的不作為,導致雅安到甘孜沒有公路、甘孜到昌都沒有公路、昌都到拉薩更沒有公路。

  沒有公路就不能運送物資,戰(zhàn)役無法展開,即便第18軍強行進藏,也會因為缺乏物資而無法常駐。

  修公路,成了進藏的當務之急。

  教員為此專門做出指示:“為了幫助兄弟民族,不怕困難,努力修路”,第18軍官兵為完成教員的指示,提出“讓高山低頭,叫河水讓路”的口號,用4個月的時間,修通了雅安到甘孜縣的公路,全長600公里。

  有了公路,中央軍委專門調(diào)撥的數(shù)百輛汽車,就能把西南各地籌集的萬噸物資,從雅安運送到甘孜縣,使第18軍官兵和后勤物資更靠近前線。

  解決了這三個困難,第18軍進藏便暢通無阻,只等一聲令下。

  4

  昌都是西藏的門戶要地,第18軍進藏,首先要解放昌都。

  西南軍區(qū)(第二野戰(zhàn)軍改編)的劉、鄧、賀等同志認為,戰(zhàn)役一旦開始,藏軍就會發(fā)現(xiàn)解放軍的實力強大無法抵抗,他們會以小部分兵力控制要點,再分小部分兵力游擊騷擾,主力部隊則經(jīng)兩條路線后撤,保存實力——

  其一是向西,經(jīng)恩達縣、類烏齊縣退至拉薩。

  其二是向南,經(jīng)八宿縣退至拉薩,或者經(jīng)八宿縣繼續(xù)向南,退至中緬邊界的察隅縣。

  根據(jù)這樣的判斷,他們指示張國華和譚冠三,解放昌都的時候,不能正面猛攻,重點是各部隊迂回前進,切斷藏軍的退路,再分割包圍聚而殲之。

  張國華和譚冠三根據(jù)西南軍區(qū)的指示,決定把解放昌都的部隊分成北集團和南集團,并做了具體的戰(zhàn)役部署——

  第52師154團和2個連組成北集團右路軍,自鄧柯縣渡金沙江,和西北軍區(qū)的騎兵支隊會師以后,直插類烏齊縣和恩達縣,切斷藏軍西部的退路。

  第52師機關和第156團、155團、軍屬炮兵營組成北集團中路軍,自鄧柯縣渡金沙江,直搗昌都。

  第54師炮兵連和軍屬偵察營、工兵營組成北集團左路軍,自德格縣渡金沙江,經(jīng)江達縣直奔昌都,配合中路軍作戰(zhàn),同時以一部分兵力迂回到昌都以南,切斷藏軍南部的退路。

  第53師157團、炮兵連、工兵連組成集團右路軍,自巴塘縣渡金沙江,直出八宿縣,切斷藏軍向南撤退的道路。

  第14軍42師126團組成南集團左路軍,自云南貢山縣沿著怒江北上,到達瀾滄江畔的德欽縣以后,繼續(xù)向西北佯動,威懾察隅縣。

  你看看,從戰(zhàn)略判斷到戰(zhàn)役部署,主攻、佯攻、迂回、穿插、圍堵,方方面面都考慮到了。

  1950年10月6日,昌都戰(zhàn)役正式開始,五路大軍按計劃分別突進。

  北集團右路軍自鄧柯縣渡金沙江,先向西北行軍,到青海玉樹和西北軍區(qū)的騎兵支隊會師,然后調(diào)頭南下,以每人負重40公斤的強度,每天強行軍60公里,終于在18日搶占恩達縣、類烏齊縣,完成任務。

  這么高強度的行軍,代價就是北集團右路軍掉隊三分之一,600人的騎兵支隊,跑死500匹戰(zhàn)馬,只有100名有馬騎兵和100名棄馬步行的騎兵抵達戰(zhàn)場。

  北集團左路軍和北集團中路軍,付出差不多的代價,也在19日黃昏抵達昌都。

  南集團左路軍于12日抵達德欽縣,等待命令,南集團右路軍是15日抵達八宿縣的,即北集團的三路大軍尚未開戰(zhàn),藏軍向南撤退的路就被封死了。

  至此,五路大軍把紙面上的戰(zhàn)役部署,變成現(xiàn)實。

  10月20日晨,經(jīng)過一夜的激烈戰(zhàn)斗,昌都的藏軍兵敗如山倒,想逃,卻發(fā)現(xiàn)所有的退路都被封住,有種插翅難飛的無力感。

  走投無路之下,昌都總管阿沛·阿旺晉美命令剩余的兩千余藏軍,放下武器,向解放軍投降。

  截止到24日,解放軍累計擊斃藏軍5700余人,繳獲山炮3門、重機槍9挺、輕機槍48挺、步槍3000支,基本摧毀藏軍的主力部隊,奪取昌都,打開西藏的門戶。

  將近10個月的準備,只為這18天的綻放,李世民擊敗劉武周的“柏壁之戰(zhàn)”,也不過如此了。

  而在“昌都戰(zhàn)役”結束以后,進藏部隊做的第一件事,便是修路。

  他們用幾個月的時間,修建了甘孜到昌都的公路,并動員了藏族同胞的2.5萬頭牦牛,把甘孜的5000噸物資運到昌都。

  明朝的傅友德、沐英、藍玉攻克曲靖,云南就成了囊中之物,現(xiàn)在解放軍解放了昌都,西藏的噶廈政府也沒有了回天之力。于是在1951年春,他們開始響應新中國“和平解放西藏”的號召,派出以阿沛·阿旺晉美為首的代表團,到北京談判。

  5月23日,雙方簽訂了《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關于和平解放西藏辦法的協(xié)議》,西藏和平解放。

  事實證明,以斗爭求團結則團結存,以妥協(xié)求團結則團結亡。如果沒有“昌都戰(zhàn)役”殲滅藏軍主力,和平解放西藏,不可能這么順利的。

  雖說西藏和平解放了,但事情仍然沒有結束。

  那時“抗美援朝”已經(jīng)開始,為了防止英美國家挑唆反動分子掀起叛亂,教員決定,派5支部隊進駐西藏,控制關鍵要地——

  第18軍大部留守昌都,并維護公路,保證甘孜到昌都的交通順暢。

  第18軍52師154團、155團經(jīng)丁青、邊壩、沙丁、太昭進駐拉薩。

  第14軍42師126團,進駐察隅縣。

  西北軍區(qū)再出一支騎兵支隊,自新疆于田縣出發(fā),進駐阿里地區(qū)。

  青海獨立支隊自都蘭縣香日德鎮(zhèn)出發(fā),經(jīng)通天河、唐古拉山、拉薩,進駐日喀則。

  這五支部隊,既控制了西藏的門戶昌都,又占據(jù)了西藏的大城拉薩和日喀則,同時還堵住西藏的西北、東南要害,可謂是以極少的兵力控制著極大的領土。

  教員的地緣政治素養(yǎng),簡直令人嘆為觀止。

  而第18軍的部隊抵達拉薩以后,立即開始勘探地形,準備修建昌都到拉薩的公路,確保內(nèi)地的物資可以直接運到拉薩。后來經(jīng)過數(shù)十年的整修、開拓,昌都和拉薩之間,最終形成這樣一條公路大環(huán)線——

  5

  西藏和平解放以后,第18軍改組為西藏軍區(qū),張國華出任司令員、譚冠三出任政委,阿沛·阿旺晉美以藏族代表的身份,出任第一副司令。

  他們的名字,都深深的寫在西藏的歷史上。

  但根據(jù)和平解放的協(xié)議,西藏的社會制度不做變動,西藏大部分地方的行政事務,仍然是噶廈政府負責。中央人民政府只是成立了直接領導昌都地區(qū)人民解放委員會,做為對噶廈政府的制衡,恢復了十世班禪的地位,做為對達賴喇嘛的制衡。

  直到1959年3月17日,達賴喇嘛叛逃到印度,才打破這種平衡。

  因為他先違反了和平解放的協(xié)議,于是在3月28日,周總理簽署國務院令,宣布解散噶廈政府,以西藏自治區(qū)籌備委員會行使政府職權。這就繼軍事上解放西藏之后,又在政治上解放了西藏。

  緊接著,西藏開始了土改運動,并廢除了政教合一的封建農(nóng)奴制,在社會層面解放了西藏。

  從此以后,敲骨吸髓的奴隸主沒有了、人皮唐卡沒有了,那骷髏筑成的八百里獅駝嶺,終于化為佛光漫天的靈山勝境。

  到了這個時候,西藏才真正獲得解放。

  算算時間,將近十年了。

  1960年,作曲家馬倬到西藏采風,聽到青年歌唱家常留柱演唱的《山南古酒歌》,非常感興趣,便把這首歌的詞、曲都做了修改,成了一首全新的歌曲。

  四年后,北京舉行全國文藝匯演,按照規(guī)定,業(yè)余歌手才能參加,常留柱偏偏是一位專業(yè)歌手。于是西藏選了一位業(yè)余歌手進京參演,大獲成功。

  那位業(yè)余歌手的名字,叫做雍西,她的女兒名叫韓紅。

  而她演唱的歌曲,就是馬倬用《山南古酒歌》改編的《北京的金山上》——

  北京的金山上光芒照四方

  毛主席就是那金色的太陽

  多么溫暖 多么慈祥

  把我們農(nóng)奴的心兒照亮

  我們邁步走在

  社會主義幸福的大道上。

  人心至此,西藏這個亞洲東部的“上黨”,新中國是徹底占住了。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烏有之鄉(xiāng)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wǎng)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wǎng)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wǎng)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xiāng) 責任編輯:克言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xiāng)網(wǎng)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tài)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zhàn)士,敢于戰(zhàn)斗,善于戰(zhàn)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2. 一生沒有憋好屁的王慧玲,終于被封了。
  3. 如何看待某車企“中國工人”在巴西“被指處于類似奴役式環(huán)境”
  4. 小崗村分田單干“合同書”之謎及其它
  5. 烏克蘭逃兵
  6. 政說心語|一味地否定前30年打下的基礎究竟圖個啥
  7. 殖人哭了:還是中國好,別來美國做牛馬了
  8. 倒反天罡!瑞幸給打工人節(jié)假日三薪,原因竟是…
  9. 王忠新:清除內(nèi)奸遠遠難于戰(zhàn)勝外敵——蘇聯(lián)“肅反運動”功不可沒
  10. 井岡山觀心|蘇修越修的“人民軍隊”還是人民軍隊嗎?
  1. 陳中華: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沒革命的必要
  2.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3. 歷史上不讓老百姓說話的朝代,大多離滅亡就不遠了
  4. 與否毛者的一段對話
  5. 元龍:1966-1976,文人敵視,世界朝圣!
  6. 群眾眼睛亮了,心里明白了,誰不高興了?
  7. 社會亂糟糟的,老百姓只是活著
  8. 我國的社會已經(jīng)有了很大的問題:內(nèi)卷,失業(yè),學歷貶值…
  9. 不能將小崗村和井岡山相提并論!
  10. 果斷反擊巴西意在震懾全球南方國家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歷數(shù)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7.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8. 歐洲金靴|《我是刑警》是一部紀錄片
  9.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fā)問!
  10. 我們還等什么?
  1. 元龍:1966-1976,文人敵視,世界朝圣!
  2. 劍云撥霧|韓國人民正在創(chuàng)造人類歷史
  3.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4. 果斷反擊巴西意在震懾全球南方國家
  5. 假裝上班公司火爆背后,年輕人花錢假裝上班
  6. 機關事業(yè)單位老人、中人、新人養(yǎng)老金并軌差距究竟有多大?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亚洲一区二区综合婷婷 | 久久中文亚洲资源站 | 中文字幕女人天堂ab在线 | 亚洲欧美在线影院点击进入 | 精品呦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乱理片在线观看中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