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傳奇性究竟能到什么程度?如果拍成電影大家可能都感覺劇情太過夸張。
時間回到1939年11月的抗日戰場,著名的黃土嶺戰斗爆發,就在這次戰斗中,八路軍戰士擊斃了有著“名將之花”稱號的日軍高級指揮官——阿部規秀。
擊斃阿部規秀沉重打擊了日本帝國主義的囂張氣焰,日本《朝日新聞》更以通欄標題哀鳴:“名將之花凋謝在太行山上。
不過和后邊出場的人物相比,阿部規秀已經配角中的配角了。因為后邊的人物,都是我們耳熟能詳、婦孺皆知的。
因戰斗激烈,加拿大援華醫療隊的白求恩醫生主動前往前線參與救助,白求恩醫生就不用我介紹了吧,我們中小學時代有兩篇課文《手術臺就是陣地》、《紀念白求恩》,講的就是白求恩醫生的故事。
在一次巡診中,白求恩看見了一位左腿幾乎被日軍打爛的小戰士,由于傷勢過重,戰地醫護人員準備為他截肢。
當白求恩得知這位小戰士只有16歲時,實在不忍心讓他年紀輕輕就失去自己的左腿,于是決定親自操刀,盡力為他保住左腿。
最后手術很成功,這位小戰士最終保住了左腿,但是白求恩大夫卻在這次巡診中感染細菌,在這場手術后的第5天,他犧牲于河北唐縣黃石口村,年僅49歲。
白求恩醫生雖然犧牲了,但是這位小戰士的革命生涯還遠沒有結束。
這位小戰士叫余新元,雖然只有16歲,卻是一位已經參加革命3年的“老紅軍”了。
白求恩手術完成后對他說:“為實現共產主義理想,要向前沖,決不后退!”余新元心里記住了這句話。
1941年,日軍集中5000余兵力,對晉察冀邊區狼牙山地區瘋狂掃蕩。
時任八路軍晉察冀軍區某連副排長的余新元,奉命帶4名戰士阻擊敵人,為團主力和群眾轉移爭取時間。
狼牙山,掩護大部隊轉移,是不是感覺這個故事有點眼熟?
沒錯,和余新元同屬一個團的一位班長馬寶玉,同樣帶領四名戰士阻擊敵人,他們的名字更是如雷貫耳:狼牙山五壯士!
狼牙山五壯士同樣登上了我們的小學語文課本,他們的事跡我想大家都很了解,這里不再展開。
而余新元率領的班和狼牙山五壯士同樣都是缺少彈藥,除了身后不是懸崖峭壁外,別的困難一點也不少。
戰斗打的異常慘烈,戰士們接連倒下,最后只剩下余新元一人。直至胸部被子彈射穿后失去意識,余新元也沒有后退一步。
“決不后退,就是死也不退”。
余新元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實現了當年對白求恩醫生的承諾。
不過余新元并沒有犧牲,余新元被敵人的子彈擊中后受傷后滾下了山坡,被戰友救起。
后來余新元整整休養了七個半月,才在當地一位大娘的照顧下,逐漸康復。
傷愈后,余新元又跟隨八路軍和解放軍參加了保衛延安和解放東北的戰斗,他先后榮立戰功7次,被授予抗日戰斗模范,榮獲“八一”獎章、獨立自由獎章、三級解放勛章、二級紅星功勛榮譽章。
后來余新元在攻打錦州的戰役一只腳被炸傷,不得不留在了東北,沒有跟隨第四野戰軍南下。
新中國成立后,余新元來到遼陽擔任遼陽市武裝部政委。
1960年元旦剛過,一位身材瘦小的年輕人來到了余新元的辦公室,表達自己要參軍的意愿。不久前他因為身高體重不合格沒能通過部隊的體檢,于是他步行二十多公里來到遼陽,就是為了讓武裝部統一自己參軍的請求。
余新元問這位年輕人:“你想當兵,家里人愿意嗎?”剛問完,這位年輕人就哭了:“我沒有家人了。”接著他給余新元講述了自己家人在舊社會被迫害致死的事情。
余新元從這次深談后,便不再說讓他回去的話,而是不遺余力地幫助他,讓他走進軍營,余新元前后三次找到遼陽市兵役局第一政委、遼陽市市委書記曹奇,詳細說明了情況,爭取市里破格送這個優秀青年入伍。
后來這個年輕人終于實現了自己參軍入伍的理想,1960年1月8日,余新元在遼陽火車站送走了光榮參軍入伍的年輕人。
我想講到這里,大家都應該猜到這位年輕人是誰了吧,他叫——雷鋒。
五十年來,雷鋒的名字和以他命名的雷鋒精神早已響遍神州大地,我想不會有一個中國人不知道雷鋒的事跡。如果沒有當年余新元的全力爭取,雷鋒可能就會錯過參軍入伍的機會了,雖然我相信雷鋒在鞍鋼同樣能干出屬于自己的一番事業,但是“雷鋒精神”就要不為我們熟知了。
不過余新元的故事還沒有結束,1976年底,時任鞍山警備區副政委的余新元,聽說遼寧省勞動模范郭洪俊的兒子郭明義報名參軍,便拖著傷殘的身體前往了解這個應征青年的德才表現。
得知郭明義品學兼優,余新元非常高興。他極力向負責征兵工作的人員推薦郭明義,此時的余新元已經是一位有資歷有威望的“老革命”了,所以這次不用像上次一樣波折,郭明義最終如愿穿上軍裝。
送郭明義上火車時,他還再三叮囑:“一定要當個雷鋒式的好戰士!”
郭明義記住了余老的話,后來他的事跡,我想大家也應該耳熟能詳了。
而從白求恩到余新元,再到雷鋒和郭明義,傳承的是全人類一個共同的夢想,這是真正的“薪火相傳”。
不知道何時余老的經歷也能被搬到熒幕上。
而余老的故事依然沒有結束,2015年9月3日,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閱兵式上,余新元身穿藍灰色軍裝,乘車從天安門前經過。鏡頭中,他的軍禮莊重,目光堅毅。
2022年6月,已經99歲的余新元還在家中接受了記者采訪,這位人所敬仰的百戰英雄,并不以英雄自居,只認為自己不過是一名幸存者而已。
“我們犧牲了多少戰友啊!”“和我一起打仗的死了502個人!”“我們是代表他們走過天安門的!”
文章第一次發表時,余老尚在鞍山安度晚年,不過2022年12月28日,余老因病在鞍山去世,享年99歲。
祝所有為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流過血的老英雄們健康長壽。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