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歷史 > 歷史視野

小心!這3句話都有陷阱

寒牛出欄 · 2024-06-29 · 來源:寒牛出欄|微信公眾號
收藏( 評論() 字體: / /
如果沒有毛主席時代的工業基礎、農業基礎、科技基礎、國防基礎、教育基礎、人才基礎、外交基礎、地緣政治基礎和國有土地制基礎,那么請問80、90年代國家拿什么去發展?拿什么去飛躍?拿什么去騰飛?

  不要割裂歷史!

  至今,仍有不少人在拐彎抹角地割裂歷史。

  最為常見的錯誤歷史觀點,就是把前30年和后40年割裂開來,用后40年的歷史成就,去否定前30年的歷史貢獻。

  由于民眾已覺醒,不是那么好忽悠了,所以公知割裂歷史的手法,比過去更加委婉、精巧、隱蔽。

  比如:毛主席讓中國站起來,鄧小平讓中國富起來。

  比如:窮人懷念毛主席,富人紀念鄧小平。

  比如:翻身不忘毛主席,致富全靠鄧小平。

  上述這些觀點,粗看挺有道理,細想漏洞百出,經不起理性分析,本質都是毒雞湯,都在割裂前30年與后40年歷史。

  這些經過精心炮制的語言,具有隱秘的煽動性,很容易把年輕人的認知帶偏了。

1.jpg

  不要割裂歷史!

  如果沒有毛主席時代的農業基礎建設做基礎,那么請問80、90年代中國農村拿什么去增產?又拿什么去解決吃飯問題?

  真正種過地的農民都知道,興修水利、開墾農田、培育良種、投產化肥、推廣農機、發展農技,才是中國廣袤農村實現糧食增長,解決吃飯問題的根本原因。

  而包田上戶、分組單干,只是解放了農民的雙手,讓農民可以自由支配剩余時間,可以自由進城務工而已。

  當然,糧食進口也是一個因素。

  種過田的都知道,如果沒有良種、化肥、水利做保障,那么農民就是全年365天、每天24小時呆在地里干活,也提高不了多少糧食產量。

  只有沒有種過地的公知,才會把糧食增長和吃飽飯的問題,完全歸功于包田上戶搞單干,真是貽笑大方。

  如果沒有毛主席時代的全國大掃盲和大力發展鄉村基礎教育,那么請問80、90年代從哪里冒出數億計的高素質工人?

  美國經濟學家研究認為,中國近四十年能實現工業化高速增長,有兩個很重要的原因:一是有大量接受過基礎教育的高素質的廉價勞動力,二是有比較完善的公共醫療保障體系。

  這兩項重大公共建設,都是在毛主席時代完成的,是毛主席給后輩人留下的重要遺產。

  毛主席時代,曾在全國范圍內開啟了史無前例的大掃盲運動,接著又在廣闊鄉村大力發展基礎教育,讓50后、60后在踏入城市工廠之前就完成了基礎教育。

  這個龐大而高質的勞動群體,能理解與完成較為復雜的工業生產,直接為80、90、00年代培育了大量高素質的廉價勞動力,助力改開之后的工業生產實現快速增長。

  沒有高素質的產業工人,請問改開之后,國家拿什么去實現工業生產增長?

  難道靠公知那張破嘴?

  如果沒有毛主席時代的“兩彈一星”做基礎,那么請問80、90年代中國的地緣政治安全拿什么去保障?

  毛主席時代的“兩彈一星”,具有深遠的軍事、政治意義。

  她代表中國人自主掌握了尖端國防科技,能獨立自主研制高精尖的“打狗棒”,對沖了中國地緣政治壓力,保障了中國人民安居樂業。

  80、90年代,中國地緣政治的安全保障,很大程度上是受益于毛主席時代的核武器遺產,受益于毛主席時代打下的高精尖國防科技基礎。

  手握打狗棒,虎狼都要忌憚幾分。

  何況手里握著核武器?

  如果沒有毛主席時代的蘇聯援建、三線建設、四三方案等工業化歷程,那么請問80、90年代能在短時間內把各工業門類全建起來?

  毛主席時代,在工業化歷程方面,主要經歷了三個大階段。

  第一,第一個五年計劃時期。

  蘇聯援建了156個工業項目,奠定了新中國的工業框架。

  蘇聯之所以援助中國,最根本原因是中國化解了蘇聯在遠東地區的地緣政治壓力,憑實力成為蘇聯極力拉攏和聯合的對象。

  這是毛主席在軍事上戰勝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隊的結果。

  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愛,斯大林也不是愛心泛濫,都是基于國家利益做出的政治抉擇!

  第二,三線建設時期。

  毛主席主導的三線建設,歷時三個五年計劃,覆蓋13個省、自治區,累計投入2050余億元資金。

  在甘肅、四川、重慶、貴州、云南等中西部地區,先后建設了數千個工業項目,涵蓋國防、工業、交通、科研、教育等,初步改變了中國內地沒有工業的歷史,平衡了中國工業布局,對沖了美蘇兩國的核威脅。

  第三,上世紀70年代初期。

  毛主席和周總理推動“四三方案”的落地,從美國、聯邦德國、法國、日本、荷蘭、瑞士、意大利等西方國家大規模引進成套技術設備及技術方案。

  這是中國第二次大規模引進外國成套工業設備及先進技術,累計使用資金高達43億美元。

  這些重大工業項目,截止1982年實現了全部投產,為改革開放后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奠定了重要的物質技術基礎。

  葉劍英在《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三十周年大會的講話》時講到:

  “我們在舊中國遺留下來的“一窮二白”的基礎上,建立了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

  “三十年來,我國國民經濟各部門取得的巨大成就,已經為實現四個現代化的偉大事業奠定了雄厚的物質基礎,創造了可以依靠的前進陣地。”

  簡單翻譯一下葉帥的話。

  前30年,為改革開放事業,奠定到了雄厚的物質基礎,修好路了,架好橋了,直接往前走就行。

  大家要注意“雄厚”二字!

  這個詞,用得很精準,內涵很豐富。

  如果沒有毛主席時代的社隊企業做基礎,那么請問80、90年代的中國鄉鎮企業全部從莊稼地長出來的?

  中國鄉鎮企業的前身,就是毛主席時代的社隊企業。

  根據農業部人民公社企業管理總局統計顯示:

  1975年,全國90%的公社和60%的大隊有了自己的企業(加工廠),總計辦了81.8萬個社隊企業,年總產值為215億元。

  1977年,全國93.6%的公社和76.6%的大隊,總計辦了139萬余個社隊企業,年總產值為391余億元。

  1978年,全國大約有152.4萬家社隊企業,總產值為493億元,占當年農村經濟總收入的29.7%,年均增長速度達到28.5%。

  1983年,全國社隊企業數突破500萬家,共吸收農村勞動力3235萬人,總產值為1017億元,年均增長速度為21%。

  另外,根據1981年5月16日《人民日報》社論報道:

  1980年底,全國有社隊企業143萬個,從業人員3050萬人,總收入614億元,比1979年增長22%。社隊企業創造的年收入,占公社、大隊、生產隊三級經濟總收入的34%。

  人民公社解體之后,許多社隊企業搖身一變,換了件馬甲,就成為了鄉鎮企業。

  很多村集體的社隊企業,就光明正大、名正言順地成民營企業。

  這就是90年代中國,鄉鎮企業突然就蓬勃發展、欣欣向榮的根本原因所在。

  到頭來,有些不要臉的人,還倒打一耙,說社隊企業吃大鍋飯,企業效益很差,很多都瀕臨破產,是改制盤活了工廠,讓工人有碗飯吃。

  如果沒有毛主席時代打下的大國政治地位和良好外交關系?那么請問80、90年代拿什么同外國發展對外關系?又通過什么渠道去做進出口貿易?

  根據中國外交部官網統計:

  截止1979年底,中國同全球120個國家建交,朋友遍及世界各地。

  此舉,為改開時代,發展國際關系,開展對外貿易,擁抱國際市場,鋪好路、搭好橋、修好渠。

  沒有毛主席時代的外交關系做基礎,80、90年代從零開始去開拓外交關系,你試試看?

  開拓渠道、建立網點、布局市場的銷售人才,就能深刻體會到渠道與網點的重要性。

  國際貿易,大致也差不多。

  沒有渠道網點做基礎,買賣都沒有門路,而發展對外關系,就是發展國際貿易和擴大對外貿易的政治基礎。

  簡單梳理一下,毛主席時代的中國外交關系,經歷了三次發展高潮。

  第一次建交高潮是新中國成立初期。

  1949年10月至1955年15月,全世界有23個國家同新中國建立了外交關系。

  第二次建交高潮是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末。

  截止1969年底,中國同全球50個國家建立外交關系。

  第三次建交高潮是上世紀70年代。

  1971年,有15個國家同中國建交,包括喀麥隆、尼日利亞、奧地利、比利時、冰島等國。

  l972年18個國家同中國建交,包括加拿大、意大利、日本、聯邦德國、澳大利亞、英國等資本主義國家。

  問題來了!

  一個國家,在有強敵圍堵與封鎖的三十年內,竟然實現同世界120個國家建交。

  請問公知,這算不算封閉鎖國?

  很顯然,說毛主席時代,搞封閉鎖國的人,要么腦子壞了,要么良心壞了。

  沒有1972年的尼克松訪華破冰做基礎,請問1979年元旦鄧公帶幾個人去華盛頓能搞定美國總統?輕輕松松就能搞定中美建交?

  恐怕不能!

  鄧公能力再牛,也沒有牛到讓美國總統先來北京拜訪他老人家。

  如果沒有毛主席時代奠定的土地國有制做基礎,那么請問80、90年代各大城市拿什么去建設各種產業園、工業園?地方政府又靠什么解決城市擴建所需的天量資金?

  為什么中國的基建速度能遙遙領先?

  除了中國基建技術先進之外,最為重要的因素,是中國社會主義體制具有的優越性,能集中力量辦大事,能快速解決土地使用權問題。

  歐美國家是土地私有制,土地都登記在個人或公司名下,是受法律保護的私有財產,這就增加了政府收購土地的時間成本和經濟成本。

  而在中國搞基建,不需要擔心土地出讓問題,因為從法理上講,每寸土地都屬于國家的,政府有權統籌規劃土地用途,進而大幅提高各類基建效率。

  綜上所述。

  如果沒有毛主席時代的工業基礎、農業基礎、科技基礎、國防基礎、教育基礎、人才基礎、外交基礎、地緣政治基礎和國有土地制基礎,那么請問80、90年代國家拿什么去發展?拿什么去飛躍?拿什么去騰飛?

  沒有前30年的基礎,就沒有后40年的騰飛。

  “毛主席讓中國人站起來,鄧小平讓中國富起來”“窮人懷念毛主席,富人紀念鄧小平”等言論。

  貌似有道理,其實都有毒。

  它們都不約而同地掩蓋了毛主席在經濟建設和工業化方面的偉大功績,等于變相否定了毛主席的治國韜略以及毛澤東思想的科學性和先進性。

  為什么公知要割裂歷史?

  歸根結底,還是為了使壞,在拐彎抹角地抹黑毛主席。

  在寒牛出欄看來,抹黑毛主席和神化鄧小平,是公知在互聯網江湖打出的組合拳,是輿論戰的一種手段與方法。

  他們并不是真的肯定鄧公的歷史功績,只是利用鄧公的歷史人設,來達到鼓吹經濟自由主義和資本主義優越性的政治目的,為更激進的私有化或顏色革命做輿論準備而已。

  最后,借用毛主席一句話來結束文章。

  文化思想陣地,我們不占領,敵人就會去占領……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秦星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2. 一生沒有憋好屁的王慧玲,終于被封了。
  3. 如何看待某車企“中國工人”在巴西“被指處于類似奴役式環境”
  4. 小崗村分田單干“合同書”之謎及其它
  5. 烏克蘭逃兵
  6. 政說心語|一味地否定前30年打下的基礎究竟圖個啥
  7. 殖人哭了:還是中國好,別來美國做牛馬了
  8. 倒反天罡!瑞幸給打工人節假日三薪,原因竟是…
  9. 王忠新:清除內奸遠遠難于戰勝外敵——蘇聯“肅反運動”功不可沒
  10. 女士,你罵“泥腿子”,身份暴露了
  1. 陳中華: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沒革命的必要
  2.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3. 歷史上不讓老百姓說話的朝代,大多離滅亡就不遠了
  4. 與否毛者的一段對話
  5. 元龍:1966-1976,文人敵視,世界朝圣!
  6. 群眾眼睛亮了,心里明白了,誰不高興了?
  7. 社會亂糟糟的,老百姓只是活著
  8. 我國的社會已經有了很大的問題:內卷,失業,學歷貶值…
  9. 不能將小崗村和井岡山相提并論!
  10. 果斷反擊巴西意在震懾全球南方國家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7.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8. 歐洲金靴|《我是刑警》是一部紀錄片
  9.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0. 我們還等什么?
  1. 元龍:1966-1976,文人敵視,世界朝圣!
  2. 劍云撥霧|韓國人民正在創造人類歷史
  3.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4. 果斷反擊巴西意在震懾全球南方國家
  5. 假裝上班公司火爆背后,年輕人花錢假裝上班
  6. 機關事業單位老人、中人、新人養老金并軌差距究竟有多大?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天堂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 日本不卡高清视频v中文字幕 | 亚洲中文字幕综合天堂网 | 午夜老司机免费在线观看中文字幕 | 亚洲欧洲日本精品中文a∨ 亚洲免费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一级理论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