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民慶祝解放。
今年的5月25日,是上海解放75周年紀念日。也是上海人民迎接新生的日子。回憶那段日子,仍然是那樣的興奮和新鮮。當時我還是一個初二的中學生。羨慕地看著共在一個校園里的民治新聞專科學校的大哥哥和大姐姐們迎接解放的慶祝活動。
他們在學校的大禮堂,支起了像八仙桌那么大的一口大鍋,自己做飯,這是我第一次看到什么是吃大鍋飯;他們刻寫和油印了許多解放區的新歌篇;有人在畫宣傳畫;有人在排練活報劇;在鑼鼓喧天的樂聲中,大家扭起了秧歌;整整熱鬧了三天三夜。
之后,就是學聯的同志來教我們班的同學唱歌,這個歌我現在還能記得;講長征的故事;成立了學生會,動員同學們去參加慶祝游行。記得有一次,大家打著各自學校的校旗,一隊一隊到震旦大學去集合。大家都是坐在操場的地上,各學校互相拉歌,于是歌聲此起彼伏,好不熱鬧。有一次開晚上的慶祝大會;還有一次是,晚上舉火把游行,一直到半夜才回到學校,大家就在教室過了一夜。
記得7.6大游行時,還遇到下了一場大雨,我們的大游行,就在雨里一邊扭秧歌,一邊前進。
那年的暑假,我們還組隊義賣了慰問解放軍的紅星章,上街募捐。我們在馬路上,攔下了小汽車,他們慕了捐,我們就給他們一個可以插在衣服上的小紅星,作為標記。別的募捐小隊,就不會再找他們了。為此我們還到過餐廳和歌舞廳,向那些有錢人募捐。
記得我們還到過盧灣區團委,圍坐在院子的地上,討論《國家與革命》。一個暑假,幾乎天天和同學們在一起。在開學之前,我們還到申請減免學費的同學家去做了一次家訪。這個暑假是我上學以來,過得最愉快、最有意義的暑假。
這時候住在學校三天三夜迎接解放的新聞專科同學,他們幾乎全部都跟著解放軍南下了。我很羨慕他們,也想跟著去,因為我喜歡革命的集體生活。他們勸我說,你太小,再讀兩年書吧!
之后,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我們集體參觀了《社會發展史》的大型展覽,開始初步樹立“勞動創造世界”的觀念,向著樹立唯物史觀的方向,改造自己世界觀的努力。
上海解放,舊上海出現了新氣象,很明顯的,它正在變成新上海。我就是帶著這樣的心情,迎接著上海的新生,同時也改變著自己的生活和思想,迎接著自己的新生。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