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歷史 > 歷史視野

延梅|《延安頌》誕生在“文化溝”

收藏( 評論() 字體: / /

6410.jpg

  夕陽照耀著山頭的塔影

  月色映照著河邊的流螢

  春風吹遍了坦平的原野

  群山結成了堅固的圍屏

  啊延安

  你這莊嚴雄偉的古城

  到處傳遍了抗戰的歌聲

  啊延安

  你這莊嚴雄偉的古城

  熱血在你胸中奔騰

  千萬顆青年的心

  埋藏著對敵人的仇恨

  在山野田間長長的行列

  結成了堅固的陣線

  看群眾已抬起了頭

  看群眾已揚起了手

  無數的人和無數的心,

  發出了對敵人的怒吼,

  士兵瞄準了槍口,

  準備和敵人搏斗。

  啊!延安!

  你這莊嚴雄偉的城墻,

  筑成堅固抗日的陣線,

  你的名字將萬古流芳,

  在歷史上燦爛輝煌。

微信圖片_20240525152453.jpg

(魯藝首期學員60余人在延安北門外云梯山麓下開學)

  這首氣勢恢弘的旋律,委婉流暢,曲調優美。歌詞表達了千百萬革命人民向往延安,熱血青年沖破層層險阻,排除萬難,以堅強的意志奔赴根據地延安。那強烈的愿望和真摯的情感,似一股無法阻擋的洪流。抒情藴含著激情,鏗鏘藴藏著力量,融合為一,渾然一體。震撼著人們的心靈,使人久久難以忘懷。

  《延安頌》這首愛國的經典之作,是出自詩人莫耶作詞,來自朝鮮的革命者鄭律成作曲。熱情、親切、奔放的動人景象,具有優美抒情,又富有戰斗氣息,在抗日戰爭中誕生。他吹響了一代愛國青年的心聲,從延安飛向戰斗前線,從抗日中心飛向國統區,飛向全國,成為不可抗拒的洪流,成為流傳最廣、最快,經久不衰的精神之歌,讓延安成為一座紅色歌詠的山城。

  1938年5~6月,抗日軍政大學的音樂指導,魯迅藝術學院的教員,朝鮮革命者,中國共產黨黨員鄭律成。參加了“文化溝”文藝工作團、藝術研究社、八路軍軍政學院和軍事學院在八路軍大禮堂(現中國人民解放軍預備役步兵第二團住址左側)專場演出后。耳濡目染地感受到抗日根據地軍民火熱的戰斗生活,為爭取民主獨立解放而斗爭的吶喊與熱情,讓他激情澎湃。

  1938年4月10日,魯迅藝術學院在延安府城北的北圍城,文化溝的半山坡上(今軍分區一帶)成立。(1939年8月遷至橋兒溝)鄭律成和莫耶都是在這所學院學習的學員。

  魯藝鄰近就是楊家嶺、王家坪,紅色電波晝夜不停;對面是延安大學、女子大學,每天軍號嘹亮,喚醒延安黎明的晨曦,青春朝氣撥動著整個山城;《戰斗》社、電影團、攝影社等社團都沉浸在抗日的烽火之中。

  延安的初夏傍晚,繁枝葉茂的山川,夕陽照耀下古樸典雅的寶塔,披上了一層金色的紗衣,更顯莊嚴而神秘。塔影斜鋪,輪廓清晰,似一幅水墨畫卷。散發著迷人的光芒,盡顯它的內藴與婉約。而余輝傾灑在遠處的群山和波光粼粼的延河上,呈現出如詩如畫的美景,河水宛如一條金色的絲帶,在清澈的河面奔騰不息。

  這是一個夏季的黃昏,作曲家鄭律成與魯藝學員們,走在北城門的山坡上,走向歡快的延河邊。同學們發音練聲、游泳、低吟淺唱。正值五彩的余輝將群山、河床涂上了一層迷人的色彩,河水泛著白浪,讓人感到親切、愜意和一種沖動的興奮。

微信圖片_20240525152457.jpg

  (詩人莫耶作詞《延安頌》(1938.7))

  鄭律成指著眼前的美景,心潮洶涌,熱血沸騰,一種孕育已久的創作激情和靈感油然而生。向站在旁邊的文學系,詩人莫耶說:“你寫首歌頌延安的歌,我來譜曲。”莫耶也被眼前的景色深深地感染,高興地答應了。

  因為莫耶不止一次地徘徊在延河邊,瞭望夕陽西下莊嚴雄偉的寶塔、古城,聽著腳下波光粼粼,清靈般流動的水聲,久久不愿離去。鄭律成的提議與她不謀而合。

  莫耶,原名陳淑媛,筆名白冰。1918年出生在福建安溪縣一個歸僑的豪門望族,從小聰慧好學,出口成章,有寫詩詞的天賦,被人們稱贊為方圓百里的才女。

  14歲寫詩歌、散文、小說,15歲在《藍天》雜志發表詩歌《無聲的期望》、小說《黃包車夫》,17歲出版劇集,18歲任上海《女子月刊》的主編。1937年10月奔赴延安參加革命,20歲創作歌詞《延安頌》,21歲任八路軍120師《戰斗》劇社的編劇、創作,跟隨部隊離開延安。22歲推選為晉綏文聯常務理事。她的一生,以筆為劍,以夢為馬的多產作家,是新中國文壇上的女杰。

  鄭律成(1918.8~1976.12)原名鄭富恩,朝鮮人。1933年來中國加入抗日救國組織“五月文藝社”,創作處女作《五月之歌》,加入中國共產黨。1937年10月奔赴延安,進入抗大、魯藝做音樂系指導。創作的歌曲有《延安頌》《延水謠》《八路軍軍歌》《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曲》并定為軍歌,《中國人民志愿軍進行曲》、毛澤東詩詞合唱《十六字令三首》等。1950年入中國國籍,定居北京。先后在北京人民藝術劇院、中央歌舞團、中央樂團,從事音樂創作。

微信圖片_20240525152440.jpg

  (作曲家鄭律成作曲《延安頌》(1938.7))

  兩天內,莫耶借著從土窗射進來的月光和土臺上的殘燭。那美與光影的相遇,像一曲扣人心弦的旋律,讓極致與無限碰撞出一首絕唱。如同音樂節奏和韻律,讓人感受生命的悅耳之聲;如同舞姿輕盈和流暢,讓人沉浸在藝術氛圍中。傾聽窗外的絮語,溢出醉人的沉香,剎那間從心底流淌的靈感,躍入筆尖,在粗糙的稿紙上跳躍。一行行娟秀、飄逸的詩歌形式排列,漸漸醞釀成行。滿腔燃燒的激情,傾瀉在紙張上,這就是傳遍全國《歌頌延安》的初稿。

  經過多次思考、琢磨、修改,反復韻律、排序,在精煉與和諧程度上,在感情與節奏鮮明上,逐字逐句從心靈深處,迸發出人們抗日救亡,追求光明的時代心聲。

  鄭律成看到這首在烽火連天歲月中匯成的歌詞,激動地反復朗誦、釋懷。一腔亢奮、崇敬、贊賞的律動在腦海里旋繞。從景物抒情描寫到嫵媚中藴含著豪邁,一種激情轉化為鏗鏘有力的創作,一種豪邁轉發為奮進激昂的旋律。

  鄭律成把自己關在房間里,將整首歌詞反復研究,“塔影、河邊、原野、群山、抗日”反復哼吟。最后將抒情與戰火;憧憬與向往;激情與力量融為一體。分為五個部分組成,首尾與中段采用不同風格、不同曲式、不同跳度而譜寫旋律。開場以抒情優美的曲調,將人們的思緒帶到火熱的根據地,寶塔山下,延河畔,帶入雄健豪邁的氣氛又轉入激情有力的節奏中。在“啊,延安”達到旋律最高度,讓人們的心靈在強烈的震撼中,留下不可磨滅的記憶。

  鄭律成在歌詞的基礎上,順利完成譜曲。由魯藝音樂系的學員們,經過幾天的排練朗誦后。第一次在文化溝八路軍大禮堂與魯藝女高音歌唱家湯榮枚正式演出。

  在舞臺氣燈的照射下,整個禮堂燈火通明,人聲鼎沸。學員們整齊列隊,精神飽滿,以洪亮的聲音朗誦歌詞。在音樂的伴奏下,鄭律成和湯榮枚男女聲合唱,婉轉悠揚,動聽的歌聲,扣人心弦。縈繞耳畔,令人陶醉。在唱響的那一刻人們感覺這首歌曲,與眾不同,獨特的藝術感染力和歌詞的魅力,給人耳目一新。人們心中的革命圣地,代表著一種象征,一種精神。那強烈的愿望和真摯的情感,給人一種無法言喻的能量,讓人無法忘懷。

微信圖片_20240525152502.jpg

  (鄭律成在魯藝指揮學員唱《延安頌》(1938.6))

微信圖片_20240525152513.jpg

  (莫耶在魯藝窯洞前(1938)    鄭律成在延安,下鄉演出的路上(1939))

  在坐的中央首長、官兵、群眾報以長時間的熱烈掌聲,并與演出人員親切握手,發出一致的贊揚聲。人們投來羨慕的眼光和微笑,學員們氣勢非常高漲。演出后,歌名由中宣部征求莫耶和鄭律成的意見,改為《延安頌》。他兩高興地說:“改得好!”從此,這首《延安頌》帶著無數歌唱者崇高的理想和信念。從寶塔山,延河畔,古城墻,很快傳頌到抗日前線,傳到各個解放區,傳到全中國。這首紅色的歌曲,以其激昂的旋律和飽含深情的歌詞,表達對延安圣地深深的敬意和充滿對延安人民的贊美,謳歌這片土地孕育了偉大的延安精神和拼搏奮斗的歷程,成為延安光輝的象征。

  《延安頌》一首溫暖心靈的頌歌,一首鼓舞軍民士氣,一首非常接地氣,深受人們的喜愛,成為紅色永恒的時代旋律,紅軍戰士莫耶和鄭律成在延安成為“明星”成為紅極一時的人物,聲名遠揚。

  五路咽喉紅色川,三秦鎖陰鎮延安。

  巍巍寶塔聳藍天,滾滾延河玉帶纏。

  在高山、在溝壑、在峽谷,到處傳頌著,這首紅色優美的旋律,猶如一波一波穿透時空的強音。久久回蕩在山谷,縈繞在人們的耳畔,令人怦然心動。

  (作者系北京知青;來源:昆侖策網【原創】,作者授權首發,修訂發布;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卓行
双特百亿专题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心情表態

  • 1
  • 2
  •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13册全)
  • 一师毛泽东要为天下奇
好物推荐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2. 一生沒有憋好屁的王慧玲,終于被封了。
  3. 如何看待某車企“中國工人”在巴西“被指處于類似奴役式環境”
  4. 小崗村分田單干“合同書”之謎及其它
  5. 烏克蘭逃兵
  6. 政說心語|一味地否定前30年打下的基礎究竟圖個啥
  7. 殖人哭了:還是中國好,別來美國做牛馬了
  8. 倒反天罡!瑞幸給打工人節假日三薪,原因竟是…
  9.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10. 王忠新:清除內奸遠遠難于戰勝外敵——蘇聯“肅反運動”功不可沒
  1. 陳中華: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沒革命的必要
  2.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3. 歷史上不讓老百姓說話的朝代,大多離滅亡就不遠了
  4. 與否毛者的一段對話
  5. 元龍:1966-1976,文人敵視,世界朝圣!
  6. 群眾眼睛亮了,心里明白了,誰不高興了?
  7. 社會亂糟糟的,老百姓只是活著
  8. 我國的社會已經有了很大的問題:內卷,失業,學歷貶值…
  9. 不能將小崗村和井岡山相提并論!
  10. 果斷反擊巴西意在震懾全球南方國家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7.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8. 歐洲金靴|《我是刑警》是一部紀錄片
  9.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0. 我們還等什么?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伊人一区在线观看 | 一伊人久久香线蕉综合 | 亚洲熟女中文字幕少妇 | 日本在线a一区视频 | 亚洲综合一区欧美激情 | 亚洲欧美综合另类久久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