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聲明一下,我并不是反對改革開放,社會總有不符合歷史發展的事物,這肯定需要去改的。但由于最近看到一些有關小崗村的信息,我不知道這些信息是否真假,所以特意向大家提出一些疑問。
第一個疑問:為何出現四份紅手印合同?
從蓋章和按的手印位置上看,第二張與第一張明顯不同;從內容上看,第一張有一個詞是“作牢”,第二張寫的是“坐牢”。
第三張又與前面兩張不同,第三張寫的時間是1978年11月24日,而前面兩張寫的時間是1978年12月,官媒報道也是12月末,這張寫的時間提前了一個月。
第四張和前面三張都不同,只有名字和手印,而且紙張損耗得比較嚴重。
從實事求是出發,為什么網絡上出現這四份紅手印合同,是別有用心的人故意P圖偽造,還是有的是當時的草稿?這是一件嚴謹且嚴肅的事情,希望能得到解答。
第二個疑問:為什么簽名同一個筆鋒?
這幾份紅手印合同的簽名,同一個筆鋒,很明顯出于同一個人之手。
這是后面補寫的還是當時一個人代寫的?代寫的話難道20個人都不懂寫自己的名字嗎?如果認為寫得丑而需要代寫,但這份名字寫得也并不好看,而且這么大事件,大家都差不多水平,名字寫得難看點有什么見不得人呢?如果是因為不懂寫自己的名字,可當時經過“掃盲運動”,絕大多數人寫自己的名字應該會寫吧,是因為當時上課偷懶不學還是沒普及到,畢竟“掃盲運動”也不可能百分之百普及每一個人。
說起按紅手印,小崗村富有傳奇性。
第一次按紅手印是在1978年年底,18名小崗村農民按下了18個紅手印;
第二次按紅手印是在2006年,為了挽留沈浩在小崗村繼續任職,再次按下98個紅手印;
第三次按紅手印是在2008年年底,沈浩第二期任期結束,小崗村村民聯名又再次按下186個紅手印挽留;
第四次按紅手印是在2009年11月,沈浩殉職在小崗村,小崗村村民又再次按下紅手印,請求將沈浩骨灰安葬在了村里。
第三個疑問:小崗村單干幾十年,小崗村人均可支配收入3.3萬元,而2022年全國人均可支配收入是3.69萬元,為什么低于全國人均呢?
小崗村1978年實行單干,但發展25年,到2003年,年人均收入低于全縣平均水平,還欠債3萬元,到2020年在國家的扶持下才脫貧。
小崗村帶頭人沈浩在他的日記里談到這個問題:“一夜越過溫飽線,二十五年不富裕”,分田到戶“20年以來并無什么發展,依然貧窮和落后。”為什么出現這現象,這難道不值得我們研究嗎?目前改革進入深水區,政策不僅需要邊過河邊摸索,還需要有造橋過河的前瞻性。
第四個疑問:對小崗村不斷大量投錢樹立典范還合不合時宜?
對一個村投資幾十億,繼續樹立這個典范值得嗎?換成其他村有這么多資金投入,是否會比小崗村發展得好?
2012年新浪網發的一篇新聞《千萬元助推小崗紅色旅游》,省發改委爭取國家發改委預算內資金1000萬元,目前省發改委已將首批500萬元下撥小崗村。
根據鳳陽縣審計局可可知,2019年至2020年國家補助小崗村資金達6700多萬元!
2021年9月,小崗村鄉村振興基金,首期就獲取10億元支持,只是首期哦。
2022年4月24日,小崗村舉辦2022年鄉村振興重點項目集中開工儀式,總投資35億元;2022年國家花3250萬,在小崗村建設“引淮潤崗”工程,解決了小崗村缺水的面貌;而2022年小崗村人均可支配收入才3.3萬元,低于全國平均的3.69萬元。
這樣不斷投錢樹立典范還合不合時宜?
第五個疑問:單干出現新問題如何解決?
小崗村按下18個紅手印后掀起單干時代, 從“模仿律”來看,一般下層會模仿上層,下屬會模仿領導,有些口子開了就很難收回了,上面松一松,下面就能松跨。樹立“精致利己”為真理,人們原子化,團結意識淡化,各種魑魅魍魎紛紛出籠,世風日下如何扭轉?
單干后有一段時間出現很多輟學進城打工的,父母進城后出現留守兒童的,還有一段時間犯罪率上升的,基層出現權力真空,宗族勢力冒頭,這些連帶出現的問題不值得我們深思嗎?下一次改不應該考慮一下配套問題嗎?
做任何事都有利有弊,面對出現弊端應該有勇氣去面對和反思。
從人民和國家利益出發,下次要改還需要考慮更全面,要有試點,也要有戰略把控,對出現問題及時糾正。
提了五個疑問,想起了我之前對胡錫進提的五個觀點,再跟大家分享一下:
歷史觀:分田單干不是新鮮事,封建社會一直這樣干,幾十年前重新提這做法,是百年大計還是權宜之計?把歷史拉長,這樣的決策對社會推動有多大貢獻?在人類歷史上有多大貢獻?現在把田地丟荒很多,它的歷史使命達到了哪個階段,該如何順應新形勢?
戰略觀:摸著石頭過河很有道理,但到了深水區,或者河水流得急時,就不能摸著石頭走過河,而是要造船,要搭橋,要潛艇,要飛機。摸著石頭走過河的那邊,往往適合部分人,造橋是造福集體的。過河,要看是淺水還是深水,要具有前瞻性,要看清事物,要有戰略部署,而不是遇到河就著急走過去,要團結起來造橋造船,回饋大家享受!現在是遇到深水區了嗎?如何造橋造船,造什么橋什么船?
正義觀:黑貓白貓抓到老鼠就是好貓,鼓勵勇敢做事是對的。如果單純從膚色看,這樣說強調公平,不歧視黑白顏色。但抓到老鼠的黑白在社會上人們普遍理解另外的意思,而且社會上確實也出現很多大家所理解的內涵現象。絕大多數普通人真的不是仇富,反而喜歡巴結有錢人,有錢人隨便說句話都視為金句,只是富起來很多人有原罪,第一桶金不干凈,而且富了后為富不仁,這些現象太多了,只希望大家用正義的手段賺錢,老實人也能掙錢。
階層觀:先富帶后富,最后達到共同富裕。很多先富是通過不擇手段,富的階層不想帶后富,還罵窮人嫉妒、沒能力、仇富、烏合之眾,或者移民出去了。針對這些現象,如何解決?
批判觀:十個如果出現,該怎么辦?有人留言批判我第三個疑問,說我拿小崗村幾百幾千人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與全國比不公平,沒意義,因為全國有不少像許家印這樣的富豪,平均下來全國人均可支配收入會拉高。我反駁說怎么不公平,小崗村也不斷有上面撥錢,要錢有錢,要名有名,要流量有流量,為什么發展幾十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全國人均可支配收入還低?而且出現許家印這種富豪,貧富差距變大,是在什么時候興起?他最后刪除了留言。
我這些提問絕不是否定這幾十年取得的成績,我再次聲明,我非常贊同改革開放,這也是大家的共識。只是很多人對成績說得多,對出現的弊端談得少。我們一直強調批評與自我批評,針對客觀存在的不好現象,我們應該有勇氣去面對,大家想辦法去解決,為民族復興貢獻各自的努力!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