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第三篇文章叫做《有關系列文章的起頭:被孤立的“毛澤東時代”》,在這里我要說的是兩個孤立,第一個是被孤立的毛澤東,第二個是被孤立的毛澤東時代。
從毛澤東長期革命的生涯的來看,無論是王明時代、井岡山會師、以至于后面我們常說的文化大革命時代,他本人常常是處于一種被孤立的這種狀態。
如果說這種孤立,早期是因為大部分人沒辦法去理解毛澤東同志的超常思維,導致毛澤東曲高和寡的話。那么這種被孤立,我認為是幸運的,因為偉大的人之所以偉大,就是因為他具備常人所不具備的眼光,因此在他被認定為“偉大”之前,他是沒有多少發言權的。所以這種被孤立,恰恰是因為鷙鳥之不群兮!
正因為有這種“不合群”——實際上是不同凡響的思想,這也注定了毛澤東同志能看見別人所不能看不見的東西,解決別人所不能解決的問題,所以我說這種孤立是幸運的。
而其中真正要引起我們重視的,是毛澤東后期被孤立。
這種孤立主要是兩種,第一種是反對者的孤立,第二種是面對支持者的孤獨。
首先是反對者的孤立,黨內很多人,認為毛澤東同志的所作所為(甚至于是社會主義)“違背了客觀規律”。那么正確的客觀規律是什么,是“弱肉強食”、是“少數人掌握大部分資源和權力”,說白了就是基于 “叢林法則”所構建起來的所謂的“正常社會”。在這個社會里,官僚階級、資產階級是統治者,是老虎是獅子,老百姓是綿羊是兔子。那毛澤東天天琢磨著,讓本來應該充當兔子角色的老百姓成為統治階級,可不就是“違背了客觀規律”嗎?
“政治”兩個字,尤其是【江山到底屬于誰】這個問題,和一般化的科學知識還不一樣,它不像數理化1+1=2這種,確定的問題有確定的答案。很多右傾分子學歷很高,知識很多,卻缺乏基本的政治素養,他們只知道某種“政黨形式”,而不懂得政權產生、政治治理的原理。從這些人不斷鼓吹美國、鼓吹西方、鼓吹“民主”,反過來又大肆抨擊國內國民素質、丑化國民來看,他們并不是真的懂得政治,他們沒有自己的東西,他們只是看了別人的東西,覺得還不錯,就覺得一定適應中國。
至于按照西方那種思維體系去改造國家,能不能改造成功,江山是否在人民手里,顯然并不是他們關心最關心的事情!他們只是關心“改造”兩個字而已,“學成文武藝,貨賣帝王家”思維作祟,不大干一場,總覺得對不起所學的知識!至于改造結果如何,顯然無關緊要,因為往往承擔結果的是人民,而非他們這些始作俑者。
問題是這種人雖然沒有政治水準,煽動性卻是一流。可是在那個政治相對“蒙昧”的年代,國家剛剛建國這種硬性困難實際存在的前提下,拿美國這樣一個成熟、老牌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科技實力對比一個剛剛飽經百年戰火,一窮二白的新建國家,忽略“發展時間”這樣重要的影響因素,散發中國道路不如西方道路的思想,對很多吃不飽飯的人,確實有巨大的誘惑力!
然而,我相信最無奈的一種孤獨,應該是面對支持者的孤獨。這個可能比較難以理解,但是結合我系列文章的第二篇《論思想、文字、教條主義》就很容易理解。
中國是有長達幾千年的階級社會的歷史,其中諸如官僚主義、腐儒學說的文化已經深入了中國人的骨髓。雖然在軍事上、在意識形態上,毛澤東同志可以憑借個人能力,帶領共產黨開天辟地,創建出一個新的中國。
但是人們思想上的落后、文化上的落后,他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變的,假設說在理想狀態下,我是說假設,假設沒有那群動不動想著“西化”、那些時刻想著顛覆政權的人存在,那么老實說在大部分人都是文盲,在大部分人的思維還停留在舊社會的時候,我們應該有步驟的先強化教育、提高人民的知識和眼界,等中國的經濟文化都上來之后,再讓人民有步驟、有計劃的參與到政事當中來,那么歷史中很多的不幸、曲折,本身是可以避免的。
然而,現實情況是不存在的,我們從建國之后一直就面臨著被顛覆的危險,盡管很多抹黑毛的人不承認這一點,但是“左傾”的源頭是“右傾”,而且“右傾”常常先發起攻擊,最后“左傾”被動反擊,這是不爭的事實。就不說毛澤東時代,就說現在,那種反人民反社會主義的公知小作文,那種上躥下跳的公知猴,不是一直沒有消停嘛!
在“右傾”發起攻擊的時候,我們是坐著等死,還是發動人民群眾反擊,在被動的二選一情況下,我們不過是兩害相權、最終只能為了自保強行上戰場而已。
所以不幸的源頭是敵人的主動進攻,那么就自我反省來說,不幸的另外一個條件,就是人民群眾還沒準備好斗爭!試想,文化知識普遍低下、又受舊觀念影響嚴重的一群人,用他們有限的思維,去理解毛澤東同志創造性的思想,再夾雜著一些自古以來就存在的權斗思想,能不存在“左傾”嘛!
所以很多人說當時候“左傾”分子文化普遍低下,我覺得你說的對,長期遭受壓迫、教育受限的老百姓,文化能高嗎?可是文化高,同樣不代表政治水平高,這在前面我已經詳細討論過了。
問題是文化和政治水準需要時間去提高,可是政權屬于誰的問題,卻是迫在眉睫要解決的!后來鄧小平同志提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不得不說,就當時情況來說,鄧小平同志為代表的那一代中央集體的設想是具有一定的開創性的,可是時至今日,我不得不反問一句:鄧小平同志撒出去的網,有了太多的漏網之魚,請問這個網今天收回來了嗎?
換句話說,鄧小平同志的“曲線救國”,讓這些人“西化”分子滿意了嗎?從毛澤東同志逝世至今,改革開放過去了四五十年,中國的政權有牢牢把握在人民群眾手里嗎?相反的,在敵對分子勢力的分化下,在公知分子的推波助瀾下,就算是一黨執政的共產黨,也沒有守住意識形態的陣地,政權的風雨飄搖感,應該非常強烈吧!
所以,歷史很多事情的發生——無論是右派的進攻,還是沒有準備好的人民群眾的反擊,以及當時中國人整體的政治水平(不分左右)之低下,都很難以個人意志去轉移——即使這個個人是毛澤東同志也不行!所以錯誤(甚至是嚴重的錯誤)是存在的,可是把一個時代、不同階層、各自心懷鬼胎的不同利益集團斗爭最后導致的錯誤,全部強加到毛澤東頭上,何以服眾!尤其是雙方戰爭,把所有的過錯算在防守方的頭上,也真是貽笑大方了!
再說了,面對進攻我們也可以不犯這種錯誤,不是有教授說的好嗎,投降可以避免戰爭,那么我相信投降也可以避免錯誤。
但不得不說的是,我們要承認在當時的那種情況下,盡管“左派”在精神上、行動上支持著毛澤東,準確來說,支持毛澤東這個說法也不對,實際上是毛澤東支持人民群眾——沒有毛澤東思想,人民群眾也就沒有斗爭的思想武器。從情感上來說,毛澤東并不孤獨,因為他和人民站在一起。但是從思維上來說,毛澤東思想上依舊是孤獨的——人民還沒有完全理解和掌握思想武器。
當然毛澤東的孤獨的堅持,也不是沒有回報——斗爭固然產生了破壞(哪怕是嚴重的破壞),毛澤東的精神和思想上的星星之火不也被傳承了下來嘛!雖然如今中國意識形態情勢危急,可是想再次從思想上奴役化人民群眾,已經變得不可能。
正因為某些人對毛澤東同志四面八方的圍剿孤立,以至于他們別出心裁的塑造了一個被妖魔化、被孤立的的毛澤東時代。這個被孤立的時代最大的特色是什么呢?最大的特色就是好像毛澤東時代所出現的錯誤,是毛澤東時代的特色,是因為歷史上存在過毛澤東同志,所以才會出現這些錯誤,假設毛澤東同志不存在,這些錯誤便不存在。
這種孤立,表現在以下的一些事件當中。另申明:以下所有觀點,不代表本人對某個時期的完整看法,只為了佐證被孤立的“毛澤東時代”!
最典型的就是第一篇文章中,文化大革命提到的羞辱、壓迫人的行為,那么第一篇文章當中,我已經詳細敘述過,除了那十年,難道羞辱、壓迫就不存在?究竟是文革自創了“權力濫用”,還是自古就有的“權力濫用”的反噬,讓文化大革命偏離了正確方向呢!
在大躍進時代,我們確實犯過“急功近利、浮夸風”的錯誤。難道除開大躍進時代,“急功近利”、“浮夸”兩個詞語以前是不存在的,是因為有了毛澤東和大躍進,所以才產生的嗎?
權且不去追究大躍進當中,幾個領導人,究竟是誰的錯誤大一些,因為這不是本文討論的主要觀點。所幸我大方一點,就把所有責任算在毛澤東同志頭上吧!那么在大躍進時代里,某些官員欺上瞞下、虛報數據、做表面文章的那一套手段。難道不是幾千年官場之上自古有之、延續至今的做法嗎?究竟是大躍進當中產生了“獨有的浮夸風”,還是自古就有的“欺上瞞下”,促發并加重了“大躍進”的錯誤呢!
又比如說知青下鄉的時代,很多村主任利用手中的權力,逼迫女知青獻身。那么究竟重點是要說女知青獻身,還是要說這些村主任權力在手,挾權脅人呢!難道是毛澤東縱容這些村主任逼迫女知青獻身。如果這種邏輯成立——不好意思,我寧愿這種邏輯成立——因為這種邏輯成立,那么現在那些欺壓老百姓的村霸,在村子里面占用老百姓的房子、免費征用村民勞動力,建立起自己“皇宮”的“土皇帝”村官又是誰縱容的,誰領導的呢!
如果說毛澤東時代的一切錯誤,全部由毛澤東承擔,那么后面的這些時代所產生的錯誤,是不是全部都是當時的國家領導人縱容所致,由這些國家領導人承擔呢!
明明是各方利益爭斗的結果!明明是每個時代都會存在的情況!為什么總是把毛澤東時代孤立起來批判,把一些歷史當中普遍存在的問題,用陰謀陽謀各種手段,強制嫁接的方式塑造成了毛澤東時代獨有的問題,那么這些人的目的究竟是反省問題、批判問題,還是【借題發揮】,劍指毛澤東、劍指人民大眾呢!這個問題誰來回答,這個問題誰能回答!
這個問題,不同的利益集團,心里卻有著一本共同的帳!只不過我們擁護,敵人反對罷了!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