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叫“修德中”的人,看到他在平臺的不少文章都是以丑化新中國前30年為主要內容。可以說丑化新中國的前30年成了似乎他的一大專業或者說是特長,但其表演技巧又十分低劣,常常是羊尾巴遮不住羊屁股。只能充分暴露出他仇視老一輩建設者的反人民本質。
近段時間又看到他的一個拙劣表演,看到他的這篇文章真有一種如鯁在喉的感覺,不吐不快。看他的這篇文章,對他這個人的人品的了解也就八九不離十了。他在文章里這樣說:
有些人把苦難的年代叫做打基礎,這不是在粉飾那個年代的貧窮嗎?難道貧窮還需要粉飾嗎?苦難年代還需要去贊美嗎?
其實,他的這段話不用想,一看就知道是思維邏輯錯亂。他使用的是偷換概念的伎倆,他把“苦難年代”和“打基礎”,“貧窮”和“粉飾”,“苦難年代”和“贊美”等概念混為一談。他首先是把“苦難年代”和“打基礎”二者等同起來,并將這種混亂邏輯強加在他人頭上。事實上,沒有任何一個愚蠢至極的人會把“苦難年代”說成是等同于“打基礎”的,只是說在苦難的年代為了國家的未來打基礎,打基礎是為了改變苦難。在“修德中”嘴里,完全是是非不分,竟然還堂而皇之地出來對別人信口胡謅。恐怕小學生都能理解,在苦難年代打基礎,并不就是“苦難年代”等于“打基礎”,這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概念。這位叫“修德中”的人以為就是抓住了一根抹黑前30年的救命稻草,如獲至寶,這是一。
其二,他說的所謂“粉飾貧窮”,“贊美苦難”,是同樣的道理。可以說,世界上沒有一個人會愚蠢到要去“粉飾貧窮”和“贊美苦難”的,只有這個叫“修德中”的人想得出來。他以為世界上只有他一個人聰明,別人都是傻子,連貧窮和苦難都分不清楚。
按照他的這個邏輯,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爬雪山,過草地,天上有敵人的飛機轟炸,地上有敵人的圍追堵截,吃皮帶,啃樹皮,那種苦難是常人難以想象的,但是,沒有一個人說是要“贊美”那種苦難,而是贊美紅軍指戰員在苦難中堅持,最后戰勝苦難和敵人。總不能說贊美長征中紅軍指戰員在苦難中頑強拼搏的精神說成是“贊美苦難”吧。
還有抗美援朝戰爭的戰場上,我們的志愿軍戰士所經歷的苦難是常人難以想象的,但人民贊美志愿軍戰士,都是贊美志愿軍戰士在苦難中不屈不饒的偉大精神。也并不是“修德中”的所謂贊美“苦難”吧!
還可以舉出大量的例子,如井岡山時期,延安時期,無不如此。
新中國建國初期,是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搞建設,老一輩在那樣艱苦的環境下,修建水利工程,整治大江大河,科技工作者在人跡罕至戈壁灘研究兩彈一星。正如臺灣教授顏元叔先生說的
他們衣衫襤褸地制造出原子彈、氫彈、中子彈,他們蹲茅坑卻射出長征火箭和載人飛船,他們捏泥巴的雙手舉破世界紀錄……
他們苦心孤詣,胼手胝足,不僅流汗甚至流血地干,把大慶油田打出來,把北大荒墾出來,把葛洲壩攔江筑起來……難以屈指的各種建設,無數的建設,把中國建設起來……
新中國的老一輩在極端艱苦的條件下艱苦奮斗、無私奉獻,怎么不能贊美、歌頌呢?贊美和歌頌老一輩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的精神,又怎么成了贊美“苦難”,“粉飾貧窮”呢?非常明顯,這個叫“修德中”的人,完全是站在人民對立面的一個反動分子。
我們必須充分認識到,正是無數革命先烈在那種極其艱難的歲月,歷盡苦難,才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太平盛世。同理,正是建國初期的30年里,老一輩勒緊褲腰帶,吃盡苦頭,為今天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才能有今天繁榮昌盛的局面。只要不是腦子進水的人都知道,我們贊美的是老一輩在苦難的年代,一代人吃了幾代人的苦,為今天的繁榮昌盛付出的艱辛努力。贊美老一輩戰勝一切苦難的拼搏精神,贊美老一輩無私奉獻的犧牲精神。今天享受著老一輩創造的各種紅利卻不知感恩,反而詆毀抹黑,是典型的數典忘祖,是對歷史的背叛,這樣的人必定是人民的敵人。
第三,在“修德中”看來,完全不承認前30年打下的基礎,他把客觀反映前30年的成就視為“粉飾”,這不僅表明他對歷史的背叛,同時也反映了他典型的歷史虛無主義。
到底是“粉飾”,還是實事求是,都要事實來說話,不能籠統地一個結論了事。
先看看下面的圖片
這都是鐵錚錚的事實吧,難道這也能說是叫“粉飾”得來的嗎?
再說,前30年,中國的經濟以一個工業生產基地比比利時還小,工業人均產量不及比利時工業產量的1/15,不僅是物質資源最貧乏的基礎,而且是在充滿敵意的國際環境中和極少外援的情況下,在1/4世紀的時間內把中國變成了世界第六工業大國,建立起了獨立的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依靠自力更生,以世界歷史上極其罕見的、資本主義發達國家也望塵莫及的國內生產總產值年均9.8%的速度向前發展。20幾年,我國經濟與美國相比由1949年相差28倍,變為1978年僅相差5.52倍。
20幾年,全國工業總產值增長了30多倍,其中重工業增長了90倍。工業產值以年均11.2%的速度增長。這是可以“粉飾”得了的嗎?
還有大量的數據,比如鋼產量從1949年的13.5萬噸,到毛時代結束增長到3180萬噸,電力從1952年的70億千瓦/小時增長到2560億千瓦/小時,原油產量從零變成了10400萬噸。
農業方面,20幾年時間里,建成了8.6萬多座10萬立方以上大中小型水庫,塘壩640萬口,人工河渠總延長300多萬公里,各類堤防總長度16.5萬公里,還整治了長江、黃河、海河、淮河、珠江、遼河、松花江等大江大河。在水利建設方面,尤其是用了10年時間在懸崖峭壁上開鑿出來的河南林縣的紅旗渠,當時被列為世界八大奇跡之一。紅旗渠歷時10年,削平了1250座山頭,架設151座渡槽,開鑿211個隧道,修建各種建筑物12408座,挖砌土石方達2225萬立方米,總干渠全長70.6公里。據有人計算,如果把這些土石壘筑成高2米,寬3米的墻,可以縱貫祖國南北,繞行北京,把廣州與哈爾濱連接起來。這些都是能夠“粉飾”得出來的嗎?
特別是科學技術,只用了10年時間就成功發射了原子彈、氫彈、人造衛星、導彈和核潛艇。
大型噴氣客機、鐵路機車、現代海船、微電子、衛星回收、計算機以及高性能航空發動機、大規模集成計算機、CPU、光刻機、大飛機、漢字激光照排系統、雜交水稻、復方蒿甲醚、人工合成胰島素,神六載人宇宙飛船、蠶式導彈世界聞名的,建成的高科技“遠望號”系列船其技術高度至今難以超越,1970年下水的導彈驅逐艦其制海能力在世界上首屈一指。
在近代歷史上,舊中國是個任人宰割的東亞病夫,而新中國20幾年時間,中國卻成為了可以和當時世界上的超級大國平起平坐的大國,構成了現代國際關系中的大三角格局。這些都是“粉飾”得出來的嗎?
用不著再多舉例了,上述這些,哪一個不是實實在在的客觀事實?怎么“修德中”就想隨便以一個“粉飾”能否定抹黑得了呢?既然要出來發文,連什么叫“粉飾”都搞不清楚,不是出來丟人現眼嗎!
這個叫“修德中”的人,他還有一個特點,就是為了擴大他的勢力范圍,只要有人在他的評論區里發表與他臭味相投的評論,就一定要別人給他“加個關注”,就這一點就說明這個人是一個有著膨脹野心的人。對這樣的人,我們千萬不能小覷。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