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歷史 > 歷史視野

搞經濟!讓你模仿,沒讓你超越

寒牛出欄 · 2024-05-14 · 來源:寒牛出欄公眾號
收藏( 評論() 字體: / /

  有人說,毛主席不懂“搞經濟”?

  這個說法,完全不符合歷史真相,顛倒是非。

  這個論斷,沒有半點科學依據,經不起推敲。

  這個謬論,誤導了很多人,也損害偉人的歷史形象。

  講四件事,大家就知道歷史真相。

  第一件事:毛主席完成了工業化。

  在工業化歷程中。

  毛主席用了28年時間,就完成了經濟轉型,讓中國從一個傳統的落后的農業國家,轉型為新興的充滿潛力的工業化國家。

  毛主席那代人,干了幾代人的事,吃了幾代人的苦,積了幾代人的福。

  我們來看組數據。

  根據國家統計顯示:

  1975年,工業凈產值占國民收入比重44.5%,工業凈產值占工農業凈產值比重53.1%,工業部門的收入占財政收入比重76.8%。

  這個數據告訴我們:

  在毛主席晚年時期,中國已經轉型為以工業為主導的國家。

  其他國家用百年甚至三百年才走完的路,毛主席用28年時間就完成了,創造了世界工業史上的發展奇跡。

  在外國人看來,只讓你毛澤東模仿,沒有讓你毛澤東超越,真的不會“搞經濟”,這發展速度太嚇人了。

  你說毛主席不懂搞經濟?

  連三歲小孩都不信,連鬼都不信,但偏偏有很多人相信,他們是認知上侏儒。

  事實上,老人家太懂經濟了,是搞經濟的老司機!

  在現代經濟學中,有一個“機會成本”原理,即某種東西的成本是為了得到它必須所放棄的東西。

  中國工業化的機會成本是什么呢?

  在毛主席時代,中國完成工業會的機會成本是放棄提高數億中國人的基本生活水平,在長達28年的時間內只提供最低生活保障。

  也就是說,以犧牲一代人的幸福生活為代價,為后面的人換取更富裕的生活。

  在實現工業化的過程中,普通工人和廣大農民做出了巨大犧牲和歷史貢獻。

  根據三農學者統計:

  農民通過農村合作社、人民公社集體經濟的形式,前后為國家工業化提供約8000億元的原始積累。

  以犧牲“三農”為代價,推動中國工業化的完成。

  這個偉大壯舉,在世界工業發展史上,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

  國家要善待老農民啊!

  今天社會的富足程度,很多部分是建立在犧牲老農民利益基礎上積累而成。

  這件事,功在當代,利在千秋,造福中華,惠澤華夏,對中國發展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屬于里程碑事件。

  為什么中國發展潛力如此巨大?

  歸根結底,還是毛主席工業基礎打得好,當然也包括科技、教育、制度等方方面面的基礎,結實而穩固。

  第二件事:毛主席發展對外貿易

  搞經濟,對外貿易很重要。

  毛主席重視對外貿易,也擅長組織人力、物力發展對外貿易,在美西方聯合管制的情況下,依然把貿易出口做得風生水起。

  我們來簡單回顧歷史。

  1951年,美國政府操控聯合國,通過了對中國實行“禁運”的提案,正式對華實施“貨物禁運”和“經濟封鎖”的政策。

  為了打破美國的禁運與封鎖,毛主席授意時任廣東省委書記陶鑄,要想辦法多利用華僑的外匯,利用廣州“海上絲綢之路”的地利優勢,發展對外貿易。

  1955年10月至1956年5月,廣東省外貿系統先后三次成功舉辦出口物資展覽交流會,整體效果還不錯,為國家賺了不少外匯,也為后來舉辦“廣交會”打了個樣。

  我們來看一組數據。

  根據“廣交會”官方網站統計顯示:

  1957年首屆“廣交會”,春季參展商人數為1223人,來自19個國家和地區;秋季參展人數為1923人,來自33個國家和地區,全年成交總金額約為8700萬美元。

  1976年 “廣交會”,春節參展商為14330位,來自99個國家和地區;秋季參展商為15326位,來自92個國家和地區,全年成交總額為292100萬美元。

  要知道,當時中國的出口,主要是以低價值的農副產品和手工業產品為主,以此來積累工業化所需要的外匯。

  這個艱難的創業過程,類似一個白手起家的農民,靠種糧買菜攢錢蓋起大別墅一樣勵志。

  這組“廣交會”數據告訴我們,毛主席時代并沒有搞封閉經濟,而是有計劃的開放經濟,積極發展對外貿易,積極融入世界。

  毛主席深諳開展對外貿易的好處。

  在美國極力封鎖與圍堵的情況下,毛主席利用美西方之間的矛盾和空隙,在有限的空間內把對外貿易搞得風生水起。

  這就好比滑冰運動員,雙腳帶著鐵鏈子,在奧運會花樣滑冰比賽中,照樣拿獎一樣稀罕。

  第三件事:《1975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

  1975年1月13日,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國務院總理周恩來向大會作《1975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時講道:

  “在這十年中(1964年至1974年),我們依靠自己的力量,建成了一千一百個大中型項目,成功地進行了氫彈試驗,發射了人造地球衛星。”

  “同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動蕩、通貨膨脹的情況相反,我國財政收支平衡,既無外債,又無內債,物價穩定,人民生活逐步改善,社會主義建設欣欣向榮,蒸蒸日上。”

  我們來劃重點:既無外債,又無內債。

  如果毛主席不懂搞經濟?我們能做到既無外債、又無內債?

  不懂搞經濟的人,能做到財政收支平衡?能讓物價保持穩定?

  很顯然,毛主席是搞經濟的老司機,一邊搞革命運動,一邊搞經濟建設,玩得賊順溜。

  為什么中國沒有發生經濟危機?

  為什么大蕭條、經濟危機大面積地發生在美國和歐洲?

  中國老祖宗,在研究經濟學問時,歐美還處于黑暗愚昧的中世紀,壓根不懂“輕重”為何物。

  《管子》:“人君操谷幣金衡而天下可定也。”

  管子認為,國家領導人,如能掌握好糧食、貨幣、黃金的平衡關系,天下的經濟秩序就可以穩定運行了。

  《荀子》:“足國之道,節用裕民而善藏其馀。”

  荀子認為,富國的途徑是,節約費用,使人民富裕,并妥善貯存多余的財富。

  這是節用、儲蓄、強國的經濟思想。

  很顯然,毛主席深諳中國古典經濟之理論,諳熟“節用裕民強國”道理,懂得掌握國家財政收支平衡對經濟穩定發展的重要性。

  有些高知人群,受到西方經濟理論的影響很大,把借債發債、融資圈錢、透支未來、寅吃卯糧當成主流思想,當成發展經濟的真理,成為經濟教條主義。

  這些人,中毒很深。

  反過來,他們譏諷毛時代不懂發債搞經濟,不懂借債搞建設,不懂負債搞發展,說毛主席不懂搞經濟。

  這就是典型的被洗腦之后,連正常事物的認知都喪失了,分不清是非黑白和春夏秋冬。

  夏天他們穿棉衣防暑,冬天他們穿背心保暖,并洋洋得意之。

  可悲,可嘆,可憐!

  第四件事:《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三十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1979年9月29日,葉劍英元帥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三十周年大會上講道:

  “我們在舊中國遺留下來的“一窮二白”的基礎上,建立了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

  “三十年來,我國國民經濟各部門取得的巨大成就,已經為實現四個現代化的偉大事業奠定了雄厚的物質基礎,創造了可以依靠的前進陣地。”

  同志們!請注意“雄厚”二字。

  這兩個字,內涵很豐富啊,含金量很高。

  葉帥告訴我們,毛主席時代為改開事業打下的是雄厚的物質基礎,而不是薄弱的物質基礎,或一般的物質基礎。

  通俗地說,在經濟層面,毛主席為后繼者留下一大筆的資產,為后繼者留下豐厚的家底。

  大型的國防工業、國有重工業,我們就不贅述,有興趣的去查閱寒牛出欄公眾號舊文章。

  我們重點講講,被大家忽略的社隊企業。

  來看一組相關數據。

  根據農業部人民公社企業管理總局統計顯示:

  1975年,全國90%的公社和60%的大隊有了自己的企業(加工廠),總計辦了81.8萬個社隊企業,年總產值為215億元。

  1977年,全國93.6%的公社和76.6%的大隊,總計辦了139萬余個社隊企業,年總產值為391余億元。

  1978年,全國大約有152.4萬家社隊企業,總產值為493億元,占當年農村經濟總收入的29.7%,年均增長速度達到28.5%。

  這個數據告訴我們一個事實。

  毛主席時代的社隊企業已經初具規模,在國民經濟發展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對解決農民就業問題,提高農民收入有很好的示范作用。

  上世紀90年代,中國鄉鎮企業蓬勃發展,受益于毛主席時代大力發展社隊企業,為其提供廠房、設備、技術、資源、人才、管理等支撐。

  很多大型鄉鎮企業,就是直接繼承當地的社隊企業資產,只是換個工廠招牌而已,換個馬甲就成了著名鄉鎮企業。

  很簡單的邏輯,沒有毛主席時代的社隊企業做基礎,難道80、90年代的鄉鎮企業一夜之間從土地長出來的不成?

  說毛主席不懂搞經濟?

  完全是睜眼說瞎話。

  就憑“鼓勵鄉村大力發展社隊企業”的經濟政策,足以說明他老人家具有非凡的經濟戰略眼光,懂得平衡城鄉工業布局,懂得工業促進農業發展的道理,懂得避開城鄉發展失衡的陷阱。

  無論是從國家戰略觀察,還是從宏觀經濟來看,毛主席搞經濟都是大師級水平,甩劉、鄧等人幾條街。

  我們再來看組數據。

  據國家統計局統計顯示:

  截至1979年底,第一產業(農業)生產總值占比30.7%,第二產業(制造業)生產總值占比47.0%,第三產業(服務業)生產總值占比22.3%。

  這組數據說明什么?

  說明中國工業化,是在毛主席時代完成的,而不是在鄧小平時代。

  說明毛主席很懂搞經濟嘛!

  說明毛主席搞經濟建設的速度,遠遠超過同時期的印度、巴西、伊朗等發展中國家。

  盡管我們在探索建設社會主義經濟的進程中,經歷了一些無法避免的挫折,但是總體發展速度還是全世界最激烈的。

  還有另一個面很多人沒有看到。

  那就是毛主席在大力建設社會主義中國過程中,在效率和平等之間做了很好的平衡,限制了貧富分化的邊界,實現了良性、健康、有序地發展。

  改革開放之后,我們在提高效率方面,的確取得有目共睹的成績,但是我們在損害平等方面,同樣產生眾所周知的問題。

  在經濟學原理中。

  效率是指社會能從其稀缺資源中得到的最大的利益,即經濟蛋糕的大小。

  平等是指將這些利益平均地分配給社會成員,即指如何分割這塊蛋糕。

  毛主席搞經濟,在效率與平等之間的選擇,做到了相對的平衡,是辯證的經濟思維。

  通俗地講,他老人家,既懂得如何迅速做大蛋糕,也懂得如何合理分配蛋糕。

  不像某些人,做大蛋糕的前提條件,是損害平等為代價的,走的是歷史老路。

  富的,富得流油;窮的,窮得生灰。

  國家領導人懂不懂搞經濟?

  評判的標準,不是“雞屁股”的數字,也不是以單方面的效率為標準,而是評判效率與平等兩個方面才合理。

  講生產力,不講生產關系,就是拐子馬。

  講提高效率,不講平等分配,就是耍流氓。

  寒牛寫文章,習慣以理服人。

  上述這些史料,都是有據可查,都是史實。

  由此可推斷出,說“毛主席不懂搞經濟”,說“經濟走到崩潰的邊緣”,都是睜眼說瞎話,都是昧著良心說話,都是瞎幾把扯淡。

  大家不要信這些鬼話!

  因為它是騙人的,是公知精心炮制的謊言,是用來抹黑偉人歷史形象的輿論彈藥。

  烏云遮不住太陽。

  歷史在不斷證明,毛主席在經濟戰略層面的布局,都是趨向于效率與平等的最優解,是符合經濟發展規律的,是真正的人間大道。

  堅持實事求是,還原歷史真相。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焦桐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2. 如何看待某車企“中國工人”在巴西“被指處于類似奴役式環境”
  3. 小崗村分田單干“合同書”之謎及其它
  4. 烏克蘭逃兵
  5. 政說心語|一味地否定前30年打下的基礎究竟圖個啥
  6. 殖人哭了:還是中國好,別來美國做牛馬了
  7. 倒反天罡!瑞幸給打工人節假日三薪,原因竟是…
  8.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9. 王忠新:清除內奸遠遠難于戰勝外敵——蘇聯“肅反運動”功不可沒
  10. 女士,你罵“泥腿子”,身份暴露了
  1. 陳中華: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沒革命的必要
  2.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3. 歷史上不讓老百姓說話的朝代,大多離滅亡就不遠了
  4. 與否毛者的一段對話
  5. 元龍:1966-1976,文人敵視,世界朝圣!
  6. 群眾眼睛亮了,心里明白了,誰不高興了?
  7. 社會亂糟糟的,老百姓只是活著
  8. 我國的社會已經有了很大的問題:內卷,失業,學歷貶值…
  9. 不能將小崗村和井岡山相提并論!
  10. 果斷反擊巴西意在震懾全球南方國家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7.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8. 歐洲金靴|《我是刑警》是一部紀錄片
  9.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0. 我們還等什么?
  1. 元龍:1966-1976,文人敵視,世界朝圣!
  2. 劍云撥霧|韓國人民正在創造人類歷史
  3.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4. 果斷反擊巴西意在震懾全球南方國家
  5. 假裝上班公司火爆背后,年輕人花錢假裝上班
  6. 機關事業單位老人、中人、新人養老金并軌差距究竟有多大?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午夜福利在线亚洲视频 | 精品少妇性服务中文字幕 | 日本一本2019道国产香蕉 | 午夜福利一区美女 | 亚洲欧美另类视频小说专区 | 最新热久久99这里有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