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歷史 > 歷史視野

羅榮桓:“政治元帥”的軍事大謀略

羅榮桓 · 2024-05-10 · 來源:黨史博采公眾號
收藏( 評論() 字體: / /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十位元帥中,羅榮桓是唯一從事政治工作且軍功卓著的元帥,代表著政工在軍中的地位,意味著中國軍隊特有的中國特點,是我軍不可多得的軍事政治雙優的元帥。

  在波瀾壯闊的軍事生涯中,羅榮桓從一介書生成長為開國元帥;在艱苦卓絕的軍事斗爭中,羅榮桓從農民子弟鍛造成軍事大家。在此過程中,他積淀了豐富的軍事謀略思想。

  一、爭取民心,政勝為本

  1927年9月20日,秋收起義部隊撤退到湖南瀏陽文家市,工農革命軍第一師師部駐進了文家市西頭的里仁學校。21日清晨,全師1000余人在里仁學校的操場上開會,毛澤東發表即席講話:“同志們,革命總是要發展的,總是要勝利的。我們現在力量很小,好比是一塊小石頭。蔣介石好比是一口大水缸。可我們這塊小石頭總有一天要打爛蔣介石那口大水缸。因為老百姓在我們這一邊。有了群眾,就有了天下。而我們要得到群眾的擁護,有一個條件,這就是要整頓紀律。對老百姓的東西,一個雞蛋也不能拿,一根禾草也不要動。只要我們和群眾結合在一起,就會如魚得水,立于不敗之地……”

  毛澤東講話的基本精神,就是革命軍隊應該確立“爭取民心,政勝為本”策略思想。毛澤東形象生動、深入淺出的講話,令羅榮桓由衷欽佩。從這時開始,羅榮桓便非常尊重和敬仰毛澤東,也在思想上和實踐中逐步樹立了“爭取民心,政勝為本”的策略思想。

  根據《羅榮桓傳》記載:到1930年春天,在毛澤東直接領導下,經過羅榮桓等政治干部不斷地實踐和總結經驗,已形成了一整套比較成熟的群眾工作“七部曲”,即:第一步,分發土豪的谷物給貧雇農以發動群眾;第二步,進行口頭和文字宣傳、化裝講演、召開群眾大會以宣傳群眾;第三步,建立工會、農會等以組織群眾;第四步,組織赤衛隊以武裝群眾;第五步,建立黨的支部或區委以領導群眾;第六步,舉辦群眾領袖、黨的干部訓練班以訓練群眾;第七步,分配土地、建立工農民主政權。這七步,每一步都要進行調查研究,使做群眾工作的過程同時成為調查研究的過程。顯然,這是紅軍確立“爭取民心,政勝為本”策略思想在革命實踐中結出的碩果。

  1930年春天,羅榮桓升任紅四軍第二縱隊政委,并率領第二縱隊到達贛南安遠、尋烏地區。由于在斗爭中堅持了“爭取民心,政勝為本”策略思想,羅榮桓領導的第二縱隊很快打開了工作局面。

  在羅榮桓領導下,第二縱隊堅持上述“七部曲”,群眾工作出現了嶄新的氣象。部隊走到哪里,標語就貼到哪里。部隊一駐下,戰士們主動地向群眾宣傳打土豪、分田地的革命道理,調查土豪劣紳的罪惡。部隊打了土豪,除完成籌款任務外,把全部東西都分給了群眾。每次出發前,大街小巷都打掃得干干凈凈。連隊黨支部還派人挨家挨戶檢查執行群眾紀律情況,看看借了東西還了沒有,損壞了東西賠了沒有。這樣,紅軍的政治影響擴大了,軍民關系也更加密切了。隊伍一出發,村里的男女老少都戀戀不舍,齊集村頭夾道歡送。許多青年男女參加紅軍,到處是“分田分地正忙”的喜人景象。

  幾個月的功夫,由于堅持“爭取民心,政勝為本”策略思想,不但群眾積極參加支前,第二縱隊自身的面貌也發生了顯著的變化,這引起了紅四軍前委的重視和注意,羅榮桓等的工作得到了前委的贊揚。1930年5月,紅四軍代表熊壽祺出席全國紅軍會議,他在給中央的報告中指出:“二縱隊過去沒有很好的上級干部,軍事政治都無中心,因此戰斗力差于一、三縱隊。最近上級干部已另換人,二縱隊又復興起來了。”

  1937年9月下旬,為了貫徹毛澤東提出的開展“真正獨立自主的山地游擊戰”和“適時把中心轉向群眾工作”的指示,羅榮桓奉命率領八路軍第一一五師政治部、騎兵營、教導大隊等部,奔赴河北阜平縣一帶發動群眾,開辟抗日根據地。

  ◆抗日戰爭時期的羅榮桓。

  為打響第一一五師北上抗日的政治仗,羅榮桓堅持“爭取民心,政勝為本”策略思想,一到阜平,宣傳隊立即奔向街頭巷尾,抗日標語寫滿了墻,到處都在宣講共產黨的抗日主張,群眾情緒頓時穩定下來。抗日景象生龍活虎,阜平面貌煥然一新。當晉察冀臨時省委成員王平請示阜平抗日工作時,羅榮桓建議:可以因勢利導,以當地士紳和青年學生組織的“抗敵后援會”為基礎,成立“動委會”(即中國民族革命戰爭戰地總動員委員會)。利用這一合法陣地,發動群眾。“動委會”很快正式成立,王平當選為主任,羅榮桓派了10多名紅軍干部協助王平工作。他們分別到各個區,宣傳群眾,組織群眾,建立抗日武裝。不到一周時間,各區都成立了“動委會”,領導著全縣人民的抗日運動。另外,全縣還組織了400多人的“抗日義勇軍”。

  二、瓦解敵軍,勝敵益強

  《孫子兵法》講過,戰場上有俘獲,“卒善而養之,是謂勝敵而益強。”就是說,應該善待俘虜并爭取為我方所用,我方在勝敵之余將會變得更加強大。關于瓦解敵軍,毛澤東高度重視:“我們的勝利不但是依靠我軍的作戰,而且依靠敵軍的瓦解。”對于這些觀點,羅榮桓極其認同,并形成了“瓦解敵軍,勝敵益強”的策略思想,其主要手段是對敵展開強有力的宣傳工作。

  在擔任紅一軍團政治部主任期間,羅榮桓堅持“瓦解敵軍,勝敵益強”策略思想,積極發揮紅軍政治工作的作戰功能。

  羅榮桓曾委托羅瑞卿組織過一個文化娛樂訓練班,學員學習結業后便組成了劇社。因為紅一軍團機關報叫《戰士報》,這一劇社也就命名為“戰士劇社”。劇社成立后,隨著演出水平的提高,其影響也越來越大。不過,演員仍然是業余的。在一次戰斗中,部隊抓了不少俘虜兵。他們受了國民黨欺騙宣傳的影響,對紅軍很不信任,有的猶如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有的拄了拐,纏上白布裝彩號……

  為了對他們進行教育,羅榮桓要“戰士劇社”為他們組織一次專場演出,劇目叫《血汗為誰流?》。這是一出以寧都暴動為背景,描寫國民黨士兵因不堪忍受軍官壓迫而起義的三幕歌劇。演出開始時,俘虜們神情淡漠,隨著劇情的發展,他們的注意力集中了。演到第二幕,臺下傳來唏噓聲。第三幕開始以后,許多人坐不住了。他們扔掉拐杖、扯下白布,連呼自己上了國民黨的當,紛紛要求參加紅軍。最終,紅一軍團又成功實現了“瓦解敵軍,勝敵益強”。

  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后,日本侵略者兵力不足,后方嚴重空虛。為了更多地榨取華北的人力、物力,日軍轉而推行“三分軍事、七分政治”的謀略,加緊了對抗日軍民的“政治進攻”,以挑撥抗日軍民的關系,徹底瓦解八路軍。山東軍區司令員、一一五師政委羅榮桓仔細研究了敵人這種陰謀,在一份報告中適時提出“瓦解敵軍,勝敵益強”策略思想:對付敵人“三分軍事,七分政治”的最好辦法,是貫徹黨中央指出的“政治攻勢為主,游擊戰術為輔”的原則。于是,面對日軍的“政治進攻”,山東軍民開展了針鋒相對的“政治攻勢”。

  根據羅榮桓這一系列指示,各地利用敵占區的士紳、商人、偽軍家屬等關系,以夜間喊話、散發宣傳品等方式,對偽軍、偽組織人員展開有力的政治攻勢。當時,山東各地普遍采用了點“紅黑點”、記“善惡錄”的辦法爭取偽軍。偽軍人員中誰做了一件對人民有利的事,就給他記個紅點,誰做了壞事,就給記個黑點,并把這些事登記起來。記紅點可以贖罪,記黑點要受到懲罰。在喊話時,先將這種辦法通知偽軍,然后不斷公布記錄的結果。對不接受警告的,則堅決給予打擊、鎮壓。1943年起,各地還都進行了偽軍家屬登記,經常召集偽軍家屬開座談會,通過他們了解偽軍內部的情況,講解八路軍寬待俘虜的政策,宣傳抗戰形勢,要求他們勸說偽軍改邪歸正。這就是當時開展的“喚子索夫運動”。各地還向偽軍進行了“身在曹營心在漢”的宣傳,要他們不要忘記自己是中國人,要給自己留條后路。在這一基礎上,在偽軍偽組織內部物色對象,與其交朋友乃至將其發展為革命的兩面派,不要求他們輕易反正,以便在敵人內部積蓄力量,或讓他們組織表面應付敵人,實際為共產黨、八路軍服務的兩面政權。對于一般偽軍人員,民主政府頒發了寬待回家偽軍的條例,訂出了獎勵偽軍攜帶武器歸來的辦法,成立了接待回歸偽軍的招待所,大量印刷、頒發了偽軍“歸來通行證”。經過以上工作,1943年山東共瓦解偽軍7000余名,在偽軍內部建立了1000多個秘密關系,長期隱蔽,以待時機。

  ◆林彪、羅榮桓、劉亞樓在一起。

  隨著日軍反戰、厭戰情緒的增長,羅榮桓根據“瓦解敵軍,勝敵益強”的策略思想,指示山東我軍加強了對日軍的爭取、瓦解工作。進行這一工作的重要力量,是在山東的“日本解放聯盟”和“朝鮮獨立同盟”的成員。“日本解放聯盟”由被俘后已經教育轉化的前日本軍人所組成。那時,山東各區有一大批日本反戰和朝鮮反日戰友。他們有些人還到過延安,經過學習又回到山東工作,羅榮桓曾接見過他們中的成員。他們經常向敵人喊話,或利用敵人的電話線路與敵人通話,有時到邊沿游擊區作“現身宣傳”,講八路軍的政策,揭露敵人的謠言;有時深入到敵占區寫標語、發傳單、畫漫畫。在反“掃蕩”中,一些日本反戰士兵甚至還拿起武器,與日軍奮戰,被稱為“日本八路”。有一位叫金野博的反戰義士,在一次日軍的突然襲擊中被捕。敵人審問時,無論怎樣毒打,他都絕不屈服,最后英勇就義。

  三、誘敵深入,后發制人

  1936年12月,在講授《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時,毛澤東對羅榮桓等紅軍大學學員說過:“從一九二八年五月開始,適應當時情況的帶著樸素性質的游擊戰爭基本原則,已經產生出來了,那就是所謂‘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的十六字訣。……后來我們的作戰原則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到了江西根據地第一次反‘圍剿’時,‘誘敵深入’的方針提出來了,而且應用成功了。等到戰勝敵人的第三次‘圍剿’,于是全部紅軍作戰的原則就形成了。”所謂“全部紅軍作戰的原則”,本質是“誘敵深入,后發制人”策略思想。羅榮桓不但親歷了紅軍作戰原則形成的全過程,而且在自己的軍事實踐中繼承并發展了這一策略思想。

  1939年7月下旬,羅榮桓率領第一一五師到達山東梁山宋江寨以北的前集。由于《水滸傳》描寫過一百單八將在梁山泊聚義的故事,因此梁山也聞名華夏。比舊式梁山好漢更威武的八路軍的到來,讓梁山再度引起國內外人士關注,他們很快在這里演了一出有聲有色的戰爭活劇。

  這年8月1日早晨,羅榮桓突然接到地方情報站派人送來的情報:有一股敵人從汶上縣出動,帶了2門大炮,有西渡運河、向梁山開來的跡象。羅榮桓和代師長陳光一面命令繼續嚴密偵察,一面通知各部隊,做好戰斗準備。

  這股敵人屬于日軍第三十二師團,領頭的是少佐大隊長長田敏江,此人官兒不算大,卻是天皇的親戚,來華之前還受過天皇的召見。名列皇親國戚,他因此特別驕橫。這次,他領受了護送一個炮兵小隊連同兩門意大利野炮到另一支部隊去的任務。

  根據偵察,這股敵人孤軍出動,沒有其他敵人策應。梁山周圍沒有敵人的據點,稍遠一點兒的東平、濟寧、鄆城、陽谷等地,敵人都沒有增兵。我方兵力雖然只有師部4個連,但青紗帳已起,便于隱蔽活動。梁山南面楊勇的獨立旅,遠不過30里,隨時可調來增援。而且,敵人并不知道我方虛實,八路軍的攻擊可以做到出其不意。只要八路軍動作迅猛果敢,消滅這股敵人是完全可能的。于是,羅榮桓、陳光決定:利用小股游擊隊充當“狼誘子”,誘使敵人孤軍深入,尋機后發制人,吃掉這股敵人。

  8月2日中午,青紗帳里揚起一陣煙塵,敵人跟著小股游擊隊過來了,想順手牽羊以邀功。日軍隊列整齊,步兵、騎兵、炮兵神氣十足,一直闖到前集。八路軍立即出擊,長田敏江倒也臨危不亂,揮舞指揮刀,下令整理好隊伍,并朝梁山開炮。由于敵人火力強勁,加之增援部隊未到,羅、陳命令部隊暫停攻擊。日軍轟了半個多小時,不見動靜,長田敏江更堅信碰到的是游擊隊,遂又繼續前進,到了梁山西南角。這時,他們遭到趕到梁山增援的獨立旅一個營迎頭痛擊,日軍被迫退守獨山莊,終于陷入絕境。到了晚上9時,經過一番惡戰,長田敏江以下300余敵人全部就殲。梁山戰斗,是一次在平原地區進行的、以日軍為作戰對象的成功的伏擊戰。在雙方兵力相當,日軍火力處于很大優勢的情況下,八路軍取得了全殲日軍一個大隊的戰果。梁山戰斗的捷報,迅速傳遍全國,中央軍委也發來了賀電。

  1946年5月19日夜,東北民主聯軍撤守吉林重鎮四平,國民黨軍又向長春逼近。在公主屯附近的范家屯,林彪、彭真、羅榮桓等開會討論今后的作戰方針。討論中,一種主張是繼續堅守長春,不能再退,另一種主張是撤出長春,撤到松花江以北。羅榮桓提議采取“誘敵深入,后發制人”策略思想,高瞻遠矚地說:“長春、吉林都是大城市,不利于防守,防線又寬,現在部隊打得很疲勞,如果守長春,敵人從梅河口沿奉(天,今沈陽)吉(林)線插到吉林,就會把我們的后方打個稀爛,不但長春守不住,非退到西滿蒙古大沙漠不可。我贊成撤出長春,一直退到松花江以北。”經過討論,中共東北局最后決定:向松花江北岸撤退,退到哈爾濱。

  ◆羅榮桓和毛澤東唯一合影。

  同年7月下旬,羅榮桓夫婦由作戰科長尹健護送,準備遠赴蘇聯治病。在滿洲里辦理出境手續期間,羅榮桓仍然牽掛著東北戰局。有一天,他問尹健:司令部機關的同志們,對戰事有些什么反映?尹健對他說:“不少參謀對四平撤退以后,我們一仗未打便撤到松花江以北,有點想不通,覺得是不是撤得太多了。”

  羅榮桓聞言莞爾,解釋說:“主力北撤是對的,在中央蘇區,前四次反‘圍剿’,我們都是采用‘誘敵深入’的辦法取得了勝利。回去以后,你可以組織同志們讀一讀毛主席的《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特別是其中‘戰略防御’這一章。把這篇文章學好,對北撤就自然會想通的。”

  東北解放戰爭的實踐證明,當年我軍北撤到松花江以北,采取“誘敵深入,后發制人”策略思想,是非常明智、正確的。

  四、敵進我進,翻邊戰術

  在《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中,毛澤東曾經指出:在十年內戰中,當國民黨用“分進合擊”的辦法對蘇區實行“圍剿”時,紅軍一般是在根據地內與敵人周旋,選擇有利地形,集中優勢兵力殲滅敵人之一路,以最后打破“圍剿”。羅榮桓反復研讀《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其目的就是用以指導敵后的軍事斗爭。

  到了抗戰時期,敵我斗爭情況明顯變了,正如羅榮桓當時分析的:由于敵后根據地地域狹小,缺乏回旋余地,如果仍然照搬內戰時打運動戰的方法,就難于突破敵人的包圍。因此,必須敵進我進,運用“翻邊戰術”,即把主力部隊不是設置在根據地的腹部,而是部署在靠近一路敵人的根據地的邊沿地區。當敵人“掃蕩”時,不是“敵進我退”、“誘敵深入”;而是“敵進我進”,即在弄清敵人特別是當面之敵的動向后,趁敵人的包圍圈尚未緊縮,尚有較大空隙時,選擇敵之弱點,由根據地經邊沿游擊區,“翻”到敵人后方去,打亂敵人部署,粉碎敵之“掃蕩”。

  ◆毛澤東為羅榮桓元帥授軍銜。

  1941年11月初,侵華日軍推行以“經濟戰”為主的第三次“治安強化運動”。當時,日軍第十二軍司令官土橋一次中將調動3個師團、4個旅團的主力和一部分偽軍共5萬余人,向沂蒙山區突然發動多路、多梯隊的“鐵壁合圍”,妄圖消滅山東黨政軍領導機關,徹底摧毀沂蒙山區抗日根據地。這是抗戰時期日軍在山東敵后發動的規模最大的一次“掃蕩”,也是羅榮桓分工主持山東軍事工作以后,面臨的一次嚴峻考驗。

  11月5日晨,敵人從四面八方向山東黨政軍領導機關駐地留田合圍,把駐扎在這里的第一一五師師部、中共山東分局機關困住,最近的離留田僅僅7里。這時,包圍圈里的戰斗部隊只有師部1個特務營和山東分局1個特務連。下午,在留田東南面一個叫牛家溝的小村莊里,羅榮桓、陳光、蕭華、陳士榘等都圍著地圖在沉思,研究突圍的方向。當時,大家提的方案有三:一是向東,過沂河、沭河,進入濱海根據地;二是向北,同山東縱隊會合;三是向西,進入蒙山。但是,沒有一個人是主張向南的,因為南面是臨沂,是敵人的大本營。據報告,日軍頭目畑俊六就在那里坐鎮。然而,羅榮桓的主張卻是:向南!

  為什么要向臨沂方向突圍呢?羅榮桓分析了敵情:東面,沂河、沭河被敵人嚴密封鎖,敵人預料到我們可能要到濱海,如果我們東去,很可能鉆進敵人布下的口袋。北面,敵人正瘋狂南壓,而沂蒙區北部控制在東北軍第五十一軍手中,該軍在蔣介石拉攏下同八路軍的關系逐漸惡化。我們如果北上,很可能被夾擊。西面,臨(沂)蒙(陰)公路已成為敵人戒備森嚴的封鎖線,即使能越過此線進入蒙山,那里也是敵人合擊的目標。南面呢?雖然是敵人的大本營,但是敵人估計我們不敢向其大本營前進,而其兵力又都向北集中到沂蒙山區,后方必定空虛。羅榮桓主張,先向南突圍,跳出敵人包圍圈后轉而向西,進入蒙山和魯南的結合部,這個位置比較機動。

  羅榮桓這一意見,乍一聽出人意料,細琢磨,又非常合情合理,很快得到大家一致贊同。隨著夜幕悄悄地垂下,羅榮桓利用兩股敵人之間1公里半的間隙,命令部隊成3路縱隊快速前進,有驚無險地跳出了包圍圈。

  這次突圍,八路軍未費一槍一彈,未損一兵一卒,便安全跳出敵人的重重包圍。在突圍的行列中,有一個德國進步記者漢斯·希伯。度過留田突圍驚險的一夜后,他高興得像個孩子,興奮地對負責接待他的山東分局秘書處長谷牧說:“這是我一生中最難忘的夜晚,比在西方參加過的任何一次最愉快的晚會,都更有意義,更值得留念。我一定要把這奇妙的經歷寫出來,告訴全世界人民。”說寫就寫,他的文章經譯出后登在第一一五師的《戰士報》上,題目叫作《無聲的戰斗》。

  從1943年春天起,敵進我進的翻邊戰術陸續推廣到山東各個根據地。在膠東,從1942年11月12日起,日軍采用拉網戰術,對根據地進行了2萬多人的一次“掃蕩”。開始,有的干部想安幾個釘子,來撕破敵人的網。所謂釘子,就是在根據地內選擇幾處有利地形,進行堅固設防。羅榮桓及時指出,在我們現有的裝備條件下,這樣做會給敵人以集中攻擊的目標,使我軍失去機動靈活的主動性,而陷于單純防御的被動地位。后來,膠東軍民拆掉了修筑的工事,運用翻邊戰術,機動靈活地挫敗了敵人的拉網合圍。日軍獨立步兵第20大隊隊長田副正信大佐,在敘述對膠東的拉網合圍時承認:“在山岳地帶內張網前進極為困難。由于包圍網薄,容易被突破,特別是夜間曾有幾次敵人突圍出去,我軍很難接觸和捕捉共軍。感到中共勢力正在擴大,其根據地建設正在不斷發展。”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焦桐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2. 如何看待某車企“中國工人”在巴西“被指處于類似奴役式環境”
  3. 小崗村分田單干“合同書”之謎及其它
  4. 烏克蘭逃兵
  5. 政說心語|一味地否定前30年打下的基礎究竟圖個啥
  6. 殖人哭了:還是中國好,別來美國做牛馬了
  7. 倒反天罡!瑞幸給打工人節假日三薪,原因竟是…
  8.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9. 王忠新:清除內奸遠遠難于戰勝外敵——蘇聯“肅反運動”功不可沒
  10. 女士,你罵“泥腿子”,身份暴露了
  1. 陳中華: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沒革命的必要
  2.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3. 歷史上不讓老百姓說話的朝代,大多離滅亡就不遠了
  4. 與否毛者的一段對話
  5. 元龍:1966-1976,文人敵視,世界朝圣!
  6. 群眾眼睛亮了,心里明白了,誰不高興了?
  7. 社會亂糟糟的,老百姓只是活著
  8. 我國的社會已經有了很大的問題:內卷,失業,學歷貶值…
  9. 不能將小崗村和井岡山相提并論!
  10. 果斷反擊巴西意在震懾全球南方國家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7.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8. 歐洲金靴|《我是刑警》是一部紀錄片
  9.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0. 我們還等什么?
  1. 元龍:1966-1976,文人敵視,世界朝圣!
  2. 劍云撥霧|韓國人民正在創造人類歷史
  3.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4. 果斷反擊巴西意在震懾全球南方國家
  5. 假裝上班公司火爆背后,年輕人花錢假裝上班
  6. 機關事業單位老人、中人、新人養老金并軌差距究竟有多大?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亚洲天堂在线观看视频网站 | 色妺妺免费AV在线 | 日本精品中文字幕二区不卡 | 亚洲欧美精品专区精品 | 在线观看精品综合一区 | 亚洲资源网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