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說,解決人民內部矛盾,不能用咒罵,也不能用拳頭,更不能用刀槍,只能用討論的方法,說理的方法,批評和自我批評的方法。那怎么討論,怎么說理呢,就是讓人說話,天塌不下來,因此他一直在尋找一種互動交流的方法。
他的方法就相當于現在的自媒體,比如在基層,農民有什么想說的,就開座談會,也可以寫在墻上,或者貼個大字報,有不同意見的,也可以這樣辦,城市里面的工人也可以參照這個辦法。知識分子可以在報紙、雜志上爭鳴?! ?/p>
“有什么了不起,辯論就是嘛。”,為了讓上下信息暢通,他還鼓勵農民寫信上來,《毛選》里面收錄了一部分生產隊員的信件,關于農業生產的,以及他給予的回復。直到收到李慶霖的一封信,給人觸動相當的大,也讓李慶霖的一生浮浮沉沉。
李慶霖寫的信的內容是反映下鄉青年的情況,他本人是一個學校校長,他的兒子也到農村去插隊了,他說,“在山區,孩子終年參加農業勞動,不但口糧不夠吃,而且從未不見分紅,沒有一分錢的勞動收入。下飯的萊吃光了,沒有錢去再買;衣褲在勞動中磨破了,也沒有錢去添制新的。病倒了,連個錢請醫生看病都沒有。其它如日常生活需用的開銷,更是沒錢支付。”
“在我們這里已經上山下鄉的知識青年中,一部分人并不好好勞動,并不認真磨練自己,并不虛心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卻倚仗他們的親友在社會上的勢力拉關系,走后門,都先后優先被招工、招生、招干去了,完成了貨真價實的下鄉鍍金的歷史過程。”
李慶霖說,號召知識青年去農村,我是擁護的,孩子平常少和農村社會接觸,長大了讓其到農村去經風雨和見世面,以增長做人的才干,是很有必要的。
但是現在走后門成風,地方上有權力的干部子女和親友,上山下鄉沒幾天,就被調走安排工作了,單剩下我這號農村小學教員的子女,沒有靠山,又完全舉目無親,唯一的資格是一輩子在農村滾一身泥巴,干一輩子革命了。
在鼓勵人民群眾自由發言,讓真實的聲音能傳達到北京,一時間群眾信件是非常的多,李慶霖這封信影響是十分地大,毛主席看了之后悲痛萬分,他給李慶霖回了信,說他會處理好這個事情,并且將自己的稿酬里的三百塊錢也一并寄了過去?! ?/p>
后來派人下鄉調查,還發現了更多的不良現象,有些高干子弟只往好的農村去,剩下貧困環境不好的農村,就讓剩下的知青前去。一些人占著有點權力,在山高皇帝遠的地方無法無天。
以前看到很多都是報喜不報憂,而李慶霖的信則以“暴露陰暗面”,毛主席對這一做法表示鼓勵,他的告狀信使得高層領導及時調整知青上山下鄉政策,著重研究了下鄉知青的安置經費、口糧、疾病治療、婚姻、安置布局、表彰先進、學習和教育、打擊"壞人"、干部帶隊和組織機構等一系列問題,改變了千百萬知青命運。
此后李慶霖這樣一個小人物,被推成“為民請命”的英雄,被各方勢力關注,地方上的領導認為是給政府抹黑,說:“同志們,要警惕啊!階級敵人把我們偉大的祖國說得一無是處??!” 但毛主席鼓勵普通人說真話、說實情,指示又不能不執行,在群眾說真話運動中,各地迫害知青的案件隨之進一步得到揭露,而且迫害者都是有一定權勢的人,葉劍英元帥氣得拍案而起,說要“殺一儆百,殺一儆千!”
“向李慶霖的革命精神學習!” “向不正之風開火!”李慶霖被眩目的榮譽陶醉,成為國家知青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在各種公眾場合出頭露面。在當時“揪民主派”、“走資派”的狂潮中到處作報告、表態,他告訴人民群眾,不要怕當官的,后來他自己也忘乎所以了,常常給地級干部帶帽子。
1977年11月1日,李慶霖被正式宣布逮捕,一開始判的是無期徒刑,安排在閩北崇安縣一個勞改農場改造,在80年代,上海知青們聽說李慶霖關押在這里,便買了水果、糕點去勞改農場探望他,由于李慶霖在獄中表現甚好,后改判為有期徒刑,并于1994年3月底提前出獄,出獄之后,靠政府補貼和別人的救濟生活,2004年在貧病交加中離開了人世。
當年搞的大字報類似于如今的“自媒體”,其出發點就是希望所有的基層人都說上話,目的是為了還政于民,讓下級監督上級,理想化的社會就應該是群眾當家做主,那個時代對信仰、精神層面的因素強調得更多一些,李慶霖就是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出現了。
“讓群眾講話,哪怕是罵自己的話,也要讓人家講。罵的結果,無非是自己倒臺,不能做這項工作了,降到下級機關去做工作,或者調到別的地方去做工作,那又有什么不可以呢?一個人為什么只能上升不能下降呢?為什么只能做這個地方的工作而不能調到別個地方去呢?我認為這種下降和調動,不論正確與否,都是有益處的,可以鍛煉革命意志,可以調查和研究許多新鮮情況,增加有益的知識。”
“現在有些同志,很怕群眾開展討論,怕他們提出同領導機關、領導者意見不同的意見。一討論問題,就壓抑群眾的積極性,不許人家講話。這種態度非常惡劣。”
“我們現在不是有許多困難嗎?不依靠群眾,不發動群眾的積極性,就不可能克服困難。但是,如果不向群眾說明情況,不向群眾交心,不讓他們說出自己的意見,他們還對你感到害怕,不敢講話,就不可能發動他們的積極性。”
上面三段話也是毛主席講的,現在的自媒體已經高度發達,基本上已經實現了大家都有說話的渠道了,但是群眾監督光靠有發聲的地方并無多大用處,若是賦予政治權力,但是他們又不具備政治家的素質,在風口浪尖中最易迷失自己。
毛主席是熟讀歷史的,古代的那種“皇帝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制度,他是十分討厭的,這是明擺著把人民群眾當做被統治的對象嘛,要是他們感覺到國家和自己沒關系,怎么可能有群眾的積極性呢,所以他一直探索“群眾治天下”的模式,盡管沒有試驗成功,也算是留給我們后人的一個研究課題吧。
李慶霖在臨終之際說:“我不后悔給毛主席寫信,毛主席沒錯,我也沒錯。后來發生的事是一場歷史的夢,現在夢醒了,我也快歸天了。”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