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關愛一下“財經博主”智力問題。
最近“財經博主”真的是烏煙瘴氣泛濫成災,明明對政治、歷史一竅不通,卻非要對自己不懂的東西大放厥詞,以他們的認知水平,居然還敢天天在網絡上談財經、講經濟、給別人推薦股票?
真要跟著這幫人買股票搞投機,我看都有站陽臺的風險。
我們東方的“土殖經濟學家”終于不吹哈耶克,又開始把魔爪伸向米塞斯了……他們自詡奧派,結果連個談基本經濟理論都沒有,天天就滿嘴地攤文學,也難怪,以他們解不了二次方程的腦子,也看不懂任何模型。
就像這位,還起個名字叫“凱恩斯”,我看他對凱恩斯的理論一無所知,連凱恩斯一本書都沒讀過,扛著凱恩斯的ID吹米塞斯……也不怕凱恩斯的棺材板壓不住,跳出來給這位一團漿糊的腦子來點“干預”?
這幫人只會往門檻極低的文史哲領域下黑手,但問題是,他們的政治素養(yǎng)也是極低的,歷史基本上就是跟袁X飛、高X松、易X天這些三流相聲演員學的,滿腦子根本沒有唯物主義和人民史觀,學的其實是個只有帝王將相才子佳人的下三路穢史,所以他們根本不理解什么是經濟,什么是政治,什么是發(fā)展。
這些人也不好好看看自己寫了些什么,1920年蘇聯(lián)還沒有成立,斯大林還沒有掌權呢,就能預言“蘇聯(lián)解體”了?
他們總喜歡把蘇聯(lián)這個死了30多年的死老虎拉出來打,翻來覆去給它找“死亡的原因”,含沙射影陰陽怪氣把帽子全部扣給一個他們想象出來的虛無縹緲的“斯大林”……卻忘了他們推崇的丘吉爾對斯大林的評價——“他接手的是一個木扶犁的國家,到他去世時,那已經是一個擁有核彈的超級工業(yè)大國”。
你可以說蘇聯(lián)亡于赫魯曉夫的否定歷史,可以說蘇聯(lián)亡于勃列日涅夫的官僚主義,可以說亡于美國、戈爾巴喬夫和葉利欽里應外合的“和平演變”……唯獨怪不到斯大林頭上。
斯大林時期,反而是蘇聯(lián)經濟發(fā)展最迅速,工業(yè)化最快的時代,在1913年俄國占世界工業(yè)產值的份額僅為4%,而到1937年這一數字已到達10%。到1970年代中期這一指標達到20%,并保持這一水平直至戈爾巴喬夫改革。蘇聯(lián)歷史上經濟發(fā)展最有動力的時期有兩個:1930年代和1950年代。在1951至1960年蘇聯(lián)國內生產總值增長2.5倍,其中,工業(yè)產值增長3倍,而農業(yè)增長60%。在1950年,蘇聯(lián)工業(yè)生產水平相當于美國的25%,在1960年就已達到50%。
甚至與某些人刻板印象完全相反的是,斯大林時代的經濟政策并沒有他們想象中的“苛刻”,現實的斯大林時代:對非國有企業(yè)實行1天完成注冊登記、初運營兩年內免稅、年均貸款利率不超過3%的政策扶持、全國有超過264000 家非國有企業(yè), 從業(yè)人員超過200萬人,在全國工業(yè)產值中占比9%,實行農業(yè)自留地,至1953年供應全國85%的蛋,72%的土豆,67%的奶,52%的肉,48%的蔬菜。事實上私有自留地產業(yè)在保障居民食品安全方面發(fā)揮著關鍵性的作用,并保障了農民近80%的收益來源……斯大林并不反對“非公有經濟”。
某些人借著批斯大林,其實就是在輸出自己“私有化”的私貨,他們的理論是——國家什么都不要管,企業(yè)自己會搞企業(yè),市場經濟看不見的手會解決一切問題。
我就問一句,1949年新中國成立之前,民國的民族資本家有沒有本事靠自己搞好經濟?為什么會在“自由市場”下哀鴻遍野?
我再告訴你們一個反常識的事實——當年的“公私合營”,其實是國家在拯救那些資不抵債、一片混亂、瀕臨倒閉的“民族企業(yè)”。
再問一句,如今的美國搞貿易封鎖、貿易制裁,限制國外優(yōu)勢企業(yè)進入美國,政府大肆補貼本國企業(yè),這算是“自由貿易”,還是“市場經濟”?
“財經博主”們收了神通吧,你們懂個der的斯大林,懂個der的米塞斯,你們連經濟都不懂。
廣大民營企業(yè)家真要聽你們的,早就倒閉800次了。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xiāng)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