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戰爭結束后,美國情報機構甄別美軍戰俘,得到一個結論:
有超過三分之二的同情共產黨,有超過三分之一的為共產黨說好話,還有超過七分之一的可能已經成為了赤色分子。
美國的情報官們搞不清楚為什么,于是運用先進儀器輔助各種審訊,最后得出匪夷所思的“結論”——美軍戰俘被志愿軍施法“洗腦”了。
好萊塢還專門拍了部電影《滿洲里候選人》(網上有下載,別當成魔幻片看喔)。
真實的情況是,美軍戰俘和聯合國軍其他參戰國家的戰俘,享受了充分的人道主義待遇,其中也進行思想改造和教育,目的是將戰俘轉變成為和平衛士。
志愿軍是如何對戰俘開展思想教育的?
實踐中摸索出來的。
一開始,志愿軍組織文化和政治學習,一邊掃盲(別驚訝,美軍戰俘很多尤其黑人就是不識字的文盲),一邊講述政治經濟學。
結果掃盲效果很好文盲會寫家信了,但政治經濟學教育比較糟糕人家根本不信這一套。
對此,志愿軍改變了教育方式,組織文藝團隊,開展文藝演出,主打節目當然是白毛女之類的作品了。
結果效果還是一塌糊涂,如喜兒出場臺下一片口哨聲,教官氣得要死。
但更氣人的是演出后討論,戰俘們認為,楊白勞欠債還錢天經地義,黃世仁作惡多端,應該由法官來懲罰而不是軍隊。
估計教官聽完氣到笑了——戰俘們不了解中國國情,根本就是雞同鴨講無法溝通。
真的沒有好辦法嗎?不會。
教官們按照主席老人家提出的理論聯系實際思想,繼續因地制宜因情施策,針對美國人特點,推出了全新的人性化教育。
很簡單,就是跟戰俘拉家常聊天,問他們為何來一個他們根本不知道的東方國家打仗。
很多戰俘回答,美軍征兵宣傳,這里有美女,還有朝鮮人吃飯的碗都是金子做的(實際是銅做的),拿(搶)回去就可以發財了。
接著教官問他們,為什么這么想發財?
回答更直白,補貼家用。
戰俘大多數也是工農出身,尤其黑人個個家境貧窮。
然后,最精彩的部分來了:
教官以中隊為單位,讓戰俘講述他們理解的貧窮。
結果話匣子一開收不住了,中隊開都不夠,最后開成大會。
為什么?
因為那一代的美國人充分體驗過經濟危機:
食不果腹衣不遮體,跟舊中國的窮人沒什么兩樣(羅斯??偨y的國情咨文就是這樣描述的,說美國公民的營養不良就像中國苦力)。
戰俘們分享故事和切身感受,血淚史一波又一波涌現出來。這讓教官深感意外,原來即使在最發達國家,天下窮人也一樣命苦。
教官結合戰俘們的生動經歷,再用政治經濟學知識告訴他們是為什么和怎么被剝削壓迫的,又是如何被欺騙來到朝鮮當帝國主義炮灰的。
結果可想而知,階級覺悟在戰俘心里生根發芽。
事實也證明,美軍戰俘回國后,很多人尤其黑人,成為了美國人權運動的先驅(不要問我為什么六十年代的美國人權運動領袖會來中國尋求支持,答案早就有了)。
哪有什么洗腦,只有簡單的道理,只不過美國情報機構不愿意也不敢相信罷了。
美國之所以把朝鮮戰爭說成是被遺忘的戰爭,不僅僅因為軍事失敗,還因為他們不敢觸及這道傷疤。
抗美援朝戰爭偉大之處,就在于我們不僅取得了軍事上的勝利,打破了美軍不可戰勝的神話,更取得了道義上和政治上勝利:
揭露了帝國主義的戰爭罪行和剝削壓迫的本質。
志愿軍的戰俘改造教育,將永載我軍的光榮史冊。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