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迫拉開的:抗美援朝戰爭序幕
——紀念抗美援朝70周年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在美國建議下,美蘇兩軍以北緯三十八度線為界,分別占領南北朝鮮,接受日軍投降。1948年8月,美國違反同盟國關于朝鮮自由獨立及成立統一的朝鮮政府的協議,分裂朝鮮,在南朝鮮扶植成立了實行資本主義制度的大韓民國。同年9月,北朝鮮成立了實行社會主義制度的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兩國互相對立、互不承認,但都謀求實現民族統一。朝鮮呼吁,在整個朝鮮半島舉行大選實現國家和平統一,而受遏制共產主義的“杜魯門主義”驅使的韓國卻要武力統一南北朝鮮,即“北進統一”,且在美國慫恿下頻頻在“三八線”武裝挑釁甚至大規模進攻朝鮮,使邊界武裝沖突不斷,早就打響了南北內戰的第一槍,破壞了朝鮮半島的和平。在和平努力失效、和平統一無望的情況下,為自衛和民族統一,1950年6月25日,朝鮮人民軍南進作戰,朝鮮祖國解放戰爭爆發。28日人民軍就攻占了韓國政治中心漢城(今首爾),韓國軍隊節節敗退,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陣營與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在遠東的冷戰隨之升溫成熱戰。
美國為維護在亞洲的霸權地位,保住韓國這個遠東反蘇反共的橋頭堡,爭奪戰略利益,違反聯合國憲章“不得干預本質上屬于任何國家內部管轄之事件”的規定,立即出兵干涉朝鮮內戰。美國總統杜魯門6月26日命令駐日本的美國海、空軍協助韓國作戰,6月27日命令美國第七艦隊駛入基隆、高雄兩個港口,在臺灣海峽巡邏,阻止中國人民解放軍渡海解放臺灣,公然侵略中國。
6月27日,在蘇聯缺席的情況下,美國操縱聯合國安理會以13對1表決通過了美國提案,要求會員國在軍事上援助韓國。
6月28日毛澤東主席警告美國:“世界各國的事務應由各國人民自己來管,亞洲的事務應由亞洲人民自己來管,而不應由美國來管。美國對亞洲的侵略,只能引起亞洲人民廣泛和堅決的抵抗。”他號召:“全國和全世界人民團結起來,進行充分的準備,打敗美帝國主義的任何挑釁。”同日,周恩來總理代表中國政府發表聲明,強烈遣責美國侵略朝鮮、臺灣及干涉亞洲事務,號召“全世界一切愛好和平正義和自由的人類,尤其是東方各被壓迫民族和人民,一致奮起,制止美國帝國主義在東方的新侵略。”
7月1日美國地面部隊入侵朝鮮,5日與朝鮮人民軍在烏山交戰,朝鮮內戰變成了侵略與反侵略的戰爭。
7月6日,周恩來總理再次發表聲明,指出6月27日聯合國安理會關于朝鮮問題的決議為非法,中國人民堅決反對。
7月7日,美國操縱聯合國安理會,又在蘇聯缺席的情況下通過非法決議:要求會員國提供軍隊和其他援助,交由美國掌控用于對朝鮮作戰;成立“聯合國軍”司令部,由美國任命聯合國軍總司令,并在對朝鮮的戰爭中使用聯合國的旗幟。這樣就形成了以美軍為主的“聯合國軍”,包括英國、法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希臘、土耳其、哥倫比亞、泰國、菲律賓、南非、埃塞俄比亞共16國的作戰部隊及意大利、挪威、瑞典、丹麥、印度5國的醫療隊。當時不是聯合國會員國的韓國的部隊也受“聯合國軍”指揮(等于17國聯軍),臺灣蔣介石政權(中華民國)也參與了部分“聯合國軍”戰俘營管理工作。
7月8日,朝鮮領袖金日成揭露和譴責美國盜用聯合國的名義進行侵略,號召朝鮮人民展開民族解放戰爭,把美國侵略者趕出朝鮮。
7月10日,中國人民反對美國侵略臺灣朝鮮運動委員會在北京成立,并于14日發出《關于舉行“反對美國侵略臺灣朝鮮運動周”的通知》,抗美援朝運動在全國形成第一個高潮。
7月13日中央軍事委員作出《關于保衛東北邊防的決定》,抽調第13兵團等部隊共25.5萬多人,組成東北邊防軍,準備同美國人打仗,打前所未有的大仗。
8月27日起,美國戰機多次入侵中國東北邊境上空轟炸掃射,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嚴重威脅中國安全。
戰爭初期,朝鮮人民軍節節勝利,漢城戰役、水原戰役、大田戰役、洛東江戰役后,占領了韓國90%的地區和92%的人口,把韓、美軍壓縮在洛東江以東約一萬平方公里的大丘、釜山間的狹小地區,并于8月31日發動了釜山戰役,先遣部隊打到了北緯35°線,但此后戰局處于膠著狀態。
9月15日,七萬侵朝美軍打著聯合國旗號在朝鮮中部海岸仁川登陸,被切斷在南朝鮮的朝鮮人民軍主力腹背受敵,損失嚴重,被迫后撤。
9月28日,美、韓軍占領漢城,29日進抵“三八線”。
9月30日,周恩來總理發表講話警告美國:“中國人民熱愛和平,但是為了保衛和平,從不也永不害怕反抗侵略戰爭。中國人民決不能容忍外國的侵略,也不能聽任帝國主義者對自己的鄰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10月3日周總理請印度駐華大使潘尼迦轉告美國:“美國軍隊正在企圖越過三八線,擴大戰爭。美國軍隊果真如此做的話,我們不能坐視不顧,我們要管!”但“聯合國軍”總司令麥克阿瑟認定中國不敢出兵對抗美國,不顧中國多次警告,10月1日令韓國軍隊越過了“三八線”,并通牒人民軍無條件投降;10月7日美軍悍然越過“三八線”,向空虛的朝鮮大舉進攻,朝鮮危在旦夕。
10月8日,中國應朝鮮請求,組成中國人民志愿軍,準備入朝參戰,抗擊美國侵略者。
10月15日,杜魯門與麥克阿瑟在威克島會談,決定迅速占領全朝鮮。
10月19日,美軍占領平壤,興奮的麥克阿瑟再次向人民軍發出投降通牒,并東西兩面分多路放膽向中朝邊境鴨綠江推進,企圖一舉占領朝鮮,且叫囂:“在歷史上,鴨綠江并不是中朝兩國截然劃分的、不可逾越的障礙。”將戰火燒向中國。
10月19日晚,中國人民志愿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彭德懷,率領第38、第39、第40、第42軍(后又增調了第50、第66軍)和炮兵第1、第2、第8師及一個高射炮團、兩個工兵團共25萬多人,跨過鴨綠江進入朝鮮。10月25日,志愿軍打響了入朝后的第一仗,拉開了抗美援朝戰爭序幕。
作者:藍天
2020年 10月25日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