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說中國的抗美援朝是正義之戰?
-----紀念中國人民志愿軍出國抗美援朝70周年兼評沈志華學派否定抗美援朝戰爭正義性之
導 言
中國的抗美援朝戰爭該不該打?這本來是個很明確的問題。早在抗美援朝戰爭還在進行時,毛澤東在一次會議上就很清楚地說:“大家都明白,如果不是美國軍隊占領我國的臺灣、侵略朝鮮民主主義人 民共和國和打到了我國的東北邊疆,中國人民是不會和美國軍 隊作戰的。但是既然美國侵略者已經向我們進攻了,我們就不能不舉起反侵略的旗幟,這是完全必要的和完全正義的,全國人民都已明白這種必要性和正義性。” ( 注 1)
這里已經把戰爭的正義性和必要性說的很清楚了。可是進入21世紀以來,特別是近十年以來,以沈志華學派為代表的一些人離開了當時的歷史具體環境,甚至從當前國際形勢和外交需要出發,否定我國出兵抗美援朝的正義性 、正確性、正當性。
在志愿軍出國的70周年來臨之際,有必要 澄清一些模糊認識,理直氣壯地說:抗美援朝是正義的戰爭!
首先 ,中國該不該支援朝鮮?
——朝鮮的內戰是正義的,我們支持的是正義戰爭
認識 抗美援朝的正義性,首先要從正確認識 朝鮮人民當時的斗爭是正義的斗爭開始。我們的抗美援朝,首先是援朝 。這不僅僅是支援曾經幫助過我們的友好鄰邦,而且他們進行的事業是正義的事業,金日成帥軍南下的行動,是統一祖國、民族解放的正義行動。
一個時期以來,有些人離開當時特定的歷史環境,或囿于當前復雜的國際環境和外交的考慮,甚至帶著某種偏見.不敢肯定金日成南下的正義性,不敢肯定金日成南下 進行的民族解放、祖國統一的戰爭是正義的行動。這些人甚至跟著美國當年污蔑金日成南下是“北朝鮮侵略了韓國”的說法,又創造出什么“受斯大林的鼓勵 ”說, “金日成南下惹禍”說(意指不是金日成南下,半島就不會發生戰爭)等等。這樣,否定了金日成的南下正義性,也就間接地否定了抗美援朝的正義性。
正確認識金日成南下的性質是正確認識整個朝鮮戰爭和中國的抗美援朝戰爭問題的焦點。作為戰爭史的研究,首先要分清的是戰爭的性質。我們說,金日成南下,其性質是民族的解放和祖國的統一,是正義戰爭。 首先,要把這個問題放到當時的歷史環境中的“全球視野”中考察。在“二戰”以后,世界各地興起民族民主運動,許多國家和地區出現了社會主義思潮影響下的民族民主解放運動。中國于一九四九的勝利就是這個運動的代表,它鼓舞了許多國家的共產黨或左翼人士領導的民族民主解放運動, 在東南亞有胡志明領導的越南共產黨領導的反法獨立運動,在朝鮮,則是金日成的統一朝鮮的解放戰爭。我們 可以理直氣壯地說,金日成的南下是正義戰爭。因為金日成的南下,猶如一年前毛澤東揮師百萬過長江一樣,其性質相同,也大致同一百年前的林肯領導的美國的南北戰爭。他們同是 正義戰爭。 我們支持的是正義戰爭, 沒 錯!
支援朝鮮沒有錯,還因為,朝鮮是我們的友好鄰邦。在中國革命的個各階段,都有朝鮮人民幫助和支援 。特別是在解放戰爭初期 ,東北民主聯軍(即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前身)在最困難的時期,給予了巨大幫助。現在,朝鮮受到美軍的侵略,理應出兵幫助。正如在10月4日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研究出兵朝鮮的會議結束時,針對一些人擺出來的中國無力出兵的種種理由,毛澤東深情地說:“你們說的都有道理 ,但是別人處于國家危機時刻,我們站在旁邊看,不論怎么說,心里也難過。”( 注 2)
有人糾纏在金日成南下之前,1950年2月去莫斯科同斯大林的會談。其實,這不是問題的本質和關鍵,金日成此前給斯大林27封電報,陳述南下必勝的充分理由。南下統一祖國是金日成很早就定下的決心。美國當時說金日成南下是“侵略韓國”。以及后來的“惹禍”說,都忽略了一個基本事實。就是金日成南下是朝鮮半島民族的內戰。而這種內戰有歷史的原因,也有現實的原因。從歷史上說, 半島的朝鮮民族原本是一個整體。早在三四十年代,金日成、金九、李承晚等人,就尋求朝鮮民族獨立和解放的道路。金日成等人在長白山的中朝邊境同中國共產黨員楊靖宇領導的抗日聯軍共同與日本侵略軍作戰,而金九、李承晚等人則在美國、中國上海重慶等地尋求救國。一九四五年他們紛紛回國, 順理成章的分別得到蘇聯和美國的分別支持和扶持。他們政治主張和經濟主張本來就是對立的,各自都想以自己的意識形態統一朝鮮,因為有蘇聯和美國占領,所以其內戰表現為南北方都有“反對派”,都有“匪患”,這其實是朝鮮民族內部矛盾和內戰的扭曲的表現。其實質是兩種不同社會經濟制度、不同意識形態的斗爭。這種內戰從1945年以來斷斷續續,從來就沒有停止過。蘇聯和美國先后撤軍后,終于大規模的爆發。有大量材料證明,李承晚也在積極準備北上統一祖國。不過當時他正忙于鎮壓其受北朝鮮領導的游擊隊以及反對他的各種左翼政治力量 ,讓金日成搶了先機。金日成南下,是為了民族統一的內戰。它不同于 希特勒侵占波蘭、薩達姆侵占科威特。他同一年前中國百萬大軍過長江沒有區別(筆者按:將來有一天“臺獨”,大陸真的需要“武統臺灣”,我們無論如何也不會接受“中華人民共和國侵略中華民國”的謬論 ---僅供編輯參考)。同十多年后越南走出叢林,南下西貢也沒有區別。
事實上,從當時歷史情況看,金日成的南下, 得到了朝鮮南部人民的歡迎。下面是美國記者筆下的美國中央情報局在朝鮮解放漢城時反映給美國政府的信息:
幾天以后,如中央情報局所預料,北朝鮮人成立了一個漢城人民委員會。 除主席之外,全部人選由南朝鮮人組成,其中許多人是曾被李承晚以共黨分子的罪名監禁過的行政官員和國民議會議員。共產黨人隨即開始“招募”兵員和壯丁服勞役,主要負責運輸緊急物資,以更換被美國空軍擊毀的設備。人民委員會也開始對韓國軍屬、警屬和政府人員家眷進行普查。 但是他們并非總是需要強迫行事。中央情報局的報告認為,韓國政府 “過去未能……贏得不安定的學生階層的支持”。致使超過半數的漢城學生“積極支援共產黨人,許多人志愿報名參加北方軍隊,他們顯然受到一支勝利之師魅力的吸引。一旦形勢嚴峻,他們的士氣就會一落千丈”。中央情報局注意到,漢城其他市民階層有著類似的不滿情緒:工人階級“普遍支持北朝鮮人,商人則保持中立,知識界仍然親南方” ,一名前漢城警察向中央情報局反映,城里的北朝鮮軍隊和警察“不是很引人注目”;雖然商店大都關閉,“街道上卻人山人海,年青人忙于參加共產黨組織的示威游行。
中央情報局報告的含義十分明確:相當多的漢城市民為李承晚及其政府 的垮臺而歡欣鼓舞。
北朝鮮電臺在直接對南方的宣傳廣播中警告說,美國是不能信賴的。( 注 3 )
可以說,金日成南下如果 沒有美國的干涉,朝鮮的統一是沒有疑問的。侵朝美軍麥克阿瑟都坦率地承認,如果沒有美軍的干涉“韓國早已被朝鮮軍隊徹底蕩平,不復存在。”( 注4) 美軍不僅干預了金日成統一祖國地內戰,而且打到了鴨綠江邊,在這種情況下“ 中國人民有權力支持朝鮮 ” 。“如果美帝得逞,就會得意,就會威脅我國。對朝鮮不能不幫,必須幫助。。。。”( 注 5 《 毛澤東年譜》第一冊 第168頁 )
1970年5月,周恩來同越南外長阮氏萍談話時說:“當時我們確實把握不大。但是,毛主席說,中國人民有權力支持朝鮮,如果被打回來,我們還可再打回去……中國不算小國,當時算個弱國。只要我們敢于拿起武器戰斗,最后就能用革命戰爭打敗侵略戰爭。朝鮮戰爭證明了這一點。”
第二 、站在“超意識形態”立場上看美國對朝鮮內戰的干預就是可以理解的(正確的)嗎?
——越過三八線,打到鴨綠江邊, 是地地道道地對朝鮮的侵略。 就是拋開意識形態不論,按國際慣例看也是不折不扣的侵略行動。抗美援朝是反侵略的正義戰爭。
美國當時對朝鮮內戰進行干預的有一個公開的口號就是“北朝鮮侵略了韓國”,美國“保衛韓國不受侵略”。另一個口號就是“遏止共產主義擴張”。因此,美國說他們是“為正義而戰”。而我們有些學者站在所謂“非意識形態的立場上”看,也覺得 如果站在美國政府的立場上看,并沒有錯。因此,這些人,不是分析戰爭的正義性和非正義性,而是尋找戰爭發起的責任,于是就推到金日成和支持金日成的斯大林、毛澤東頭上。
切不說戰爭是政治的繼續,研究戰爭不能不站在一定的立場,作為中國人自然應該站在中華民族的立場上看半島這場戰爭。就是退一步講,我們 即使按有的學者說的站在“超意識形態”的立場上,不講意識形態,單就 用當時的國際一般準則要求,美軍的行動也是赤裸裸地侵略。朝鮮內戰是朝鮮民族內部事務。朝鮮民族的統一通過和平的方式解決更好,但是,一旦不能和平解決而發生了戰爭,鄰國也無權出兵直接干涉。更何況美國和朝鮮還遠隔著一個太平洋。不干涉他國內政,不侵略他國的領土,這 是長期以來的國際關系的普遍準則,人們并以此判斷戰爭的正義性和非正義性。這是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意識形態和社會制度的一切國家,長期以來形成的“共識”。因此,可以說,以意識形態不同為借口將干涉朝鮮內戰合法化,是站不住腳的 。美國侵略朝鮮是持強于國際公共準則不顧,不能僅僅用“意識形態不同”解釋。“意識形態不同” 不是可以侵略他國的理由。
第二,美國開始說是“保衛韓國”,美軍不過三八線,可是后來,它不僅過了三八線,還把戰火燒到了鴨綠江邊。這已遠遠超出了“保護韓國”“遏止共產主義擴張”的問題了,是赤裸裸的武裝侵略朝鮮 。同時,他在侵略朝鮮的同時,又派海軍第七艦隊,占領臺灣,阻止中國人民解放臺灣。還早在8月27日、29日,連續轟炸我遼寧、吉林省,打死打傷我居民20余人。這樣,他不僅侵略了朝鮮,同時也侵略了中國,干涉中國內政。美國上述這些行動,都是“板上釘釘”的歷史事實。我們分析美國在半島戰爭的責任,只能以這些事實作依據。任何“解密”“揭秘”的秘密材料,都不能替代鐵的歷史事實。事實是最可靠的材料,是抹不掉、篡改不了的 。
至于這一切活動都打著“聯合國”的旗號,這更是不能表示美國政府侵略的正當性。他操縱聯合國的事實,是個眾所周知的問題。用它為 美國政府的侵略行為辯解,也顯得太無力了。
中國的抗美援朝是反對美國的侵略。對此,中國從一開始態度就十分明確。美軍侵略朝鮮的第二天,毛澤東就在全國政協會議上說: “全世界各國的事務應由各國人民自己來管,亞洲的事務應由亞洲人民自己來管,而不應由美國來管。美國對亞洲的侵略,只能引起亞洲人民廣泛的和堅決的反抗。杜魯門在今年一月五日還聲明說美國不干涉臺灣,現在他自己證明了那是假的,并且同時撕毀了美國關于不干涉中國內政的一切國際協議。美國這樣地暴露了自己的帝國主義面目, ” 必然遭到亞洲和世界人民的反對,一定會“打敗美帝國主義的任何挑釁。” ( 注 6 )
對美國的侵略行為,中國通過各種途徑,發出多次警告 ,甚至明確劃出不能過三八線的“底線”,美國卻置之不理,悍然揮師鴨綠江邊。中國出兵朝鮮,警告在先,師出有名。
第三 、“美帝國主義企圖侵占朝鮮人民民主共和國并進而侵入中國大陸”
——中共中央領導當時這樣的判斷是完全正確的。 “抗美援朝,保家衛國”準確地反映了我們進行 戰爭必要性、正義性、正確性;
近年,對中國出兵的正當性、正義性,提出種種否定的新說, 其最典型的代表就是“誤判”說。有人用美國后來公布的當時不準備過鴨綠江的所謂“揭秘”的“新材料”,證明我們當時出兵朝鮮“保家衛國”是“誤判”,因為美國兵至鴨綠江邊,“圣誕節”前就會“回師”,朝鮮戰爭就結束了 。不存在美國侵犯中國的問題 (作者按:此材料并不新,當時美國在過三八線前就通過印度等外交途徑告訴中國,不準備過江。)
這種議論和認識,同樣是離開當時的具體歷史大環境,空談空論歷史事件 。對中國當時出兵抗美援朝必須放在當時特定的歷史大環境中考察。 當年中國出兵抗美援朝, 是根據當時的 國際大環境和當時的中美關系。當時的中國不是今日之中國,豈可用今天的世界形勢和中美關系去考量。
其一、 美國的侵略行為不僅僅是對著朝鮮的,也是對著中國的。構成了對中國 的侵略和祖國安全的直接威脅 。
6月27日,美國決定出兵干涉朝鮮內戰,同時命令第七艦隊入侵臺灣海峽,同日,美國總統杜魯門發表聲明,公開宣布上述決定,并背棄美國參加的有關臺灣歸屬中國的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聲稱“臺灣未來地位”未定,直接干預中國解放臺灣、制造中國的分裂。8月27日16時40分,美國侵略朝鮮的空軍飛機先后5批13架次侵入中國東北邊境地區的輯安(今集安)、臨江、安東(今丹東)等地上空轟炸掃射,殺傷中國居民24人,其中死亡3人,擊壞火車機車和車輛5輛、擊壞汽車2輛。1950年9月22日,美國B—29型轟炸機1架,侵入寬甸拉古哨上空偵察,繼而飛抵安東市區上空,在振安路一帶投炸彈12枚,炸死居民2人,炸毀房屋28間,震壞800余間的屋瓦和玻璃,炸毀菜田3330平方米 。此后,美國侵略朝鮮的空軍飛機連續不斷侵入中國領空領海,進行轟炸掃射。特別是9月中旬美軍仁川登陸成功后,至9月底,美國侵朝地面部隊全線進抵三八線,并準備越過三八線向中朝邊境進攻。而美軍統帥麥克阿瑟更狂妄地叫囂“鴨綠江不是中朝分界線”,美國的某些新聞期刊甚至刊出未來的占領圖。
朝鮮戰爭爆發后,美國妄圖吞并朝鮮,繼而侵犯中國。圖為1950年10月13日《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雜志上公開刊出的地圖,赤裸裸地暴露了其侵略野心。
美國上述這些行動本身告訴世人:它已經把朝鮮和中國捆在一起了!它的戰略目標不僅僅是對著朝鮮的,也是對著中國的。這些直接構成了對中國 的侵略和祖國安全的 威脅 。 這期間,中國政府一再提出強烈抗議、譴責和警告,企圖將美軍的侵略行為局部化。但是,美國當局對此置之不理,仍一意孤行。早在6月28日, 周恩來代表中國政府發表了關于美國武裝侵略中國領土臺灣的聲明。旗幟鮮明地表明了中國政府對美國政府的侵略行為的嚴正立場。這是對美國的警告,也是為控制事態發展所做的努力。1950年9月15日美軍成功地實施了仁川登陸。中國通過多個外交渠道,向美國表明中國對美軍侵略行徑的“底線”——美軍不能過三八線。21日,周恩來會見印度大使潘尼迦時,表示中國對聯合國不承擔任何義務;25日,就在美軍又一次對我邊境地區輯安、安東等地進行轟炸的第三天,解放軍代總參謀長聶榮臻奉命發表聲明:美軍過線,中國決不會置之不理 ,中國哪怕作出犧牲,作好了反侵略的準備。為阻止戰爭事態向三八線以北擴大,在10月1日,南朝鮮軍隊越過三八線前一天。中國政府再一次發出了嚴正警告。周總理在慶祝國慶節的講話中,明確的表示:“中國人民決不能容忍外國的侵略,也不能聽任帝國主義者對自己的鄰人肆行侵略而不理。”(注 7:)。 10月3日凌晨2時,周恩來又緊急約見印度駐華大使,正告美國政府:如果美軍越過三八線,“我們不能坐視不顧,我們要管。”然而,美國當局卻根本無視這個已經“站起來了”的新生的人民國家的一系列的嚴重警告,10月7日美軍大舉越過三八線,長驅直入,一直把戰火燒到鴨綠江邊。事情至此,已無回旋余地。在帝國主義侵略者嚴重威脅祖國國家安全與和平的嚴重關頭,如果中國政府吞下這枚苦果,后果不堪設想。在經過這些外交努力 毫無成效的情況下,在朝鮮人民的求助下,中共中央幾經反復,最終決策出兵抗美援朝。正如在1951年10月23日,毛澤東在全國政協會議上的開會詞中解釋說:“如果不是美國軍隊占領我國的臺灣、侵略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和打到了我國的東北邊疆,中國人民是不會和美國作戰的。”( 注 8 )
其二、“美帝和蔣介石一樣,諾言、協定都不可靠”這是我們在革命斗爭中得出的寶貴認識。這次在朝鮮戰場上,美國是故態依舊。
值得說明的一點是,雖然當時美國也通過外交途徑告訴中國,他們不準備過鴨綠江。但是我們當時能輕信 美國的空話么?“不輕信敵人的好話”這是我們過去多年同美國政府打交道得出來的真理性認識。不說在解放戰爭中美國政府是如何同蔣介石一起唱雙簧,多次 搞 假“和談”等陰謀,欺騙中共,為此毛澤東專門寫了著名的“五評白皮書”,揭露和抨擊美國政府看似公正,實際是幫助蔣介石打內戰的欺騙陰謀。 就是在1950年1月,美國領導人莊嚴地兩次發表聲明說,臺灣和南朝鮮不在他們的“保護圈”之內。不到半年,就推翻了自己的諾言,既出兵朝鮮干涉其內政又侵占了中國的臺灣。這次我們還有理由再相信美國 “不過鴨綠江”的口頭承諾 么?正如1950年6月28日,在杜魯門發表聲明的第二天,毛澤東在 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八次會議上指出的:“杜魯門在今年一月五日還聲明說美國不干涉臺灣,現在他自己證明了那是假的,并且同時撕毀了美國關于不干涉中國內政的一切國際協議。美國這樣地暴露了自己的帝國主義面目……”( 注 9 )毛澤東在1950年12月3日對金日成的談話中又說;“美帝和蔣介石一樣,諾言、協定都不可靠”。毛澤東這些論斷,不僅僅是對美軍當初干涉朝鮮內戰的行動概括 ,也被后來美軍的表現所證實:美軍當初干涉朝鮮內戰的口號原來是“保護韓國”,表示美軍不會過三八線。仁川登陸后,不僅過了三八線,還揮兵直奔鴨綠江。
面對一再失信食言的侵略者,我們還有理由信它的鬼話么?
除了美國的現實表現,還有近百年的中華民族的歷史記憶。從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中國就是各帝國主義國家(當然也包括美國)的一塊肉,對一年前自認為“站起來了”中國人,真能讓我們站起來么?筆者小時候正值抗美援朝時期,記得當年流行一幅漫畫,美帝國主義正步日本帝國主義的后塵,邁過鴨綠江。這種情況正如彭德懷在中央討論是否出兵朝鮮的會議上說的,老虎總是要吃人的,至于 什么時候吃,決定它的胃口,我們不是他的參謀長。中央當時決策出兵 首要考慮的是中國的自身安全。當時的形勢是美國南面支持法國侵略者侵占越南、在東南侵占了臺灣,東面有它正在武裝的日本,如果再讓他們陳兵東北邊境 ,就形成了三面包圍中國的勢態。天下一旦有變,他們可以隨時找到任何理由轟炸東北工業基地。中國的安全和建設時刻受到威脅,將永不得安寧。此情況正如毛澤東說的,我們出兵朝鮮是“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這不僅僅是御敵于國門之外,防患于未然的舉措。對此, 美國的政治家基辛格在60多年后有兩條很客觀地說法:“中國絕不可能默許美軍揮師朝鮮邊境,因為朝鮮是歷史上入侵中國的必經之地,特別是日本就是以朝鮮為基地占領滿洲,侵略中國北方的。況且美國出兵朝鮮在戰略上還意味著中國在臺灣海峽和朝鮮半島兩線受敵,所以中國就更不會袖手旁觀 ”
“毛澤東有理由認為,如果他不在朝鮮阻擋美國,他或許將會在中國領土上和美國交戰;最起碼,他沒有得到理由去做相反的結論。” ( 注 10 )
美國知名作家貝文 .亞歷山大也認為:
“ 進入朝鮮的行動從嚴格意義上說是防衛性的,其目的是為了保留一塊歷史盾牌,保護北京周圍的中心地帶。”( 注 11 )
把殘酷詭譎的戰爭看作是仁人君子間的清談和承諾,這就是我們同“誤判論”者的分歧的實質。
余論:
正因為抗美援朝是一場正義之戰,中國志愿軍將士才奮不顧身、英勇作戰,全中國人民才團結一致,同仇敵愾。筆者認為,中國這樣一個剛剛解放、國內工農業總產值只及世界首富美國1/28(1950年美國是2800億美元,而中國僅有100億美元),在軍事裝備方面基本上還處于“小米加步槍”水平的國家,敢于跟擁有原子彈在內的大量先進武器和現代化后勤保障的美軍相對抗,只能說是現實逼迫下做出了無可奈何的決定。而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頂住了美國侵略擴張的囂張勢頭,保障了朝鮮和我國的安全,維護了亞洲和世界的和平。
注釋
1 《毛澤東年譜》 第一冊 第410頁 、注 2 第204頁、注 6 第159頁 、 注 8 第410頁 、注 9 第159頁
3 [美] 約瑟夫 。古爾登 《朝鮮戰爭----未曾透露的真 相》 第 143頁
4 [美] 道格拉斯 。麥克阿瑟著《麥克阿瑟回憶錄》, 陳宇飛譯 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2017年 上海 第339頁
7 《周恩來選集》 下卷 第 37頁
10 [美]亨利·基辛格《大外交》中譯本,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年,第431頁。
11 [美] 貝文。亞歷山大 著 郭維敬等譯 《朝鮮:我們第一次戰敗 》 新星出版社 北京 2013年 第 590 --591頁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