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歷史 > 歷史視野

評沈志華先生否定抗美援朝是勝利之戰的“平局還有些吃虧論”

張興德 · 2020-08-07 · 來源:烏有之鄉
研究任何事物,都切忌避免主觀隨意性、片面性和形而上學。對戰爭的研究亦是如此。抓住一點材料,就下結論,這不是嚴肅的科學態度。研究戰爭,按列寧說的,不僅不能信任外交的文件,也不能僅僅研究幾個材料,應研究交戰國的全部歷史的、政治的、經濟的全部資料。

評沈志華先生否定抗美援朝是勝利之戰的“平局還有些吃虧論”

——紀念中國人民志愿軍出國抗美援朝70周年

兼評沈志華學派 之 四

  抗美援朝本來是勝利之戰,可沈志華學派卻制造出一個“平局還有些吃虧”的輿論。直接影響人們對抗美援朝的正確認知。沈志華先生說:“從戰爭結局看,中美之間基本上打成平手,但中國所付出的生命代價卻比美國要大得多。”(沈志華:《毛澤東、斯大林與朝鮮戰爭》第  448)

  讓我們對沈志華先生的說法做些評析:

  痛快淋漓的勝利!

  抗美援朝 對剛剛從百年積弱積貧的狀態下建國的中華民族來說是立國之戰,勝利之戰。志愿軍是在美軍進逼到鴨綠江邊時才不得不出國作戰的。是帝國主義強加在中國人民頭上的。當時出國的25萬志愿軍 面對的是16個國家組成的54萬聯合國軍  (其實是22國 ,其中美國、英國、法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希臘、土耳其、哥倫比亞、泰國、菲律賓、南非、埃塞俄比亞共16個國家派出了作戰部隊,意大利、挪威、瑞典、丹麥、印度5個國家派出了醫療隊這也是在幫助美國作戰。當時的南朝鮮雖然不在“聯合國軍”范圍內,但其部隊也受“聯合國軍”指揮。)從武器裝備上看,美英等國是 世界上頭號軍事強國,是現代化程度極高的陸、海、空的立體作戰,中國人民志愿軍出國時沒有空、海軍,陸軍的武器裝備還是解放戰爭時期用的過時的步兵武器 。雙方以國力、軍力均是一場“極不對稱的戰爭”。但是,英勇無畏的志愿軍官兵,在中央正確的戰略方針和戰略戰術的指導下,將當時 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硬是從鴨綠江邊,擊退了500公里外,打回到了三八線以南,最后將雙方軍事接觸線穩定在三八線南北。這迫使從建國以來遵循“出兵結果就是勝利”的美軍,這次不得不主動提出停戰談判。最后又經過兩年多的從談判桌到戰場,又從戰場到談判桌上的談談打打、打打談談的反復較量,“聯合國軍”在戰場上和談判桌上都沒有討到那些蠻橫無理的要求情況下,被迫簽訂了美國歷史上第一個沒有勝利的條約。

  歷史的事實雄辯地證明, 這 是中國自鴉片戰爭之后百年以來從來沒有的痛快淋漓的勝利! 此前的抗日戰爭雖然取得了勝利, 但日本的最后投降,是由多國參加的共同作戰。抗戰勝利后的中國人民又經過三年的解放戰爭 ,建立了人民當家作主的自己的國家。但是世界并沒有認識到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的現實。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才使 中華民族真正驕傲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并被包括蘇、美、英在內的世界各強國所尊重。毫不夸張地說,抗美援朝戰爭當之無愧地成為中華民族走向歷史復興的重要心理支撐點。

  上述這些鐵的事實,本來已經有歷史的定論。不僅得 到了世界上我們朋友們的認可,也得到了被我們打敗了敵人的認可。  可是進入本世紀以來,在我們國內卻出現了以沈志華先生為代表的對勝利的種種質疑 。在志愿軍出國抗美援朝70周年之際,有必要做些正本清源的工作。

  “平手”不平

  懷疑抗美援朝是勝利之戰的議論中,其典型代表是沈志華的“平局還有些吃虧論” 。意即中美之間基本打成平手,中國還有些“吃虧”,因為志愿軍喪亡比美軍多(注:見 沈志華;《毛澤東、斯大林與朝鮮戰爭》第  448 頁  )。其論在群眾中有廣泛影響 。

  所謂平手,無非是說在戰場上,雙方最后將戰線基本穩定在三八線南北。 停戰談判是從這開始,簽字也基本在此。這表面看來是“平手”。其實如果深入研究,這里是“平手”不平。

  首先,從戰場實際情況看,在三八線這個地方的軍事對立看似“平局”。但這個“平局”是志愿軍將聯合國軍從鴨綠江邊打到三八線以后出現的“平局”, 這時美方感到打不下去,再回到鴨綠江邊已不可能。所以主動提出談判。這怎么能算“平手”?是勝利!這如同一個頭號強盜,打到一家人的院門口,被一個有病剛剛好的房屋 主人打出院內,趕到大街 馬路上,最后二人在馬路上又打了一陣子, 這個頭號強盜無可奈何地拱手講和。這正如美國作家貝文。說的:

  “ 他們曾計劃征服北朝鮮,使之與李承晚的南朝鮮合并,而這一計劃卻被紅色中國挫敗了。。。。。最令人感到沮喪的是,紅色中國人用少得可憐的武器和令人發笑的原始補給系統,居然遏制住了擁有大量現代技術、先進工業和尖端武器的世界頭號強國美國。”( 貝文。亞歷山大 著  郭維敬等譯  《朝鮮:我們第一次戰敗 》 新星出版社   北京   2013年   第 590  --591頁  )

  其次,雙方在三八線上形成對持的時候,美軍在感到再回鴨綠江無望的情況下,在國內外的壓力下, 被迫尋求在三八線結束戰爭的談判。在談判中卻又幻想通過談判得到戰場上沒有得到的補償土地12000平方公里;停戰后朝鮮不能在自己的國土上修建飛機機場;在戰俘問題上恒生枝節,拒不執行日內瓦遣返戰俘的國際公約。這些無理要求,理所當然地被朝中方拒絕 ,之后多次破壞停戰談判的舉行,妄圖通過“飛機大炮”的辯論,壓迫朝中方結“城下之盟”,取得在談判桌上沒有得到的“補償”。對此,朝中方爭鋒相對,毫不退讓。以談對談,以打對打。這期間,朝中軍隊先后粉碎了1951年的夏秋攻勢、空中絞殺戰、細菌戰、金化攻勢( 上甘嶺戰役)等戰役戰斗。致使停戰談判在談談打打,打打談談的談判進行了兩年多,美方在戰場和談判桌上均沒有討到便宜。最后不得不基本按朝中方提出的方案簽訂了停戰協定。也就是說,無論是在戰場上還是在談判桌上,美軍都沒有得到不應得到的無理要求。這種談判,用克拉克將軍的話說是“

  對我來說,這亦是我40年戎馬生涯的結束。它是我軍事經歷中最高的一個職位,但是它沒有光榮。在執行我政府的訓令中,我獲得了一次不值得羨慕的榮譽,那就是我成了歷史上簽訂沒有勝利的停戰條約的第一位美國陸軍司令官。我感到一種失望的痛苦。我想,我的前任麥克阿瑟與李奇微兩位將軍一定有同感。”

  其三、  朝鮮戰場的這個結局是美國不想得到的而又不得不接受的現實。而對中國來說,卻是出國前估計可能爭取的既定的勝利的戰略目標之一。 麥克阿瑟在他的回憶錄中,有個無可奈何的自白:“美國的傳統向來是一旦我軍投入戰斗,國家就會傾盡全力動用一切手段爭取勝利——而非僵局或妥協。于是我著手制訂戰略計劃,以期讓這一勝利成為現實。我做夢也不曾想到這個傳統也許會被打破。” “一個偉大的國家如果參戰卻沒有堅持取勝,最終將承受戰敗的一切后果。維持僵局或許可以結束戰場上的死傷,但它卻標志著為之而戰的事業在軍事上的徹底失敗。”

  “中國參戰后,聯合國(因為美國——筆者注)便屈服于恐懼,辜負了還朝鮮人民一個統一、自由的國家這個已經許下的諾言。”

  (注 ; 《麥克阿瑟回憶錄》,  道格拉斯 。麥克阿瑟著    陳宇飛譯  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2017年   上海   第335頁 、 387頁、 290頁 )

  而這個結局,是中國出兵之前就想達到的戰略目標之一。在出國前,毛澤東就將通過有效的殲滅美李軍,達到停戰的目的。在6月初接見19兵團領導時更明確地說,我們的戰略反攻已經完成了保家衛國、援救兄弟臨邦的主要任務,現在實行戰略防御就是要鞏固前一階段的戰果。入朝后一定要眼觀全局,在全局上有個正確的指導思想, 這就是準備持久作戰,準備打陣地戰,同時爭取和談,以達到這 場戰爭的結束。當前,美國一面表示要進行停戰談判,一面又宣稱要繼續抗擊和懲罰中國人民志愿軍與朝鮮人民軍。

  我們從麥克阿瑟和毛澤東的 各自對戰爭的戰略目標的預期看,中國達到了“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戰略目標。

  我們看看美國的一些輿論是怎么看美軍向三八線以南的大潰退 的。美國《時代周刊》指出:“140000名南撤的美軍,是美國軍隊的精華——他們是我們陸軍中最有戰斗力的部隊。”“這次失敗——是美國有史以來所遭受的最嚴重的失敗……在朝鮮的這次失敗是不能補救的。”美國國務卿艾奇遜稱此為“美國歷史上路程最長的退卻”。

  西點軍校評論:中美兩軍的戰斗接觸是在中朝邊境地區展開的,單從地理上講,始于鴨綠江而終于三八線,勝負之勢是不言自明的,沒有必要歪曲和掩蓋。中國軍隊在毛澤東的統率之下競成了一群獅子。中國軍隊在韓戰中表現出來的戰勝困難的勇氣、視死如歸的氣概和精明有效的戰術,是非常令人欽佩的。作為軍人,我們自然是希望己方能獲得勝利。但是作為一個客觀論證的學者,我們以為無論從戰役指揮和戰場表現來評判,中國軍隊獲勝都是合理的。不堪設想,假如有一天不得不打的話,我只能祈望那時的中國軍不在有太多的毛澤東色 彩。”(注 以上轉引自 《抗美援朝60 年后的回眸》 張星星 主編   當代中國出版社   2011年北京  112  頁   )

  我們再看看美國的政府要員基辛格是如何評價“平局”的:

  “它這個核超級大國卻被力量薄弱的中國打得一蹶不振,無力再向前推進。它不負期待,為盟國提供了保護,卻也付出了代價:有些盟友開始露出反叛的苗頭,美國國內也出現意見分歧,爭論不已。………

  ……毛澤東新思想的主要貢獻不僅在于它的戰略思想,更在于藐視世界強權,敢于走自己的路的堅強意志。………從這個廣泛的意義上說,朝鮮戰爭對中國而言不只是平局。它確立了新生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作為軍事強國和亞洲革命中心的地位。它還建立了中國作為一個令人敬畏的對手的軍事威信,在以后的幾十年中,這一威信始終不墜。對中國在朝鮮戰爭的記憶成了后來美國對越戰略的一個重要制約。中國利用這場戰爭和同時進行的“抗美援朝”宣傳和鎮反運動達成了毛澤東的兩個中心目標:消滅國民黨在大陸殘余的反動勢力、鞏固人民政權,增強人民的“革命熱情”和民族自豪感。毛澤東 激起民眾對西方強權的憤慨,把戰爭描述成“打擊美帝囂張氣焰”的斗爭;戰場上的勝利使中國在經過幾十年的軟弱挨打之晤獲得了精神上的重生。(《論中國》(美)亨利。基辛格著  胡利平等譯  中信出版集團   北京   2015年7月 第138—139頁 )

  平局不平,這就是抗美援朝戰爭的結局。

  如何正確看待雙方傷亡人數?

  進入本世紀以來,在如何看抗美援朝戰爭是勝利之戰的問題上,沈志華學派將中美雙方傷亡人數簡單對比,認為中國傷亡人數比美軍多。“從戰爭結局看,中美之間基本上打成平手,但中國所付出的生命代價卻比美國要大得多。”(沈志華:《毛澤東、斯大林與朝鮮戰爭》第  448)

  因此得出了“中美平局,中國還有些吃虧 ”的結論。對此,有必要做些辨析。

  中國志愿軍比美軍傷亡人數多,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但是,以此為論據 ,用來否定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并認為中美 打了平手又有些吃虧,則是一種糊涂甚至是極端錯誤的認識 。

  首先,以雙兵員損失多少論戰爭勝負,本身就是一個完全錯誤的 標準。是離開了判斷戰爭勝負的正確原則,離開了戰爭的性質論戰爭。戰爭是政治的繼續,是分正義戰爭和非正義戰爭的。歷史上,正義戰爭的一方,許多情況下都是在開始的時候處于弱勢、犧牲比非正義方大得多。眾所周知的在抗日戰爭中,中國軍民死亡大約三千多萬,大大超過日軍侵略軍死亡約200萬的人數。蘇聯在衛國戰爭中軍民共死亡人數2570多萬。據《參考消息》2020年5月8日第12版所載《俄羅斯共青團真理報》網站5月6日報道:根據俄羅斯總參謀部權威統計,紅軍死亡約為1200萬,群眾被殺害74萬,被德國強迫為其勞動死亡220萬,另有410萬被餓死。另據官方數據,德軍同蘇軍作戰死亡720萬,德國盟軍同蘇軍作戰損失150萬。也就是說,德軍和蘇軍的人員損失比例為1:1.3,而蘇聯平民的死亡人數則是德國平民的11倍。蘇聯在二戰中的經濟損失也極為慘重。大約全國財富的三成。約合二戰前2萬億盧布。這些,都大大超過德國侵略軍。美國的 南北戰爭,北方開始屢戰屢敗,也比南方死人多。中國的抗日戰爭、蘇聯的衛國戰爭、美國的南北戰爭,上述這些勝利都能因為死亡人數比對方多而不算勝利么?眾所周知的中國 現代革命戰爭中 犧牲了千千萬萬無法可計的烈士和人民群眾,難道也是“虧”了么?在1950年9月 下旬,美軍正欲過三八線的時候,我中央軍委代理總參謀長聶榮臻會見印度大使潘尼迦時,明確指出:鑒于美國飛機已經對中國東北進行轟炸,中國決不會忍聲吞氣,不作出反應。“如果帝國主義者果真要發動戰爭,那么,我們也只有起而抵抗。”當潘尼迦說如果中國作出強硬反應,將把中國拖入與美國的戰爭,而這種戰爭一旦爆發,中國的建設將拖后十年或八年時,聶榮臻回答:“我們已經考慮了一切問題,他們甚至會向我們扔原子彈。那又會怎么樣呢?他們也許會殺死幾百萬人,但一個國家不付出犧牲是不能捍衛獨立的。”(注  《抗美援朝戰爭史》  軍事科學院軍事歷史研究所   軍事科學院出版社   2 012 年  6  月    第145頁   )

  “ 一個國家不付出犧牲是不能捍衛獨立的 ”!擲地有聲!

  為了正義戰爭,不畏強權、不怕犧牲 ,這是馬克思主義的戰爭觀。我們評論戰爭勝負 不能“唯損失論” 。

  第二,當然,話說回來,我們不把傷亡作為戰爭勝負的評價的唯一標準,并不是說,研究戰爭雙方傷亡數字,毫無意義。相反,作為 研究戰爭史的人,或者指揮戰爭的 人,研究戰爭雙方傷亡人數,對全面認識戰爭,正確指揮戰爭,制定正確的戰略方針,是十分需要的。因此,毛澤東在指揮中國革命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中,都十分注意殲敵數量,甚至以此作為戰略戰役目標。但是,這里研究雙方數字,也有一個正確的原則和標準問題。 其一,必須清楚,戰爭各方的喪亡數字很難弄準確的。這是由于戰爭的特殊環境, 諸多不確定性決定的。前文所引的二戰期間蘇聯和德國軍民傷亡人數,現在歷經80多年,世界各國的歷史學家們一直在研究各方的傷亡數字,至今也沒有統一的認識。本文前面所引資料,也僅僅是俄羅斯總參謀部的 統計  。同樣,抗美援朝70年, 對傷亡數字的 統計和發布各國都各有多種版本,這也是正常情況。其二 ,把志愿軍殲滅南朝鮮和聯合國軍其他國家軍隊人數都不算在內,只算中美軍雙方各自的喪亡數,這樣計算雙方兵力損失的方法不僅是錯誤的,而且也是無知的。 我們知道中國人民志愿軍出國作戰面對的是美國拼湊的 16個國家 加上李承晚的軍隊 。難道在戰場上 其他十五國軍隊都是來參觀或旅游的么? 事實上,除美軍以外的聯合國軍和李承晚軍在朝鮮戰場上是不能忽視的力量。僅以第二次戰役為例,對方軍隊的情況是:美軍7個師,2個團、英軍2個旅,李承晚軍10個師和1個團,還有土耳其1個旅,泰國、澳大利亞、菲律濱、波多黎各各1個營,加拿大1個大隊,共有267000人。其中,西線韓軍8個師,1個旅、1個團,有105000人。東線5個師又1個團、88500人。敵人二線部隊還有4個師、2個旅、5個團、1個營,有7390人。( 注 《彭德懷入朝作戰紀實》 王波 著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北京    2018年  269  頁  ) 而在美軍的7個師中,都編有三五千不等的李承晚軍。大約算來,美軍總數不到整個朝鮮戰場上聯合國軍人數的三分之一。在戰場上雖然美軍起核心骨干作用,但除美軍之外的其他各國軍事力量也不是可有可無。論戰爭傷亡怎么能只算美軍的傷亡數字呢?

  美軍的傷亡為何小?這還同美軍統帥會“自保”也有極大關系。美軍在戰斗的部署上有意將其他國軍隊尤其是李承晚軍隊放在 “挨打”位置上 。幾次戰役都是 南朝鮮軍在前面,潰退時是聯合國其他國的軍隊如英軍、土耳其軍殿后。美軍這樣布局,自然 減少了美軍的傷亡。 對此,已經引起了李承晚軍甚至英國 等“ 友軍”的異議甚至抗議。 第三次戰役部署是將李承晚軍沿三八線一字排開,而美軍卻以守漢城為由離開了最前線。這正給李承晚軍處于被殲的位置。但在戰役開始后,美軍也沒有守漢城,先李承晚軍撤退,自然沒有損失,反說是因李承晚軍沒有守住第一道防線,沖擊了他們。韓國上將白善燁在他寫的《最寒冷的冬天》里披露,當時的李承晚軍一些將領(他本人當時是師長)公開對美軍 第十軍長阿爾蒙德在第四次戰役中,“用韓軍在前面作炮灰”“作戰時總是把韓軍放在前面當盾牌 ”表示不滿。美軍在攻打上甘嶺時,開始 認為僅是幾個小小的山頭,不會怎么難打,是想讓美軍第二師為范弗利特 在離職前 “露露臉”的。誰知打了幾天,損失慘重,并痛遭美國國內輿論的抨擊,不得不退出陣地,讓李承晚軍第2師替他們繼續打下去。第二師先后兩任師長丁一權、姜文奉對此均表示不滿。丁一權20多年后還念念不忘當初這筆賬,他對記者說,美軍他們打不贏,把任務交給了我 師,“換句話說,是讓我們當他們的替身。”“這不是叫我們替他們犧牲嗎?”“要我的士兵去替美國人犧牲”(注  1976年7月30日和8月5日,丁一權會見日本記者的談話。轉時雨蒙著  《血雨》  白山出版社    沈陽    2013年)英國一位記者著的《最后的戰斗—-英國兵眼中的朝鮮戰爭》一書 這樣記載英軍“殿后被殲”:

  “ 自二戰以來,英軍參與的任何一場戰爭,在傷亡方面都無法與臨津江戰役相比。。。。在臨津江戰役中,僅僅一個旅在三天內就遭受了1091名將士的傷亡打擊,其中有141人陣亡——這一數字并不包括后來因傷去世或在戰俘營里去世的。這個數字超過了英軍在朝鮮戰爭中犧牲總人數的10%。(8700名軍人中,1078名死亡,2674名負傷)而且一個營的損失(750名格洛斯特戰士中,有622人未能從235高地撤退)是自二戰以來,英國陸軍遭受的單個部隊的最大損失。。。。。

  有些人甚至覺得朝鮮戰爭比二戰更加殘酷。“許多過去在北非及意大利的預備役軍人稱,韓國的這幾場戰役比攻打德國人時更加艱難”, (  注;《 最后的戰斗—-英國兵眼中的朝鮮戰爭》》  (英 ) 安德魯。蕯蒙 (A ndrew  Salmon)著   季我努  譯   范國平  校      新華出版社  2016年 北京 第338—339頁 )

  上述描寫的是志愿軍發動第二次戰役時,“聯合國軍”全線大潰退時,讓英軍“斷后”的遭遇。

  應該特別提出,把殲滅李承晚軍的數量不算在內的計算方法,是既不懂得戰爭更不懂毛澤東的軍事思想 。抗美援朝戰場是一個整體的布局。每一個戰役戰斗怎么打,先打那,后打那,是以整個戰場能夠取得勝利為原則。志愿軍抗美援朝不是專找美軍比武的。 “撿弱的打”,這是毛澤東 “十大軍事原則之一”。靈活地用在了朝鮮戰場上依然是勝利的法寶。出國前 決策時,在沒有蘇聯空軍掩護、僅有的步兵武器也遠遠落后于美軍的情況下,所以敢于出兵,其重要底氣之一,就是確定了“先打偽軍”“專找偽軍打”的戰略戰術。因為“打李承晚軍,還是有把握的”。整個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 ,就其戰略戰術上講,其一就在于貫徹了“先打偽軍”的原則。例如,在第三次戰役開始前,毛澤東于12月21日給彭德懷的回電說: “目前英美軍集中于漢城地區,不利攻擊,我應專找偽軍打。就總的方面說,只要能殲滅偽軍全部或大部,美軍即陷于孤立,不可能長期留在朝鮮。”(《建國以來毛澤東軍事文稿 》軍事科學出版社、中央文獻出版社    2010    北京 第414頁)這是先打偽軍的全部“秘密”。 前三次戰役中,因打夸(部分殲滅)了南朝鮮軍,致使整個敵軍戰線潰敗不可收拾。敵第八集團軍司令沃克就是在南朝鮮軍的潰敗隊伍中被軍車撞傷致死的。僅前三次戰役,殲滅18139人,俘敵15276人,這里既有美英國軍隊,也有李承晚軍。

  事實上,以美軍為主的戰斗(戰役),美軍損失并不小。例如,以1952年1月12日至20日,美軍第八集團軍司令范佛里特親自指揮、發動有名的美軍單獨攻擊“丁字山”(又稱T形山,因其形狀得名)的戰斗。本來計劃是志在必勝,請來了一幫記者和高官。用海陸空聯合作戰,一天內用了22.4萬磅炸彈、17萬余發炮彈,轟擊我陣地。但最后,美軍以傷亡150余人(己方自報77人)的代價,而我志愿軍僅傷亡11人。(《抗美援朝戰爭史》第406頁)這是幾比幾啊?

  值得注意的是,在戰后美國和韓國統計朝鮮戰爭中 雙方傷亡數字時,也沒有只單獨統計中方的,始終把朝鮮的傷亡也統計在內的。

  總之,以雙方傷亡數字論勝負是錯的,單以中美方傷亡人數論輸贏就更錯。正確的計算方法是“全口徑”,即,將作戰雙方中的各方全記在內。據我方權威統計大約是敵、我傷亡比為1.9:1 。當然,這也只能算是參考數字。這同文后的附錄美、韓公布的數字依然對不上 “茬”。這只有留待后人考證罷。

  據美國朝鮮戰爭公園官方公布 的資料:

  死亡:美國54246人,聯合國軍628833人。將近70萬人 。

  失蹤:美國8177人,聯合國軍470267人。近48萬人!這么久了,失蹤和死亡是一個意思,只不過死不見尸罷了。和前項加起來,死亡人數近120萬人!

  被俘:美國7140人,聯合國軍92970人,共有10萬人之多! 受傷:美國人103248人,聯合國軍1064453人,共近117萬人。上述幾項加起來近250萬人!

  (志愿軍的減員(含病、傷、凍、死 )人數,大約在70萬以內。)

  余論

  研究任何事物,都切忌避免主觀隨意性、片面性和形而上學。對戰爭的研究亦是如此。抓住一點材料,就下結論,這不是嚴肅的科學態度。研究戰爭,按列寧說的,不僅不能信任外交的文件,也不能僅僅研究幾個材料,應研究交戰國的全部歷史的、政治的、經濟的全部資料。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晨鐘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2.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3.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4. 到底誰“封建”?
  5.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6.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7. 從歷史工人運動到當下工人運動的謀略——(一)歷史工人運動
  8. “中國人喜歡解放軍嗎?”國外社媒上的國人留言,差點給我看哭了
  9.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10. 韓亂時,朝鮮做了三件事
  1.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2. 歷史上不讓老百姓說話的朝代,大多離滅亡就不遠了
  3. 與否毛者的一段對話
  4.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5. 元龍:1966-1976,文人敵視,世界朝圣!
  6. 社會亂糟糟的,老百姓只是活著
  7.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8. 不能將小崗村和井岡山相提并論!
  9. 果斷反擊巴西意在震懾全球南方國家
  10. 元龍:特朗普一示好,主流文人又跪了!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7.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8. 歐洲金靴|《我是刑警》是一部紀錄片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 元龍:1966-1976,文人敵視,世界朝圣!
  2. 劍云撥霧|韓國人民正在創造人類歷史
  3.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4. 果斷反擊巴西意在震懾全球南方國家
  5. 重慶龍門浩寒風中的農民工:他們活該被剝削受凍、小心翼翼不好意思嗎?
  6. 機關事業單位老人、中人、新人養老金并軌差距究竟有多大?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亚洲国产激情电影综合在线观看 | 视频一区中文字幕日韩视频 |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2022 | 亚洲人成影视在线观看 | 午夜免费啪在线观看视频中文 | 日韩∧V精品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