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指揮送瘟神
來源:北京黨史 作者:徐運北 發布:2020-02-07 20:28:03
http://www.81.cn/jsdj/2020-02/07/content_9735857.htm
1955年11月16日,中央辦公廳電話通知我,毛主席在杭州開會,要我立即去匯報防治血吸蟲病的問題(當時我任衛生部副部長,黨組書記)。第二天早晨我即趕赴西郊機場,乘中央辦公廳給毛主席送文件的飛機去杭州。
一
血吸蟲病是人畜共患的一種寄生蟲病。患此病者血吸蟲在人體內產卵,隨糞便排出,在水中孵化為毛蚴,侵入釘螺,發育繁殖為尾蚴,逸至水中,一般人接觸有尾蚴的水即侵入體內導致發病。此病在我國流行,由來已久,晉隋以來的祖國醫學文獻中都有類似血吸蟲病的記載。本世紀七十年代先后在湖南長沙馬王堆和湖北江陵鳳凰山出土的一男一女兩具古尸,均在尸體中查出血吸蟲卵,說明至少在2100年前此病就在我國長江中下游流行。解放前,有的專家學者對血吸蟲病的流行情況曾作過一些調查,而國民黨政府未采取任何防治措施。1949年解放軍在渡江作戰和水上練兵中大批感染血吸蟲病,引起注意,開始了防治工作。初步調查發現,長江中下游各省血吸蟲病流行極為嚴重。兒童得病影響發育,甚至成為侏儒。婦女得病多不生育。青壯年感染此病影響勞動,到了晚期,腹大如鼓,喪失勞動力以至死亡,造成許多農村人煙稀少,田園荒蕪,還出現了不少“寡婦村”,無人村。血吸蟲病實在是危害人民生產、生活、生育、生長、生命的一種嚴重疾病。1953年沈鈞儒先生在太湖療養,發現血吸蟲病流行猖獗,9月16日寫信向毛主席反映。毛主席極為關注,9月27日即復信指出:“血吸蟲病危害甚大,必須著重防治”。并將來信轉給當時的政務院文教委員會負責同志處理。衛生部門也加強了調查研究和防治措施,作了許多工作,但和任務的要求差距還很大。隨著廣大農村土地改革的完成,農業合作化的發展,消滅血吸蟲病已成為保障人民健康,發展生產,促進社會主義建設的緊迫任務。
二
11月17日我到杭州后,中午就受到毛主席的接見。當時,毛主席在杭州召集華東、中南地區省委書記開會研究農業問題。毛主席在午飯時間,一面聽我匯報,一面和柯慶施等省委書記商談。毛主席說,廣大農民翻了身,組織起來發展生產,必須幫助農民戰勝危害嚴重的疾病。當我匯報到危害人民的幾種疾病,最嚴重的是血吸蟲病,患病人數多、流行地區廣等情況時,毛主席說,有這么多病人,流行的地區又那么大,要認識到血吸蟲病的嚴重性,我們一定要消滅血吸蟲病。我匯報現在病人多,治病還沒有理想的藥物,毛主席說,要充分發揮科學家的作用,要研究更有效的防治藥物和辦法。當匯報到管理糞便、管理水源、消滅釘螺等任務艱巨時,毛主席說,要發動群眾,不依靠群眾是不行的,要使科學技術和群眾運動相結合。省市委書記們插話談到各地發病情況和群眾的要求,都贊成要把血防工作和發展生產結合起來。當時衛生部有一個十五年消滅血吸蟲病的初步計劃。有的省委書記說,根據發展農業生產的需要和廣大群眾的迫切要求,是否可以提前消滅血吸蟲病。毛主席說,要考慮廣大人民的要求。經議論,后來改為七年基本消滅血吸蟲病。大家在討論中談到防治血吸蟲病不只是衛生部門的事,也關系到農業、水利、宣傳、教育等部門和共青團、婦聯等群眾團體,要有統一領導。毛主席說,光靠衛生部門是不行的,要在黨委統一領導下,成立血吸蟲病防治領導小組,由柯慶施負責。大家還談到要充分發揮中醫的作用。
當天下午毛主席和省委書記繼續開會。晚飯時,仍然是一面吃飯,一面議論防治血吸蟲病的問題,最后毛主席說:我看就這樣定下來,由黨委統一領導,全面規劃,黨內成立防治血吸蟲病領導小組,柯慶施為組長,魏文伯、徐運北為副組長,農業部和重點疫區的省委書記或省長參加,就叫九人小組。有血吸蟲病的省、地、縣也成立七人小組或五人小組來領導這項工作。九人小組第一次會議要迅速在上海召開,各省立即行動。衛生部要把消滅血吸蟲病作為當前的政治任務,依靠黨的領導。各有關黨委要親自抓,了解情況,總結經驗,并盡快編出通俗小冊子,把消滅血吸蟲病的知識和方法向群眾進行宣傳。當時參加會議的省委書記對毛主席的指示都很贊成。
毛主席還親切地指示我:“你明天就要離開這里,到上海準備血吸蟲病防治工作會議,在路上,先看看浙江重點疫區的情況,一定要調查研究,深入基層,親自掌握情況……”第二天上午,由浙江省衛生廳的同志陪我到嘉興縣重點鄉了解病人和釘螺分布情況,然后轉赴上海。在疫區,我耳聞目睹,進一步認識到血吸蟲病的危害,更加體會到毛主席關于消滅血吸蟲病的指示是完全正確的,毛主席從方針政策到工作方法都作了明確具體的指示,使我受到的教育終生不忘。
毛主席在杭州和南方省委書記研究農業問題之后,又在天津召集北方省委書記進一步研究,形成了《農業十七條》。1956年1月在和各省、市、自治區負責同志商議后將十七條擴充為四十條,形成《1956-1967年全國農業發展綱要(草案)》。接著,中共中央在北京邀請工業、農業、醫藥衛生、科技文教等方面的專家和各界人士一千多人進行座談討論,又作了修改。1956年1月23 日,中央政治局討論通過了《全國農業發展綱要(草案)》。在《農業十七條》和《全國農業發展綱要(草案)》四十條中,都把防治和基本消滅危害人民嚴重的疾病,首先是消滅血吸蟲病,做為一項重要內容。
1956年1月25日毛主席召開最高國務會議,討論中共中央提出的《1956-1967年全國農業發展綱要(草案)》。毛主席在會上作了重要講話,指出1956-1967年全國農業發展綱要的任務,就是要在社會主義改造和社會主義建設高潮的基礎上,給農業和農村工作的發展指出一個遠景,作為全國農民和農業工作者的奮斗目標。農業以外的各項工作,也都必須迅速趕上,以適應社會主義高潮的新形勢。1956年1月26日中共中央向全國公布了《全國農業發展綱要(草案)》,2月17日毛主席在最高國務會議上又發出“全黨動員,全民動員,消滅血吸蟲病”的戰斗號召。《全國農業發展綱要(草案)》的公布和毛主席的號召,成了全黨全民向血吸蟲病開戰的動員令。毛主席對當時廣大農民和疾病作斗爭的豪情壯舉非常重視,在《中國農村的社會主義高潮》一書的序言中指出“許多危害人民最嚴重的疾病,例如血吸蟲病等等,過去人們認為沒有辦法對付的,現在也有辦法對付了。總之,群眾已經看見了自己的偉大的前途”。
三
遵照毛主席的指示,中央防治血吸蟲病九人小組第一次會議于1955年11月22日到25日在上海召開,由柯慶施主持。到會的有重點地區省市負責同志、血防工作干部和部分專家教授等。會議首先傳達了毛澤東主席關于消滅血吸蟲病的指示,闡述了消滅血吸蟲病的重要意義,分析了由于互助合作運動的發展,群眾覺悟程度和組織程度的提高,給消滅血吸蟲病帶來了有利條件。大家熱烈擁護毛主席的指示,認為毛主席高瞻遠矚,以偉大無產階級革命家的氣魄,高度熱愛人民、關心群眾疾苦,把消滅血吸蟲病作為農村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內容,提到議事日程。大家也檢討自己思想落后于形勢發展,對群眾關心不夠,對血防工作認識不足的保守思想,決心進一步提高認識,搞好血防工作,魏文伯作了會議總結。
會上了解,有上海、江蘇、浙江、江西、安徽、湖南、湖北、廣東、廣西、福建、四川、云南12個省、市區的243個縣市(后陸續發現為378縣市)流行血吸蟲病,患者約1000萬人,約有1億人民受到威脅,防治任務十分艱巨。
這次會議確定的方針是:“加強領導,全面規劃,依靠互助合作,組織中西醫力量,積極進行防治,七年消滅血吸蟲病”。具體步驟是“一年準備,四年戰斗、兩年掃尾”。會議強調了血防工作各級黨委必須認真抓,必須在黨委統一領導下結合中心工作進行,必須實行發動群眾和科學技術相結合,既要積極治,又要積極防。會后又召開了血防科研會議,以加強科學技術研究工作,發揮中醫作用。對科學技術工作強調要面向實際,面向群眾,統一規劃,同時要總結群眾經驗。
1956年3月5日,我向毛主席書面報告召開第二次血防會議的準備情況,毛主席于3月7日即作了批示:“除長江中下游六省外,其他已發現血吸蟲病的省份,如:四川、廣東、福建等省,也應讓他們派代表參加,請與柯慶施同志商處。會議除討論血吸蟲病為主要任務外,鉤蟲病及其他嚴重的疾病也要加以討論,即每年開會兩次也就可以了”。根據毛主席的指示,九人小組將參加血防會議的單位由長江中下游六省、市擴大為十二省市,并把鉤蟲病、絲蟲病等其他幾種危害人民嚴重的疾病列入了防治規劃。
第二次血防會議于1956年3月24日到28日在上海召開,參加會議的有流行血吸蟲病的12個省、市、自治區的負責人,部分地、縣代表,血防工作人員、科技人員、中央有關單位的同志。這次會議主要是檢查第一次會議后的工作,總結交流經驗,部署下一步的工作,提出了防治血吸蟲病必須采取綜合措施,各地根據不同情況,不同季節,因地因時制宜。
自中央防治血吸蟲病九人小組成立和上海兩次血防會議后,各級黨委認真傳達動員,提高認識,加強領導,制定規劃,采取各種措施,充實防治人員,建立健全防治機構,加強科學研究,教育發動群眾,血防工作出現了新局面。原來衛生部門有的血防人員認為任務重,難度大,防無妙法,治無良藥,信心不足。現在情緒高漲,認為“有了奔頭”。尤其是廣大群眾聽了毛主席關于消滅血吸蟲病指示的傳達,更是歡欣鼓舞。他們說:“只有共產黨、毛主席的領導,才能消滅血吸蟲病”。“共產黨領導我們發展生產、關心我們的健康,我們要以消滅血吸蟲病的實際行動回答毛主席的關懷”。各有關部門也積極配合,把防治血吸蟲病作為本部門的一項工作任務。農業部門結合各項生產活動做好滅螺工作。水利部門根據“疫區優先治水,治水優先滅螺”的原則,把興建水利設施與消滅釘螺結合起來。畜牧部門承擔了耕牛血吸蟲病防治工作。共青團、婦聯和疫區駐軍也積極參加了防治活動。許多血防科技人員,深入疫區,結合實際進行調查和科學研究,基本掌握了我國血吸蟲病的流行特點和規律,提出了水、湖沼、山丘三種不同類型及其防治對策,在滅螺、治病、防護等方面也研究總結出一些更加有效的藥物和方法。從1955年底和1956年春開始,有計劃、有組織、大規模的防治血吸蟲病的群眾運動,在各個疫區蓬勃開展。
在周恩來總理關懷下,國務院于1957年4月20日發出了《關于消滅血吸蟲病的指示》,指示中總結了前一段防治工作的經驗,進一步強調要進行積極防治,采取綜合措施和農業生產、興修水利相結合,深入發動群眾和科學技術相結合,并要進行反復斗爭。
中共中央于4月23日發出《關于貫徹執行國務院<關于消滅血吸蟲病的指示>的通知》,強調血吸蟲病流行地區各級黨組織要加強對防治工作的領導,組織有關部門協同作戰,并定期向中央作報告。中央防治血吸蟲病九人小組在柯慶施、魏文伯主持下,每年都召開血防工作會議,進行檢查部署,并向中央作報告,中央也及時作了批示。1962年中央血防九人小組系統地總結了前幾年防治工作的經驗制定了《血吸蟲病防治工作條例(草案)》,報請中央批轉各地試行,有力地推動血防工作更加健康地向前發展。
毛主席對血防科學技術工作非常重視。1956年2月28日,中國科學院水生動物專家秉志先生向毛主席寫信建議,消滅釘螺用火燒的辦法更為徹底。毛主席3月3日即批示衛生部重視此意見,并囑請秉志先生參加血防會議。1956、1957年毛主席還分別在廣東、上海接見從事血防科研工作的陳心陶、吳光、蘇德隆等專家教授,傾聽他們的意見,指示研究的方向,給科學工作者很大的鼓舞。毛主席還十分關懷血防工作進展情況。1958年在安徽視察時,親自看了安徽省消滅血吸蟲病規劃。他在上海時也不只一次聽取了魏文伯關于血防工作情況的匯報。毛主席對血防工作的關心是一股巨大的精神力量,激勵著廣大干部群眾積極向血吸蟲病作斗爭。
江西省玉山縣古城公社血防員向群眾介紹釘螺繁殖活動和滅螺方法。
江西省余江縣是血吸蟲病流行區,有6000多病人,釘螺面積有97.2萬余平方米,近幾十年死于血吸蟲病的有三千多人,有些村莊幾百戶只剩下了幾十戶,十幾戶。1956年春傳達毛主席消滅血吸蟲病的號召后,結合實施農業發展綱要,余江縣委緊急動員,制定“半年準備,一年戰斗、半年掃尾”消滅血吸蟲病的規劃,縣委第一書記親自指揮,廣大群眾踴躍參加,掀起了消滅血吸蟲病熱潮,開新溝,填舊溝,開新塘,填舊塘,消滅釘螺修建新的良田。6000多病人也全部治愈,經過兩年苦戰,消滅了血吸蟲病,疫區發生了根本變化,出現了勞力增強,產量提高,人畜興旺,欣欣向榮的新氣象。1958年6月30日《人民日報》報導了余江縣消滅血吸蟲病的消息,毛主席看后,浮想聯翩,夜不能寐,欣然命筆,寫下了《送瘟神》的光輝詩篇。
綠水青山枉自多,華佗無奈小蟲何!
千村薜荔人遺矢,萬戶蕭疏鬼唱歌。
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
牛郎欲問瘟神事,一樣悲歡逐逝波。
春風楊柳萬千條,六億神州盡舜堯。
紅雨隨心翻作浪,青山著意化為橋。
天連五嶺銀鋤落,地動山河鐵臂搖。
借問瘟君欲何往,紙船明燭照天燒。
毛主席《送瘟神》詩篇發表后,極大鼓舞了人民群眾的斗爭熱情,激勵著廣大人民再接再厲,向血吸蟲病進軍,奪取更大的勝利。
1958年10月3日,《人民日報》在頭版顯著位置發表毛主席為江西余江消滅血吸蟲病有感而作的《七律二首·送瘟神》詩篇。
幾千年來血吸蟲病危害著中華民族的生存與發展,在舊社會是“千村薜荔人遺矢,萬戶蕭疏鬼唱歌”,對血吸蟲病是沒有辦法的,只有在社會主義制度和共產黨領導下,依靠群眾,積極防治,結合生產,發揮中西醫力量,科學技術和群眾運動相結合,進行反復斗爭,“天連五嶺銀鋤落”,“紙船明燭照天燒”,終于送走了“瘟神”,實現了一定要消滅血吸蟲病的戰斗號召。《送瘟神》是廣大人民和血吸蟲病戰斗并取得勝利的革命史詩,又是從沒辦法防治到消滅血吸蟲病的總結。在防治血吸蟲病的工作中,雖然也受過左的和右的干擾,但毛主席制定的消滅血吸蟲病的方針道路是正確的,是毛澤東思想在衛生工作上的體現。
根據中央血防九人小組領導血防工作的經驗,1960年中央又決定成立中央北方地方病防治領導小組,加強鼠疫、克山病等地方病防治工作的領導。
毛主席總是把衛生工作作為革命和建設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革命和建設事業的發展,對衛生工作不斷提出新的任務和要求。1960年3月18日,毛主席對衛生工作又作了極其重要的指示。指出:衛生工作不是一項孤立的工作,它有利于生產,有利于工作,有利于學習,有利于改造我國人民低弱的體質,并具有移風易俗、改造客觀世界和主觀世界的重要意義。在毛澤東思想指引下,新中國衛生工作,沿著社會主義道路勝利前進。(摘自:《緬懷毛澤東》上卷,中央文獻出版社1992年版)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