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后萬象更新,幾乎所有領域都是從零開始,外交領域也不例外。由于新中國按照毛澤東“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的既定方針,過去的一切外交關系推到重來,如果說經濟領域是“一窮二白”的話,那么,外交領域就是“一張白紙”,那么,毛澤東是如何在這“一張白紙”之上畫出最新最美的圖畫的呢?
毛澤東的外交思想影響深遠,除了“小球撬動大球”的“乒乓外交”至今依然讓人津津樂道外,關于“三個世界劃分”的思想更是深刻的影響了當今的世界格局,更不要說新中國主張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已成為國際上國與國之間關系的準則了。
萬丈高樓平地而起,毛澤東是如何在外交領域化腐朽為神奇的呢?
眾所周知新中國成立后,由于采取了“一邊倒”的外交政策,遭到了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的長期的封鎖和包圍。在這種情況下,新中國與“華約”國家建交可謂理所當然,但是,與“北約”國家的建交則困難重重,不過,這并沒有妨礙英國在新中國成立短短幾個月后即成為第一個與新中國建交的老牌西方強國。那么,這一切是如何做到的呢?
英國成為新中國第一個建交的“北約”國家的原因有很多,但最大的原因無疑是香港。解放戰爭中,人民解放軍“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以秋風掃落葉之勢橫掃了國民黨反動武裝,在這種情況下,要解放香港幾乎和帶小朋友郊游一樣的簡單愉快,但是,解放軍愣是遏制住了從英國手中收復香港的強烈沖動,停止了解放香港的步伐。很多人對此表示不理解,玄機何在?
1949年12月19日,《香港華僑報》頭版頭條的報道揭出了其中的秘密:“毛澤東已保證香港地位安全,英國年內承認中共。”放棄解放香港,使得毛澤東一生從未踏上過香港的土地,這對于毛澤東這位叱咤風云的政治家來說固然是個遺憾。不過,好處也是顯而易見的,最直接的結果就是1950年1月,英國政府宣布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此外,香港成了新中國對外的一個的跳板,比方說,在抗美援朝戰爭中,被西方國家重重封鎖的新中國就曾通過香港得到了大量寶貴的軍用物資。
最關鍵的事,不一鼓作氣解放香港,并不意味著妥協,因為香港就在中國的眼皮底下,說到底,不過是想什么時候收復就什么收復的事,話說,如果英國不在1997年將香港如期歸還中國,那么,中國隨時可以用“自己的方式解決(香港問題)”(你懂的)。這就是毛澤東的政治智慧,這就是毛澤東高超的戰略眼光,這就是毛澤東獨特的外交思想,你想不服都不行。
從香港問題就可以看出關于毛澤東時代“閉關鎖國”的說法是站不住腳更是荒謬絕倫的。如果毛澤東時代“閉關鎖國”,毛澤東為什么要故意留下香港這個對外的窗口和跳板呢?事實上,毛澤東時代不僅從來都沒有“閉關鎖國”,還朋友遍天下,否則,中國怎會被“抬進”聯合國呢?贊比亞總統卡翁達又怎會帶著毛澤東像章來中國呢?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美國黑人運動風起云涌的時候,他們又怎會把毛澤東當成大救星寫信給毛澤東希望得到毛澤東和中國的支持呢?
那么,為何毛澤東時代能朋友遍天下呢?答案其實也很簡單:統一戰線。我們都知道毛澤東和胡耀邦曾有過一段經典的對白,毛澤東曾對胡耀邦一語道破政治的真諦:“政治就是把我們的人搞得多多的,把我們的敵人搞得少少的”,這應該就是對統戰的最直白的表述了。
道理就是這么個簡單的道理,一說就懂,一點就破,但是,說起來容易,真要做到卻很難。可以說,統戰的對象、統戰的尺度、統戰的方式,有一樣踩不到點子上,統戰就會流于形式甚至適得其反。
在這里,僅以統戰的對象為例,簡單說說毛澤東時代的統戰。統戰對象不僅需要極高的眼界,能夠敏銳的把握到別人把握不到的統戰對象,同時,統戰還要根據形勢,對統戰對象進行調整。建國后,出于戰略考慮,中國選擇了“一邊倒”的外交策略,主要統戰和團結的是世界上的社會主義國家,特別是蘇聯,我們也從蘇聯得到了大量急需的資金、設備和技術。同時,新中國還將不可能變成可能,通過香港將“北約”中的英國統戰過來。
不過,統戰對象并非是一成不變的,變與不變的關鍵是國家利益。比方說,蘇聯是新中國的“老大哥”,可是,隨著蘇聯一步步變“修”,毛澤東適時的提出了“中間地帶”的理論。在毛澤東眼里,世界上除了美國和蘇聯,其他國家都是對于中國來說,都是“中間地帶”,都是可以爭取的,不過,隨著形勢的進一步發展,“中間地帶”的一些國家在經過一番選擇后,部分選擇了蘇聯、部分選擇了美國,這個時候,毛澤東再次審時度勢提出了他著名的“三個世界”理論,除了美國和蘇聯,除了一些已經明確站隊的國家,毛澤東將其他國家統稱為“第三世界”,又一次的將團結對象最大化,印證和實踐了毛澤東自己的那句“將我們的人搞得多多的”的名言。
中國人熱愛毛澤東很容易理解,因為毛澤東是個堅定的民族主義者,他考慮任何事情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都是中國和中國人民的利益。例如,當年為了蘇聯方面提出的長波電臺和聯合艦隊的事,毛澤東不惜和赫魯曉夫翻臉,這些原本在赫魯曉夫看來“雙贏”的事,毛澤東斷然拒絕的原因就在于赫魯曉夫觸碰到毛澤東的底線了——中國的國家利益和主權。按理來說,毛澤東這樣的民族主義者在國際上是很容易沒朋友的,但是,事實恰恰相反,毛澤東在國際上的聲譽非常的高,甚至毫不夸張的說,在一些國家,毛澤東享有的聲譽和威望比毛澤東在中國的聲譽和威望還要高。
對于毛澤東的這種“墻內開花墻內香墻外更香”的奇怪現象,有一個角度非常好解釋。那就是毛澤東時代,中國結交的大多都是窮朋友,所謂患難之中見真情,中國在當時那么困難的時候還能夠伸出援手支持其他第三世界的國家的革命運動和經濟建設,那些國家能不感恩戴德?世人都知道贊比亞國父卡翁達來中國見毛澤東時佩戴了毛澤東像章,但有多少人知道1967年的時候中國援助贊比亞政府10億無息貸款修剪坦贊鐵路呢?毛澤東在世的時候,金日成每年都會送大量的禮物給毛澤東,但是,如果在1950年,朝鮮被美國入侵幾乎亡國的時候,中國不伸出援手,毅然抗美援朝,金日成能對毛澤東、對中國有那么深的感情嗎?再例如柬埔寨國父西哈努克,當年西哈努克在蘇聯訪問,蘇聯人在把西哈努克送上飛機的時候,告訴他柬埔寨政變了,他已失去了在柬埔寨的一切,蘇聯這一手玩的,還是朋友嗎?簡直就是缺德啊。西哈努克無奈之下,只能哭著來到了中國,而中國依然用接待國家元首的方式接待西哈努克,并提供一切力所能及的幫助支持西哈努克組建流亡政府,不是這樣的話,西哈努克會把中國當成第二故鄉嗎?前兩年,鬧劇般的“南海仲裁案”的時候,柬埔寨首相洪森頂著巨大壓力,力挺中國,洪森為何要這么做?如果你知道西哈努克與洪森情同父子的話,或許,就能比較直觀的理解洪森的態度了。
統一戰線說起來就是交朋友,交朋友最重要的就是用心、用情,正所謂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如果心里只想著巴結富朋友,而忘了窮親戚,那么,不孤家寡人才怪。試問一句:古往今來,像毛澤東那樣能夠一以貫之的做到對所有國家,不論大小、不論貧富,一視同仁的領袖能有幾個?這樣的毛澤東,如何能不贏得全世界的尊重和愛戴?
時至今日,任何一個有良心的中國人依然在想念毛澤東感恩毛澤東,但是,想念毛澤東感恩毛澤東的,絕不僅僅局限于中國!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