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培養了一代青年成長
——在烏有之鄉紀念中國人民志愿軍入朝參戰65周年大會上的發言
顧凌英
中國人民抗美援朝出兵到朝鮮,距今已經65周年了。65年前1950年的今天,中國青年為了反對美帝國主義的侵略,響應黨的莊嚴號召“抗美援朝、保家衛國”,雄赳赳,氣昂昂地跨過了鴨綠江。
65年前在黨的“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號召下,全國有大批30年代出生的十六、七歲,十八、九歲的中學生和大學生,響應黨的號召參軍到了軍事干部學校,接受黨的教育,走上了革命的道路,我也是其中之一。當時的南京集中了許多軍事院校,只要部隊有什么活動,就能在行軍的隊伍中看到過去的同學,她們有的在防化學校,有的在通信學校、高級步校等等。有時在中山陵開大會,聯歡,跳集體舞,很是熱鬧??姑涝臅r代精神,影響了我們的一生,成為了我們人生道路上一個光輝的起點。
中國人民志愿軍英勇頑強的斗爭精神,打破了曾經的舊中國一些人頭腦中親美、崇美、恐美的神話。在艱苦卓絕的朝鮮戰場上先后涌現出無數戰斗英雄,英勇犧牲的有毛主席的長子毛岸英,還有楊根思、楊連弟、羅圣教、黃繼光、邱少云等等。還有更多活著的戰斗英雄,組成了報告團,回國向祖國人民匯報他們的英雄事跡,激勵和感動著祖國人民。魏巍同志在戰火中寫的報告文學:《誰是最可愛的人》更是震撼著這一代青年的心靈。向志愿軍學習,像他們一樣以不怕犧牲的革命精神工作、勞動和學習,成為一代青年奮斗的動力。
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為新生的祖國,爭取到了幾十年和平建設的國際環境。提高了新中國在世界人民心目中的國際地位。中國人民用抗美援朝的偉大的愛國主義、國際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戰勝了強大的美帝國主義,雄辯地證明了毛主席“精神變物質,物質變精神”的馬克思主義哲學思想,在20世紀50年代所創造的奇跡,它在新中國的歷史上是永遠不會被磨滅的??姑涝桥囵B了一代中國青年把愛國主義、國際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轉化為保衛和建設社會主義祖國的巨大精神力量,他們成為毛澤東時代建設祖國、保衛祖國永不生銹的螺絲釘。
毛主席說要培養千百萬無產階級革命事業的接班人。怎么培養呢?在延安,抗大、魯藝和當時創辦的許多革命學校、英勇的八路軍和新四軍,就是培養抗日戰爭干部——革命事業接班人的大熔爐,那是為著抗日戰爭的需要。在1950年為了抗美援朝戰爭的需要,部隊在抗大、軍大的基礎上,各種軍事學校也在全國各地興辦起來,這些學校也就成為了為新中國培養革命事業接班人的主陣地了。
最近李北方、郭松民、劉海波在三人關于文革的討論中提到了“延安體系”這個名詞。認為“延安體系”是黨的“先進性政治“體系,我比較同意這種概括。把中國共產黨在“延安的一套傳統”定位為黨的“光榮傳統”,是我們黨從小到大、從失敗走向勝利時期的一套成功的實踐經驗,把它上升到理論永遠繼承是應該,而且必須的。可是對于30年代出生的人來說,抗日時期他們還太小,沒有機會參加黨所領導的偉大的抗日戰爭。而抗美援朝戰爭恰恰就讓這代青年有機會搭上了認識什么是“延安體系”黨的光榮傳統——的末班車。這就是從50年代到80年代,建設社會主義的一代青年。也是受到革命戰爭環境中無產階級思想和革命英雄主義教育的熏陶的最后的一代人。他們也是經受著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到改革,整個歷史階段階級斗爭考驗的一代人。
從舊家庭和上海的中學到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學校,就像是從舊世界到了新世界 。革命的軍事院校給我的震撼有許多。概括起來主要的有兩點 。第一是 民主;第二是團結。65年的體會告訴我:只有無產階級的思想——毛澤東思想統帥的、領導的地方,才有真正的團結和民主。那么什么是毛澤東思想統帥的標志呢?那就是官僚主義、主觀主義、宗派主義沒有市場的地方;能夠真正貫徹群眾路線的地方;真正實行民主集中制的地方。這些地方在作風上是團結、緊張、嚴肅、活潑的。并且整個組織和每一個同志都有著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艱苦樸素的工作作風和機動靈活的戰略戰術,有著相互之間經常而真誠的同志式的批評和自我批評。后來在文革中毛主席又把它概括成無產階級的一種辯證的政治關系,并一再提倡,這就是:“努力造成一個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紀律又有自由,又有統一意志、又有個人心情舒暢、生動活潑,那樣一種政治局面。”毛主席認為這種生動活潑的政治局面,才是更有利于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易于克服困難,較快地建設現代工業和農業,黨和國家鞏固而能夠經受風險的,理想的革命環境。從我的體會,這些也是是抗美援朝戰爭取得勝利的基本保證。這些概念對于沒有經歷過的同志也許是很抽象的概念。而對于我們經歷過的人來講就是一生中最美好的回憶。
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革命的環境才有利于培養革命的接班人。65年的生活經歷告訴我。只有創造一個革命的環境,才有利于培養千百萬革命事業的接班人。抗美援朝戰爭將黨的革命傳統傳給了我們這代青年,這是我們的幸福,也是我們的光榮。
相關閱讀:
毛澤東人民戰爭思想是抗美援朝戰爭精神的核心內容——烏有之鄉紀念中國人民志愿軍入朝參戰65周年大會紀要
李旭之在烏有之鄉紀念中國人民志愿軍入朝作戰65周年紀念大會上的講話
面對美帝,我們應該想一想:中國為什么從勝利者變成了失敗者?
邊紅軍在烏有之鄉紀念中國人民志愿軍入朝參戰65周年大會上的發言
邱霞:再論抗美援朝戰爭的必要性
齊德學: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是毛澤東人民戰爭思想的勝利
相關文章
- 李平:抗美援朝戰爭勝利的原因及其歷史影響
- 司馬南:弘揚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
- 邊紅軍在烏有之鄉紀念中國人民志愿軍入朝參戰65周年大會上的發言
- 面對美帝,我們應該想一想:中國為什么從勝利者變成了失敗者?
- 抗美援朝的勝利是毛澤東軍事思想的偉大勝利——紀念中國人民志愿軍入朝參戰65周年
- 林愛玥:偉大的勝利——紀念抗美援朝戰爭65周年
- (舊文)紀念抗美援朝出國作戰50周年大會在北京召開(附文)
- 李旭之在烏有之鄉紀念中國人民志愿軍入朝作戰65周年紀念大會上的講話
- 齊德學: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是毛澤東人民戰爭思想的勝利——在烏有之鄉紀念中國人民志愿軍入朝參戰65周年大會上的發言
- 烏有之鄉:中國人民志愿軍英雄譜
- 1953年毛澤東論抗美援朝戰爭勝利的偉大意義
- 原24軍副軍長張宏獻口述:親歷抗美援朝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