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歷史 > 歷史視野

烏有之鄉:中國人民志愿軍英雄譜

紅星 · 2015-10-26 · 來源:烏有之鄉
成千成萬的先烈,為著人民的利益,在我們的前頭英勇地犧牲了,讓我們高舉起他們的旗幟,踏著他們的血跡前進吧!

  【編者按】65年前,中國人民的英雄兒女,高唱志愿軍戰歌,雄赳赳,氣昂昂地跨過鴨綠江,抗美援朝,保家衛國,打敗了美帝野心狼,維護了世界和平,打出了中國人民的志氣,在偉大的抗美援朝運動中,涌現了無數的英雄模范,當時就受到了中朝兩國人民和政府的表彰,至今為人們所景仰。現將中國人民志愿軍英雄譜展出,讓我們牢記偉大領袖毛主席的教導:“成千成萬的先烈,為著人民的利益,在我們的前頭英勇地犧牲了,讓我們高舉起他們的旗幟,踏著他們的血跡前進吧!”

  羅盛教

  羅盛教(1931年-1952年)湖南新化縣人。1949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50年加入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1951年參加中國人民志愿軍入朝作戰,任志愿軍第47軍141師偵察隊文書。在朝鮮他曾參加了1951年陣地防御作戰。

 

  1952年1月2日,在朝鮮平安南道成川郡石田里,為營救落水的朝鮮兒童,他冒著零下20℃的嚴寒先后3次跳入冰窟中,拼盡全力,救出因滑冰落入水中的朝鮮少年崔瑩,自己卻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志愿軍領導機關為他追記特等功,授予他“中國人民志愿軍一級愛民模范”稱號,青年團中央追認他為“模范青年團員”。朝鮮政府授予他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一級國旗勛章、一級戰士榮譽勛章。為了紀念英雄,朝鮮人民把石田里和羅盛教犧牲的河流及安葬他的山分別改名為“羅盛教村”、“羅盛教河”、“羅盛教山”。

 

  孫生祿

  孫生祿(1928年-1952年)河北定興縣人。1945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4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51年參加中國人民志愿軍入朝作戰,任志愿軍空軍第3師9團飛行員、飛行中隊長。

  在入朝作戰的日子里,他英勇機智,曾數十次參加空戰,擊落敵機6架,擊傷敵機1架,被人們贊譽為“空中突擊手”。1952年12月2日,在與企圖偷襲的敵機激戰中,為掩護長機組,他果斷地架機沖向敵機群,將敵注意力吸引到自己的方向。在擊落敵兩架飛機后,他沉著地駕駛著受重傷20多處的戰機返回基地。次日,他又升空作戰,并擊落1架敵機。返航時被從后方突襲的4架敵機擊中,光榮犧牲。志愿軍領導機關為他追記特等功,授予“中國人民志愿軍一級戰斗英雄”稱號。朝鮮人民軍空軍也為他追記特等功,追授“朝鮮人民軍空軍英雄”稱號,并授予他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二級勛章。

  張積慧

  張積慧(1927年——)山東榮成縣人。1945年參加八路軍并加入中國共產黨,1951年參加中國人民志愿軍入朝作戰,任志愿軍空軍第4師12團3大隊飛行大隊長、副團長、團長。

  在抗美援朝作戰中曾10多次參加空戰,擊落擊傷敵機5架。1952年2月10日,在反美軍憑借其空中優勢,對朝鮮北方的交通要道進行封鎖的“絞殺戰”中,張積慧和戰友們一道并肩作戰,并由他一舉擊落美國空軍英雄、少校中隊長、號稱“空中一霸”的“王牌飛行員”喬治-阿-戴維斯,從而打破了“美國空軍英雄不可戰勝”的神話,引起美軍,特別是美國空軍的巨大震驚。對于他的出色表現,志愿軍空軍為他記特等功,授予“中國人民志愿軍一級戰斗英雄”稱號,并被譽為“空中英雄”、“空中突擊手”。朝鮮政府授予他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一級、二級自由獨立勛章、軍功章。

  楊育才

  楊育才(1926年——)陜西勉縣人。1949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5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51年參加中國人民志愿軍入朝作戰,任志愿軍第68軍203師607團偵察排副排長、排長。

英雄的偵察班獲嘉獎

  在入朝作戰中,曾參加了1951年陣地防御作戰、1952年秋季戰術性反擊和金城戰役。1953年7月13日,志愿軍發起金城反擊戰役,楊育才所在部隊急速向敵縱深插入。戰斗中他奉命率偵察班11名戰士和兩名朝鮮聯絡員,機智勇敢,克服重重困難,化裝深入敵后,出其不意地將南朝鮮軍號稱“白虎團”的首都師1團團部全部殲滅,共斃俘敵團長以下官兵70多人,繳獲了大量的軍用物資,打亂了敵人的作戰部署,為我軍全殲守敵創造了有利條件。為表彰他的功績,志愿軍領導機關為他記特等功,授予“中國人民志愿軍一級戰斗英雄”稱號。朝鮮政府授予他“朝鮮民主主義共和國英雄”稱號及金星獎章、一級國旗勛章、英雄獎狀。

  楊連第

  楊連第(1919年——1952年)天津市人。1949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鐵道兵,195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在解放戰爭搶修隴海路8號高橋時,因機智勇敢表現出色,榮獲“登高英雄”稱號。1950年9月光榮出席全國工農兵勞動模范代表會議。

  同年參加中國人民志愿軍入朝作戰,任志愿軍鐵道兵1師1團1連副連長。戰斗中他所在的部隊在朝鮮前線各鐵路大橋間進行搶修,多次出色完成修橋任務。特別是1951年7月,在參加朝鮮評安南道清川江大橋搶修任務中,他帶領一個排11次搭設人行便橋,并創造性地鐵軌架浮橋,保證了正橋施工和順利通車,有利地支援了前線的作戰。1951年8月,他回北京出席志愿軍鐵道兵首屆慶功大會,并當選為志愿軍國慶歸國觀禮代表,還出席了全國鐵路勞動模范代表會議。

  1952年5月15日,他在指揮連隊搶修清川江大橋時,不幸被敵機投下的定時炸彈彈片擊中頭部而犧牲。志愿軍領導機關為他追記特等功,授予“中國人民志愿軍一級英雄”稱號。朝鮮政府授予他“朝鮮民主主義共和國英雄”稱號及金星獎章、一級國旗勛章、英雄獎狀。他生前所在連被命名為“楊連弟連”。

  楊春增

  楊春增(1929——1952)河北沙河縣人。1945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4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51年參加中國人民志愿軍入朝作戰,任志愿軍第12軍35師104團4連3排副排長。先后參加了第五次戰役、1951年陣地防御作戰和1952年鞏固陣地作戰。

  1952年8月,楊春增所在部隊奉命參加朝鮮江原道金城座東南無名高地的進攻戰斗。戰斗中他率領1個班迅速攻占了541陣地后,為鞏固陣地,又從早上激戰到下午。激戰中他身邊的戰友不斷倒下,在連續打退敵軍多次進攻、殲敵100余名后,陣地上只剩下了他和衛生員。敵人又發起了瘋狂的進攻,面對蜂擁而上的敵人,楊春增抱起最后一顆反坦克雷沖入敵群,與30多名敵人同歸于盡,用自己的血肉之軀保住了陣地。志愿軍領導機關為他追記特等功,授予“中國人民志愿軍一級戰斗英雄”稱號,追認他為模范共產黨員。朝鮮政府授予他“朝鮮民主主義共和國英雄”稱號及一級國旗勛章、金星獎章和英雄獎狀。

  胡修道

  胡修道(1932年——)四川金堂縣人。1952年參加中國人民志愿軍入朝作戰,任志愿軍第12軍31師91團5連戰士,195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先后參加了1952年秋季戰術性反擊、上甘嶺戰役和朝鮮東海岸反登陸防御作戰。

  1952年11月上甘嶺戰役進入了決定性的反擊階段。5日,胡修道所在的連在上甘嶺右側的597.9高地連續敵軍由排到兩個營規模的41次反撲,殲滅了大量的敵人堅守住了陣地。在一天的激戰中,特別是陣地上只剩下兩個人的情況下,他一人堅守3號陣地,英勇機智地打退了敵人的10多次進攻,并創造了志愿軍戰士一人一天殲敵280余人的記錄。志愿軍領導機關為他記特等功,授予“中國人民志愿軍一級戰斗英雄”稱號。朝鮮政府授予他“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稱號及金星獎章、一級國旗勛章。胡修道入朝參戰,首戰立功當英雄,被大家傳為“神話”。

  孫占元

  孫占元(1925年——1952年)河南林縣人。1946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4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51年參加中國人民志愿軍入朝作戰,任志愿軍第15軍45師135團7連班長、排長。在入朝作戰作戰中,先后參加了第五次戰役、1951年陣地防御作戰和1952年秋季戰術性反擊等作戰。在戰斗中他機智勇敢,多次立功。

  1952年10月14日,上甘嶺戰役打響后,597.9高地炮火沖天、彈片橫飛,孫占元奉命帶領全排擔任奪取2號陣地的突擊任務。在沖鋒至半山腰時部隊受阻,他的雙腿被炸成重傷,但他仍忍著巨痛爬行向前,親自用手雷炸毀敵火力點,占領了敵陣地。隨后,他又指揮全排連續擊退敵軍連級規模的兩次反撲,并用繳獲的兩挺機槍輪流射擊,殲敵80多人。當子彈打完后,他拿起最后一顆手雷滾入敵群,炸死8名敵人,自己也壯烈犧牲。為表彰他的英勇事跡,志愿軍領導機關給他追記特等功,授予“中國人民志愿軍一級英雄”稱號。朝鮮政府授予他“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稱號及金星獎章、一級國旗勛章、英雄獎狀。

  牛保才

  牛保才(1927——1952)山西壺關縣人。194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51年參加中國人民志愿軍入朝作戰,任志愿軍第15軍45師135團1營營部電話班副班長。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參加了第五次戰役和陣地防御戰役。

  1952年10月14日“聯合國軍”為奪取上甘嶺,在志愿軍防線的中部打開缺口,發起“金化攻勢”。戰斗異常激烈,597.9高地半小時就落下炸彈7、8萬發。牛保才冒著猛烈的炮火搶接電話線,他的左腿不幸被敵軍炮彈彈片打斷,血流如注。但他忍著巨痛,拼盡最后的力氣爬到斷線的地點,用嘴咬住一個線頭,又用一只手拉住另一個線頭,讓電流通過自己的身體接通線路,保證了部隊的通訊聯絡,直至壯烈犧牲。志愿軍領導機關為這位英雄的電話兵追記特等功,并授予“中國人民志愿軍二級英雄”稱號。

  伍先華

  伍先華(1927——1952)四川遂寧市人。1949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5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51年參加中國人民志愿軍入朝作戰,任志愿軍12軍34師100團2連3班戰士、班長。先后參加了第5次戰役、1952年春、夏季鞏固陣地作戰和1952年秋季戰術性反擊作戰。

  1952年9月29日秋季戰術性反擊戰中,他所在的部隊參加殲滅江原道金城郡官岱里之敵的作戰。戰斗中,他機智靈活地指揮3班迅速完成了攻占敵720陣地的任務。當我突擊隊正向敵縱深發展時,敵坑道內一火力點吐出條條火舌將前進道路封死。伍先華又奮勇當先,率3名戰士前去爆破敵火力點,途中3名戰士相繼負傷和犧牲,在此情形下,他毅然抱起炸藥包沖進敵人的坑道,與40多個敵人同歸于盡,為部隊打開了前進的通道。他的英雄行為驚天地、泣鬼神,志愿軍領導機關為他追記特等功,并授予“中國人民志愿軍一級爆破英雄”稱號,追認其為模范共產黨員。朝鮮政府授予他“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稱號及金星獎章、一級國旗勛章、英雄獎狀。

  孔慶三

 

  孔慶三(1926——1950)山東歷城縣人。1948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4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50年參加中國人民志愿軍入朝作戰,擔任志愿軍第27軍80師炮兵團5班班長。

  1950年11月27日第二次戰役中,他所在的部隊參加了圍殲咸鏡南道長津郡新興里之敵的戰斗,5班擔負掩護突擊部隊前進的任務。激戰中,在地面結冰,無法構筑炮陣地的情況下,他毫不猶豫、奮不顧身地用自己的肩膀頂住火炮架,命令助手開炮,及時摧毀了敵人的火力點,打開了突擊部隊前進的通道。但他自己卻因火炮后座力的撞擊、腹部又被迸回的彈片擊中而壯烈犧牲。為表彰他的英雄事跡,志愿軍領導機關為他追記特等功,并授予一級戰斗英雄稱號,他的名字被鐫刻在朝鮮長津湖畔志愿軍烈士紀念塔上與世長存。

  邱少云

 

  邱少云(1931年——1952年)四川銅梁人。1949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51年參加中國人民志愿軍入朝作戰,任志愿軍第15軍29師87團9連戰士。在抗美援朝戰爭中,曾參加了第五次戰役、1952年秋季戰術性反擊作戰。

  1952年11月11日,邱少云所在連隊在朝鮮平康前線反擊391高地作戰中擔負突擊任務,并奉命于夜間在距敵60米的山腳下潛伏,以待次日傍晚發起突襲。12日11時,他的潛伏地不幸被敵盲目發射的燃燒彈擊中。為了不暴露部隊的整個行動計劃,邱少云忍受烈火燒身的巨痛,在5個小時的時間里一動不動,直至犧牲。他以自己的生命換取了此次作戰的勝利。當晚反擊部隊順利攻占391高地,全殲守敵1個加強連。戰后部隊黨委追認他為中國共產黨黨員,志愿軍領導機關為他追記特等功,授予“中國人民志愿軍一級英雄”稱號。朝鮮政府授予他“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稱號及金星獎章、一級國旗勛章。英雄的名字被永遠鐫刻在391高地主峰的石壁上萬古留存。

  黃繼光

 

  黃繼光(1930年——1952年)原名黃繼廣,四川中江縣人。1949年參加革命,1951年加入中國人民志愿軍入朝作戰,任志愿軍15軍45師135團2營通信員、代理班長。在抗美援朝戰爭中,曾參加了第五次戰役、1952年秋季戰術性反擊和上甘嶺戰役。由于多次出色完成任務,他兩次被評為工作模范并榮立三等功。

  在1952年10月19日上甘嶺戰役中,黃繼光所在的營奉命再次反擊597.9高地。當連續攻下敵人數處陣地后,部隊在零號陣地半山腰被敵機槍火力點壓制,前進受阻。危急中,他挺身而出主動承擔爆破任務。他勇敢地沖向敵地堡,用手雷炸毀敵幾個火力點后,敵一殘存的火力點還在頑抗,部隊前進依然困難。此時,黃繼光身上已經7處負傷,手雷也已全部用光。為了完成任務,減少戰友的傷亡,他忍住巨痛英勇地撲向敵人的火力點,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正在掃射的敵機槍射孔,為反擊部隊掃清了前進的道路。在黃繼光壯烈獻身精神的鼓舞下,反擊部隊迅速全殲美7師5個連,奪回陣地。戰后部隊黨委追認他為中國共產黨黨員,青年團中央授予他“模范青年團員”稱號。志愿軍領導機關為他追記特等功,授予“中國人民志愿軍特級英雄”稱號。朝鮮政府授予他“朝鮮民主主義共和國英雄”稱號及金星獎章、一級國旗勛章。為緬懷英雄,他的名字及英雄事跡被鐫刻在上甘嶺北面的五圣山石壁上,其家鄉中江縣興發鄉也改名為繼光鄉。

  楊根思

 

  楊根思(1922——1950)江蘇泰興人。1944年參加新四軍,194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在國內革命戰爭中他多次立功受獎,曾兩次被評為戰斗模范,榮獲“爆破大王”、“華東一級人民英雄”、“華東三級人民英雄”等稱號,并光榮地出席了1950年召開的全國戰斗英雄代表會議。同年他參加了中國人民志愿軍入朝作戰,擔任志愿軍第20軍58師172團3連連長。

  在1950年11月29日第二次戰役中,楊根思奉命率領一個排的戰士,堅守在長津湖地區下碣隅里外圍制高點——小高嶺,這是敵人南逃的必經之地。戰斗打響后,他率領全排先后連續打退了敵人在飛機、大炮掩護下的8次瘋狂進攻。此時,陣地上只剩下他與兩名傷員,并且彈藥用盡。當美軍發起第9次進攻時,危急關頭楊根思抱起最后一個5公斤重的炸藥包,毅然沖入敵群,與40多個敵人同歸于盡,用自己的血肉之軀保住了陣地,完成了切斷敵人退路的阻擊任務。戰后志愿軍領導機關為楊根思追記特等功,追授特級戰斗英雄稱號,并將他生前所在連命名為“楊根思連”。朝鮮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授予楊根思“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稱號和一級國旗勛章、金星獎章。朝鮮政府還在他犧牲的地方建立了“楊根思英雄紀念碑”。

  李家發

 

  李家發(1934-1953年),安徽省南陵縣人,1951年6月參加中國人民志愿軍,第67軍第199師第595團第1連戰士。1952年加入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

  1953年7月13日,在朝鮮金城戰役反擊轎巖山的戰斗中,他所在的連隊,擔負主攻轎巖山西峰的戰斗任務。當部隊順魚脊脊形山梁前進時,被敵人鐵絲網擋住了,他主動請戰,拖著受傷的雙腿,先后炸掉了鐵絲網和3個地堡。這時他受重傷昏倒了。當部隊繼續發起沖擊時,敵1個暗堡又響起了槍聲。在多次爆破未成,部隊沖擊受阻的情況下,他從昏迷中驚醒,忍著7處傷痛的身體朝著敵人機槍撲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敵人的槍眼,為部隊掃除了前進的障礙,使紅旗插上了轎巖山,而他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時年僅19歲。中國人民志愿軍領導機關為他追記特等功,授予“中國人民志愿軍一級戰斗英雄”的光榮稱號,并榮獲“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稱號和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一級國旗勛章、金星獎章。

  倪祥明

   倪祥明(1925-1952年),河南省杞縣人,1949年參加革命,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國人民志愿軍第39軍第115師第343團第7連任副班長。

  1952年7月,在朝鮮漣川西222.9高地防御作戰中,他在子彈打光后,沖入敵群,拉響手榴彈與敵人同歸于盡,時年27歲。中國人民志愿軍領導機關為他追記特等功,授予“中國人民志愿軍一級戰斗英雄”的光榮稱號。1952年9月5日,他所在部隊黨委根據他本人生前的申請要求和表現,追認他為中國共產黨黨員。

  高成山

 

  高成山(1922-1951年),河北省易縣人,1940年6月參加八路軍,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國人民志愿軍第68軍第204師第612團第6連任連長。

  1951年10月19日,他帶領全連在堅守朝鮮平安南道金化郡938.2高地戰斗中,打垮敵軍有敵機每天在40余架次配合的兩個團的進攻。他組織7次較大的反擊,打退敵人大小百余次沖鋒,殺傷敵人1800余名,堅守陣地5晝。最后全連只剩幾個人,他臨危不懼,沉著指揮,完成了堅守任務,堅持到增援部隊上來,打垮了進攻的敵人,直至壯烈犧牲,時年29歲。中國人民志愿軍領導機關為他追記特等功,授予“中國人民志愿軍一級戰斗英雄”的光榮稱號。

  楊寶山

 

  楊寶山(?--1951年),吉林省敦化市人,1945年參加,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國人民志愿軍第47軍第141師第422團第5連任連長。

  1951年10月1日,在秋季防御戰役堅守天德山陣地的戰斗中,他指揮全連與敵軍激戰8個小時,打退敵人11次沖擊,殲敵300余人。次日拂曉前,他又帶領40多戰士出其不意地襲擊敵人,殲滅敵人80余名。10月3日,敵人又發起更為瘋狂的進攻。最后,他在全連人員大部分傷亡、彈藥耗盡的惡劣情況下,銷毀文件,砸壞手槍,抱起石頭砸向敵群,只身與敵激戰,壯烈犧牲。中國人民志愿軍領導機關為他追記特等功,授予“中國人民志愿軍一級戰斗英雄”的光榮稱號。

  員寶山

 

  員寶山(1930-1951年),河南海上安陽縣人,1949年5月參加革命,中國億志愿軍第42軍第125師第375團第9連衛生員。

  1951年9月7日,在朝鮮中馬山戰斗中,他奮勇搶救傷員,臀、臂、腿先后負傷,堅持不下火線。在腹部受重傷、腸子流出的嚴重情況下,仍忍受劇痛,爬上山頭救護3名傷員,終因傷熱時而是光榮犧牲,時年僅21歲。部隊黨委根據他生前的申請追認為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國人民志愿軍領導機關為他追記特等功,授予他“中國人民志愿軍一級戰斗英雄”的光榮稱號,并榮獲“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一級戰士”榮譽勛章。

  王學鳳

 

  王學鳳(1926-1951),安徽小碭山縣人,1948年參加革命,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國人民志愿軍第40軍第120師第358團第3連副班長。

  1951年4月初在朝鮮第四次戰役中,他帶領的戰斗小組在華岳山前沿陣地抗擊敵人,戰斗中,他的右手、腮幫、頭部和胸部先后負傷,昏倒在工事里。當他在昏迷中聽到敵人的嘈雜聲知道敵人沖上來時,便支撐起負傷的身體,把槍摔壞,投出最后一顆手榴彈,跳下懸崖壯烈犧牲,時年25歲。中國人民志愿軍領導機關為他追記特等功,授予“中國人民志愿軍一級戰斗英雄”的光榮稱號。

  曹慶功

 

  曹慶功(1925--1951年),云南省武定縣人,1948年10月參加革命,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國人民志愿軍第40軍第119師第356團第l連任副班長。

  1951年2月18日,在朝鮮第四次戰役運動防御戰斗中,他帶領一個戰斗小組在洪川江北岸望日里附近286高地執行阻擊敵人的任務。他們打退敵人多次沖擊后,陣地上只剩他1人,他因右臂被炸斷流血過多昏了過去。當他蘇醒過來時,敵人又沖上來了,他用盡全力拉響最后3枚手榴彈,與敵人同歸于盡,時年26歲。中國人民志愿軍領導機關為他追記特等功,授予"中國人民忐愿軍一級戰斗英雄"的光榮稱號。

  曹玉海

 

  曹玉海(1923--1951年),山東省莒縣人943年6月參加革命,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國人民志愿軍第38軍第114師第342團第l營任營長。

  1951年2月12日,在朝鮮第四次戰役漢江南岸堅守防御作戰中,美軍1個團在24架飛機、52輛坦克和大量火炮配合下,向他們營守衛的京安里以北350.3高地兇猛進攻。他勇敢機智,靠前指揮,組織部隊打退敵人3次進攻。當一部分敵人突人陣地時,他帶領部隊英勇反擊,不幸中彈犧牲,時年28歲。中國人民志愿軍領導機關為他追記特等功,授予"中國人民志愿軍一級戰斗英雄"的光榮稱號。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紅星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2.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3.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4. 掩耳盜鈴及其他
  5. 從體制內到娛樂圈,從馬翔宇到李明德:反抗似乎成了最后的出路
  6. 雙石|“英雄戰死錯路上”
  7. 李克勤|毛主席周總理終身同為該委員會主席
  8. 前頭捉了張輝瓚——批駁利用張輝瓚被殺搞歷史虛無主義問題—— 第一次反“圍剿”勝利的歷史意義及啟迪
  9. “向科學進軍”
  10. 走著走著,初心為何不見了?
  1.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2. 歷史上不讓老百姓說話的朝代,大多離滅亡就不遠了
  3.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4.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5.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6.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7.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8. 到底誰“封建”?
  9.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10.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7.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8. 歐洲金靴|《我是刑警》是一部紀錄片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 毛主席掃黃,雷厲風行!北京所有妓院一夜徹底關閉!
  2. 劍云撥霧|韓國人民正在創造人類歷史
  3.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4. 果斷反擊巴西意在震懾全球南方國家
  5. 重慶龍門浩寒風中的農民工:他們活該被剝削受凍、小心翼翼不好意思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色综合久久综合网欧美综合网 | 日韩一区二区在线视频 | 亚洲丰满熟女一区二区v | 日本免费一级婬片a级中文字幕 | 亚洲日韩精品第一页一区 | 欧美一级高清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