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戰火燃遍歐洲、亞洲、非洲和大洋洲,戰爭在西、東兩大戰場,即歐洲北非戰場和亞洲太平洋戰場展開。1943年10月5日,毛澤東指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問題的樞紐在歐洲;歐洲問題解決,就決定了世界法西斯和反法西斯兩大陣營的命運。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歐洲共產黨的歷史貢獻是不容忽視的。
支持建立反法西斯統一戰線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歐洲共產黨反法西斯的斗爭就開始了。英國薩塞克斯大學政治學教授亞歷克斯·斯澤比亞克說,英國共產黨自1920年7月成立,就加入了共產國際,并積極參加“不許干涉俄國”運動,同右翼工會領導人的政策作斗爭,維護工人的利益。20世紀30年代初,由于歐洲法西斯勢力日漸猖獗,帝國主義戰爭威脅逼近,歐洲共產黨把反法西斯斗爭作為重要任務。
中共中央編譯局馬克思主義研究部研究員林德山表示,認識和揭露法西斯主義的侵略本質及其發動戰爭的危害性,是歐洲共產黨反法西斯斗爭的一大貢獻。早在1930年,德國共產黨就發表《德國人民民族解放與社會解放綱領》,揭露了納粹黨的民族主義和社會主義的欺騙性,以阻止法西斯上臺。在西班牙,爆發了共產黨等進步力量與佛朗哥法西斯集團近三年的內戰,共產國際組織了全球50多個國家的志愿者組成“國際縱隊”,支援西班牙人民與國內外法西斯勢力的斗爭。
在共產國際領導下,支持建立反法西斯統一戰線,是歐洲共產黨反法西斯斗爭的又一大貢獻。1933年希特勒上臺后,一些共產黨呼吁所有反法西斯主義組織團結起來建立政治聯盟。1934年,法國、意大利共產黨分別與社會黨簽訂“統一行動公約”。1935年,共產國際七大號召各國共產黨建立反法西斯人民陣線。“雖然由于歷史原因,共產國際解散了,但是共產國際的革命和解放精神為法國共產黨反抗法西斯注入了持久生命力。”巴黎政治大學歐洲研究中心研究員弗雷德里克·奧德朗說。
成為反德意法西斯侵略的重要力量
二戰爆發后,德意法西斯迅速占領歐洲大陸。在被占領區,歐洲共產黨領導人民開展了各種形式的反占領斗爭,成為反對德意法西斯侵略的重要力量。奧德朗說,1941年,德國對蘇聯開戰后,《蘇德互不侵犯條約》成為廢棄條約,法國共產黨再次奮起反抗,呼吁進行反法西斯抗爭,并領導法國人民進行英勇抵抗,組織數十萬人民參加的反法西斯游擊隊在敵占區開展斗爭。
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副研究員于海青說,在被占領區,歐洲共產黨成為各自國內武裝抵抗運動的中堅力量。在阿爾巴尼亞、法國、南斯拉夫和希臘等國,共產黨領導或參與武裝斗爭,開展大規模游擊戰,破壞交通設施或與法西斯占領軍進行武裝對抗。在德意法西斯侵略國內部,共產黨領導的抵抗運動通過動員組織示威游行、罷工等形式的活動,在法西斯軸心集團的心臟上插上了勇敢的一刀。1945年春,意共領導北部人民的反法西斯武裝起義,趕走了北部主要城市的德國占領軍,處死了意大利法西斯頭目墨索里尼,有力地配合了盟軍的反攻。
一些非占領區國家的共產黨也以各種形式積極參與反法西斯斗爭,如英國共產黨、愛爾蘭共產黨在德國進攻蘇聯后積極支援蘇聯,并致力于推動早日開辟第二戰場。通過這些活動,歐洲共產黨為反法西斯斗爭作出了巨大貢獻,也付出了巨大犧牲。
推動國際共產主義運動進入新高潮
由于在本國人民的反法西斯斗爭中起到了領導核心的作用,歐洲共產黨贏得了很高的社會聲望和群眾擁護。法國和意大利等西歐國家的共產黨在戰后選舉中得到了廣大人民的支持,參加了多黨聯合政府。南斯拉夫共產黨領導南斯拉夫人民解放軍,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解放了全國,宣告實行社會主義制度。在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和匈牙利等加入了德意日法西斯戰爭集團的國家,在蘇軍的幫助下,這些國家的共產黨領導人民舉行武裝起義,解放了祖國。“蘇聯共產黨直接推動戰后國際共產主義運動進入新高潮,在東歐國家建立社會主義制度的過程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當代世界研究中心研究員柴尚金說。
“聯共(布)和蘇聯人民捍衛了社會主義成果、社會主義制度以及蘇聯各族人民的自由和獨立,同時,蘇聯對東歐國家的支援也具有重大意義。”北方工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林建華說。人民民主革命使歐洲和亞洲一些國家脫離了資本主義體系。社會主義從一國發展到多國,從而形成了世界社會主義體系。世界力量對比變得有利于社會主義。
歐洲共產黨理性而自覺地探尋實現和平、民主與社會主義的路徑,力爭走出一條通途和坦途。意大利、法國、芬蘭、奧地利、比利時、丹麥、挪威、盧森堡、冰島等歐洲資本主義國家在戰后初期,出現了強有力的共產黨議會黨團,共產黨人參加了政府。東歐國家的共產黨人則在戰后初期選擇了人民民主道路,并最終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我們必須以史為鑒,共同維護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成果和全球公平正義的秩序。”林建華說。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