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歷史 > 歷史視野

朝戰之殤:白色恐怖席卷美國

何雋 · 2015-03-19 · 來源:國家人文歷史
收藏( 評論() 字體: / /

  在美蘇兩大超級大國的政治角力下,“冷戰”的溫度在1950年接近于沸點,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全球決戰似乎將要一觸即發,美國政壇的反共輿論也甚囂塵上。美國國會的鷹派參議員麥卡錫開始大聲鼓噪渲染“紅色恐怖”,將這場反共運動推向了高潮,一時間席卷了整個美國。

 

  

  1953年4月1日,麥卡錫(左一)在聽證會上質問加州阿卡塔市市長肖恩·布魯諾(右一)。布魯諾在17歲時曾加入共產黨,如今被指控為同情共產主義分子

  中美朝三方于1953年7月27日,在板門店簽署《朝鮮停戰協定》,朝鮮戰爭告一段落。這場戰爭不僅對遠東格局產生了重要的作用,對美國政治及軍事也產生了極為深刻的影響。

  美式“斗批改”運動

  時任美國國務卿的艾奇遜曾言:“向朝鮮派遣軍隊意味著關于遏制共產主義的建議脫離了理論領域一躍成為直接的預算問題。”朝鮮戰爭的爆發對美國而言,并非局限于一點一線,而是拓展到了提高整個資本主義陣營防御能力的大面上。1950年8月,美國國會先是撥款130億美元用于全球性的防御“侵略”,在短短的幾周之后,這一數字又被迅速追加至300億。9月底,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確立了今后四至五年的國家安全政策。隨著這一政策的正式出臺,美國國防開支與日俱增,為二戰前的47倍,并大力發展戰略空軍與核遏制力,軍力迅速膨脹。

  盡管如此,美國在朝鮮戰場上并沒有取得理想中的勝利,這也給在戰后洋洋得意的軍方敲響了警鐘。面對全球性的對峙局面,深感力量有限的美國不得不接受“有限戰爭”的概念。過去,美國政府認為朝鮮戰爭僅是美蘇決戰的導火索,其結果必將產生兩種完全相反的多米諾骨牌效應。而事實上,這場戰爭卻讓美國人意識到并非每一場來自不同格局的戰爭都會引發世界大戰,有限戰爭成為了一種可能,這自然也為后來的越戰乃至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埋下了伏筆。最重要的是,這場戰爭的結果使美國政府深感自身力量的薄弱,并且決策者們也意識到單純的軍事手段已不再是處理意識形態問題的靈丹妙藥。

  在美蘇兩大超級大國的政治角力下,“冷戰”的溫度在1950年接近于沸點,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全球決戰似乎將要一觸即發,美國政壇的反共輿論也甚囂塵上。美國國會的鷹派參議員麥卡錫開始大聲鼓噪渲染“紅色恐怖”,將這場反共運動推向了高潮,一時間席卷了整個美國,滲透到了文藝、科學、教育等各個領域。辛辛那提的紅色棒球隊因為隊名里有“紅色”兩個字而被迫改名,甚至就連演員在奧斯卡獲獎感言中都少不了要對蘇聯問題說上兩句,表個態,甚至參加美國小姐選舉的姑娘都要被問及對馬克思的看法。那么,這場因朝鮮戰爭而橫空而行的美式“斗批改”運動究竟是怎樣的呢?

  “國務院里一大半都是親共分子”

  要說麥卡錫主義,就不能不先說說麥卡錫這個人。

  1908年11月14日,麥卡錫出生于威斯康星州阿普爾頓城的一個小農場家庭,在家中排行第五。長大后,由于信仰天主教,他選擇了在州內的馬凱特大學就讀。畢業后,他開始從事律師行業。1939年,他得到了擔任威斯康星州第七區巡回法院法官的機會,從而以“該區歷史上最年輕的法官”身份躋身于體制內部。1942年,美國參加第二次世界大戰時,他加入了美國海軍陸戰隊。戰后,憑著出色的口才和鮮明的立場,他成功地當選美國共和黨國會參議員。

  二戰結束后,美國國內的政治生態日益惡化,執政長達12年之久的民主黨遭遇了空前的信任危機,面對軸心國威脅而形成的兩黨戰時聯盟也土崩瓦解。由于政府對局勢的錯誤判斷以及外交政策的左右搖擺,美國在遠東處于被動的防御態勢。社會主義陣營咄咄逼人地在全球展開政治攻勢,如柏林危機、捷克二月事件等,而美國作為資本主義陣營的老大在氣勢上也完全處于下風。共和黨將美國的失敗歸咎于民主黨政府對共產主義的軟弱和妥協,認為國務院內部滲入了大量共產黨間諜及親蘇分子,并指責這些人與親共的學界人士一道成了蘇聯的帶路黨。

  朝鮮戰爭爆發后,南韓政權岌岌可危,背負著“失去了中國”罪名的民主黨再度被擱在了風口浪尖上。此時,共和黨的機會來了,麥卡錫的機會來了。

  1950年2月9日,麥卡錫在西弗吉尼亞州惠林市的一個共和黨婦女俱樂部發表了一篇紀念林肯的演說,聲稱“搞冷戰,敵人既在外面,也在國務院內,國務院里有一大半都是間諜分子”,將美國在冷戰的被動局面歸咎于國務院內親共的“當權派”身上。他一邊揮舞著文件夾,一邊說道:“我手上有一份205人的清單,這些人都是謀圖顛覆政體的共產黨人。盡管我們的國務卿知道這些人的身份,但他們仍在草擬和制定著我們的對外政策。”這次演說猶如一枚炸彈,在美國朝野上下引發了一場震動。

  政府要求麥卡錫對此做出詳細解釋以及向公眾展示證據,杜魯門更是認為麥卡錫完全在信口雌黃,他對麥卡錫回復道“此時此刻,我確信威斯康星州的民眾是難過的,因為代表著他們的人竟然是如此的沒有責任心”。在參議院民主黨核心會議的要求下,由民主黨參議員泰丁斯牽頭組織調查委員會,對麥卡錫的指控做出詳細調查,結果卻并未找出有力的證據。這也引來了共和黨方面的不滿與反彈,麥卡錫由此也一夜成名,而這件事卻對美國的朝鮮戰爭決策產生了直接的影響。首先,在赤裸裸的外交事實面前,背負著“把中國與波蘭出賣給俄國”罵名的民主黨在與共和黨的口水仗中完全處于被動的局面,政府的外交斡旋空間由是被嚴重擠壓,造成了“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制造條件也要上”的窘境;其次,國務院內的知華派幾乎全部被調離,如昔日蔣介石的政治顧問歐文?拉鐵摩爾以及費正清、謝偉思等人紛紛離開對華決策圈子,這也直接導致了對朝鮮局勢以及中國出兵可能的誤判。在強大的輿論壓力下,民主黨不得不謹言慎行。在朝鮮問題的決策上,共和黨已然占據了相當的話語權。

  麥卡錫影響了美國的朝戰決策

  戰爭爆發伊始,恰逢美國中期選舉,杜魯門希望通過前線的勝利來鼓舞低迷的民主黨士氣,從而拉抬選情。但是,這根救命稻草也并不是那么好抓的。正當民主黨政府為仁川登陸的勝利而松了口氣時,麥卡錫鋒頭一轉,將目標指向了這場戰爭的源頭,聲稱“正是因為民主黨對華政策的失敗才為朝鮮戰爭設置了舞臺,民主黨出賣了美國”。隨著朝鮮戰場上的你來我往,麥卡錫主義也開始泛濫了起來。

  麥卡錫主義的邏輯是:所有不同意麥卡錫的人就是共產黨,就是陰謀顛覆美國的民主政體。麥卡錫主義的幽魂不僅游蕩在美國國務院內,還滲入到了文藝、科學等各個領域。僅在1951年就以“叛國罪”判處5332人死刑,同時共有62351人被判處20年以上的徒刑。一時間,美國社會人心惶惶,談紅色變。

  恐懼導致攻擊。在麥卡錫主義的影響下,美國上下儼然形成了一場“斗批改”運動,許多著名人士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政治迫害,如喜劇大師查理卓別林被指摘從事“非美活動”,傾向于共產黨,美國原子彈之父、曼哈頓計劃負責人奧本海默也因被認為存在與共產黨合作的跡象而被解除職務,不允許繼續接觸軍事機密。當時紐約一家報紙的一名秘書因為她老板曾是共產黨人,而她本人又聽過關于黑人歷史的講座,就被警方傳訊;國務院的一名女職員甚至都沒有聽說過馬克思其人,就被當作了共產黨嫌疑人。很多普通人因為麥卡錫的指控失去了工作,有1人甚至在壓力下自殺。在這場政治運動中,人們被煽動相互檢舉揭發,不愛國甚至都成了一項可以被調查的罪名。作為聚集了思想精英的殿堂,大學自然也免不了面對這種威脅性的審查。

  當時正領導美國太空火箭研究,在加州理工學院當教授的錢學森向移民局提出了入籍申請。在麥卡錫掀起的忠誠調查颶風中,錢學森被發現曾與一些中國共產黨人士有過接觸往來。這下子,錢學森的入籍申請不僅被駁回,反而被吊銷了機密工作許可,被排除在機密工作圈之外,并于1950年8月30日被收押在特米諾島的監獄中。之后雖被釋放,但他卻被嚴格限制在基礎學科的教學研究領域。后來經過中美雙方長達五年的交涉,擁有美國空軍上校軍銜的錢學森被當局釋放,用以交換在朝鮮戰爭中被俘虜的美國飛行員。

  馬克·吐溫的著作成了“危險品”

  那么,這場政治颶風是否是完全的無中生有呢?其實也不盡然。

  戰后,美國聯邦調查局進行了一項名為“韋諾納”的反偵察任務,旨在調查蘇聯間諜在美通訊情況。經過一份密碼手冊,中情局破解了前蘇聯間諜的通訊錄,查清了泄露原子彈技術的源頭,認定并逮捕了向蘇聯提供機密情報的朱利葉斯?盧森堡和埃塞爾?盧森堡。而正是由于美國失去了對原子彈的壟斷地位,所以在朝鮮戰爭上顯得措置失當而進退失據。在如此情勢之下,麥卡錫將矛頭對準了這兩位被指控的原子彈間諜,并最終促成了死刑的執行。在這一案件的推波助瀾下,麥卡錫主義的影響力達到了頂峰。

  1951年,由于在政策上產生分歧,杜魯門宣布撤換聯合國軍司令麥克阿瑟。在共和黨的支持下,麥卡錫在國務院發表了長篇演說,以“叛徒”的字眼稱呼馬歇爾。同時,他又讓助手編寫了一本名為《美國從勝利后退:喬治?馬歇爾的故事》的小冊子。在這一連串的指責下,為戰后秩序重建而嘔心瀝血的馬歇爾被迫辭職,回到弗吉尼亞的農莊養老。

  1953年,麥卡錫發起了445件初步質詢以及157次調查,并派助手清查美國駐外使館的圖書收藏目錄,將白勞德、史沫特萊等75個美國作家的書籍列為禁書,甚至連馬克?吐溫的著作也被列入了“危險品”的名單。更為可笑的是,連一本介紹蘇聯芭蕾舞的書也因為提到了“蘇聯”而被麥卡錫主義分子焚燒,甚至連有關中世紀英國綠林好漢羅賓漢的書也被劃入清洗之列,原因是“羅賓漢劫富濟貧,這可是共產黨的路線”。

  在冷戰氣氛和媒體宣傳雙重作用的發酵之下,麥卡錫成了美國政壇最耀眼的一顆明星,仿佛化身為 “民主制度”的救世主,就連英國首相艾德禮都發出疑問“美國外交權力核心的掌控者,究竟是美國總統還是麥卡錫?”終于,在鎂光燈的照耀下,他膨脹了。在他的眼里,反對他就是反對美國,就是反對自由民主的制度。

  就在這一年,共和黨候選人艾森豪威爾當選美國第34任總統。但是,麥卡錫卻并未把這位在反法西斯戰場上立下赫赫戰功的五星上將放在眼里,依然以“在野批評家”的形象對政府大放厥詞,這自然就引起了共和黨的不滿,昔日的“反共斗士”已經成了一個難以甩脫的大麻煩。此時,傾向于共和黨的媒體也不再為麥卡錫拉抬聲勢,反而開始對他有所指責。于是,他宣布與共和黨決裂。1953年7月27日,參戰各方正式簽署了《朝鮮停戰協定》。

  美國遠東政策變得僵硬

  上帝要誰滅亡,必先讓誰瘋狂。在1954年4月22日到6月17日的陸軍-麥卡錫聽證會上,麥卡錫指控美國陸軍中有人包庇并慫恿共產黨分子,再度引發了軒然大波,而這一行為直接觸怒了軍方。陸軍部立刻發起了反擊,向外界公布了麥卡錫的種種違法和越權行為,昔日的政壇明星一敗涂地而變得聲名狼藉。11月,麥卡錫被免去了非美調查委員會主席一職。同年的12月2日,美國國會參議院通過了譴責麥卡錫的決議,對其言行做了結論性的定性。

  1957年5月2日,麥卡錫因急性肝炎死于一所海軍醫院。有人說他是蠱惑民心的法西斯主義者,也有人說他是美國民主制度的捍衛者。功過毀譽,興許也只能由歷史來評說了。

  朝鮮戰爭對美國政治軍事的影響著實是深遠持久的,由大洋彼岸的“紅色恐怖”而引發的“白色恐怖”席卷了整個美國,人人都感到朝不保夕。麥卡錫雖然倒臺了,但冷戰思維卻并未由此而受到削弱,而美國的遠東政策也日益變得僵硬。從此之后,美國借《巴特爾法案》開始對中國及其他社會主義國家開始了長期的經濟封鎖,其在歐洲的政策也由部分遏制轉向普遍遏制。盡管艾森豪威爾政府依然把遠東問題作為一項基本的外交政策,但手法上已與民主黨政府大為不同,轉而以施加強大壓力和強硬政策為主,由最初的“避免承擔過多的軍事義務”轉向“結束對遠東的忽視,解放那些被奴役的人民”,并且拒不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地位,甚至以拒交聯合國會費相要挾。當然,最重要的影響在于其對中國的獨立地位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這也足以解釋為何在嚴峻的冷戰背景之下,由1955年發端的中美雙方在日內瓦和華沙的雙邊大使級磋商能持續二十多年,也正是這細水長流的磋商為中美兩國的徹底和解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南崗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走著走著,初心為何不見了?
  2. 為什么“專家”和“教授”們越來越臭不要臉了?!
  3. 掃把到了,灰塵就會消除
  4. 陳丹青說玻璃杯不能裝咖啡、美國教育不啃老,網友就笑了
  5. “馬步芳公館”的虛像與實像
  6. 雙石|“高臺以后,我們的信心的確缺乏……”
  7. 【新潘曉來信】一名失業青年的牢騷
  8. 為什么走資派還在走?
  9. 子午|是誰在鼓吹用連花清瘟防治流感?
  10. 中美共治?中美國?G2?要認清中美正在加速脫鉤與對抗的現實,勇敢地直面碰撞!
  1.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2.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3.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4. 歷史上不讓老百姓說話的朝代,大多離滅亡就不遠了
  5.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7.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8. 到底誰“封建”?
  9.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10.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7.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8. 歐洲金靴|《我是刑警》是一部紀錄片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 毛主席掃黃,雷厲風行!北京所有妓院一夜徹底關閉!
  2. 劍云撥霧|韓國人民正在創造人類歷史
  3.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4. 果斷反擊巴西意在震懾全球南方國家
  5. 重慶龍門浩寒風中的農民工:他們活該被剝削受凍、小心翼翼不好意思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亚洲色婷婷综合久久久久中文 | 亚洲乱码一区AV春药高潮 | 亚洲中文字幕手机在线第一页 | 中文字幕在线免费观看一区 | 日韩中文字幕亚洲精品欧美 | 一本久道久久综合婷婷日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