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俄國馬克思主義運動較久的人,都很熟悉托洛茨基這個人物,所以用不著對他們多說了。但是年輕一代的工人不知道他,所以不能不談一談,因為他對于那些事實上也動搖于取消派和黨之間的五個國外小集團來說是一個典型人物。
在舊《火星報》時期(1901—1903年),給這種在“經濟派”和“火星派”之間跑來跑去的動搖分子起了一個綽號:“圖希諾的倒戈分子”(人們曾這樣稱呼俄國混亂時期那些從一個陣營跑到另一個陣營的軍人)。我們考察取消主義的時候,就知道這個一定的思潮是在許多年來生長起來的,它同二十年來馬克思主義運動歷史上的“孟什維主義”和“經濟主義”是一脈相承的,是同一定階級即自由資產階級的政策和思想有聯系的。
“圖希諾的倒戈分子”自以為超乎一切派別之上,其唯一根據就是他們今天“借用”這一派的思想,明天又“借用”另一派的思想。在1901—1903年間,托洛茨基是個激烈的“火星派分子”,所以梁贊諾夫把他在1903年代表大會上所扮演的角色稱為“列寧的棍子”。1903年底,托洛茨基成了一個激烈的孟什維克,就是說,他從火星派方面跑到“經濟派”方面去了;他宣稱:“在舊《火星報》和新《火星報》之間橫著一道鴻溝。”在1904—1905年間,他離開孟什維克而采取了動搖的立場,時而同馬爾丁諾夫(“經濟派”)合作,時而標榜荒唐的左的“不斷革命”。在1906—1907年間,他接近布爾什維克,而到1907年春天又自稱和羅莎·盧森堡見解相同。 在瓦解時代,他經過長久的“非派別性的”動搖之后,又向右轉了,在1912年8月同取消派結成了聯盟?,F在,他又離開了取消派,但實際上還是在重復著取消派的所謂思想。
這種典型帶有過去歷史階段和歷史形態渣滓的特色,那時俄國群眾性的工人運動還處于沉睡狀態,任何一個小集團都可以“自由地”自命為派別、集團、派別組織,一句話,自命為可以同他人談論聯合的“強國”。
必須使年輕的一代工人十分清楚他們是在同什么樣的人打交道,這種人抱著一種難以置信的野心,根本不愿理睬黨從1908年起就確定和規定了對取消主義的態度的決議,根本不愿考慮實際上已經使大多數人在完全承認上述決議的基礎上統一起來的俄國當今工人運動的經驗。
——列寧:《論高喊統一而實則破壞統一的行為》(19l4年5月)?!读袑幦返?5卷第215—216頁
-----------------
在列寧的這篇文章里,還有關于托洛茨基的許多“警句”:
·閃光的東西不一定都是金子。托洛茨基的詞句雖然燦爛奪目,娓娓動聽,可是沒有絲毫內容。
·玩笑少開(雖然對于托洛茨基的這種令人難以忍受的清談,唯一客氣的回答方法就是開開玩笑)。
·托洛茨基非常歡喜“以博學的專家的姿態”,說些夸張漂亮的詞句,給歷史現象作些抬高托洛茨基身價的解釋。
·看到這樣的東西,人們不禁要問:這種喊聲是不是從瘋人院里發出來的?
·托洛茨基的“非派別性”,就其最肆無忌憚地違背大多數工人意志這一點來說,恰恰就是分裂主義。
·我們的對手的經驗證明我們是正確的,證明同取消派一起共事是不可能的。
·托洛茨基在他的新雜志上,極力不談自己觀點的實質。
……正因為如此,我們指出,他企圖成立獨立的組織,而又不亮明它的思想政治面貌,這是最壞的派別活動。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