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歷史 > 歷史視野

用數據說話,分田單干到底好不好?

南海老道 · 2015-01-24 · 來源:烏有之鄉
收藏( 評論() 字體: / /

  聯產承包制解決了中國人吃飯的問題,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使農民走向了富裕。這是被部分人津津樂道的。事實如何呢?冰冷的數據是充滿感情并會說話的,下面將1949年以來全國糧食產量和人均糧食的數據整理出來供大家分析 (數據來源于中國統計年鑒,圖表來源與網絡)。

 

  年度糧食產量(萬噸)人口(萬人)人均糧食(公斤/人)

 

  1949 11318         54167     209

  1950 13213         55196     239

  1951 14369         56300     255.

  1952 16392         57482     285.

  1953 16683         58796     284

  1954 16952         60266     281

  1955 18394         61465     299

  1956 19275         62828     307

  1957 19505         64653     302

  1958 19765         65994     300

  1959 16968         67207     252

  1960 14385         66207     217

  1961 13650         65859     207

  1962 15441         67295     229

  1963 17000         69172     246

  1964 18750         70499     266

  1965 19453         72538     268

  1966 21400         74542     287

  1967 21782         76368     285

  1968 20906         78534     266

  1969 21097         80671     262

  1970 23996         82992     289

  1971 25014         85229     293

  1972 24048         87177     276

  1973 26494         89211     297

  1974 27527         90859     303

  1975 28452         92420     308

  1976 28631         93717     306

  1977 28273         94974     298

  1978 30477         96259     317

  1979 33212         97542     340

  1980 32056         98705     325

  1981 32502         100072     325

  1982 35450         101654     349

  1983 38728         103008     376

  1984 40731         104357     390

  1985 37911         105851     358

  1986 39151         107507     364

  1987 40473         109300     370

  1988 39404         111026     355

  1989 40755         112704     362

  1990 44624         114333     390

  1991 43529         115823     376

  1992 44266         117171     378

  1993 45649         118517     385

  1994 44510         119850     371

  1995 46662         121121     385

  1996 50454         122389     412

  1997 49417         123626     399

  1998 51230         124761     411

  1999 50839         125786     404

  2000 46218         126743     365

  2001 45262         127627     355

  2002 45711         128453     356

  2003 43067         129227     333

  2004 46947         129988     361

  2005 48401         130756     370

  2006 49746         131448     378

  2007 50150         132129     379

  2008 52850         132802     380

 

  用圖表直觀表示

  1286875791702.jpg

  1、關于糧食產量統計方法。在聯產承包制之前,全國的糧食產量是按小隊、大隊、公社、縣、省、中央逐級過秤上報的,采用的是統計方法中的全面調查方法,數據應該的比較準確的,即使是在浮夸風盛行的時候,不管報紙上如何放衛星,但實際入庫的數據還是實實在在的。聯產承包后,由于農村的生產管理體系已經不復存在,所以,全面調查、層層上報、逐級匯總的糧食產量統計方法已無法進行。 現在的糧食產量是如何統計的呢?國家統計局在全國800個縣設立了調查隊(全國有2861個縣),占全國總縣數大約三分之一。先采用衛星遙感技術對地進行掃描,得出全國種植面積總的數據(在統計學上稱為總體)。然后,由分布在800個縣的調查隊現場采樣。每個縣隨機抽出一個鄉的一個村的一塊地的一平方米面積(這在統計學上成為樣本)。組織人進行收割,晾曬或烘干達到標準后,進行稱重。再將數據輸入數學模型中,即可推算出全國的產量。也就是說,通過每個縣1平方米,全國800平方米上的糧食產量推算出全國的糧食總產量。這種方法屬于統計學中的抽樣調查,按照理論來講也應該是科學的,但是,800平米的樣本太少,總體數據又不準確(為什么有的地方將裸露的地方都刷上綠漆和用綠網覆蓋?目的就是為了欺騙衛星,加上地方政府的業績觀錯位,這樣得來的全國種植數據只會多不會少)。為什么糧食年年豐收但糧食進口數量每年增加的原因吧,也許是中國人口增長太快。

  2、簡單分析。1949年到1958年,土改和解放后農民的積極性提高,加上合作社和大興水利,國家采用統購統銷方式,全國糧食產量逐年提高,1956年,人均糧食超過300公斤,1958年,糧食總產量達到建國后歷史最高。1959-1961年,由于嚴重的自然災害造成糧食減產,(人均糧食最低的1961年人均糧食為207公斤,1949年人均為209公斤,按照精英餓死幾千萬的說法,1949年也應該餓死幾千萬才對),1962年后,全國糧食產量就觸底反彈并一路走高。即使是在WG時期,糧食產量也是穩步增長的,軍墾農場的建設和大寨式的開荒增加了耕地面積,為糧食產量的提高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直到現在它還在是中國農業的中堅力量。加大科學育種,50年代培育的矮腳稻和70年代培育的雜交水稻被稱為中國糧食生產的兩次飛躍。為什么人民公社的大鍋飯還能保證糧食產量逐年增長呢?學者們要好好研究一下。

  1984年,糧食產量脈沖后,接下來又回到了原來的上升趨勢中,但是,1999年后,中國的糧食產量破壞了過去的上升趨勢線,出現了連續近10年的橫向整理。按道理說,聯產承包制調動了農民的積極性,但是為什么全國的糧食產量卻開始下滑呢?原來聯產承包制開始實行后的糧食增產得益于原來的優質品種的培育成功和推廣,原來的水利設施繼續發揮作用,另外一個原因就是1979年開始大量使用化肥和農藥和糧食收購價格提高。由下表可以看出,79年后化肥的使用增長速度就開始超過糧食的增長速度了,83年后糧食生產和零售價格大幅上漲。

  1286875837760.gif

 

  1286875876284.jpg

  當化肥、農藥因素作用殆盡,繼續提高糧食收購價格政策會加劇通貨膨脹而停止后,加上耕地被大量占用,全國糧食產量就停止不前并開始下降。為了提高糧食產量,當化肥農藥因素不再發揮作用,土地質量退化使得優質產品不能擴大種植后,通過西醫式種植轉基因農產品就成為提高糧食產量的首選方法了。面對糧食產量長期徘徊不前,耕地面積縮小,人口逐年增加,精英們還在說中國不存在糧食安全問題,不知道他們是無知還是有意。

  3、關于吃飽飯的問題。在糧食總產量按趨勢上升的時候,我國的人口也在增加,衡量是否吃飽飯應該以人均糧食產量來衡量,我國建國以來人均糧食產量統計如下表

  1286875935290.jpg

  每個人到底一年吃多少糧食才叫吃飽了飯?沒有統一的答案。(以下分析不包含工業用糧,相信現在的工業用糧一定會超過以前)

  如果說每人每天消耗1公斤糧食,那么應該將吃飽飯的標準定為365公斤/人年,那么在1983年,中國人民才解決了吃飯問題,但是,在85、88、01—04年中國人又開始吃不飽飯了。

  如果每人每天消耗0.75公斤糧食,那么,吃飽飯的標準應該是274公斤/人年,52—58年,66年以后(68、69年除外)就應該算吃飽飯了。

  如果每人每天消耗0.5公斤糧食,那么每人每年應該吃183公斤,那么,從49年就開始吃飽飯了。是否每人每天消耗1斤糧食就會餓死?沒試過,不知道,反正現在很多女孩子每天估計吃不到1斤糧食,也沒見餓死的。在人均糧食最低的61年,中國每人糧食產量為207公斤,平均每人每天可分攤為0.56公斤。

  在三年自然災害最缺糧的時候,有的地區出現過饑荒現象,這主要的原因是當地的領導為了個人業績,完成不切實際的公糧征收任務,減少集體留成造成的,對災害信息反饋滯后和瞞報,影響到中央的計劃決策而造成,即使在信陽,在饑荒的時候,糧庫的糧食還是滿的,也沒有發生搶糧的現象,開倉后饑荒現象就得到了緩解。好象當時的河南省領導在后來被平反了,有興趣者對此可以獨立研究一下。

  4、 關于農民收入來源

1286875986631.jpg

 

  圖表顯示很清楚,對中國農民的收入貢獻最大的不是種田,而是勞務報酬,即打工(紅線),種田的收入(藍線)嚴重下滑,這說明聯產承包制并沒有使農民靠種田增加收入,所以,千萬不要歧視農民工,當資方的,就不要拖欠他們的工資,從農民手上購買農產品不要斤斤計較,他們已經很不容易了,在他們的肩上,扛著他們全家的希望。當然,有的農民通過努力也成為了富裕人士,但那畢竟是少數。

  5、關于聯產承包制后的農村 這個問題敏感,就簡單說說,大田改小田、大型農業機械改為小型農業工具,水利設施荒廢,防災能力減弱,土地質量嚴重退化,農科所撤銷,假種子和假農藥盛行,現在農村除了干部以外基本上都是老弱病殘婦幼了,農村基礎政權、醫療、教育、養老、社會風氣退化,中國農民又回到一盤散沙的局面。。。。。。。

  6、小結

  農業生產不是工廠流水線的生產,受到氣候、政策、農業技術等眾多因素的影響。通過數據分析,建國以來,通過集體化、加強農田水利基本設施建設、設立軍墾農場、培育優良品種等措施,我國的糧食產量雖然在三年自然災害中有下降,但從總體趨勢上看,不管是糧食總產量還是人均糧食產量,都是沿著一條上升趨勢線震蕩增長。80年代初,實行了聯產承包,在消耗完前30年農業基礎資源紅利,而未繼續儲備和擴大這個紅利后,聯產承包制就開始暴露出了先天的弱點。從98年開始,我國的糧食產量就停止了增長的勢頭開始橫盤震蕩。而人均糧食卻在96年后打破了上升的趨勢,開始下滑。中國從一個糧食凈出口國開始變為糧食凈進口國。從糧食總產量和人均產量看,并未看到聯產承包制給中國的糧食產量帶來突破,解決了中國的糧食安全問題,相反,卻造成了以前沒有過的“三農”問題(在目前全國上千個未實行聯產承包制的村子,很少有所謂的“三農”問題),聯產承包也并沒有提高農民種田的收入。重新回到幾千年前的小農經濟模式無法抵抗加入WTO后國際跨國公司的沖擊,外資在中國農業市場的所向披靡就是很好的例證。

  世界潮流是集約化經營代替分散化經營,世界農業發展歷程是小農化、機械化、化學化和生物化,分田單干的方式顯然和世界發展潮流背道而馳的。解決中國“三農”問題和中國整個經濟問題,就是要堅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按照科學的發展觀,破除條條框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重新建立農村集體經濟,只有借助建立在現代管理方法基礎上的農村集體經濟這個平臺,才能使農村各方面得到發展,解決“三農”問題,靠鼓勵私有資本主導的土地流轉,靠拔苗助長式的城鎮化,不但解決不了反而只加會劇“三農”問題,并帶來其他的社會問題。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昆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走著走著,初心為何不見了?
  2. 為什么“專家”和“教授”們越來越臭不要臉了?!
  3. 陳丹青說玻璃杯不能裝咖啡、美國教育不啃老,網友就笑了
  4. 掃把到了,灰塵就會消除
  5. 雙石|“高臺以后,我們的信心的確缺乏……”
  6. “馬步芳公館”的虛像與實像
  7. 【新潘曉來信】一名失業青年的牢騷
  8. 為什么走資派還在走?
  9. 子午|是誰在鼓吹用連花清瘟防治流感?
  10. 中美共治?中美國?G2?要認清中美正在加速脫鉤與對抗的現實,勇敢地直面碰撞!
  1.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2.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3.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4. 歷史上不讓老百姓說話的朝代,大多離滅亡就不遠了
  5.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6.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7.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8. 到底誰“封建”?
  9.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10.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7.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8. 歐洲金靴|《我是刑警》是一部紀錄片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 毛主席掃黃,雷厲風行!北京所有妓院一夜徹底關閉!
  2. 劍云撥霧|韓國人民正在創造人類歷史
  3.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4. 果斷反擊巴西意在震懾全球南方國家
  5. 重慶龍門浩寒風中的農民工:他們活該被剝削受凍、小心翼翼不好意思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日韩一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 日本一道本精品一区二区手机版 | 日本在线a一区视频 | 亚洲欧洲中文字幕无线乱码 | 日韩视频中文字暮 | 日韩欧美中文字幕在线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