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少奇是毛主席一手提拔起來的,1943年3月20日在延安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中共領導核心層作出重大調整,中央書記處縮減至三人,由毛主席、劉少奇和任弼時組成。毛主席為中央政治局主席和中央書記處主席;劉少奇、任弼時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書記處書記;毛主席、劉少奇分別擔任政治局新成立的兩個辦事機構中央宣傳委員會和中央組織委員會的書記;劉少奇還參加軍委工作,為中央軍委副主席之一。兩年后在黨的七大上正式形成“毛劉周朱任”中央領導核心,劉少奇在黨內地位的大幅度提升,進入中共中央領導核心層,成為中央領導集體的重要成員。而此前,劉少奇在黨內的職務只是政治局候補委員兼華中局書記。
中共八大是新中國成立后的第一次黨的代表大會,毛主席作開幕詞后,劉少奇代表黨中央作了政治報告,總結了七大以來特別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的歷史經(jīng)驗,向全黨提出了新的任務。劉少奇還在七屆四中全會、八屆二中全會、八大二次會議以及七千人大會等黨的重要會議上代表黨中央作了主報告。
1959年第十六次最高國務會議上,毛主席在向黨外民主人士解釋國家主席人選方案時說:“我們共產(chǎn)黨內主持工作的,我算一個,但是我是不管日常事務的,有時候管一點,有時候不管。經(jīng)常管的是誰呢?是少奇同志。我一離開北京,都是他代理我的工作,這已經(jīng)是多年了,從延安開始就是如此,現(xiàn)在到北京又已經(jīng)10年了。”
毛主席在1953年下半年提出想擺脫處于一線的一些繁雜工作,集中精力思考大事。最終毛主席辭掉了國家主席。二是“準備后事”,“以便我見馬克思的時候,國家不那么震動”。1962年七千人大會以后,中央工作分為“一線”“二線”。毛主席不再參加黨的經(jīng)常性會議,黨的日常工作和政治局會議均由劉少奇主持,書記處會議則由鄧小平主持,大事向毛主席請示。
毛主席1961年9月在武昌同英國元帥蒙哥馬利談話時,蒙哥馬利問:“主席現(xiàn)在是否已明確,你的繼承人是誰?”毛主席說:“很清楚,是劉少奇,他是我們黨的第一副主席。我死后,就是他。”蒙哥馬利又問:“劉少奇之后是周恩來嗎?”毛主席說:“劉少奇之后的事我不管……”。
然而事與愿違,毛主席不是“神”并不能主導一切。新中國成立之前由于大敵當前,中共高層雖有意見卻只是暗流涌動,表面上尚能維持團結,維持支持劉少奇的工作。新中國成立后,劉少奇的資歷淺,功勞小,工作水平不夠的問題逐漸的付出了水面,率先成為眾矢之的。先有高崗對劉少奇發(fā)起挑戰(zhàn)。高崗認為劉少奇工作水平不及自己,一再違反組織紀律,私下里搞串聯(lián),欲取劉少奇而代之。毛主席權衡再三最后還是選擇了劉少奇,毛主席遠在杭州支持劉少奇在北京主持批判高崗,最后以高崗自殺結案。毛主席對此耿耿于懷,林彪折戟沉沙之后,毛主席曾嘆息到:“若是高崗還在有多好。”中共能征善戰(zhàn)的將軍比比皆是,但是善于治國的大員確實奇缺。
作為分管經(jīng)濟工作的劉少奇的工作進展的并不順利,新中國的經(jīng)濟建設由于缺乏經(jīng)驗屢屢遭受挫折。今天把責任統(tǒng)統(tǒng)多推到毛主席的頭上是說不通的:一個工廠出了重大安全事故,廠長理所當然的要負領導責任,但是分管安全的副廠長是不是要負直接責任?一個公司的科研項目失敗,技術副總是不是要比總經(jīng)理更負有主要責任?新中國10年后,遭遇了大面積自然災害,政府預案不夠充分,發(fā)生了饑荒。在1959年廬山會議上,中共中央總結經(jīng)濟工作的經(jīng)驗教訓,制定下一步工作計劃。在朝鮮戰(zhàn)場上剛剛立下奇功,自信驕傲的彭德懷對國內的經(jīng)濟工作大為光火極為不滿,遂上萬言書猛烈抨擊劉少奇,剛直不阿的彭大將軍遠比高崗直率得多,矛頭直指劉少奇,目的就是要劉少奇承擔責任、立即辭職!毛主席站在全局的角度又一次維護了劉少奇的領導地位,毛主席主動承擔經(jīng)濟工作遭遇挫折的責任,甚至在大會上鞠躬檢討。廬山會議的結果是彭德懷被解職反省,劉少奇毫不留情的批彭德懷有魏延反骨。毛主席選擇劉少奇是正確的,當時的工作重心在國內的經(jīng)濟建設上,若按彭德懷的想法把劉少奇解職,彭德懷干得了嗎?總不能像烏克蘭一樣請美國經(jīng)濟專家來搞中國經(jīng)濟建設吧?
劉少奇領導的經(jīng)濟工作屢屢碰壁之時,正值蘇聯(lián)東歐經(jīng)濟崛起,甚至連古巴朝鮮這些社會主義國家人民生活都比中國高很多,劉少奇卻在挫折后驚慌失措,反而對社會主義生產(chǎn)方式提出質疑,三番五次的要走自由經(jīng)濟道路,被毛主席糾正后仍然心有不甘。并于1962年七千人大會上逼宮,把一切責任統(tǒng)統(tǒng)歸咎于社會主義制度,歸咎于退居二線的毛主席。毛主席認為:“對形勢要從積極方面去看,有困難要想辦法去戰(zhàn)勝它。缺點可以有幾千條,但這是可以克服的。不可理不直,氣不壯,不要灰溜溜。潛力是很大的,有困難,有辦法,有希望。久臥思起,現(xiàn)在是起床的時候了。”
劉少奇在報告中則指出:“過去我們經(jīng)常把缺點、錯誤和成績,比之于一個指頭和九個指頭的關系。現(xiàn)在恐怕不能到處這樣套。有一部分地區(qū)還可以這樣講。全國總起來講,缺點和成績的關系,就不能說是一個指頭和九個指頭的關系,恐怕是三個指頭和七個指頭的關系。還有些地區(qū),缺點和錯誤不止是三個指頭。如果說這些地方的缺點和錯誤只是三個指頭,成績還有七個指頭,這是不符合實際情況的,是不能說服人的。我到湖南的一個地方,農民說是'三分天災,七分人禍’。你不承認,人家就不服。全國有一部分地區(qū)可以說缺點和錯誤是主要的,成績不是主要的。”劉少奇雖然講的是“我們”,是以自我檢討的形式批評黨內長期形成的“一個指頭和九個指頭”的框框,但他的批評在客觀上卻有著強烈的指向性。
劉少奇還說:“到底天災是主要原因呢?還是工作中的缺點、錯誤是主要原因呢?各個地方的情況不一樣。應該根據(jù)各個地方的具體情況,實事求是地向群眾加以說明。有些地方的農業(yè)和工業(yè)減產(chǎn),主要的原因是天災。有些地方,減產(chǎn)的主要原因不是天災,而是工作中的缺點和錯誤。”劉少奇在書面報告中對群眾運動提出了質疑。“有些同志把群眾運動當作是群眾路線的唯一方式,好像不搞群眾運動就不是群眾路線。這種看法,顯然是不正確的。”“其實,這種形式主義的東西,決不是真正的群眾運動,更不是群眾路線。這種所謂'群眾運動’,往往并沒有真正的群眾基礎,而是在強迫命令的情況下進行的,表面上似乎轟轟烈烈,實際上空空洞洞。這種違反群眾路線的所謂'群眾運動’,不僅不能真正反映群眾的意見和要求,而且損害了群眾的積極性,損害了黨的威信。”“有些同志,醉心于那種表面上轟轟烈烈,實際上脫離群眾和違反群眾利益的所謂'群眾運動’,誰如果不同意那種'群眾運動’,就被認為是否認群眾的干勁,潑群眾的冷水,泄群眾的氣。這種看法,顯然也是錯誤的”。有些同志是指誰呢?地球人都看得出來。
彭真也在會上發(fā)言說:“我們的錯誤,首先是中央書記處負責,包括不包括主席、少奇和中央常委的同志?該包括就包括,有多少錯誤就是多少錯誤。毛主席也不是什么錯誤都沒有。三五年過渡問題和辦食堂,都是毛主席批的。彭真還說:毛主席的威信不是珠穆朗瑪峰,也是泰山,拿走幾噸土,還是那么高;是東海的水。……如果毛主席的百分之一、千分之一的錯誤不檢討,將給我們黨留下惡劣影響。”話說到這份上,毛主席是不是該引咎辭職呢?不過當時的中共又有誰能代替毛主席的位置呢?劉少奇嗎?諸高官只能呵呵了。
面對咄咄逼人的態(tài)勢,毛主席不得不選擇林彪為接班人,并寫入了黨章。豈料林彪更是野心家,竟然亟不可待的欲置毛主席于死地取而代之,林彪的想法同樣是不可能的,大佬們能服氣嗎?就算是林彪陰謀得逞,中國以一定會回到民國時期各自為政軍閥混戰(zhàn)的亂局。劉少奇被擱置后所受的的磨難,并不是毛主席授意的。劉少奇本人得勢時狠整對手也是有名的,得罪了眾多的人,當劉少奇失勢時不免要被報復,而毛主席作為領導一個7億人口的大國的領袖,哪里又知曉以被擱置一邊的劉少奇的境遇?哪里顧得來保護他呢?
新中國成立之后,毛主席的領導地位非常奇特,一方面因為反對官僚主義和反對腐敗逐漸被領導層排擠削弱,另一方面在人民群眾當中威望如日中天。毛主席不得不動用群眾的力量來捍衛(wèi)無產(chǎn)階級革命政權和共產(chǎn)主義理想。毛主席最大限度的維持了國際國內的和平環(huán)境,防止了清末以來的戰(zhàn)亂重演。直至1976年以后,總設計師重出江湖仍受到了種種阻力,不得不做出重大讓步:“允許經(jīng)商,允許先富”。維持了國家相對平和的同時卻也埋下了全民族徹底腐敗的種子。亂局直到這些開國諸侯們進入耄耋之年才歸于平靜。中國政壇第一次進步到“禪讓”。使民族復興成為可能。
就算領導一個千人小廠,廠長也不可能面面俱到事必躬親,也還要有生產(chǎn)副廠長,技術副廠長,要有生產(chǎn)科財務科設備科技術科質量科。毛主席領導的是7億人的世界第一大國,今天把新中國的一切挫敗統(tǒng)統(tǒng)歸咎于毛主席一個人身上,是其他人在逃避責任。毛主席當然要承擔領導責任,但是其他各部門領導也要承擔相應的責任,奧運金牌數(shù)量上不去是分管體育的領導工作沒做好。出現(xiàn)大面積流行瘟疫是衛(wèi)生部沒有做好工作。經(jīng)濟工作出現(xiàn)了問題,也要由分管經(jīng)濟工作的領導承擔。毛主席結束了百余年的列強入侵,趕走了蔣介石腐敗無能政府,制止了國內軍閥混戰(zhàn),向蘇聯(lián)索要回來旅順、大連和東北鐵路,向蘇聯(lián)爭取到了156個援助項目,趕走了蔣介石非法占據(jù)的聯(lián)合國常任理事國的席位,毛主席居功至偉無人能及。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wǎng)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wǎng)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xiāng)網(wǎng)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