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逝世以后,1981年黨的十一屆七中全會通過“歷史決議”徹底否定了毛澤東親自發動的文化大革命和繼續革命理論,并由此掀起了一股全盤否定毛澤東、毛澤東思想和毛澤東時代的歪風。這股歪風幾乎把毛澤東時代描繪得一團添黑,攻擊得一無是處。不僅文革是“徹底錯誤、一場浩劫”,而且從公私合營、農業合作化、大躍進到各種政治運動都被說成是極左路線指導下的錯誤。其中尤其是污蔑大躍進餓死幾千萬,成了全盤否定毛澤東時代,攻擊毛澤東的重磅炮彈。
下面所述是我在大躍進期間參加哈軍工東風113軍用殲擊機科研任務過程,耳聞目睹大躍進運動的親身感受和對大躍進的有關認識。供關心大躍進的朋友研究思考。親歷大躍進的人,現在可能都已是七老八十,時間不多了,寫出這些親歷的史實,也是希望能給未經歷過那個年代的年輕朋友,從另一個側面來了解那個偉大年代的歷史事實!
大躍進啟動我國趕超世界先進水平的軍用殲擊機研制
1951年我抗美援朝參軍,經杭州筧橋空軍預科總隊8個月學習后到沈陽空軍第八航校學習和工作6年,親歷了抗美援朝期間我國空軍初建和發展的歷程。1957年夏,我從第八航校調干考入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空軍工程系無線電專業學習,插班三年級。1957年到1958年我在哈軍工學習了一年專業基礎課。
1958年,黨中央確定了鼓足干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建設社會主義的總路線,大躍進的戰鼓敲起,不僅全國工業、農業而且科研、學校包括我們軍隊院校也都打破常規,敢想敢干地投入大躍進的浪潮。哈軍工黨委和空軍工程系,根據我空軍急需快速發展趕超世界先進水平的軍用殲擊機的需求,決定傾全系師生力量啟動研制命名為東風113的高性能軍用殲擊機(“東風”取自1957年毛澤東在莫斯科關于“東風壓倒西風”的著名講話)。當時我們新中國建立也只有七八年,無論軍用飛機、民用飛機主要都是從蘇聯買的,數量也不多,飛機設計和制造工業也是剛剛起步,1958年以前,雖然航空工業部門已開始進行了仿制蘇式米格機、自行研制殲擊教練機和軍用殲擊機的工作,并也取得了一定成績,但在主要性能上距離國際上軍用殲擊機的先進水平還相差較遠。根據當時美國對我國日益加劇的軍事威脅的形勢,如果不能在軍用殲擊機的基本性能上盡快趕上國際先進水平,將直接影響我們對抗美國軍事威脅和保衛國家安全、保衛工農業經濟發展的能力。當時哈軍工的空軍工程系在蘇聯專家的幫助下已經集中了國內相當強的航空專家和教師,從空氣動力學、飛機總體設計、發動機、飛機電子設備等都已有了完整配套的專業,還有一個相當不錯的空洞實驗室,確實已有相當條件來進行自己飛機的研制。但是,哈軍工成立也僅5年,空軍工程系能夠下決心啟動和承擔我國高性能軍用殲擊機的研制,確是借助了全國的大躍進的形勢!
哈軍工初建時期,雖然也是在蘇聯專家大力幫助下發展的,導彈和軍用殲擊機等尖端武器的教學、科研也都是跟著蘇聯的裝備和模式。但到1958年大躍進開始時,赫魯曉夫已開始與美國一起來抑制我們,蘇聯對我們援助已開始收縮,許多蘇聯專家開始撤離,所以東風113上馬并進行方案設計時,軍委領導和校黨委都強調,不僅性能指標要趕超世界先進水平,而且要完全獨立自主、自力更生,要甩掉對蘇聯和蘇聯專家的依賴。根據這一指導思想,1958年夏,哈軍工空軍工程系組織全系教師和高年級學員分飛機、發動機、機上電子設備和機上武器等小組進行了精心的方案設計和部分實驗,國慶前后,東風113設計方案送北京由中央軍委主持召集一機部、空軍、五院等有關專家、領導參加的方案審議會,經過反復討論,甚至激烈爭論定案,由軍委送交中共中央批準作為正式國家科研任務下達,研制費用直接由軍費支出。
實際上,不僅我們空軍工程系,哈軍工的其他系如海軍、工程兵等都啟動了一批當時在本系統內最先進的科研項目。我們空軍無線電專業和海軍無線電專業也聯合啟動了計算機和半導體的自行研制,在大躍進期間,研制成功了我國第一臺電子管計算機,現在科大計算機學院研制的銀河巨型機系列和萬億次天河計算機都是在當時大躍進成立的計算機研制小組基礎上逐步發展起來的。還不僅是我們哈軍工,全國許多高校和科研單位也都在當時啟動了一批趕超世界先進水平的科研項目。前不久,看到反映兩彈一星發展歷程的電視劇<國家命運>,實際上也是在大躍進敢想敢干、自力更生、發奮圖強的精神鼓舞下,堅持實現的!哈軍工當時也有不少人參加。
科研與教學相結合的大會戰
根據大躍進的精神,哈軍工空軍工程系啟動的東風113飛機研制任務也采取了非常規的方式,系黨委決定:已經學習過專業基礎課的四、五年級學生(二、三期)全部參加東風113研制任務,并由本專業教授會的教師與學生結合組成相應的科研小組,承擔東風113大任務中劃分下來的子任務。哈軍工當時的組織建制,系劃分為若干專科,我們無線電??圃O科主任和??泣h委,統一領導和管理教授會、實驗室和學員隊。教授會黨支部和我們學員班黨支部都在??泣h委統一領導下。所以當我們??瞥薪恿藮|風113機上無線電設備的研制任務后,在專科黨委統一領導下,無論思想動員到師生結合的科研小組組成都很自然順手。其實,在當時大躍進形勢的鼓舞下,無論是教授會的老師和學員班的學員對于能夠直接參加我國自行研制高性能軍用殲擊機的任務都感到由衷的高興和自豪,對于教師與學生相結合走出課堂在科研實踐中學習專業的方式也感到是一個非常自然、科學的教學之路,是大躍進推動的教育改革的一種實踐嘗試。我在空軍八航校5年搞的就是蘇式米格殲機機上無線電設備的教學和修理維護,現在有機會參加自行設計的殲擊機研制,更感高興!
東風113任務不僅采用學校師生結合、科研與教學相結合的方式,而且還采用走出學校全國社會主義大協作的方式,這不僅因為自行設計研制我國高性能軍用殲擊機的任務需要集中全國飛機和航空方面的專家和力量,而且還由于整個研制過程需要科研與生產結合、學校與工廠結合,才有可能研制出可以作為實際軍用武器裝備部隊的殲擊機。所以,當1958年末東風113任務正式上馬以后,除一部分人在哈爾濱的軍工學院內進行以外,哈軍工的大部分師生、干部都浩浩蕩蕩開赴全國科研戰場,我們無線電??频臋C上電子設備研制隊伍主要奔向西安軍事電信工程學院(簡稱西軍電),因為西軍電當時也是軍內電子技術力量比較集中的一個學校。
大約是1959年1月份,我們從哈爾濱坐火車經北京去西安,一路上看到人民公社大片整齊的農田和集體勞動的社員,晚上看到群眾性大煉鋼鐵點燃的爐火如夜空中閃亮的星星,感受到全國大躍進熱火朝天的氣氛,至今想起仍有些激動之情。這種心情,由于大躍進被有些人歪曲得一無是處、一團漆黑,現在的年輕人心中可能是難以理解的。
到西安西軍電以后,我很快投入了東風113引導接收機的研制任務,我們這個小組七八個人,由二名老師和我們二期、三期的幾個學生,經過近一年多的日夜奮戰,終于做出了樣機,準備去成都下廠生產。在此期間,機上雷達、通信設備等研制也多在西軍電差不多時間完成,由于學員相對比較集中,老師也在一起,在此期間還穿插上了一些四年級的課程,如自動控制等,在科研實踐過程中結合學習一些專業基礎課,更有利于理論與實際的結合。這也應算是大躍進開創的一種教學模式吧!
科研與生產相結合的樣機生產
1960年5月,我們承擔東風113機上電子設備研制的人員帶著任務從西安去成都電子工業部的對口工廠進行樣機生產,雷達、通信等大部分研制小組去了719廠(四機部當時在成都最大的一個電子工廠),我們引導接收機組被分派到成都金牛區四機部第十研究所(通訊研究所)的附屬工廠,當時東風113的飛機整機、發動機及其它機上電器和特種設備的研制,也在差不多時間下到全國各有關工廠進行樣機生產。這是一個軍民結合的全國大協作的大系統工程,也充分體現了大躍進的精神!
在全國大躍進的氣氛下,成都的有關研究所和工廠對于我們軍隊院校帶下來的研制任務也是非常歡迎和支持的,無論從工作上、生產上和生活上都給以我們盡可能方便和周到地的安排,我們與所和廠的領導、技術人員以及工人師傅們同吃、同住、同勞動,摸爬滾打整整奮戰了半年多,終于做出了樣機,完成了任務。我們這些還在校學習的學員,也通過科研、生產的實踐,學到了許多課堂上難以學到的知識,鍛煉了獨立工作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為了統一領導和協調東風113任務西南地區下廠各任務組的工作,哈軍工空軍工程系無線電??泣h委在成都大校場成都軍區院內專門成立了領導辦公室,??泣h委書記和主任經常駐守軍區內進行具體領導和協調,包括研制小組與工廠關系的協調、研制小組任務進度與東風113整體任務進度的協調、研制小組之間的技術協調、研制任務與學校教育計劃的協調、組織政治學習,特別是組織參加有關總路線、大躍進黨內不同認識的討論等,使我們雖然大約兩年時間遠離學院,但仍然能感受到黨的堅強領導和關心,使我們在艱苦的環境中,始終以飽滿的政治熱情戰斗在科研生產第一線,感受到我們是在全國大躍進千軍萬馬奔騰潮流中的一員。
大躍進帶出了一批科研成果和機構
東風113飛機研制任務,經過哈軍工空軍工程系數百名師生與全國有關院校、研究所、工廠協作奮戰近3年已基本上完成了試制任務。進入1961年,隨著大躍進進入調整、鞏固和提高階段,國家決定由第三機械工業部(航空工業部)新建第六研究院(飛機研究院),把東風113的研制成果整體移交給第六研究院鞏固和提高。為了保證我國自行設計飛機的成果在新成立的飛機研究院繼續發展,除了從學院抽調一些骨干教員到六院工作外,明令規定我們參加東風113任務并下廠參加樣機生產的三期學員全部隨任務分配給六院。在第六研究院成立同時,還成立了一批與飛機研究院配套的研究所如雷達研究所、導航研究所等,我們班的大部分同學都被分配到鄭州、四川、西安等這些相關的研究所工作,這些參加東風研制的三期學員,以后在這些新成立的研究院和研究所中都成為中堅力量和骨干。
我本應與本班同學一起分配隨任務去有關研究所的,但當時哈軍工進行院系專業大調整,決定原空軍工程系與海軍工程系的無線電專業聯合成立新的電子工程系,系黨委把我們在成都下十所的三人扣下,調新成立的電子工程系工作,新成立的電子工程系擴大了許多新的專業,包括雷達、導航、通信和計算機(以后分出成立計算機系)等,我被分配到導航教研室工作,可能也與我參加過東風113引導機研制有關。電子工程系的主要教師和干部力量,除了原來空軍工程系與海軍工程系無線電??频慕處熀透刹苛α客?,主要是相關專業的哈軍工一、二期留校學員和大批應屆畢業的四期學員,我們三期大部分隨任務去了研究所,留下很少。這些在大躍進中參加東風113任務的師生在新成立的電子工程系中也都成為了中堅力量與骨干。哈軍工1961年新成立的許多專業和系,可以說也是大躍進的產物和成果。我相信,不僅是我們哈軍工,全國許多院校、系、專業、研究所可能都是在大躍進中許多先進科技項目上馬然后經過調整、鞏固和提高而建立和發展起來的。我想,經歷過那個大躍進年代的學生、教師和科技人員應該可以見證。
大躍進不僅帶出了一批科研成果,而且也帶出了一批高質量科技人才。
如何歷史地看待大躍進時代的一些思考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對毛澤東時代文革的被徹底否定,一些人也開始對大躍進進行了許多歪曲事實的抨擊,連同人民公社、總路線幾乎也被全部否定了,為什么會這樣?我想結合我上述親歷大躍進年代的感受,談點自己的認識和思考。
一、關于大躍進起因的認識
(1)抗美援朝戰爭的啟示,落后就要挨打??姑涝瘧馉庪m然我們取得把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從鴨綠江邊打回三八線并實現停戰的偉大勝利,但我們也確實付出了很慘重的代價,尤其是空軍、導彈、原子彈等現代化尖端武器裝備方面,我們與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差距還是很大的。而發展軍事武器裝備,又需要有獨立和堅實的工業基礎,建國初期我國的工業基礎包括鋼產量,與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相比,也是有更大的差距。如果不能以大躍進的非常規方式迅速發展自己的工業和現代化軍事力量,新生的社會主義國家也很難鞏固和發展。
(2)帝國主義的封鎖,蘇修扼制,迫使我們自力更生、發奮圖強。抗美援朝戰爭雖然迫使以美帝國主義為首的資本主義國家簽字停戰,但他們對新生的社會主義中國仍然一直采取外交上不承認、經濟上封鎖、軍事上威脅的扼殺政策。五十年代初,蘇聯對我們的工業和經濟確有很大幫助,但1956年赫魯曉夫否定斯大林以后,由于意識形態的分歧,也開始減緩對我們的援助,處處限制為難我們,到1960年我們最困難的時候,公然撕毀援助項目的合同,撤回全部蘇聯專家。這些情況,迫使我們只能自力更生、發奮圖強,以躍進的步伐迅速發展經濟才能求生存。
(3)在所有制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的基礎上,發展生產,迅速改變中國落后的經濟面貌成為全黨的共識。1956年黨的八大召開之際,農業合作化和人民公社運動基本上完成了農業從個體小生產所有制到集體所有制的轉變,公私合營也基本上完成了對民族資本主義企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生產關系的社會主義改造極大地解放了生產力,調動了廣大勞動人民群眾建設社會主義的積極性,為大躍進提供了勞動力和精神的基礎。八大上分析當時社會主要矛盾是大力發展生產,迅速改變中國落后的經濟面貌確實成為全黨的共識。
可見大躍進的產生,決不是少數領導人“頭腦發熱”,而是國內外形勢所迫,是社會主義新中國求生存、求發展所需。
二、充分看到大躍進的巨大成就
(1)一大批科研成果。我從哈軍工看到的大躍進中啟動和開創的飛機、半導體、計算機等當時比較先進的科研項目,在全國范圍內可能仍然是很小一部分。實際上,當時全國所有大專院校、科研單位在大躍進精神鼓舞下都在各個領域上了一大批科研項目,取得很大成就,并相應地建立了一大批科研機構。導彈、原子彈和衛星等尖端軍事技術的發展就是一個突出的例子,它們也多是在大躍進時期上馬,以獨立自主、發奮圖強的大躍進精神,以趕超蘇、美的發展速度在六、七十年代實現了我國第一顆原子彈、氫彈的爆炸,第一顆東方紅衛星的上天以及在國內羅布泊第一個帶核彈頭的遠程導彈發射。與兩彈一星相關的二機部、七機部和第五研究院,也是在這個時期相伴而生的。可以說大躍進啟動了我國科研從無到有的飛躍,為我國以后科研事業的發展打下了一個寶貴的基礎,這一點,我相信科學院和大專院校老一些的同志也都應該可以見證的。
(2)以鋼為綱的工業大發展。大躍進中大煉鋼鐵一直被一些人作為攻擊大躍進的一個“重磅炮彈”,但我們應該實事求是地看到,雖然在大煉鋼鐵群眾運動中確實造成一些浪費、付出一些代價,但我們的鋼產量確實經過大躍進翻了幾番,特別是在群眾性大煉鋼鐵的基礎上,各省市都建立了一批中大型鋼鐵廠,成為以后我國鋼鐵工業進一步發展的重要力量。以湖南為例,湖南省最大的兩個鋼鐵廠:株州鋼鐵廠與漣源鋼鐵廠就都是大躍進中大煉鋼鐵基礎上建立的(我因協作搞信息化任務都去過)。而鋼鐵工業又是其他工業發展的基礎,帶動了其他工業大發展。大躍進中大煉鋼鐵為我國建立了獨立自主的工業體系基礎的這一巨大成就不應被一筆抹煞。
(3)人民公社運動基礎上的農業大發展。人民公社運動與大躍進是相伴而生的;一方面人民公社集體所有制解放了生產力,也便于組織勞動力,人民公社社員成為大煉鋼鐵群眾運動的重要力量,為鋼鐵工業發展做出重要貢獻;另一方面,人民公社在大躍進精神鼓舞下大力開展群眾性興修水利運動,在全國神州大地修建了成千上萬的水庫、水渠等水利工程,至今仍在中國的農業灌溉、漁業和旅游業起著重要作用,如果你在國內到一個水庫風景區旅游時,你不妨打聽一下,很可能不少都是當年大躍進興建的。當時部隊也經常組織參加人民公社的水利工程勞動,公社社員那種紅旗招展、熱火朝天集體勞動的場面,可能也是現在許多年青人難以想象的。雖然在1960-1961年困難時期,農業生產確實受到嚴重影響,但在1962年以后經過調整、鞏固,由于人民公社的一大二公和集體所有制的優越性,農業生產迅速得到恢復和發展,1962年以后市場供應迅速恢復和發展,我們也都是直接感受到的。不能因為一、二年的困難時期的問題歸咎于人民公社集體所有制而鼓吹“包產到戶”。
(4)交通、能源等基礎設施的大發展。在大躍進精神鼓舞下,全國交通、能源、基建等各條戰線也都以大膽創新的姿態取得許多成就,如成渝鐵路、武漢長江大橋、大慶油田等都是在大躍進時期興建完成的。特別是為慶祝國慶十周年,在1958到1959短短一年時間完成的包括人民大會堂、歷史博物館在內的首都十大建筑,那也是全國大協作的輝煌成就。那段時間,我經常奔波于哈爾濱、北京、西安、成都之間,看著首都十大建筑日新月異拔地而起,總是胸湧澎湃,為祖國興旺而自豪。最近看到北京衛視關于大躍進時期如何發動群眾、自行設計、組織全國力量在不到一年時間建成能容萬人開會的人民大會堂的專題片,仍然非常感人,其中提到美國國會大廈化了55年建成,也才能容納三千人開會,人民大會堂至今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大會堂。我們有些人,可能就坐在大躍進時代建的人民大會堂中污蔑和攻擊大躍進,實在不應該!
(5)大躍進精神也是社會主義建設的一筆寶貴財富。大躍進精神源于社會主義新中國成立初期在帝國主義、資本主義包圍、封鎖和武力威脅形勢下,為了國家和民族求生存、求發展、擺脫貧困、趕超發達國家而迸發出來的發奮圖強、自力更生的精神,所以,大躍進開始時必定強調敢想敢干、大干快上、不怕苦、不怕死的拼命精神,但隨著運動深入,總結運動實踐中的經驗教訓,逐步形成更為科學、辯證的多、快、好、省建設社會主義的總路線。在大躍進中形成的全國社會主義大協作、教育科研生產勞動相結合、軍民結合,也都是大躍進精神的體現。
三、如何看待大躍進中的錯誤和問題
(1)尊重事實,不能歪曲、夸大,更不能捏造。大躍進初期黨中央領導確實存在對社會主義經濟發展的規律認識不足、對從社會主義向共產主義過渡想得太簡單,趕超發達國家和經濟發展指標定得過高,導致以后在糧食生產上浮夸、虛報、高征購,農村集體所有制發展過快過大,取消自留地、公共食堂吃飯不要錢、平調等錯誤,加上那幾年確實發生嚴重自然災害,造成全國性糧食減產和市場糧食和付食緊張,這是勿用違言的。但也絕不是如有些人攻擊大躍進“餓死幾千萬!”。糧食付食緊張最嚴重的是1960-1961年,那時我正在成都工廠與工人一起搞我們的樣機生產,每天工作在16小時以上,當時的伙食確實很差,每天幾乎都是清水厚皮菜,鹽都很少。但飯還是能吃飽的,晚上加班,晚12點還有一頓加攴。當時在工廠糧食定量是根據勞動強度定的,一線工人比廠長和技術人員都高。我這年與工人們同吃、同住、同勞動,也算是在社會底層,沒看到餓死一個人,工人的許多人家在農村,也沒聽說農村餓死人,我們哈軍工的同學遍布全國,經常聚會,也沒聽說餓死人。后來知道:“餓死幾千萬”的說法是源于某些統計資料:大躍進期間全國人口負增長,減少了幾千萬,把減少的人口都說成是餓死的,有道理嗎?
(2)辯證分析錯誤產生的原因,實是求事看待我黨糾正錯誤的態度?,F在不少人把大躍進中的錯誤歸罪于毛澤東“頭腦發熱”、“不懂經濟”。這是不公平也不符合事實的。那幾年我們雖然在外搞任務,但有關中央文件還是及時傳達和經常組織學習的,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1959年初傳達毛主席給全國生產隊長的一封信,毛主席在這封信中嚴厲批評了當時放衛星虛報產量、高指標高征購、平調等錯誤,要求生產隊長頂住上面壓力,一定要根據實際情況制定生產計劃和增產指標,保證農民口糧。在此基礎上1959年夏的廬山會議,黨中央在統一思想基礎上制定了一系列糾左的措施??梢姡?strong>正是毛主席最早發現大躍進初期的這種極左錯誤并最堅決進行糾正的。這不僅是因為毛澤東出身農村了解中國農村的情況,不相信畝產萬斤的衛星,更因為毛澤東一貫的調查研究之風,除了派大批身邊工作人員下各地農村蹲點調查以外,自己也長期坐專列奔波全國各地農村親自進行調查研究,了解農民真實生活和生產情況,所以才能在許多領導干部還在熱中于高指標放衛星和跑步進入共產主義的時候,力挽狂瀾,糾正錯誤。應該說,毛主席是當時黨內頭腦相對最清醒的。還應該指出,雖然毛澤東在大躍進中最早發現錯誤,最堅決糾正錯誤,但他仍然對已經產生的錯誤和損失勇于承擔責任,在各種會議包括1962年七千人會議上多次作自我批評。尤其是在最困難時期,毛澤東嚴格要求降低自己伙食標準,不吃肉,以致自己也發生浮腫。在古今中外歷史上,你還能見過這樣的與人民群眾同甘共苦的領袖嗎?
(3)擺正錯誤和成就的關系。以毛主席為首的黨中央在廬山會議前期糾左的時候,特別強調了要充分肯定大躍進、大煉鋼鐵、人民公社運動的成就,要肯定總路線的大方向,要保護群眾運動群眾的積極性。并明確提出大躍進中成績與錯誤的關系是九個指頭和與一個指頭的關系。這是完全符合當時實際情況的。廬山會議后期的斗爭,正是在這個問題上出現了分歧,以萬言書為代表的少數黨員干部,夸大了錯誤、動搖了大躍進、人民公社、總路線的大方向。廬山會議前期和后期的會議情況,會后都向全黨進行了及時傳達,當時我們在西安搞任務也及時聽了傳達并組織認真地學習和討論,重點就是如何擺正和看待大躍進中成績和錯誤的關系,不能夸大錯誤和否定總路線的大方向,至今印象很深。現在如李銳等一些參加過廬山會議并當時受批判的黨員干部,嚴然以正確路線代表的姿態來批判、攻擊大躍進、人民公社和總路線是“極左”的路線錯誤。恰好從反面證明了廬山會議確實是一場肯定還是否定總路線的路線斗爭。有意思的是,李銳他們當時在廬山會議上的檢討,拼命強調他們是堅決擁護總路線,只是對錯誤看得過大。
對大躍進的基本肯定還是基本否定涉及和影響對毛澤東時代、毛澤東思想的基本肯定還是基本否定,應該有一個符合歷史事實明確說法。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